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部审定2012年秋季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下载

[复制链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01:14:21 | 只看该作者

2.学生分组实验
以上把教材图2.3—1的演示实验再改为学生实验,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自己进行分析总结,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能力的培养.
3.在实验基础上得出成像特点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
[师]①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是否相同?怎么知道的?
②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怎么知道的?
[生]①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因为无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远还是近,一支蜡烛与另一支蜡烛的像总是重合的.
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因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师生共同分析得到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4.应用知识
[讨论]身高1.6 m的人站在穿衣镜前,离镜0.5 m,他在镜中的像多高?像离镜多远?当他后退0.5 m时,像高和像到镜面的距离怎样变化?
[解答](1)像高1.6 m,像离镜0.5 m.
(2)人后退0.5 m时,像高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增加0.5 m.
(二)平面镜成像原理
对于平面镜的像是靠光的反射形成的学生并不了解,老师可先给学生设疑,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射入眼睛,我们也能看到物体在平面镜里的成像,成像的光是从哪里来的呢?然后利用教材图2.3—2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边板画边讲授,进行解疑,这样既巩固了反射定律,又培养了学生研究新问题的能力.具体做法可按下面步骤进行:
1.在黑板上画出平面镜,先给出一个发光点S.然后提问学生:
[师]①S能发出多少条光线,方向如何?
②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有多少条?
[生]①S能向四面八方发出无数条光线.
②射到平面镜的光线有无数条.
2.让学生选出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再选出另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
3.老师提出启发问题:这两条反射光线沿传播方向能否相交?如果人的眼睛正处于这两条光线传播的路径上,会觉得这两条光线是从哪里发出的?并在图上画出一只眼睛.
师生共同分析得:
①这两条反射光线不能相交.
②当眼睛正处于反射光线的路径上时,根据光线直进的经验,眼睛会觉得反射光线好像是从它们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的交点S1发出的.
边讲边把这两条反射光线用虚线向镜后延长,得交点S′.
4.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图2.3—2随即指出
①S′是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延长线的交点.但镜子后面实际上并没有这个发出光线的点,所以S1叫虚像.
②物体上的每个点在镜子里都有一个像点,所有的像点就组成整个物体的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紧接着教师介绍平面镜的发展史.
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都具有平面镜的作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平面镜的国家之一.远古时期,人们就会利用平静的水面来作镜子来梳妆打扮.人们还利用水镜来美化环境.建于宋代的桂林花桥就是利用平静的水面造成的“倒像”,使花桥显得更加美丽,使之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我国大约在四千年前的夏王时代,就有了铜镜.在战国时代,铜镜盛行,制作精美,但是,多是贵族妇女才能使用.近代发展了利用玻璃制成平面镜,才能在民间普遍使用了.
思考题:岸边的树木和房屋等在水中的像看上去都是倒立的,为什么?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以下几点:
①平静的水面可看做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虚像.②对物体上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③由于树木和房屋上的各点与水平面距离不同,越接近水平的点,所成的像也距水面越近,所以各点组成的像从水面上看就是倒立的了.
(三)平面镜的应用
1.平面镜成像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也在其他方面应用甚广.
[师]同学们想一下哪些地方用到平面镜?
[生甲]练功房里,演员用它来观察自己的姿势和动作.
[生乙]牙科医生用小平面镜来观察患者的病牙?
[生丙]潜水艇下潜后,艇内的人员通过潜望镜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
2.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1)讲一段故事:公元前215~212年间,罗马人大举入侵希腊,派出一支船队,满载精兵,准备攻打阿基米德的家乡——叙拉古城,面临来势凶猛的强敌,阿基米德求见国王,献出破敌妙计,他动员全乡的妇女和守城的人在海岸边列队.每人各执一面平面镜,把太阳光集中向罗马战船反射,不一会,罗马战船上的士兵被照得头晕目眩,丧失战斗力被迫而退.阿基米德利用平面镜把光反射的原理,击退了敌人,拯救了他的家乡.
(2)教师画一个潜望镜示意图,如图甲所示
                        


