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布置作业:
一份练习.
第四课时(光的折射 透镜的奥秘)
一.教学目的:
1.知道光在不同的介质会发生折射;
2.知道光的折射规律;
3. 知道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一些实例;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光的折射规律;
2. 日常生活中的光的实例.
三.教学过程:
1. 上节复习:
概念检查;作业检查.
2. 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的光路图:
AO是入射光线,OC是反射光线,OB是折射光线,NN’是法线,∠1是入射角, ∠2是反射角, ∠3 是折射角, ∠1=∠2, ∠1>∠3.
(3)光的折射规律:
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处于同一平面;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处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一般不等于折射角(空气中的角大)
(4)光的折射应用:
透镜、三棱镜、平行砖.
(5)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放大镜;一只筷子放在水中弯折了;在岸上的人看水中的鱼,看到的鱼在真实的鱼上方;有时看日出时,可能看到两个太阳;在水中的人看天上的鸟,看到的鸟在真实的鸟的上方.
3. 课堂练习:
(1) 如右图所示,光在空气与玻璃两种物质界面
处的光路图 .由图可知,入射角是_________,反射角是_________, 折射角是_________,折射光线是在___________界面中传播的 .
(2)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光通过平行玻璃砖的光路,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是…………………( )
(3)如下图所示是光线通过三棱镜时折射光线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4)作出下图中光线垂直入射三棱镜时折射的大致光路图 .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5) 如下图所示,为什么池塘底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的浅?若要用竹竿去击中它,应瞄准哪一点?若要用一束光线去击中它,
又应瞄准哪一点?
四.布置作业`(一份练习)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第一课时(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教学目的:
1.知道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
2.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并进行简单的
3.初步学会长度估计测量的方法;
4.了解误差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刻度尺的使用;
2. 长度测量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上章复习
概念检查,作业讲解.
2. 长度的测量
(1)单位: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常用的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它们之间的换算为:
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2)测量工具:
我们中学中一般用刻度尺,其它还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米尺等
(3)刻度尺的使用:
a.“认”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b.“放”即尺要沿着所测直线,刻度部分贴近被测长度,某一刻度线应与被测长度的起始端对齐;
c.“看”即视线与尺面垂直;
d.“读”即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e.“记”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4)长度测量的一些方法:
a.累积法:适用于微小量的测量.方法:把若干相同的微小量“集合”起来,用测量工具测出它们的值,然后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量值;
b.取样法:适用于不便对研究对象的整体进行直接测量的场合.方法是先测出“样品”的长度,再根据比例将整体量算出来;
c.化曲为直法:适用于曲线长度的测量(还有滚轮法);
d.辅助工具法.
(5)误差
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误差是由于测量工具本身不准确或读数时估读不准确而产生的,任何测量中的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减小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
a.选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
b.改进测量方法;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3. 时间的测量
(1)单位:在国际单位制(SI)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常用的还有分(min)、小时(h)、
天(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