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初二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免费下载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5:02:57 | 只看该作者

1.课文第44页作业1、2题。
六、课后反思:
附:板书设计
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

3.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附:练习题
1.一运动物体通过240m的路程,前一半路程用了1min,后一半路程用了40s,求:
(1)前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2m/s)
(2)后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3m/s)
(3)全程的 平均速度。(2.4m/s)
2.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10s内通过10m的路程,接着静止了3s,在最后7s内通过8m的路程,物体在这20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0.9m/s)
第四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预习提示】
阅读本节内容,找出本节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方法,以及生活中相关测速度的方法都有哪些。
【教学目标】
1.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的测量时间和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重点难点】
1.平均速度的测量方法。
2.如何准确的测出时间和路程。
【教学时数】1课时
【教  具】投影仪,刻度尺,秒表,物理小车,斜面。
【教  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总结上节课学习哪些知识点?
2.同步训练:某同学从家里步行到学校,他先以2m/s的速度前进5min,休息1min后,又以1.5m/s的速度前进10min到达学校,该同学从家里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二、讨论交流:请结合你们桌上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种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吗?
请说出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方法;注意事项。
三、教师强调:
1.实验目的:利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平均速度。
2.实验原理:
3.实验器材:小车、斜面、
金属片(小木块)、刻度尺、停表。
4.实验步骤:
(1)将斜面固定,确定起点位置;
(2)测量全程的平均速度,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测量上半段的平均速度,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4)计算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5.实验表格:见幻灯片
6.注意事项:(1)、明确停表每个小各代表多少秒?
(2)小车从斜面下滑时,一定要做直线运动,可以多试几次;
(3)测量时间一定要同步。
7.观看教学动画
【实践活动】
1.请设计“测量从家里到学校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的活动方案。
要点提示:通过测量车轮的周长和记录车轮转动的圈数,可计算自行车行使的路程。
2.设计“测量汽车或出租车的平均速度”的活动方案:
3.设计“测量火车的平均速度”的活动方案:
【课外调查】1.汽车里程表的记录内容;
2.出租车专用发票项目;
3.火车时刻表的记录内容。
【课堂小结】
学会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确地测量路程、时间,并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作业布置】用一根米尺和一块手表,怎样既方便又较正确地测出从你家门口到学校门口的路程?简要说出测量步骤。
【课后反思】
附:板书设计

第四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1.实验目的:利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平均速度。
2.实验原理:

3.实验器材:小车、斜面、
金属片(小木块)、刻度尺、停表。
4.实验步骤:
(1)将斜面固定,确定起点位置;
(2)测量全程的平均速度,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测量上半段的平均速度,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4)计算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当堂检测
(1)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
(2)需要的器材有:斜面、金属片、物理小车、______和______。
(3)本实验必须用________测出_______;还要用______测出_________
(4)根据数据计算出(图中秒表每小格代表1秒)
小车在前半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___;在后半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___;在全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____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5:03:03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知道什么是声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物体发声与不发声的差异,培养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声音的和谐美;乐于探究身边的声现象。
教学重点:物体发声是由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概括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录音机 音叉 烧杯 水
教学过程:
一、预习提示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而发生的,发声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______。
2.如图,当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泡沫塑料接触发声的叉股时,泡沫球会被______,这个实验说明一切正在发声物体都在___________。