如图甲那样在筒子的上下拐角处各安装一块平面镜,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都跟水平方向成45°,这样就做成最简单的潜望镜.
(四)凸面镜和凹面镜
1.球面镜
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叫球面镜.
2.球面镜的分类
a.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凹面镜.
b.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凸面镜.
3.凹面镜的性质及作用
a.凹面镜的性质
[演示实验1]用氦氖激光器平行射向凹面镜.
[现象]反射光会聚在一点上.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凹面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焦点上.
[师]我们知道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平行光经凹面镜后能会聚在焦点上,那么,如果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后是否平行射出呢?
[生]我们猜想光应平行射出.
[师]我们不能靠猜测来下结论,我们还是用实验验证一下.
[演示实验2]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
[现象]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后成平行光.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如果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后将成为平行光.
b.凹面镜的应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01:14:26 | 只看该作者

①根据凹面镜会聚光的性质,可以制作太阳灶、太阳炉,天文学家们用凹面镜作大型反射式望远镜,还有耳鼻喉科医生用凹面镜会聚光观察耳道情况等.
[师]十一届亚运会的火种,是藏族初二学生达娃央宗,在青藏高原上,利用射入凹面镜的太阳平行光,反射后会聚在焦点的性质,把火炬点燃而取得的.
②根据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光线,反射后成平行光的性质,手电筒、汽车头灯、军事上的探照灯等用凹镜作反射面,其作用就是使放在焦点附近的灯泡发出的光向同一方向近似平行地射击,使光束集中,亮度大,照射的距离远.
③凸面镜的性质及作用
a.[演示实验3]用氦氖激光器演示平行光入射凸面镜.
[现象]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后变得发散.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后发散.
b.让学生手拿一个凸面镜,观察自己的像.
[师]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生]凸面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c.相同口径的平面镜和凸面镜哪个视野大?
[演示实验4]
1.如图所示,用两张黑纸各剪去一个等大的圆孔,分别粘在凸镜和平面镜上.

2.把凸面镜和平面镜放在离学生距离相等的位置上,让学生向两个镜中观察,比较从两个镜中看到的范围的哪个大,哪个小?
[生]口径相同的凸面镜视野比平面镜的大.
d.凸面镜的应用
汽车上的观后镜、马路拐弯处的镜子以及香港汇丰银行大楼上的月光镜都是凸面镜,其目的是扩大视野.
三、知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和成像原理.
2.平面镜的应用:成像和改变传播的方向.
3.球面镜的分类.
4.球面镜的性质及应用.
四、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文.
2.P45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④.
3.预习第四节“光的折射”.
五、板书设计
一、平面镜成像
1.特点
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2.原理
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
二、平面镜的应用
1.成像.
2.改变光路.
三、球面镜
1.定义
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
2.分类
凹面镜、凸面镜
3.凹面镜的性质及应用
性质
①凹面镜能使平行光会聚在焦点.
②使焦点发出的光线平行射出.
应用
①太阳灶、太阳炉、内窥镜等.
②探照灯、手电筒、汽车头灯等.
4.凸面镜的性质及应用
性质
凸面镜能使平行光线发散.
应用
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如汽车上的观后镜.
第四节  光的折射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光的折射的现象.
2.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三、德育目标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难点
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
●教学方法
实验法、归纳法、讲练法.
●教学用具
演示用:激光光源、光的折射演示装置、水槽.
学生用:碗、筷子、茶杯、硬币、适量的水.
●课时安排
1 课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01:14:3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让学生做两个学生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实验1]在碗中盛满水,把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会发现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向上弯折了.
[学生实验2]在空的茶杯里放一枚硬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地向杯里倒水,随着水面的升高,观察者看到了硬币,还会发现硬币升高了.
上述实验中,学生能看见水中“弯折”的筷子和“升高”的硬币,是由于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了一种光现象,这就是本节要学习的光的折射,由此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一)光的折射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反射现象.以及光在反射时所遵循的规律——光的反射定律.这些现象都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现象.那么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又将如何传播呢?
教师利用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圆形白色屏E(可用2 cm厚木板刷上白油漆)边缘标有均匀刻度,中间开有长方形口,恰好将长方形玻璃容器放进去,容器中装适量的水,并在水中插有可转动的白色屏F(树脂板或塑料板),白色屏E和F可显示光束传播的路径.圆周上有一可移动的激光光源S(可用激光棒).
[师]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是否改变呢?
[生甲]传播方向不改变,仍沿直线传播.
[生乙]传播方向要发生改变.
[师]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如果改变方向,是向介面偏折呢?还是向法线偏折?
[生甲]向介面偏折.
[生乙]向法线偏折.
[师]上面问题的回答谁对谁错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
[演示1]
使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
[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空气中发生反射,同时在水面处改变方向进入水中,同时向法线偏折.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refraction)
(二)有关折射的几个专用名词
1.教师把刚才光的折射现象在黑板上画出光的折射光路图.
2.从图中介绍,什么是折射光线和折射角.为了防止学生把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误认为折射角,所以,要特别指出,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三)光的折射规律
[演示2]使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改变入射角,再做两次.
演示过程要让学生观察两点:
1.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折角和折射角哪个大?
2.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折射角将如何改变?
[现象]①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②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 (减小)而增大(减小).
[演示3]把白色屏F分别向前、向后折,让光以某一角度射向水面.
[师]大家能否看到水中的光线.
[生]看不见.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②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
[演示4]让光垂直射向水面
[师]大家观察一下进入水中的光线沿什么方向前进?
[生]光沿直线传播,传播方向不变.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师]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入射角和折射角各是多少度?
[生]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入射角为0°,折射角也为0°.
[师]利用图提出问题:如果让光线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从水或其他介质射入空气中,光线是否沿原入射光线射出呢?
[演示5]
①先让光由空气射入水中,记下入射光线、入射点、折射光线的位置.
②再让光线逆着折射光线方向射入,观察光线是否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后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四)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1.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分析]如图所示,从碗底S点发出的光线,由水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觉得这些光线好像是从它们反向延长线交点S′发出来的.S′就是S的虚像,S′比S与水面的距离近.所以,人看上去盛水的碗底好像变浅了.
2.放在杯底刚好看不见的小石头,加上水又会看得见.
[分析]在未加水之前的小石头S点,射入人眼的这部分光,被杯的边沿挡住如图甲所示,射向其他方向的光线,也没有射进人的眼睛,所以,人眼看不见小石头.当水加到一定程度时,S点从水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如图乙所示,人可以看见小石头,其实,人看到的只是小石头的虚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01:14:37 | 只看该作者

