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33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毕业考试命题改革带来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07: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江苏省海门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 沈 荣



近几年,我们根据“有利于准确检测小学生的语文毕业水平;有利于引导教师遵循母语教学规律进行科学执教;有利于持续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对小学语文毕业考试命题不断地进行改革,有了许多收获。现以去年的试卷为例加以说明,希望能得到批评指正。



一、试卷内容



(一)看拼音写词语(4分)



我们chénjìn(    )在书海里,shǔnxī(    )着知识的gānlín(    ),感受着人类文化的bódàjīngshēn(    )。



(二)按要求填空(25分)



1.我们爱你──桂林山水的______________,杭州西湖的__________,黄山、庐山的___________,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我们爱你啊,中国》)



古诗文中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句子也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在《浪淘沙》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



2.古诗词中写景的句子有很多,如“草长莺飞二月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写出了春天的美景;如“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写出了夏天的景象。



3.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________、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烟台的海》)



上句中把涌浪比作___________,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



4.《大江保卫战》一文中的“大江”是指我国最大的河流──__________。1998年夏天,洪水肆虐,决堤的大江像“一条暴怒的巨龙”,那情景可以让我们联想到这些成语(至少写2个):________________。解放军官兵和人民群众共同抗击洪水的情景可以用这些成语来描述(至少写3个):。



(三)默读短文,回答问题(27分)



短文一(5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1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07:19:00 | 只看该作者
莫泊桑拜师(节选)



福楼拜认真地看了几篇,脸上露出了微笑,说:“这些作品,表明你有进步。但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福楼拜继续说:“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如你要描写一堆篝火或一株绿树,就要努力去发现它们和其他的篝火、其他的树木不同的地方。”莫泊桑专心地听着,老师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福楼拜喝了一口咖啡,又接着说:“你发现了这些特点,就要善于把它们写下来。……”



1.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1)“贵在坚持”一词中的“贵”应取第种解释。



①价格高;②评价高;③以某种情况为可贵;④地位优越。



(2)联系整篇文章,我们发现福楼拜是一位的老师。



①孜孜不倦②诲人不倦



2.在这段文字中,福楼拜给莫泊桑讲了提高写作水平的四个要点。照样子,请用简洁的语言将其他三点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贵在坚持)──—(    )──—(    )──—(    )



短文二(9分)



微笑的魅力



在人的喜怒(衰哀)乐各种各样的表情中,我发现最为神奇、最有魅力的要数(shǔshù)微笑了。在课堂上,如果老师微笑着提问,我就会感到一股暖流从心里传遍全身,听课更加津津有味。在家里,如果每天看到的都是爸爸妈妈的微笑,我就会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在医院里,如果医生一边治疗,一边微笑着和我谈话,我就会觉得病一下子减轻许多……微笑不仅能给人温暖、幸福和力量,还能使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呢!



有一次,我不小心碰掉了李丹丹的钢笔,弯腰(捡拣)起来,一看,笔尖被我摔(shāishuāi)坏了!她会怎么样呢?她会哭起来,说不定还会骂我,叫我下不了台……谁知,当我告诉她,并表示要赔钱时,丹丹先是一惊,脸就变了!大概是看到我很难过,脸色又(缓和温和)了下来,微笑着(劝告安慰)我:“菲菲,不要紧!一枝钢笔值啥?谁叫咱们是好朋友呢?”看着这动人的微笑,听着这亲切的话语,顿时,我觉得如释重负……



啊! ________我想,如果人们在生活中都能真诚相待,笑口常开,这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字词(共6处)



2.从下列两句中选择一句填入最后一节的空白处(只填序号)。



(1)微笑对于人们太重要了!



(2)人们对于微笑太重要了!3.文中哪句话概括地写出了微笑的魅力?用“__________”画出来。



4.仿照第一自然段中的句式,用上“如果……就……”写一句话。



短文三(13分)



第一次抱母亲



母亲病得不轻,住在医院里。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让母亲起来。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我左手揽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揽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差点仰面摔倒。护士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竟这么轻。”护士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一百多斤。”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八十九斤。”



①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一阵难过。护士说:“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眼力这么差。”我说:“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看不准的。”护士问:“为什么?”我说:“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挑着一百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每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八十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沉重的担子。”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你真了不起。”母亲笑一笑说:②“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护士铺上新床单,回头吩咐我:“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



我突发奇想,说:“妈,你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有抱过你一回呢。让我抱你入睡吧。”母亲说:“快把我放下,别让人笑话。”护士说:“大妈,你就让他抱一回吧。”母亲这才没有作声。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母亲终于闭上眼睛。我以为母亲睡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眼角流了出来。