3.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敲打铜锣,锣面振动而发出声音,这些例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使发音的锣面停止发声,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耳边响起了驼铃声”这句歌词中,声源是________________。
4.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
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D.球皮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二、导入新课
先用录音机播放一段音乐,大家听到了美妙动听的音乐声。
声音与我们生活和生产劳动有密切的联系,本节课学习声音是怎样发生的。
三、新课教学
(一)声音产生的条件
1.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用手拨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同时尺也在上下振动;
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分析归纳:(1)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声。
2.讨论交流:远处山上瀑布声是怎样产生的?
分析: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生活中一些发声现象表面看不出振动,但其实质都是振动。本题中水和水里的空气和山壁地面摩擦撞击引起振动发声。
结果:由于瀑布(水)和瀑布(水)中的空气与山岩和地面相互摩擦振动而产生的。
3.进一步探究
①用手摸着喉头发出声音,这时手有怎样的感觉?
②弹拨吉他的一根琴弦后,立即把你的手轻放在琴体上,手有怎样的感觉?
③利用薄面包纸或树叶等吹奏乐曲时,嘴唇有怎样的感觉?
④击打音叉,把发声音叉的尖端接触面颊,你有什么感觉?
归纳总结:只要物体产生振动,就能发出声音。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就停止了。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声源
让学生总结出什么是声源。
讨论交流(1)人是怎样发声的?
当人说话或唱歌时,空气从肺部通过气管,被挤压的空气引起声带振动发声;
讨论交流(2)蝉是怎样发声的?
只有雄蝉才会鸣叫,因雄蝉腹部有发声器,而雌蝉没有发音器。雄蝉腹部下有一层薄薄的发音膜,当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膜振动,这些振动通过共鸣室放大而发出响亮的声音来;
讨论交流(3)乐器是怎样发声的?乐器分打击乐器、弦乐器和管乐器。
①鼓、锣等打击乐器受到打击时发生振动而产生声音。鼓就是靠打击时鼓皮振动发声;
②二胡、小提琴及箜篌等弦乐器,通过弦的振动发声。它们常有一个木制共鸣箱使声音洪亮;
③长笛、箫及铜号等管乐器,靠吹口处到第一个被手指打开孔之间空气柱振动而发声。如果用手指将侧孔全堵上则振动空气柱最长,音调最低,如果全打开,空气柱最短。铜号为了增加空气柱长度,将管道盘卷成一圈一圈的,有的还能伸长或缩短。
四、课堂小结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3.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五、当堂检测
1、在敲响大古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是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2、吹笛子发声的主要是(      )
A.笛子本身(竹管)振动发声                        B.笛子中空部分的空气柱振动发声
C.演员的嘴唇振动发出的声音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声音
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响声
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响声
4、如图是甲骨文中的“声殳”(古代打击乐器),其意思是手拿木槌(字左部)敲打三角形石块(字右部),使石块_____而发出声音。

5、如图甲,用槌敲打鼓面使之发声,这时会看到_____,这说明_____。图乙优美小提琴是由琴弦_____产生的,图丙中青蛙“呱呱”的叫声是由于它的鸣囊在_____。

6、在爵士乐队表演时,经常可以看到鼓手在用力敲击鼓面后又_____达到“骤止”的效果,这一做法说明_____。
7、你知道下列各种声音分别是由什么振动发出的吗?将答案填在横线上。
(1)人说话、唱歌声__________;
(2)蜜蜂飞行的“嗡嗡”声__________;
(3)雷声__________;
(4)优美的箜篌声__________;
(5)圆号声__________;
(6)笑树发出的笑声__________。
8、如图所示,将薄橡皮膜绷紧在杯口上,在上面撒一些泡沫塑料屑,敲动盆子,你可能看到什么现象?解释其中的原因。