三、知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
3.用光的折射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四、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文.
2.P48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④.
3.预习第五节“看不见的光”.
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  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
①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
④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从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⑤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⑥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解释现象
①池水变浅.
②硬币升高.

  第五节光的色散
教学内容:八年级物理四章第四节(光的色散)
一、教学目标        -+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色散现象。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是不同的。
    2.过程与方法
    探究色光的混合与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光的色散、色光的复合。
    2.难点:能用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知识解释五光十色的世界。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
四、教具:多媒体、手电筒、有颜色透明薄膜、颜料等。
五、课型:新授课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请同学回忆前一节学习的内容,回答:
光的折射时遵循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位于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人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简单记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一般不等(空气中大)]。
[思考] 白光射到玻璃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猜想)
[多媒体展现图片]  以下这些你见过吗?
[思考]  你见过彩虹吗?它们是怎样产生的?你画过这样美术作品吗?这些漂亮的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
[引入]  同学们今天学完第四节 光的色散(板书)就能完整回答这些问题。
(二)进行新课
[想一想]  太阳光是白色的,彩虹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大家猜猜看)
我们用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1、光的色散
同学们看课本图4-30实验,看到了什么现象?是不是怎样,我们用以下实验来探究它们。
[演示]照下图甲那样,让一束光穿过狭缝射在棱镜上,让学生观察在白屏上能看到什么现象(屏离棱镜不要太远)。照下图乙那样,把另一个相同的棱镜按相反的方向放在前一个棱镜旁边(两个棱镜要靠得近些),让学生观察在白屏上又能看到什么?
8
    [现象](1)在演示图甲实验中,学生可以看到白光通过棱镜后,不但改变了方向,而且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彩色光带上的颜色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是红、橙、黄、 绿、蓝、靛、紫。
    (2)在演示图乙实验中,学生可以看到彩色光带将重新会聚成白光。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启发学生把感性认识理性化。师生共同活动得出:
    [结论](1)用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光谱。
(2)太阳光(白光)通过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3)光的色散的原理:光的折射。
现在同学们清楚了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吧?[多媒体播放彩虹的形成]
[提问] 白色光可以得到七色光,那么七色光混合又怎样呢?
2、色光的混合,色光的三基色
[提问] 假如你们班级要开晚会?你们将如何处理灯光?
[提示] 用一些彩色纸把日光灯包住,使班级更加绚丽多彩。
[多媒体演示] 请同学们看演示色光的混合,填些下表:
色光的混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01:14:44 | 只看该作者

