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5:29:29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光现象
第一课时(光的色彩 颜色、人眼看不见的光)
一.教学目的:
1.知道白光是由红、橙、绿、青、蓝、紫七种色组成的,了解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不同;
2.知道光具有能量;
3.        物体的颜色的决定因素;
4.        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光的色散和色光的混合;
2.        物体的颜色的决定因素;
三.教学过程:
1.        光源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太阳、闪电、萤火虫发出的光、含磷矿物发出的光,这些是自然光源;篝火、火把、点燃的油灯和蜡烛、发光的电 灯,这些是人造光源.
2.        光的色散
  白光不是单色的,它通过三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
  首先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
3.        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电视机的三原色就是光的三原色.
4.        物体的颜色的决定因素
(1)透明物体颜色的决定因素:由透过的色光决定的,其它色光被它吸收了.
    (2)不透明物体颜色的决定因素:由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其它色光被它吸收了.
5.        光能
  光具有能量,这种能叫做光能.光能可以转化为其它能.如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太阳能发电站是光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热水器是光能转化为内能.
6.        人眼看不到的光
(1)红外线: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太阳的热主要就是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送地球上的.
(2)紫外线: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它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医院常用紫外灯灭菌、验钞机.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却对人体有害,它能引发白内障,导致皮肤过早衰老,甚至发生癌变.
5.        课堂练习:
(1)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的¬__________实验计明了白光不是单色光,它是由                     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传播方向改变最大的是__________色光。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光源,光源可分为 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颜料的三原色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规律_________(“相同”或“不同”)
(4)透明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白色光通过绿色玻璃照在绿色的树叶上,树叶上呈__________色,照在小白兔身上,小白兔呈__________色,小白兔的红眼睛呈_______色.
(5)根据信息库中的色光混合原理图回答:如将红色光与青色光混合,会是什么光?
(6)下列仪器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是  __________  (    )
    A.验钞机   B.夜视仪   C.灭菌灯   D.三棱镜
(7)太阳射到地球的紫外线大部分是被空气中的 __________  (    )
    A.二氧化碳所吸收   B.氧气所吸收   C.臭氧所吸收    D.水蒸气所吸收
(8)现有两个光源,一个能产生红外线,一个能产生紫外线,光源上无任何标志,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区分出来它们中哪一个是红外光源,哪一个是紫外光源吗?请说说你的方法,以及你那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9)某战斗机正在执行任务,飞行员突然在飞机的雷达中发现有一枚敌方的“响尾蛇”红外线制导导弹正向自己飞来.
a.该型号导弹为什么能自动跟踪飞机?
  b.如果你是飞行员,你将采用怎样的方法逃脱?为什么?
四.布置作业:
  一份练习.

第二课时(光的直线传播)
一.教学目的:
1.        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和光速,理解激光测距的原理;
2.        能解释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现象;
二.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影子、日食、月食等现象.
三.教学过程:
1.        上节复习:
(1)概念检查;
(2)讲解作业;
2.        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线:用来表示光传播路径和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它是人们研究光现象的一种方法,是形象直观的表示光传播路径和方向的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像这种建立理想化模型的方法,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3)小孔成像:






  成像图如上图,当s1>s2时,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象;当s1=s2时,成的像是倒立、等大的实象;当s1<s2时,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象.总结,小孔成像成的像是倒立的实象.
(4)日食、月食
  日食成像图:
  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5:29:35 | 只看该作者

