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78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估算)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09:3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本课以学生的体验为本,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技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根据比较、交流,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在比较、交流中,明确什么时候应估大些,什么时候应估小些,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机械地采用“四舍五入”法来取近似数。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独立估算,再让学生多层次地交流,最后引导学生对比:“谁的估算好一些?为什么?”。这样的逐步引导,让学生参与亲自体验中,是学生学习估算最有效的途径,也培养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情景灵活选择最优化的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09:51: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9-8 09:52 编辑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感受估算的必要性











二、引导探究,建立模型















三、实践实用,深化认识。


四、全课总结:







1、秋天到了,我们四年级准备组织同学们去秋游,你们想去吗?(想)
2、出示主题图与题目
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辅导员王老师应该准备多少钱去买票?
1)出示问题;看了题目,你想到什么?
2)引导分析题意。
3、列出算式,导入新课。
真好,大家都知道列式为49×104,要求出49×104的近似值。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估算)

〈一〉利用估算需要多少钱购票的问题,探究估算的方法。
1、独立估算
请每个学生运用已有估算经验独自估算“49×104≈,并写出估算过程。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二〉利用对比,引导学生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
1、在以上几种方法中,谁的估算好一些?为什么?
2、今天的估算方法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1、课本第60做一做

2、生活中的数学

1、估算基本方法的内涵是:接近准确数(符合实际);计算方便(将两个因数看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一般用口算能得出结果。)
2、估算时关键在于如何对两个因数进行估算,什么时候应估大些,什么时候应估小些,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机械地采用四舍五入法来取近似数。

学生可能会想到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乘法算式,也有可能会想到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的意思就是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买票,觉得只需要估算出一个近似值就行了。









149×104≈5000      49≈50 104≈100 50×100=5000      应该准备5000元。
249×104≈5100    49×104=5096      5096≈5100      应该准备5100元。
349×104≈5500      49≈50 104≈110元应该准备5500元。
449×104≈5200      49≈50 50×104≈5200      应该准备5200元。
549×104≈4900   104≈100 49×100≈4900元应该准备4900元。
649×104≈4000  49≈40 104≈100      40×100=4000元应该准备4000元。)



1)弄清题意,列出解答算式。
这里隐藏一个条件,全年即12个月。
2)独立估算,并写出估算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09:51:39 | 只看该作者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估算)
49×104≈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方法四:     方法五: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在实践应用中,我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需要用到今天知识的问题,并且我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多问题,让学生回归到生活中,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不仅巩固学生建立的数学模型,而且使学生了解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依据课程标准,立足于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感知新知,注重学生相互交流、启发、探索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勇于动脑,敢于质疑,大胆探究,给学生提供了大的思维和探索的空间。
    一、创设情景,富有吸引力,激起学生的学习与探究兴趣。本课一开始就出示秋游活动图片,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由问题背景“应该准备多少钱”引入估算的学习。
二、注意了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讨论、启发,共同探索,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以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开放性、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在解决49×104的估算和计算时,先安排独立计算,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交流,这样把时间充分留给学生。在讨论谁的估算好一些时,强调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引导学生在交流、对比中掌握估算的方法。
三、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出发进行教学,注重创设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情境,从选取学生最熟悉的事件作教学素材,使数学学习变得生活化,最终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10-30 16:19:3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6 22: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