色光        红绿        红蓝        绿蓝        红绿蓝
色光的混合        黄色        品红色        青色        白色
[想一想]  彩色电视机里的各种颜色是怎样产生的呢? 你们见过彩电和计算机吗?
[做一做]  教师打开教室的电视机,把放大镜发给几个同学,让同学们用放大镜看彩色电视画面上的各色光条。
[现象]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电视机屏幕上显现出画面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色光的适当混合而得到的。这三种颜色的光是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而成。
用手电筒(白光的)照射有颜色的薄膜纸,看看透过什么颜色的光。
师生共同活动分析得:
(1)        透明体只能透过与其颜色相同的色光。
(2)红、绿、蓝三种颜色叫做色光的“三基色”。   
(3)        利用这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
在前面,我们看到的美术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思考什么是“颜料的三原色”?
3、颜料的混合,颜料的三原色
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颜料的混合。
你们喜欢作画吗?那调色可就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颜料的混合与色光的混合规律是否相同呢?
请同学们拿红、黄、蓝三种中的两种水彩作单色颜料,拿毛笔分别蘸上两种水彩在白纸上混合以实现颜料的混合,观察白纸上呈现的颜色,填写下表  
颜料的混合
颜料混合        红黄        红蓝        黄蓝
混合后可看到的颜色        橙色        紫色        绿色
红黄蓝三种颜色混合在一起是什么颜色?(黑色)
[比较]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的三基色
    ①颜料的三原色为红、黄、蓝;而色光的三基色为红、绿、蓝。
    ②它们混合的原理不同颜料的混合原理是:两种颜料混合色是它们都能反射的色光,其余的色光都被这两种颜料吸收掉了;色光的混合原理是:两种色光混合后使眼睛感觉到了另一种颜色。
③三基色光混合后为白色;三原色颜料混合为黑色。
大自然界中色彩种类很多,不同的色彩给人的美是感受和联想是不同的,见到红、黄、橙暖色,会想到什么?火或太阳;见到蓝、紫、绿等冷色,又会想到什么?水或草地。
冷暖的对比与协调能产生美妙生动的色感。
[练习]
1、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D  )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2、混合颜料的颜色由___组成它的颜料共同反射的色光___决定;如图所示为色光的三基色的示意图,图中的区域1应标__绿__色,区域2应标__白___色。将红光和绿光同时照射到一张白纸上,则红光和绿光相互重叠区域是呈__黄_色。
3、太阳光照射在白纸上,白纸呈白色,其原因是:_白纸能反射各种色色光_。
戴蓝色眼镜的人看红纸,纸是__黑_色,原因是___蓝色镜片只能让蓝色通过_。红光照射到绿纸上,绿纸呈_黑_色,原因是__绿纸吸收红光只反射绿光__。
4红外线
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师]红外线有哪些特性?
[生]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它的热效应,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
[师]红外线有哪些应用?
[生甲]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它辐射的红外线会大大增强.人体生病时,局部皮肤的温度异常,如果在照相机里装上对红外线敏感的胶片.给皮肤拍照并与健康人的照片对比,有助于对疾病做出判断.
[生乙]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温度高,人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红外线夜视仪.
[生丙]红外线还可用来进行遥控.如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
[生丁]利用红外线遥感技术可以在飞机或卫星上勘测地热.寻找水源、估计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等.
[生戊]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可以加热物体、烘干油漆和谷物、进行医疗等.如市场上烤制鸡鸭等肉类食品的“远红外烤箱”.
教师对同学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后,为使学生获得真实、充实的学习信息.教师也可以补充以下材料:
红外线位于红光外,它的频率范围在1012 Hz~5×1014 Hz.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
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强,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升高.因此人们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品.工业上用红外线烘干汽车表面的喷漆,家庭用红外线箱烤食品,浴室用的浴室暖灯用红外线来取暖.医疗上利用红外线来理疗.
由于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比较较强,利用灵敏的红外线探测器吸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再利用电子仪器对吸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可以显示出物体的形状和特征,这就是红外遥感.利用红外遥感技术可以对地球勘测,寻找水源,监视森林水灾,估测大面积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预测风暴和寒潮,在军事上也有重要的应用.
[补充后教师板书]
1、红外线
1.特性
①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
②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很强.
2.应用
①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
②红外线遥感.
③红外线遥控.
(二)紫外线
让同学阅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师]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ultraviolet ray).那么紫外线有何特性呢?
[生甲]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
[生乙]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
[生丙]紫外线能杀菌.
[师]紫外线有哪些应用呢?
[生甲]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这种维生素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儿童常晒太阳能预防缺钙引起的佝偻病.但是过高的紫外线会使皮肤粗糙.甚至诱发皮肤癌.
[生乙]紫外线有荧光作用,有些物质受到紫外线照射时能够发出可见光.日光灯管的管壁上涂的就是一种荧光物质.大额钞票上也有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用紫外线照射则会发出可见光,这是一种防伪措施.
[生丙]紫外线能杀死多种细菌,所以医院和食品店常用紫外线消毒.
[生丁]紫外线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后讲解.
1.紫外线的频率范围是7.5×1014 Hz~5×1016 Hz,在光谱上位于可见光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2.不要误认为紫外线是紫色的或蓝色的,紫外线是看不见的“不可见光”.紫外线看起来是淡蓝色的,那是因为除了紫外线外,它们还发出少量蓝光和紫光.
3.地球上的天然紫外线,来自太阳光.地球周围的大气层阻挡了大量的紫外线进入地球表面,才使地球上的生物获得生存的条件.为了保护人类生存家园.我们应有环保的意识,承担起环保的责任和义务.
[教师讲解完后板书]
5、紫外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01:14:50 | 只看该作者

