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一、引导背诵《锄禾》导入
| 1、同学们,谁还记得《锄禾》这首诗?
| 学生举手背诵
| 由已学古诗中的“禾”和“锄禾”导出本课学习内容。
|
二、探究合作交流
| 1、大家讨论一下,“禾”是什么? 2、除了“禾”,大家还认识了哪些粮食作物? 3、“锄禾”的过程又怎样?
| 学生分组,带着问题互相讨论交流,并推荐代表发言,生生评价
| 激活思维,激发生活热情,通过已有实践经验拓展延伸,为深入学习做铺垫
|
三、课文内容学习
| 请大家打开课本第19页,我们来听听“米粒的诉说”。 要求:图文结合,边读边看还要边想。
| 边读边看,讨论交流。
| 通过看图读话,并对“锄禾”过程的补充,也是对粮食生产过程的认识。
|
四、学习的深入,感悟的深化
| (指第20页小泡泡) 1.米粒的诉说还没有完,大家试着帮它补充一下。 (20页)活动一:了解我们本地种植的一些农作物,它们是怎样种出来的,人们要付出哪些劳动。
| 交流生活实践体验,展现各自生活积累
| 通过补充交流,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感悟到必须珍惜粮食。
|
五、感情的升华
| 活动一:情景再现 要求学生模拟农民伯伯进行粮食生产,并交流感受。 提问:1、粮食生产与人们生活、工业、国防有什么关系? 2、人们在粮食生产中除了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还要有什么?
| 活动由学生自由组合,形式自定,活动结速交流讨论,推荐代表发言,互相评价。
| 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与快乐,农民伯伯的伟大,并产生对农民劳动的尊重。知道劳动也是一门学问,要从小培养劳动的习惯。
|
六、拓展延伸
| 要求收集一些珍惜粮食的名言警句,反映农业科技的事例和谚语交流,有条件的和家人一起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农业劳动。
| 课后完成
| 让学生自主深化对农业和农业劳动的认识,增长农业知识和提高基本劳动技能。
|
板书设计
|
米粒的诉说:整地 → 播种 → 移栽 → 管理 → 收割 → 凉晒 → 碾米 (还要付出其他劳动) (是学问) 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