1.请把本文的主要内容简要地写在下列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回答问题。(1)默读文中画线的句子①,联系上下文想想,“我”为什么难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读文中画线的句子②,母亲的话是什么意思?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默读文章的最后一节,用浪线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并在原文右边的空白处把你的感受写出来。



4.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回答。



(1)读了《第一次抱母亲》这篇文章,让你想到哪一句传诵千古的诗句?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第一次抱母亲》这篇文章,让你想到哪首歌曲?请你写出其中的一句歌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习作(40分)



1.修改语段(注意使用正确的修改符号)



片断一(提示:标点一处,语序颠倒一处,语句重复一处。)



上午第三课,六(1)班“我最喜爱的一本书”读书交流会举行。开始前,大家都在认真地准备着,有的和同桌讨论,有的独自练习,大家都很认真。陈霞打算第一个向同学们介绍“西游记”这本书。



片断二(修改要求:在原文上添加两位同学争论时的动作或者神态描写。)



听完陈霞的介绍,大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很感兴趣,不由得争论起来。李明说:“我不喜欢猪八戒,他好吃懒做。”张凯说:“我不同意!我觉得猪八戒很仗义。”王伟说:“对!猪八戒很憨厚,难到不讨人喜欢吗?”……



2.本次习作,请写写你和父母(或其他家人)之间的故事。认真想想,选一个印象深刻的写下来,注意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不少于400字。



(以下为作文格)



(五)写字(4分)



1.写字端正、整洁、间架结构匀称得4分。



2.写字端正、整洁、间架结构不够匀称得3分。



3.写字比较端正、整洁得2分。(用铅笔书写的不得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07:19:00 | 只看该作者
二、命题的基本思路



1.坚持课程标准,强调语文素养



“坚持课程标准”是指完全依照《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毕业生应该达到的学习水平进行命题,不超越,不降低。“不超越”一方面是指明确不列入考试范围的,就绝不涉及。比如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中性、贬义),比喻、拟人等修辞格的区分等。另一方面是指不拔高。比如对习作的要求,课标指出小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能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会分段表述”,如此而已。我们就不把“题材新颖、语言生动”等要求强加给所有的学生,在命题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尽量减少审题的难度,使人人都有内容写,把考核的重点放在语言表达上。“不降低”是指坚持标准,不迁就。如对写字的考核,我们结合整张试卷的书写将此项成绩设为4分,并将评分标准明确地罗列在试卷上。这样做是因为,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写字的要求已被无限地降低,到了仅用正误来评价的地步。而我们觉得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即使在高度数字化的社会里,通过写字训练带来的对学生观察、记忆、想象等智力的培养,对意志、品格、习惯等非智力的锤炼,以及对民族文化的体认和传承依然会显得非常重要,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有必要通过考试引导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写字训练。



“强调语文素养”的思路确立是因为,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于“什么是语文基础”有了新的认识。不错,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基础,但语言积累(内含文化积累、经验积累、情感积累等)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思维水平、综合运用能力也同样是基础,而民族化、现代化的人文精神、独特的个性以及正确的价值取向也应是基础。实践证明,在学生后续的发展中这些基础一样也不能少。因此,上述试卷试图突破传统的“双基”考核思路,全面考核学生的语文素养。但由于考试形式以及时间、试卷长度等因素的影响,这一想法的实现受到了一定限制。同时,其中的许多内容在纸笔测试中也不可能完全以外显的形式进行检测,而只能内隐在相关试题中。鉴于此,我们在命题时,一方面是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精心选择对学生发展最有价值的考试内容,如上述试卷中特别强调了语言积累、学习方法、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开发试题的多重功能,达到一题多测的目的。比如短文三的第三题就综合考核了学生的感悟理解能力、精读批注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解读,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