六、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3.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5:03:08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声速在固体中最大、气体中最小;知道回声现象和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和“真空罩中的闹钟”的实验,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交流和合作的意识。
重点难点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是声音传播的条件,应该作为本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学生联系生活会有一些肤浅的认识,而对于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速度不同,学生可能就知之甚少,所以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和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是本节的关键所在。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应是使学生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传播速度不同及回声现象。本节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和回声现象。所以本节课堂组织教学的过程应突出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最终实现本节教学的三维目标。
教学方法: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是本节教学的中心环节,我采用教师演示实验、质疑、引导学生观察等实验探究的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认识气体、固体、液体都能传声,而真空不能传声。俗话说:“真理越辩越明”因此对于声速、回声的知识,我采用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得出初步的猜想或者判断,设立悬念、激疑,在学生中营造各持己见、百家争鸣的讨论氛围,然后以“信息平台”、“信息快递”等板块形式向学生提供相关的知识信息,再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的问题,学生结合提供的信息进行讨论交流,肯定或者否定了自己原来的想法,最后再选出代表发言在全班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归纳出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于这些问题正确观点的认识,又通过这些观点的形成过程,锻炼学生的思维行为和合作交流的科学精神。因此本节教法我设计为实验探究法、质疑诱导法、自学讨论法相结合,组织学生获取和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用具:
本节教学中,实验器材牵涉较多,要恰当合理正确地操作使用,增加直观性和可信度,创设物理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认真细致进行观察,让学生贴近生活,探索其中的奥秘。
演示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声要用到声传播演示器、学生电源、水、玻璃杯等。实验前,向学生介绍装置。实验时,引导学生观察塑料容器中分别充满空气、水以及塑料棒时,从扬声器中能够听到声音。
探究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要用到真空罩、闹钟、抽气机等。实验时,注意让学生体会“随着抽气时间的延长,罩内空气越来越少,声音越来越小”这样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推断罩内接近真空或达到真空时,还能听到闹钟声吗?最后再慢慢地打开橡皮塞,使罩内进入空气,同时让学生注意听闹钟声的大小变化,通过前后对比,引导学生总结“真空不能传声”。这样做,增强了实验的可比性和可信度。
对于声波的概念,学生不好认识,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这一抽象概念,我运用水波和声波进行类比的方法,通过演示水波的形成,变抽象为直观,达到使学生认识声波的目的。这个实验用到的器材有:音叉、小锤、圆形水槽、水、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自学提示
1、列举生活中哪些物质可以传播声音。
2、你们知道在宇宙中,宇航员之间是通过什么进行交谈的吗?他们为什么不能直接进行交谈?
3、【生活中的物理】
(1)在课堂上,在座的各位都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同学们之间讨论问题时彼此能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说明了________的传声。