1.特性
①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很强.
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很强.
③紫外线具有荧光作用.
2.应用
①医用消毒.
②防伪措施.
③生理作用.
[总结]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1、光的色散:白光是由红、橙、黄、绿、靛、蓝、紫七种色光混合组成的。
2、色光的混合:透明体只能透过与其颜色相同的色光。不同的色光混合能产生其它颜色。三基色:红、绿、蓝称为光的“三基色”。
3、红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第六节  复习和应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光速.
2.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3.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4.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5.知道光的折射定律.
6.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综合的能力,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要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实验,探究所学知识的内在规律.
●教学重点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3.光的折射定律.
●教学难点
1.光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2.运用光学知识完成光路图.
●教学方法
归纳法、问答法、讲练法.
●教学用具
投影片、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的课后作业是复习第二章,大家是否复习过?复习的效果如何呢?让我们检查一下.
二、新课教学
(一)光的直线传播、光速、颜色
[师]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呢?
[生]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哪些现象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生]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激光准直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
[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 m/s.
[师]色光的三源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分别是什么?
[生]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黄、青.
[投影片出示例题]
[例1]夜晚,当你与一盏路灯的距离由近到远时,你的影子的长度有什么变化?请作图说明.
解析:由灯到头顶的连线与地的交点到人脚的区域光不能到达而形成人影,如图所示.

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人站在D点时,如图所示,CD段光不能到达为人影部分;人站在B点时,AB段光不能到达为人影部分;因为CD<AB,所以当人与一盏路灯的距离由近到远时,影子的长度由短变长.
[例2]下图是月球的影区分布,当人随地球运动到____区时会看到日全食.运动到____区时会看到日偏食,运动到____区时会看到日环食.
解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月球又是不透明体,当月球运转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地球上的人就能观察到日食现象.从图中不难看出,地球运动到B区,太阳光全部被月球挡住,看到的是日全食.
运动到A区,太阳光部分被挡住,看到的是日偏食.
运动到C区,太阳中间被月球挡住,看到的是日环食.