2.立足教学常态,服务课程改革



“立足教学常态”是指命题从日常的教学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教什么就考什么”“怎么教就怎么考”,切实解决教学、评价“两张皮”的问题,真正落实“考为教服务”的评价思想。具体操作时,一方面尽量做到编制的每一道试题都贴近教学实际,都能在教材或教学中找到相应的根据。如习作题中的修改语段,就取材于学生的习作,具体的考核要求与平时的教学一致。另一方面则是精心选择已学课文片断作为部分试题的背景,如短文一就节选自课文《莫泊桑拜师》。这样做的意图是引导广大教师摆正“教”与“考”的位置,认认真真地做好平时的教学工作,扎扎实实地完成每一课时的教学任务,自觉地杜绝平时马马虎虎,临到考试加班加点、大搞题海战术的倾向。“服务课程改革”是指在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的同时,注重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我们都知道,近两年的毕业生尚未进入课程改革,教学的依据是“修订版大纲”,但是今年的试卷对明年的教学,乃至后几年的教学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另外,“修订版大纲”与“语文课程标准”一脉相承,并无矛盾冲突,“语文课程标准”代表了我国语文课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修订版大纲”的发展与完善。因此,在毕业命题中按照语文课程标准,渗透课改精神,帮助广大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按照课改的要求检验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也理应是毕业考试肩负的一大任务。



3.体现汉语特点,遵循学习规律



我们坚信,任何时候,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都必须遵循两条基本原则:一是要符合汉语的特点,二是要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教学如此,评价也应如此,否则将会造成教学与评价的脱节,更严重的是将会使教学偏离正常的轨道。比如,“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是汉语的主要特点,也是教学汉语必须遵循的一般规律。落实到试卷上,我们就特别强调语境的营造,把上面提到的诸多语文基础放入语境中进行综合考查,即使像看拼音写词语、成语默写、诗词默写等内容也是如此,而不再单独设置字、词、句等单项考试题目。实际上,这样做还能突出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在学生语文素养中的核心地位,引导广大教师注重这一方面的教学,改变以往过分重视单项训练,忽视综合运用的做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试卷可以大致划分为三大版块——积累与运用(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和第二题按要求填空)阅读(第三题默读短文回答问题)习作(第四题,包括修改语段和整篇写作),这样的版块设置蕴含对某一母语学习规律的揭示,即积累内化──迁移运用。我们希望籍此引导广大教师在课改过程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遵循课程规律,使语文教学始终行走在固有的道路上。



4.关注个性差异,体现时代特征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不能企图用同一方法去塑造同一标准的人才。就教育本身而言,其本质是顺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创造适宜的条件,使每个人都能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手段之一——考试也应体现这一思想。以往的考试受标准化试题及阅卷等因素的影响,过分地强调答案的唯一,致使原本感性的汉语文越来越趋向于理性,同时也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张扬,而个性的张扬恰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鉴于此,近几年的语文毕业考试我们都增加了主观题的分量,上述试卷约占47%。另外,在答题的要求上也给予学生自主权,如“按要求填空”的第4题,“短文三”的第3.4题,“语段修改”中的“片断二”。



“体现时代特征”一方面表现在选题上,力求编制的所有题目内涵富有时代气息,坚决不用陈题、旧题;另一方面则表现在答题要求上,如阅读速度,习作字数,对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学习心理和生活感受等等。



三、考试结果及原因分析



根据抽样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1.语言积累27分(词语默写4分,成语填空5分,课文填空6分,诗词填空12分),实际得分约26分,得分率超过了96%,少量的失分是由于答案中出现了错别字。这说明广大教师已普遍认识到了语言积累的重要性,平时的教学抓得紧、抓得实。但也有少数学校的平均失分超过2分,失分点集中在《望天门山》和《浪淘沙》两诗上。根据事后了解,主要原因是有些教师抱有应试心理,根据以往的命题倾向猜题、押题,而没有按照课标的要求切实完成语言积累任务,特别是课标规定的70首古诗的背诵任务。



2.“双基”11分(查字典1分,汉语拼音1分,字1分,词3分,句5分),实际得分在9.5分左右,得分率约为86%。其中拼音认读、形近字辨析、关联词语的模仿造句几乎没有错误。失分较多的是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短文一的第一题第一问),联系整段文字或整篇文章的近义词辨析(短文一的第一题第二问和短文二中的“缓和”与“温和”的辨析)。在笔者看来,前者的失分主要是部分学生没有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对字典的语言表述不熟悉、不适应,进而导致理解困难。后者的失分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没有掌握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词句意思的方法,并形成相应的能力;没有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如审题马虎,在匆匆阅读后就答题等。一方面,这些问题说明不少教师对大纲及课标的精神只作机械理解,没有真正吃透,致使有些教学工作未能达到应有的质量规格,如“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联系上下文,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课标)。据笔者调研所知,自从大纲规定“不要考词语解释”以后,“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的教学就被大大削弱,许多应该玩味、推敲的词语往往被忽略,有时虽然有玩味、推敲的过程,但也常常是一掠而过。而“联系上下文,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虽然也常常被写在纸上,挂在嘴上,但实际上没有做到位。另一方面,这些问题还反映出不少教师对于那些表面看来与考试没有直接联系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还只是停留在思想认识上,并没有真正落实到教学行为中。当然,也有可能是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学不得法所致。



