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年级第一次优秀作文大全:我的课余生活(100字150字200字250字300字)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9-9 19:14:03 | 只看该作者
第一单元的作文,各位同学经过老师的耐心指导、家长的细心帮助,创造出了一篇篇不错的小文章,下面展示几位同学的习作:

     1、  王紫瑜:

       我那五彩缤纷的课余生活十分有趣,尤其是画国画,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开始学画国画的第一天,我异常兴奋。老师说让我先画简笔画,看看水平如何。我三下两下就画成了,老师看后很满意。说:“嗯,好!你看看大哥哥大姐姐怎么画吧!”我点点头,开始了欣赏。哇!他们画得好漂亮啊!有的画茄子,有点画花,还有的画老鹰......都是几笔画成的,这让我尤为惊叹!我的手也痒痒的想试一试。我对老师提议,老师对我的想法也表示赞同。第一课学的是画迎春花图,我学的都非常轻松。可是,不一会功夫,就出现了困难,画蝴蝶,蝴蝶看着好画,可是画起来十分卖力,尤其是它的腿,更是难上加难。正在我犯难时,老师对我说:“你别灰心,有什么问题老师帮你!”于是,老师又说了一遍画蝴蝶的方法。我开始画蝴蝶,画出的蝴蝶小巧玲珑,令我十分喜爱。而且,我画的“迎春花图”还上了展秀台呢!
    画画使我懂得:做事、学习要向画画一样,有耐力,要静下心来,集中注意力才能做好事情。

(点评:这篇作文写出了学画画由易到难的过程,用词比较准确,尤其是对成语能够熟练应用,体现了小作者扎实的语文功底,另外,文字比较俏皮、可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9-9 19:14:13 | 只看该作者
2、杨康:

       我的课余生活是充实的,我喜欢看书、画画、打台球,但我最大的爱好无非是游泳。
       我3岁时开始学游泳,因为爸爸小时候就很喜欢游泳,受他的影响我也爱上了游泳。所以爸爸一有时间就带我去游泳馆,可能是我非常努力的原因吧,现在我可以游三十多个来回儿了。我学会了蛙泳、仰泳、还有自由泳。我最喜欢游仰泳了,因为这样最省力气。我的体质越来越好了,游泳对于我来说是件很轻松的事,游两三个小时还不觉得累呢!
    有一天,天气很热,爸爸妈妈带我去山海关的河里游泳。一见到那清澈的河水,我们恨不得马上跳下去游个痛快。于是,我和爸爸换好泳衣,迫不急待地跳下了河。我们在河里一边游一边打水仗,玩得开心,游得也很开心,连妈妈叫我们上岸去吃东西都没听见,直到妈妈大声喊,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小河。就这样,我们度过了充实而又快乐的一天。游泳让我忘记了烦恼,让我如小鱼般自在,所以我一定会坚持游下去的。
       我爱游泳,它给我带来了快乐,并让我懂得了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不要遇难而退。

(点评:通过语言文字深深的传达出对游泳的喜爱,对游泳的痴迷,尤其是一件小事的深入描写,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突出了小作者从游泳的过程中得到了无尽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9-9 19:14:25 | 只看该作者
3、王禹博

我有很多课余爱好,有读书、写字,但是我最喜欢的是打羽毛球。

第一次我去球馆看别人打羽毛球,看到打球这么容易,一学就会,于是就和教练练了起来。刚开始只练挥拍,觉得很没意思,后来一打吊球就更没意思了,因为吊球只是一根绳子一头系在房梁上头,另一头系在球上,用拍面击球,球像小鸟一样起飞,又像飞机一样降落,这样反复打几百次上千次,只觉得索然无味,但听了老师的话我还是坚持了下来。两个月后,我以为老师可以让我打球了呢,可是老师并不急于让我打球,而是让我练发球。但是我觉得它比打吊球有趣多了,因为他可以打高,还可以打低;可以打远,也可以打近,也许只有我这么认为,我想学会了发球,这回可以打球了吧,没想到老师又让我学步伐,我问:“老师什么叫步伐?”老师一边规范地演示,一边耐心地讲解:右手拿拍,右脚曲膝向前跨一步,左脚再跟上来,右手做接球的动作,丁子步向后退两步…… 我认真地听,反复地练,不知练了多长时间,终于可以进场打球了。那时,别提我有多高兴了。

记得有一次打球,我以21比17赢了对方, 就从那次我对打羽毛球的兴趣更浓了,信心也更足了,我暗自努力,将来一定要参加大的比赛,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在,我每周至少都要打三次球,打羽毛球成了我最喜欢的业余爱好了!