  月食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3.        光速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在空气中约为3×108m/s.
光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得最快的是气体.
(2)光年: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通过的路程,所以光年是长度的单位.
        一光年就是9.46×1012km.
4.        课堂练习:
(1)在工程中,常用激光引导掘进机前进,从而保证隧道是直的,这是利用了      ____________原理来工作的.
(2)月食现象的原因是       (   )
       A、太阳光从侧面照到月球上
       B、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地球挡住
       C、射向地球的太阳光,途中被月球挡住
       D、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别的天体(地球除外)挡住
    (3)供电部门正在进行铺设电线施工,如果让你来检验他们所竖的电线杆是不是在
      同一条直线上,你会怎么办?说出你这样做的科学根据.
(4)夜晚,当你向一盏路灯走近和离开路灯的过程中,你的影子的长度是(  )
        A、由长逐渐变短,再由短逐渐变长       B、由短逐渐变长,到逐渐消失
C、由短逐渐变长,到无穷长             D、以上说法都是不正确的
(4)        一个人面向南站立在阳光下,如果他的影子在身体左侧,则当时是什么时候?(早上、中午、傍晚)请说出你作出判断的理由.
四.布置作业
   一份练习.
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第三课时(平面镜)
一.教学目的:
1.        了解平面镜的作用;
2.        会做平面镜成像实验;
3.        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
4.        知道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        平面镜成像作图.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平面镜成像实验;
2.        平面镜成像特点;
3.        平面镜成像作图.
三.教学过程:
1.        上节复习:
(1)概念检查;
(2)讲解作业.
2.        平面镜
(1)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做平面镜.
(2)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3.        平面镜成像实验:
怎样才能确定像的位置,测出像的大小是本实验的关键。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无法呈现在光屏上,不便直接测量、确定像的位置。故实验中利用了一枚与物完全相同的棋子B,并通过棋子B与棋子A 的像重合来确定像的位置,非常巧妙。因此用来实验的平面镜必须有两个功能,其一是能使棋子A成像,其二是能透过平面镜必须有两个功能,其一是能使棋子A成像,其二是能透过平面镜看到镜后的棋子B,我们建议用深色的玻璃(例如铝合金窗上的蓝玻)为好,因为用这种玻璃做平面镜既能成像,又能透光,若用无色透明的玻璃,则不宜观察到像;而用不透明的玻璃,又看不到镜后的棋子B。
实验时先在实验桌上铺一张白纸,并用笔画一条直线,将平面镜沿直线固定好,因为一旦平面镜发生移动,像的位置必然会变化,实验就很难进行,测量就很不准确了。然后将棋子A 放置在镜的一侧的某个位置并用笔做好记号,再调节棋子B的位置,使棋子B与棋子A在镜中的像重合并做好记号。不断变换棋子A的位置,相应地可以确定像的位置,最后移开平面镜,确定像与物的位置关系。
实验时最好不用点燃的蜡烛是因为烛焰会随风飘动,像也会不断飘动,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
注意点:当B不管怎么移动,B都不能和A的像重合,因为玻璃倾斜了.
4.        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是:等大、等距、正立、虚象.
5.        平面镜的应用:
(1)日常生活中,换衣镜就是平面镜.
(2)军事上,潜望镜就是两个平面镜组成的.
6.        课堂练习:
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用光屏接收不到的__________像。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__,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相____________.
⑵在下列空格上填上合适的镜子
军事上用的潜能镜是___________,牙医用来检查病人牙齿的反光镜是____________,汽车驾驶室外的观后镜是_____________,太阳灶用来会聚光的镜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图所示,利用对称法作出下列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5:29:40 | 只看该作者

⑷身高1.68m的方明同学站在一竖直的平面镜2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离方明本人___________m,他在镜中的像高___________m,当他后退0.5m时,则他在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_____________m.
四.布置作业:
   一份练习.


第四课时(光的反射)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发生反射;
2.初步理解光反射的规律,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3.能在生活、生产中判别光的反射的具体运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光的反射定律;
2.简单的光路图;
3.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三.教学过程:
1.上节复习:
  (1)概念检查;
(2)讲解作业.
2.光的反射
(1)定义:光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
(2)分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平滑的表面能将平行的入射光都沿某一相同方向反射出去,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如平面镜、玻璃等;粗糙不平的表面将平行的入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如白纸、墙壁等.
(3)几个概念:
  入射光线:光的反射现象中,射向两种物质分界面的光线.
  反射光线:光的反射现象中,由两种物质分界面射回原来物质中的光线.
  法线:过入射点、垂直于两种物质分界面的直线.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4)光的反射定律: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课堂练习:
(1)完成下列光路图(a图作出反射光线,b图作出平面镜)
   