(2)古代的侦察兵用一个铁筒插入地下,耳朵贴着铁筒就能知道很远处队伍行进时的步伐声和马蹄声,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3)在电视上,我们经常看到多名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做着非常整齐一致的动作,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做到整齐一致吗?说明什么问题?
4、雷雨天,我们总是看见闪电一闪即逝,而后却听到隆隆不绝的雷声,你知道为什么吗?
5、在空旷的房间里说话,为什么比在野外说话要响亮的多?
二、新课导入
今年10月15日,我国航天员_______驾驶的“________”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在宇宙中航行20个小时,并与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进行了交谈。10月16日,飞船顺利安全返回地球。因此________成为我国历史上遨游太空的第一人,我国也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能把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听到这一令人激动和振奋的好消息后,我禁不住要问大家:
你们知道在宇宙中,宇航员之间是通过什么进行交谈的吗?他们为什么不能直接进行交谈?
声音在传播的时候有什么条件呢?
让我们一起来继续探究声音世界的奥秘吧!
(在导入新课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现代科技成果,树立远大理想。)
三、新课教学
(一)声音的传播
【实验探究】
用声传播演示器分别演示气体、固体、液体都能传播声音。
【学生讨论】列举生活中哪些物质可以传播声音。
空气、玻璃、金属、墙壁、水等
【生活中的物理】
1.在课堂上,在座的各位都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同学们之间讨论问题时彼此能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说明了________的传声。
2.古代的侦察兵用一个铁筒插入地下,耳朵贴着铁筒就能知道很远处队伍行进时的步伐声和马蹄声,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3.在电视上,我们经常看到多名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做着非常整齐一致的动作,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做到整齐一致吗?说明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
宇航员在宇宙中为什么不能直接进行交谈呢?
【实验探究】
演示“真空罩中的闹钟”实验,探究真空能否传播声音。引导学生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
【小结一】
气体、固体、液体都____传声,而真空____传声。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____。
【智慧点击】
一根装满水的很长的钢管,在一端敲击一次,在另一端能听到几次敲击声?同学们猜想一下,相互讨论交流自己的意见。
【信息平台】
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声音的传播还会受到温度的影响,下面是常温时在一些物质中的声速:
空气  340m/s 水   1500m/s 松木   3320m/s
花岗岩 3800m/s 玻璃  5000m/s 钢铁   5200m/s
学生讨论交流,归纳总结规律。
【小结二】:
1、常温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
2、常温时声音在__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大,在_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小。(填固体、液体、气体)
【能力拓展】:
评议刚才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进一步问:3次敲击声分别是沿着什么物质传来的?
(二)回声现象
【提出问题】
1、雷雨天,我们总是看见闪电一闪即逝,而后却听到隆隆不绝的雷声,你知道为什么吗?
2、在空旷的房间里说话,为什么比在野外说话要响亮的多?
学生讨论,交流意见。
【信息快递】
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回声。
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听到回声。如果相差不到0。1s,回声就会和原声混在一声,使原声加强。
展示回声现象示意图,帮助同学理解认识回声。
【知识拓展】
根据上面提供的听到回声的条件,请同学们算一算,要听到回声,人离障碍物的最短距离是多少?
引导学生利用上一章有关速度、距离的知识计算,结合回声示意图理解声音走的路程是一来回。
(三)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
演示音叉振动后在水中溅起水波的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声波,学生结合生理知识阅读课文,理解人耳接收声波、产生听觉的过程。
【小结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5:03:13 | 只看该作者