通过打羽毛球,让我知道了做事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半途而废。

(点评:兴趣产生的过程就是点滴积累起来的,可能开始觉得索然无趣,但真的学会了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小作者正是通过这个角度写了自己的课余生活,句子生动,形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9-9 19:14:35 | 只看该作者
4、孙臻

我是三年级的一名小学生,我的爱好很广泛,有画画、游泳、看书……我最爱游泳。

在暑假里,我学了游泳。第一天去的时候,教练带我们去儿童池学换气。先坐在池上蹬浪花;然后下水做换气。我不会,教练慢慢教我,一遍一遍做示范,最后我终于学会了换气。第二天去的时候,教练教蛙泳。蛙泳的姿势是用双手向两边划水,脚向后用力蹬。我们先在岸上学习,然后才下水练习。第三天学跳水。教练让我们向深水池里跳,我心里七上八下的,心里十分害怕,不敢往下跳。妈妈知道后,她鼓励我说:“好孩子,男子汉,要勇敢,别人能做到的事,你也一定能做到,妈妈相信你!”,听了她的话,我鼓足勇气,一闭眼睛跳了下去。

通过十五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游泳。游泳能锻炼身体,还能增加我的勇气。所以,我爱游泳。

(点评:小作者学习游泳所遇困难时的心理活动和妈妈的语言刻画的比较细致,重点突出。结尾扣题,点明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9-9 19:14:44 | 只看该作者
5、裴芷琳

  我的课余生活是吹笛子,笛子的声音很好听,吹笛子能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小时候,我的音乐天赋非常强,每当听到音乐的时候,我就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爸爸妈妈发现我的乐感很好,就给我选了一样乐器,它就是笛子。那一天妈妈带我去见笛子老师,老师吹出来的声音可真美妙,美妙的笛子声迷住了我,我好想学啊!我发自内心地想学笛子!刚开始学的时候很简单,可是吹着吹着,我发现要想吹好每一个音符,得认真仔细地练才能吹好。每天我一个曲子练十遍,中午到外婆家午休的时候,我都争分夺秒地练习吹笛子。爸爸妈妈高兴地夸我说:“孩子,你的进步非常大,你那么用心,爸爸妈妈真为你骄傲!”我听了高兴得不得了,我对自己更有信心了。

其实我也有很累,很疲倦的时候,甚至都不想学了。但是我觉得一个人做事不能半途而废,那样就会一事无成,所以我一定会坚持练下去。

    我觉得一根笛子就像一个可爱的小精灵,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快乐!希望你的课余生活也像我一样丰富多彩哦!

(点评:这篇作文文字优美,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尤其是自己产生困惑时能够自己想办法,这是很难得的,结尾生动的比喻凸显了对吹笛子的喜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9-9 19:14:53 | 只看该作者
6、王茗瑶

我的课余生活有画画、英语和写字,尤其是画画,让我得到了快乐。

记得第一次上画画课的时候,我只有四岁半,当时我连直线都画不好,我就哭着跟妈妈说:“我不想学了。”妈妈对我说:“刚开始一定很难,慢慢儿就会了。”在妈妈的鼓励下和老师细心的教育下,我渐渐的恢复了自信,对画画越来越感兴趣了。

在这段时间里我学过蜡笔画、水粉画、线描和国画,在学线描当中我特别刻苦,每天都画,然后再找老师批改不足的地方,就在这反反复复的练习中,我荣获了“长城杯”绘画二等奖。

学画画不但使我懂得欣赏美、表现美,而且增强了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

(点评:前后比较连贯,语句顺畅,作文一次成形,还写了所获得的奖励,突出写了自己课余学习的成果,如能再描绘出一幅自己最满意的画就更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9-9 19:15:02 | 只看该作者
7、陈熙文  

我的课余生活有好多,有骑自行车、国际象棋、画画、写字、玩滑板。其中我最爱骑自行车了,因为骑自行车让我又开心又快又方便又环保。

        我刚开始学习骑自行车车的时候,我看见自行车只有两个轮子而且细细的圆圆的,心里想:这怎么可能立得住呢?后来我看见跟我同岁的朋友都可以自由自在的骑自行车,于是我下定决心要骑自行车,虽然会摔倒、撞在树上,但我仍然坚持学。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我才学了几个小时就可以骑自行车了。虽然摇摇晃晃但我也基本学会了,妈妈说我:“真棒”。慢慢的慢慢的我也可以自由自在的骑自行车。我现在可以从家一直骑到学校了,也可以骑着上下楼梯了,还可以斜着骑,我现在每分每秒都想着骑自行车。

        妈妈为了奖励我,给我买了我喜爱的折叠自行车。我喜爱自行车是因为它可以帮我带来快乐,带走伤心的心情。我有了自行车以后,上课外课时就不会迟到了。我现在没事的时候就跟我的“好朋友”一起玩。有时妈妈会把弟弟放在我的自行车的后座上,我们一起玩的很开心。

        通过学骑自行车,我懂得了做事情要有信心,要一直坚持不要放弃,就会成功。

(点评:作者的心理活动描写细致,把骑自行车得到的快乐展现在我们眼前,让读者不禁也想去学习骑自行车,好好品味其中的趣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7 00: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