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公开课《秒的认识》听课感想笔记评课记录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20:42:38 | 只看该作者
“分数的初步认识      听课感想         

有幸听了一节高质量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我觉得“游戏激趣、小组讨论、分层递进,由扶到放”是这节课主导思想,让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根据直观性原则,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围绕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练习内容自制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概念。通过电脑媒体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来增强学生的感知力,认识几分之一。积极贯彻启发性原则,运用讲授法,在课堂上,既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完成5个例题的教学。本节课的五个例题运用不同的方式处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认识几分之一这部分内容,共有5道例题。根据学生指导的自主性原则和渗透性原则,教师在讲解例1时,首先引导学生观看演示,从日常生活实例入手,初步认识二分之一,接着扶着学生认识三分之一,再独立认识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十分之一。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实现其学生的“学”,体现在教师寓学法于教法之中,学习中多次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营造出互动教学的气氛。

   

一、与众不同的引入

    一节新课,往往是从旧知识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是要牢牢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切入点,“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在课前,卓老师拿出6颗糖,问平均分给2人,怎么分?让学生用“把6颗糖,问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3颗”这样的句子进行描述,强调了“平均分”,为后面教学分数的意义做好铺垫。最有趣的是,如果学生回答正确了,那么其中的一份(3颗糖、2个橙子、1个苹果)就归学生所有,剩下的一份作为奖品,留着给上课发言好的同学。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配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发言踊跃。把6颗糖、四个橙子和两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后,每一份的个数可以用整数表示。把1个饼分成两份(电脑演示动画),观察1个饼切成2份后,重叠比较大小一样。 这每一份生活中叫“半个”,“半个”饼是多少能用整数表示吗?由此引入新课。



   二、“由扶到放”的新授

   (1)运用电脑演示,初步认识概念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几分之一的表象认识比较抽象,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讲解例1时,卓老师再次演示平均分一个饼的动画。学生初步认识“平均分”,理解图中几份数和一份数的含义。这时教师指出这半个饼是一个饼的二分之一,引导学生在不同形状低上对折一次,表示出它的二分之一的操作练习。接着电脑演示一个图形,把它平均分割成三份比较大小后还原,认识三分之一。学生通过对概念直观形象的认识后,很快明白了几分之一的含义。接着再教学分数的读、写法。

(2)实际操作,促进内化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对例3四分之一的认识是这样做的。先确定操作要求,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然后学生操作。由于实践目的明确,方法得当,把学生的认识推向深入,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折法,课堂上出现了三种类型正确折法,


又请学生观察教师的另一种折法,并提问:所表示的部分是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吗?


 

这时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为什么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不同,但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呢?学生按老师设计的目的说出:因为把这张纸都“平均分”成了四份,所以每一份就表示这张纸的四分之一。如果分成四分的大小不相等呢?它不是平均分,就不能用分数表示,这样就突出了分数概念中相当重要的前提“平均分”的概念,为以后学习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3)创设情景,鼓励学生主动探索

教学例四、例五时,学生观察电脑动画,自学五分之一,十分之一的含义,随机提出问题,问题的设计分层递进,随例题发展,突出重点。

总之,卓老师这节课采用了“游戏激趣、小组讨论、分层递进,由扶到放”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分数的有关知识。整个教学环节,步步紧扣,层层递进,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探索、研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卓老师使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有趣,从而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20:43:07 | 只看该作者
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分数的意义----听课反思
今天下午在塘下二小听了两节课:<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内容.这次听课的主要目的是要让我们体会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的差异.
     对于初上的讲台的我,真的是一次很大的触动,也更深的理解了教师这份工作.教书育人的工作显得尤为的高深与不易.对教材的把握,也看到了许多老师的"功力".
    听课后的最深感触,一切教学组织形式,只要为了学生的知识发展技能都是好的形式.但其立足点是学生和教材本质内容的把握,即良好的教学首先从学生这一方面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上,要摸透学生的心理智力发展的成长阶段和特点;其次从教材,要抓住这节课的本质内容,围绕着这个本质则可适度扩充发展修饰.以前我一直认为什么"一切教学组织形式重要是为了学生好什么什么的"本来就是这样的,但现在知道了"知道"和真正的"明白"是另外两回事.
   特别是第二节课是位场桥中心小学的老师教的<分数的意义>(也是我听到的最精彩的一课),在板书上设计的很巧妙,紧扣教学重点,思路很清晰,环节连贯,特别要提的两点:一用很简单的教学工具一直贯穿始终并且教学效果显著,二教学预设充分,说学生一直被老师牵着走,还不如说是老师充分考虑到了实际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讲台上,展示了一位老师的风采,感觉有点特级老师的味道.
    来说说这次教研把这两节课放在一起的目的,是本着教师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差异.<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分数的意义>都是强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但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侧重点有所不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应是从同一物体出发的不同分法,体会平均在一个物体中的含义,初步理解从一个物体中取出的一部分--几分之一.<分数的意义>从一些物体到一个整体即单位"1" ,深刻理解谁是谁的几分之几.在教学和练习中难度要拿捏适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20:45:25 | 只看该作者
老师点评:

袁铭铭老师:活用操作材料,构建各种分数

尊重教材而不受制于教材,使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方面教师做了大胆的尝试。首先在情景导入时选用了学生熟悉的分鸡翅,分可乐和分比萨的生活情景,课一开始就有一股浓浓的生活味。在感知1/2时教师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喜爱的蝴蝶、枫叶等图形,让学生充分体验并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此情况下把教材中“涂一涂”一题作为选做内容,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与开放性,取舍得当。

数概念教学就其本身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为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还为每一个孩子准备了彩笔、正方形纸,一张圆片纸和各种图形纸,给了学生充分感知的素材。分数“1/2”作为第一个让学生认识的分数,教师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感知材料,有圆片和各种图案纸。正方形的纸使用也十分充分,同一分数不仅可以折法不同,还可以在同一折法下表示不同的分数,并发现其变化规律,可以说将其使用发挥到了及至。

卢基群老师:活动探究为主,多种学习方式有机融合,体现小班化教学下的互动学习优势。

知识不能是被动地接收,必须由学生主动获取。教师让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内经历了分数的产生、发展,并形成了初步的分数概念。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不同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眼、耳、手、脑不同感观的参与,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中“创造分数”这一环节,引发了学生的思维风暴,课堂生成丰富,是设计中不可多得的亮点。教师在概念建构中三次最主要的活动。其一: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图形的1/2,重点展示1/2的不同分法。其二: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表示正方形纸表面的1/4,重点引导学生用语言正确的表述。其三:折出四分之几的分数,从而归纳出怎样的数是分数。三个活动各有侧重,又有联系,层层推进,其设计体现了让学生的活动中学习数学的课改思想。教师组织活动井然有序,学生交往充分,思维灵动,师生情感融洽,展现了小班教学的民主和和谐。

易先琦老师:多向互动、精彩生成《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从学生分鸡翅、饮料开始到折纸,表示出几分之一的分数;从用涂色表示分数到写分数等活动的安排,钟老师让学生有条理地感知,逐步抽象,逐步内化成自己的认知,层次清楚,要点突出,真正的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想,做中思考。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安排,其最大的特点是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手脑并用的活动中去,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广阔空间,老师的作用则是帮助学生学习独立思考,帮助学生利用“已知”,架设探究“未知”的桥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扶、放结合,鼓励学生通过学猜想,动手操作等多种策略去探究,去发现,使每个问题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如闯关练习4中老师将图中的等分线作了隐藏处理,先出示第一条,告诉学生把一张纸条全部涂色,可以用数“1”来表示,请学生估计一下,现在涂色部分是几分之一。