声源—→介质—→人耳
(     )     (      )     (      )
四、当堂检测
事实证明,声音必须通过一定的______才能传播出去,______、______、______都能传声,__________不能传声。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m/s。气体中的声速______液体和固体中的声速。
3、一根装满水的很长的钢管,在一端敲击一次,在另一端能听到_____次敲击声。听到的声音分别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传播的。
4、利用回声可测海底深度,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31m/s,从船底发生装置向下发出的声音,经1。2s后,船底声音的接受装置收到回声,那么海底深度是__________m。
5、联系生活列举气体、固体、液体传声以及回声的实例。
6、两个人一组,以细绳(棉线、棉绳、金属丝)、纸杯(塑料杯、易拉罐、饮料桶)等为原料,制作一个土电话,验证固体能传声。
五、课后作业
作业设计为两道题,第一题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列举气体、固体、液体传声以及回声的实例,引导和强化学生“物理来源于生活”的学习意识。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第二题设计为实践活动题,让学生两个人一组,以细绳(棉线、棉绳、金属丝)、纸杯(塑料杯、易拉罐、饮料桶)等为原料,制作一个土电话,两个人一组实验,验证固体能传声。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
作业设计体现和巩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同时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
1、介质
一、声音的传播
2、声速

1、现象
二、声音的反射——      2、回声
3、听到回声的条件

三、人怎样听到声——声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5:03:18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  乐音和噪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乐音的特性;知道影响乐音的三要素;了解噪音的来源、危害及防治;知道分贝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体验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之间的关系;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生活中声音的奇妙;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乐音的三要素;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教学难点:乐音的三要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 实验探究
教学用具:录音机 鼓 音叉 齿轮
教学过程:
一、预习提示
1.乐音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响度和发声体的有关。______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______有关。
3.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强弱是指发声体做______________时发出的声音,计量噪声强弱常用___________做单位。要保证睡眠和休息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_____dB,要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________dB。
4.摩托车加上消音器是在_____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__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掩耳盗铃”是在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5.“无声手枪”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这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这是在________中减弱噪声的。
二、引入新课
用收录机放有高音部和低音部的合唱歌曲的磁带。
!!讲述:同学们刚才欣赏到的是悦耳动听的歌曲,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还常听到一些令为烦燥不安刺耳的噪声。同样是乐音,有的音调高,有的音高低;有时声音大,有时声音小;有的用钢琴伴奏,有的用小提琴或我国的民族乐器二胡、三弦等伴奏。学了这节课后,同学们将知道其中的奥妙。(板书课题:第二节音调、响度和音色)
三、新课教学
1、音调
(1)讲述:唱歌时,一首歌曲音调可以唱高一些,也可以唱低一些。刚才同学们听到的一首合唱歌曲,高音部的音调高,低音部的音调低,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教师板书)。
(2)演示:先介绍发声齿轮,请一位学生上台观察在同一轴上的几个发声齿轮的齿数,并告诉全体同学,每个齿轮的齿数不同。
转动齿轮,用塑料硬片接触齿轮的齿,使塑料硬片振动发声。让学生注意观察,硬片接触不同齿数的齿轮时,发出的声音的高低有何不同,哪个高?哪个低?
引导学生分析:塑料硬片接触齿数多的齿轮时,振动快,发出的音调高;接触齿数少的齿轮时,硬片振动慢,发出的音调低。
讲述:"物体在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由演示得出: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3)学生随堂实验:用塑料硬片在梳子上快慢不同地划过,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塑料硬片快划时和慢划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哪个高?哪个振动的频率大?哪个振动的频率小?进一步认识音高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4)学生随堂实验:学生利用橡皮盘做课本的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认识。
2、响度
(1)演示
轻敲队鼓,请同学听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鼓皮上彩色纸人的跳动情况,跳动缓慢,犹如轻歌曼舞;敲击由轻逐渐加重,再听声音大小的变化,并观察纸人跳动的变化,跳动由慢到快,犹如从轻歌曼舞过渡到狂欢。引导学生分析说出:鼓皮振动的振幅大,声音大;振动的振幅小,声音小。教师讲述:我们把"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响度跟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
(2)拿出闹钟让同学们听。前排同学可以清晰地听见闹钟滴答的声音,后面几排的同学几乎听不见。表明:响度还跟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音色
除以上音调、响度外,音色也是乐音的一个特征。(板书: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征。)接着,在讲桌下(不让学生看见)敲响铜锣、摇动响铃,请同学们说出所听到的声音是什么物体振动而发出的声音?(肯定学生都能说正确),那么你们是凭什么分辨出来的呢?当同学们带着疑问的眼光望着老师时,教师及时指出:在音调、响度都相同时,不同的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不同,这就是音色。
平常人们常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是根据各人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不同,即各人的音色不同分辨是谁的声音的。
同一个人的音色,随着年龄的增大,以及饮食、起居和本人健康状况等因素而变化。
四、课堂小结
本课学习了乐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和音色。恰当的乐音给人以精神上的调节,艺术上的享受,激励人们奋发向上。通过本课学习,希望同学们知道:
1、什么是音调?音调是由什么因素决定?
2、什么是响度?响度跟哪些因素有关?
3、人们能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是根据乐音的哪一个特征?
4、知道什么是噪声,如何防治噪声的危害。
五、课堂检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5:03:24 | 只看该作者