3.阅读能力18分(信息的搜集与处理5分,理解9分,读后感2分,开放题2分),实际得分在14.5分左右,得分率约为81%。



──信息的搜集与处理失分约1分,扣分原因主要是答案不准确或冗余信息多。



──理解性题目的失分在2分左右,失分的主要原因是语病多,词不达意,如用词不当、重复啰嗦、错别字等。值得高兴的是很少有因为不理解文章而答错题的现象,当然,这也与本次考试所用的短文相对容易有关。



──写读后感的失分在0.5分左右,多数学生的答案情真意切,富有儿童特性。失分原因一是语病较多,二是就事论事,没有联系与拓展,部分学生找不准文章与感受之间的联系点。



──开放题几乎没有失分。



从上述答题情况可以看出,我市的阅读教学具有下列特点:教学内容已不再局限在一本教科书,开始主动地链接其他学科、链接社会生活;非常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如句子理解、文意把握、作品感受等)的培养;大大减少了对学生的束缚,比较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创造性、个性化的解读。考察失分原因,我们可以发现下列问题:阅读教学中重内容理解轻语言学习、重感悟意会轻准确表达的倾向依然存在;思维训练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读书方法的习得和习惯培养停留在初步感知、浅尝辄止的层面上,相应的教学缺乏长期性和连续性(上述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近义词辨析等题中出现的问题均能说明这一点);培养学生从文中准确筛选信息能力的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07:19:00 | 只看该作者
4.习作40分(修改语段5分,整篇写作35分),实际得分在35分左右,得分率约为88%。



语段修改题的失分约1分,其中标点和语序修改几乎没有失分,失分的地方主要是语句重复的修改和添加动作或神态将人物写具体。这些被要求修改的地方实际上是学生习作中的常见问题,也是小学生习作的核心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在有提示的情况下,本题的得分率约为80%,这说明这项工作离课标的要求距离比较远。出现这样的情况绝非偶然,据笔者所知,许多教师在习作教学的过程中只重视习作前的指导,忽视习作后的指导,特别是对学生修改习作的指导。有时候即使有,也是浮光掠影,笼而统之,缺乏针对性。如常说“作文要写具体”,但学生到底哪儿不具体又并不指出,而如何才能写具体又并不指导,到头来学生只知道写文章要写具体,但并没有形成写具体的能力。



整篇文章的写作平均得分接近31分,得分率约88%,有近45%的学生得分超过了32分(按100分制算的话,超过了90分),这是令人比较满意的成绩。答案显示,学生的写作题材丰富,不少学生的文章生活气息浓郁,充满童真童趣,表现出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对父母家人的感恩。扣分的主要地方是语言表达没有达到“文从字顺”的要求,语病较多,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重复啰嗦,用词不当,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缺乏逻辑性,在超过一半的作文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套话、空话的现象,特别是在开头和结尾部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学生的习作内容存在着明显的造假痕迹,某些学校中有部分题材雷同的现象。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1)这几年来我们在“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方面有了比较大的进步,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在训练学生文从字顺地表达方面进展缓慢。这说明,我市习作教学的目标定位依然有偏差,存在着重“写什么”(习作内容)“怎么写”(习作方法)轻“用什么语言写”以及“怎样运用语言”(语言表达)的倾向,广大教师对于后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训练乏力。(2)学生的写作态度不端正(说假话、抒假情),一方面说明习作教学至今没有处理好“作文”与“做人”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应试教育的思想在部分教师的脑海中根深蒂固,要求学生背范文、练套作的现象还在不少班级中存在。



5.书写4分,实际得分超过了3.5分,得分率90%左右。有70%多的学生得满分,得3分以下的几乎没有。卷面显示,绝大多数学生的书写端正规范,行款整齐。这说明广大教师已经摆正了写字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充分认识到了写字的育人功能,在日常的教学中进行了扎实的训练。



四、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考试命题改革,我们明显感到我市的语文教学道路越走越正,整体教学质量稳步上升。目前,虽然我市的语文教学中问题依然不少,但是笔者认为那是正常现象,是改革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这些问题并不令人沮丧,相反它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资源,我们相信通过对它的研究,能使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明晰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为引领今后的语文教学找到切实有效的思路与对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12-5 09:31:00 | 只看该作者
小学语文毕业考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7: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