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8-12-5 07:17:00
|
只看该作者
二、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
语文教学不能仅仅着眼于让学生记住一些知识,还应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总结规律这一认知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例:(1)黄继光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2)50米,马不动!40米,马不动!30米,马还是一动不动!列车滚动巨大的钢轮,响声隆隆,排山倒海,越来越近……
读这两个句子,我发现这两个句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读第一句时____________,我透过这些数字体会到了;读第二句时___________________,
我透过这些数字感觉到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可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点。上题中的这两段文字完全来自于本册课文,学生不存在认读方面的困难。这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语感和阅读方法,考前学生无须死记硬背,但回答时必须经过认真思考。
批注文是西师版小语教材的一类特色课文。此题就是侧重考查学生对批注文的学习方法是否掌握。通过此题的考查,能督促学生养成不动笔不读书的学习习惯。
从以上两题可以看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对学生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要加强学法指导,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
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考试测评中也应积极体现这一理念。但传统的纸笔考试往往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缺乏人文关怀,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试卷应努力给试题注入“人文”基因,容纳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世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例:巧嘴巴说话。
“春节”即将来临,小明很希望爸爸能给他买一台电脑,可是爸爸担心小明沉迷于打游戏,影响学习。如果你是小明,你怎样说服爸爸,争取到这台电脑。
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在现实生活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交际过程中产生并不断发展的。这道题说出了许多小朋友的心声,出题者把这一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编成一道口语交际题,非常自然地将语文与生活融合在一起,既使学生感到语文的亲切,又考查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组织、运用能力。
例: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则公益广告。晚上,一位年轻的妈妈端来一盆热水给婆婆洗脚,她的儿子看到这一情景,马上掉头跑了出去。一会儿,孩子也端来了一盆热水,喊道:“妈妈,我给你洗脚。”……
请根据这一内容,自拟题目,不限体裁,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学生习作的过程,就是情感形成与表达的过程。学生边写作,边领略人文情怀,潜移默化地融“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于阅读理解、语言运用的考查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