(a)                                  (b)
(2)对于光的反射,回答下列问题:
a.什么情况下,入射光束与反射光束重合?
b.入射光束逐步偏离上述重合位置时,反射光束与重合位置的夹角如何变化?
c.当入射光束逐步偏离上述重合位置时,反射光束与入射光束的位置如何变化?
    (3)黑板“反光”时,粉笔字看得清楚吗?为什么?为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建议?
四.布置作业:
  一份练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5:29:44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一课时(透镜)
一.教学目的:
1.        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了解它们对光线的作用;
2.        会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
3.        知道凸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焦距;
4.        会简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
2.        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3.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三.教学过程:
1.        上章复习:
  (1)概念抽查;
  (2)作业讲解.
2.        透镜:
(1)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
(2)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3)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近处物体的成像区别:
   通过凸透镜,看到的物体的像是放大的(正立);
   通过凹透镜,看到的物体的像是缩小的(正立).
(4)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
  一是从这两种透镜的外形特征着眼,通过比较透镜中央和边缘的厚薄加以辨别(即用“摸”的方法);
  二是从透镜的成像特点着眼,通过透镜去观察近处物体(如书上的文字),看它是成正立、放大的像,还是正立、缩小的像,从而加以辨别(即用“看”的方法);
  三是从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入手加以辨别,看它能否使平行光(太阳光)会聚在一点加以辨别(即用“照”的方法).
(5)凸透镜的相关知识
光心(O):透镜的中心;
主轴:通过光心和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简称主轴;
焦点(F):跟主轴平行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轴上的点;
  焦距(f):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6)凸透镜焦距的测量:
  聚焦法:将凸透镜放在太阳光底下,在凸透镜下方放一白纸,移动凸透镜使白纸上有光斑.当光斑最小最亮时,测量此时纸与透镜之间的距离,此距离就是焦距.
(7)透镜的特殊光线:
  三条:一是过光心,出射时方向不变;二是平行主光轴,出射时过焦点(凸透镜)或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5:29:48 | 只看该作者



向延长线过焦点(凹透镜);三是过焦点(凸透镜)或延长线过焦点(凹透镜),出射时平行于主光轴.如图:
  3.课堂练习:
(1)透镜有两类:一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叫凸透镜;一类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叫凹透镜.
(2)给你一个透镜,你可以用哪几种方法来辨别它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3)有一只装有半杯水的杯子,现在请你用手握住杯子,透过杯中的水看后面的手指,你看到了什么?把你后面的手指竖起来,再看看,会有什么样的发现?
四.布置作业:
  一份练习

第二课时(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初步认识实象、虚象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
1.        上节复习
(1)概念检查;
(2)作业讲解.
2.        凸透镜成像实验:
(1)几个概念:
物距(u):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像距(v):像到透镜的距离;
实象: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虚象:能看见但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有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
(2)实验器材:光具座(有时可以用刻度尺代替)、凸透镜、蜡烛、光屏(有时要火柴);
(3)实验准备:测定所选凸透镜的焦距f;
(4)实验过程: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然后使烛焰从距透镜较远处逐次靠近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注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是如何随物距的减小而变化的?
(5)实验结论:a.u>2f时,f<v<2f,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象;
b.u=2f时,v=2f,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象;
c.f<u<2f时,v>2f,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象;
d.u=f时,不成像;
e.u<f时,v>u,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象.
(6)注意点:将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处在同一高度,为蜡烛的像完全呈现在光屏的中央.
(7)总结:一倍焦距处是倒立、正立的分界点,也是实象、虚象的分界点;两倍焦距处是放大、缩小的分界点.
  u>f,当u减小时,v增大,像也变大;u<f,当u减小时,v减小,像变小.
3.        课堂练习:
(1)放映幻灯时,要想使银幕上的像更大一些,幻灯片应该(   )
A. 倒插,并且远离透镜                B. 正插,并且远离透镜
C. 正插,并且靠近透镜                D. 倒插,并且靠近透镜
(2)一个物体放在透镜前15厘米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个透镜是个凸透镜           B. 这个像是正立的,透镜焦距大于15厘米
C. 这个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15厘米  D. 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等于8厘米
(3)一具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若在光屏上得到放大2倍的像,此时物体在主轴上与透镜的距离 应满足(   )
A.  小于10厘米   B. 20厘米 > >10厘米   C.  =40厘米  D.  >40厘米
(4)用照相机照相时,想让人的像更大一些,应该(   )
A. 加大人与相机的距离,并且使底片向镜头靠近
B. 加大人与相机的距离,并且加大底片和镜头间的距离
C. 减小人与相机的距离,并且使底片向镜头靠近
D. 减小人与相机的距离,并且加大底片和镜头间的距离
(5)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若把放在镜前20厘米处的物体沿轴向透镜移动10厘米,在此过程中物体通过透镜成的像变情况是(   )
A. 始终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并且像逐渐变大
B. 始终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并且像逐渐变大
C. 由正立放大的虚像变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D. 由倒立放大的实像变为正立放大的虚像
四.布置作业
   一份练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5:29:54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课时(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望远镜与显微镜)
一.教学目的:
1.照相机的原理;
2.远视眼和近视眼的形成和矫正;
3两个透镜的组合.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照相机、眼睛的成像原理;
2.两个透镜的组合.
三.教学过程:
1.上节复习:
  概念检查、作业讲解
2.照相机
(1)组成:
镜头:凸透镜
胶片:相当于光屏
(2)成像原理:
      u>2f,凸透镜倒立、缩小的实象,f<v<2f;若要是胶片上的像变小,则胶片要靠近镜头,物要远离照相机.
3.近视眼、远视眼
(1)成像图:






           远视眼                                近视眼
(2)矫正:
  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近视眼是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应该加凹透镜是像向后移,落在视网膜上;远视眼是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后方,应该加凸透镜是像向前移,落在视网膜上.
4.        两镜组合:
(1)组合;
特点:共一个焦点
(2)一凹一凸
  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做物镜.
  伽利略望远镜(前凹后凸)
  光路图:
  




(3)两凸
  光路图:





   开普勒望远镜(物镜焦距长)              显微镜(目镜焦距长)
5.课堂练习
(1)通常的望远镜(或显微镜)可看作是由两个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__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做__________.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透镜,当镜头的焦距为40cm时,被拍照的人到镜头的距离大于_________cm时,才能在胶片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3)试在图中方框内填上适当的光学器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5:30:01 | 只看该作者

四.布置作业:
   一份练习.

第四课时(光的折射 透镜的奥秘)
一.教学目的:
1.知道光在不同的介质会发生折射;
2.知道光的折射规律;
3.        知道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一些实例;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光的折射规律;
2.        日常生活中的光的实例.
三.教学过程:
1.        上节复习:
  概念检查;作业检查.
2.        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的光路图:

  AO是入射光线,OC是反射光线,OB是折射光线,NN’是法线,∠1是入射角, ∠2是反射角, ∠3 是折射角, ∠1=∠2, ∠1>∠3.
(3)光的折射规律:
  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处于同一平面;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处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一般不等于折射角(空气中的角大)
(4)光的折射应用:
  透镜、三棱镜、平行砖.
(5)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放大镜;一只筷子放在水中弯折了;在岸上的人看水中的鱼,看到的鱼在真实的鱼上方;有时看日出时,可能看到两个太阳;在水中的人看天上的鸟,看到的鸟在真实的鸟的上方.
3.        课堂练习:
    (1) 如右图所示,光在空气与玻璃两种物质界面  
处的光路图 .由图可知,入射角是_________,反射角是_________,           折射角是_________,折射光线是在___________界面中传播的 .                       
(2)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光通过平行玻璃砖的光路,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是…………………(      )





(3)如下图所示是光线通过三棱镜时折射光线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4)作出下图中光线垂直入射三棱镜时折射的大致光路图 .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5)        如下图所示,为什么池塘底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的浅?若要用竹竿去击中它,应瞄准哪一点?若要用一束光线去击中它,
又应瞄准哪一点?

四.布置作业`(一份练习)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第一课时(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教学目的:
1.知道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
2.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并进行简单的
3.初步学会长度估计测量的方法;
4.了解误差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刻度尺的使用;
2.        长度测量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上章复习
  概念检查,作业讲解.
2.        长度的测量
(1)单位: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常用的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它们之间的换算为:
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2)测量工具:
  我们中学中一般用刻度尺,其它还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米尺等
(3)刻度尺的使用:
  a.“认”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b.“放”即尺要沿着所测直线,刻度部分贴近被测长度,某一刻度线应与被测长度的起始端对齐;
  c.“看”即视线与尺面垂直;
  d.“读”即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e.“记”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4)长度测量的一些方法:
a.累积法:适用于微小量的测量.方法:把若干相同的微小量“集合”起来,用测量工具测出它们的值,然后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量值;
b.取样法:适用于不便对研究对象的整体进行直接测量的场合.方法是先测出“样品”的长度,再根据比例将整体量算出来;
c.化曲为直法:适用于曲线长度的测量(还有滚轮法);
d.辅助工具法.
(5)误差
   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误差是由于测量工具本身不准确或读数时估读不准确而产生的,任何测量中的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减小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
a.选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
b.改进测量方法;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3.        时间的测量
(1)单位:在国际单位制(SI)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常用的还有分(min)、小时(h)、
天(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9 22:3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