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分数,培养学生的数感,体验在学习活动中探索和创造的乐趣。又如,课的最后,以多美滋广告,让学生在画面中联想分数(关于小朋友分蛋糕的故事情景:冬冬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了4份,可他转身一看,共 8个人,他会怎么办呢?正当把问题解决好的时候,又来了第9个孩子,他又会怎么办呢?)提出要求,“边看广告的边注意广告中的画面让你联想到每人分得蛋糕的几分之一?看完广告,这些定格的画面中你联想到了几分之几。”从广告中找分数,提升认识分数,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有利于学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总之,钟砚老师的教学充分的体现了知识,在交流中增值;思维,在交流中在碰撞;情感,在交流中融通。学生学习的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而学生在这种体验中,不仅仅学会了知识,更学会了尊重。每个孩子不仅在课堂上享受到尊重带给自己的快乐,也学会了尊重别人的学习成果,这一切的获得是来自老师潜移默化的引导。在老师的引导中每个孩子都感受到了“我能行”,每个孩子都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20:45:57 | 只看该作者
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蒲州育英学校 林中和
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别,学生初步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夏老师这节课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起点,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情境,并通过自主探索、实践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认识几分之一的学习全过程,感悟分数的含义,能直观地比较分数的大小等。整节课能准确把握目标,导学生主动学习,具体表现在:
一、 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
很多老师在教学时,都是从生活中“分”字引入,从平均分引出分数,而夏老师这节课从接从1/2这个分数直接引入,显然她是经过多番思考的。每个学生学习数的基础不同,他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绝对不是一张白纸,部分学生在通过不同的途径听过或看到过分数,可能也有部分学生会读、写分数,只是他们的认识是不完善的,夏老师先让学生各抒已见,然后经过系统地整理,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感悟分数的含义、认识、理解分数。
二、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人教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定位为:本册教材主要是利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的方式,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大小。而以后要学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逐渐脱离了直观方式的支持,更多的是从数系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分数。夏老师这节课目标定位准确,紧紧地抓住目标,层层落实。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一折1/2和用不同的方法折出1/4,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地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尽管学生在正方形纸上折出了几分之一的分数,但是学生在比较学生大小时,还是受到整数认识的影响,教师用课件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三、 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这一节课所认识的分数都是几分之一,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在意义上具有相同点。教师以1/2这突破口展开教学。先谈谈对1/2的认识,在互动对话中初步建立1/2的表象,之后教师又组织同桌合作折一折、涂一涂出1/2,判断1/2等数学活动,多层次,多角度地丰富充实学生对1/2的理解。在1/2的基础上,认识1/4,折法不同,每份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能用1/4表示呢,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折法”和“形状”都不是本质属性,而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几份才是本质属性。在比较大小时,教师又进一步让学生用圆片代替饼来验证的大小。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中自主地探索出分数的意义和大小的比较,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反思:
1、 如何让课堂提问更加有效?
2、 对分数大小的比较,是否可以逐一出现?一下子出现3个分数大小的比较,是否难道过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20:46:19 | 只看该作者
评课发言内容:

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探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首先我代表我校全体数学教师感谢教研室和十九小学能给我们这样一个共同研究、共同提高的机会。小专题教研是一种非常好的教研方式,它充分发挥了我们教师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才能,在实验教师和全体参与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针对性地解决我们数学课堂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向着更有效、更完美、更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方向发展。

听了任老师《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我感触很多,因为我是以“一个学生”的身份来听课的,任教四年来,我一直担任第二学段(四、五、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虽然也借阅过第一学段的课本自学过,但也只是领会了清风浮云,今天任老师的这节课也使我这个“学生”收获了很多,《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分数,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由于分数与整数的意义、读法写法有很大的差别,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的障碍,但是任老师的小组合作与多媒体课件直观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充分的准备与任老师优秀的自身素质和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领悟使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明朗,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效果显著,一节课40分钟里学生是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的,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的教学思想,这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在坐的每一位老师,使我们真正感受到了任老师的教学才能和教学艺术。整节课目标明确扎实有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源于生活,数学课堂教学要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问题,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本课从创设情境就引入了一些生活化的元素,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分苹果”并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把生活化的数学贯穿于整节课中,化数学问题为生活问题,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喽,原来这个问题我遇到过”,“这就是分数呀!”“看,分数真有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和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情感。本课“来源于生活又圆规于生活,体现了“学数学、用数学、爱数学”的教育思想。

第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与人交换一个苹果,你的财富没有多大的改变,与人交换一种思想,你将多一种看问题的方法”。现在讲的“团队”、“合作”就要从小培养,从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虽然学生的合作尚现粗糙、交流不免差强人意、回答的也会有些零乱,但是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能力、探究精神就是在这些粗糙、勉强、和零乱中培养和提高的。本节课中,教师很好地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内容,学生在探究学习中领会到了分数与平均分的重要关系。本课很好地处理了思考与操作相结合、手脑并用,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在发现中探究,在探究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和经历探究的经验。

第三、学习中的思维碰撞,评价中的教学智慧。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主动建构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许多主动参与学习的情境,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探究材料、思考空间和实践机会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获得成功的强烈欲望。习题设计“分层测试”基础题、中等题、提高题层次分明,上不封顶下能保底。

教师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张扬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第四、教师的个人素质和组织教学能力。本课充分的准备让教师优秀的个人素质得以充分展现,课堂教学精彩不断,既有预设的精彩也有生成的精彩。1、普通话好。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单调,圆润动听的嗓音……2、教态度端正、自然大方。3、机智的教学智慧4、板书简单扼要整洁美观。

教学建议:

第一、“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教学内容不易过多,要精讲多练讲练结合,防止课堂教学出现走过场。

第二、“无数个精彩而美好的开始不如一个成功而有效的结束”课堂小结部分是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的再现与总结,也是对课堂教学知识的再温习,不能因为时间紧而草草收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11: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