[例3]太阳光穿过茂密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
A.是方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
B.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
C.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D.是方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01:14:54 | 只看该作者


解析:这是一个小孔成像的问题,由于光斑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是太阳的实像,是圆的.选C.
(二)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球面镜
[师]光的反射定律是什么?
[生]光的反射定律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师]能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为什么?
[生]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后有反射.
[师]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吗?
[生]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师]平面镜成像原理是什么?
[生]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
[师]平面镜成像特点是什么?
[生]平面镜成像特点可概括为八个字:虚像、等大、等距、垂直.即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③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④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师]球面镜可分为哪两类?
[生]球面镜可分为凹面镜和凸面镜.
[师]凹面镜、凸面镜各有什么光学性质?
[生甲]凹面镜能使平行光线会聚在焦点上,如把光源放在凹镜的焦点上,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镜将成为平行光.
[生乙]凸面镜能使平行光线变得发散.
[投影片出示例题]
[例4]一条光线投射到和它垂直的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要想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成直角,镜面应旋转多少度角?
解析:此题中镜面可向任意方向旋转,所得结果都一样,因此可选取任意一种转动方式来解此题.
①由题意作出反射光线OB,使OB⊥OA.
②由反射定律知,∠AOB的角平分线ON即为法线.
③因为法线垂直于镜面,所以可作出平面镜位置,如图所示.
④平面镜转动的角度:

∠BOM′=∠M′ON-∠BON=90°-45°=45°
可见,当入射光线不变,镜面绕入射点旋转一个角度时,反射光线偏转的角度等于两部的镜面旋转的角度.
[例5]一平面镜竖直地挂在墙上,A、B、C三物体放在镜子前面,人眼的位置如图所示固定不动,则人通过平面镜可以看到
A.A和B的像
B.B和C的像
C.只看见B的像
D.A、B、C的像都能看到
解析:人眼能看到物体的像的条件是:从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经镜面反射后能到达人眼中.当镜子和人眼的相对位置确定后,人眼所能看到的反射光线就被限制在入射到镜子边缘后,反射光线能到达人眼的范围之内,如图所示的光线Ⅰ和Ⅱ所夹部分的范围内人眼只能观察到物体A和B的像,不能观察到C的像.答案A正确.
[例6]如图甲所示,从发光点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镜面MN反射后恰好过A点,画出这条光线.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首先根据对称法作出S点关于镜面MN的对称点S′,通过A点的反射光线反向延长必过S′,连接A、S′交镜于镜面于O点,OA即为反射光线,SO即为入射光线,如图乙所示.
[例7]如右图所示,在平面镜前有一物体AB,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作法
方法1:用光的反射定律完成.
方法2:用平面镜成像规律,直接利用物像对于镜面对称的特点完成.
解法1:如图甲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从A、B两点各画一条与平面镜垂直的线AO1、BO2,然后延长AO1交A′,使O1A′=AO1,A′就是A点的虚像.同法找出B点的虚像B′,连接A′B′即为AB的像.




解法2:如图乙所示,根据反射定律,由A点发出两条光线AC、AD射到平面镜上,画法线,进而画出反射光线CE、OF,反向延长CE、DF在镜后有一个交点A′,A′即为A在平面中所成的像.同法可找出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B′.连接A′B′即为AB在镜子所成的像.
(三)光的折射、看不见的光
[师]光的折射遵循什么规律?
[生]光的折射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师]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生]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是: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其他透明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从水等其他透明介质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当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师]在反射、折射时光路是否可逆?
[生]在反射、折射时光路都是可逆的.
[投影片出示例题]
[例8]如图所示,AO是由空气向水面斜射的一条光线,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30°,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解析:由题意知,本题是已知入射光线和水面位置,作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这类作图题,关键在于通过入射点作垂直界面(水面)的法线,然后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从而得到反射光线,再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
解答:过入射点O作法线NN′,则入射角为∠AON=90°-30°=60°.在法线另一侧空气中,作∠NOB=60°,∠NOB为反射角,OB为反射光线,再在法线另一侧的水中,作∠N′OC.∠N′OC为折射角,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OC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如图所示.
[例9]如图所示,图中画出了四个穿过平行玻璃板的光路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从玻璃斜射入空气,光的传播方向都要改变,即发生折射现象.A图中光的方向始终没有改变,因此是错误的,B图光从空气进入玻璃的折射是对的,但从玻璃进入空气的折射是不对的,因此B图错,D图中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从玻璃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这恰恰与光的折射规律相反,所以D图错,只有C图符合光的折射定律.
三、知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复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光的直线传播、光速、颜色.
2.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球面镜.
3.光的折射.
4.看不见的光.
四、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讲的内容.
2.复习本章知识准备考试.
3.预习第三章.
五、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10: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