1.下列哪些声音是噪声(   )
A.教室里老师讲课的声音  B.马路上拖拉机行驶的声音
C.火车的鸣笛声      D.公园里悠扬的声音
2.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B.在马路旁或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
C.在耳孔中塞上一小团棉花        D.关闭所有声源
3.下面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使人烦燥不安,有害于健康
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C.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4.下面措施中哪一个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
A.做一个外罩将声源罩住  B.在耳孔中塞一团棉花
C.在马路旁植树造林    D.换用噪声小的机器
5.一位同学晚上在家里看电视,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用棉被把电视机捂住     B.把音量开关关上,不让电视机发生声音
C.插上耳机,自己用耳机听 D.让家人把耳朵塞住
6.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弱噪声(   )
A.停止使用一次性白色泡沫饭盒      B.科学家研制氟里昂的代用品
C.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装消音器  D.为了推销商品,商场在门口安装高音喇叭
7.为了消减噪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将噪声大的机械换成噪声小的机械
B.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
C.在耳孔中塞上一小团棉花
D.关闭所有声源
8.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   )
A.马路上车辆的鸣笛声   
B.在沉静的夜晚突然有大声谈笑
C.音乐欣赏会上演奏的钢琴声声  
D.自由市场喧闹的叫卖声
9.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在噪声声源外加个外罩      
B.砍掉马路和住宅之间的树
C.带耳塞        
D.使装有噪声声源的厂房门窗背向居民区
10.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
A.图书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声
B.上数学课时,听到音乐教室传来的歌声
C.夜晚,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琴声
D.吸引着人们的雄辩有利的演讲声
六、课后作业:
1.在健翔桥立交桥的两侧一般都装有隔板,这是为什么?
2.调查学校(或社区)噪声污染的情况及采取的防护措施,提出进一步减少噪声污染的建议。
板书设计
乐声和噪声
音调
1.乐音的三要素   响度
音色
2.噪声的危害
3.减弱噪声的途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5:03:29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节  超声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什么是超声波。
2、了解现代技术中与超声波有关知识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超声波利用方面的知识。
通过介绍知道一些动物对超声波的利用,扩展知识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增强科学的热爱。
2、通过一些自然界的动物对超声波利用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重点:超声波的概念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利用物理知识来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
教学方法
本节课程的重点应放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课前应要求学生广泛地收集有关超声波应用方面的资料,在课堂上学生一起讨论、分享,这样既能让大家了解超声波的知识,又能在无形中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密不可分,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科学进行探究的欲望。
教学准备
录像片、播放设备
教学过程
预习提示
1、阅读课文了解什么是超声波?
2、收集超声波应用方面的资料
一、引入新课
播放录象或动画:蝙蝠在夜里飞行,还能扑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样飞行,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提出问题】
到底蝙蝠夜里飞行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人听不见蝙蝠发出的声音呢?
【交流合作】
学生认真观看蝙蝠在夜间飞行的录像。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交流:蝙蝠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遇到障碍物就会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即改变飞行方向。
二、进行新课
介绍超声波的概念:
超过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
低于20Hz声波叫次声波;
人正常耳朵听到的声波为20Hz——20000Hz。
【讲述故事】
1912年“泰坦尼克号”首次出航即触礁沉没。这件事震惊世界。随即有人提出用声学方法遥测航道上的冰山,制造出声呐。紧接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于探测敌方潜水艇的需要,对声呐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那么到目前为止超声波有哪些应用呢?
【交流讨论】
根据课前搜集的有关超声波应用的资料,踊跃发言,和同学一起交流、讨论。
【播放超声波应用的有关录像】
渔船与潜水艇等使用的声呐所付出的声是超声波;选用超声波可以检查人体内患病的部位和范围,也可以看到母体内的胎儿;工业上适用超声波探测仪,能够检查出金属零件内部的裂纹等隐患;用超声波的高频率,也可以清洗浸在溶剂中精密机械或工具;医生用超声波击碎体内的胆结石,使之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
【组内讨论】
发挥自己的想象,想一想还有什么地方可以使用超声波。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概括本节内容,并发言。
四、当堂检测
1.人耳能听到声音的范围是20Hz——20000Hz。比20Hz低的声波称为________,比20000Hz高的声波称为___________。
2.声波容易被聚成一束____________发射,遇到物体又会__________,并且在水中能够传播得________。人们根据这些特征制造出了声纳,利用声纳可以探测海洋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敌方的_________等。
3.超声波在人体内不同组织的交界面上会产生__________,利用“__________”可以观察胎儿和脏器;工业上使用___________,能够检查金属零件内部的裂纹等隐患;利用______可以进行清洗污物;医生用________击碎人体内的胆结石,使它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
1.耳能听到的声音的范围主要取决于声音的(    )
A、响度        B、频率        C、振幅        D、音色
2.医用“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声音的响度太大         B、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C、声音的响度太小         D、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3.下列声源发出的声音,人耳能听到的是(     )
A、医院里的“B超”    B、国旗在风中振动
C、蝴蝶飞行时扑打翅膀   D、地震前震源发出的次生波
4.下列不属于超声波应用的是(     )
A、利用声波清晰精细的机械   
B、外科医生利用声波的振动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
C、医生利用声波检查胎儿和器脏   
D、医生用“叩诊法”给病人诊病
五、拓展练习
1.苍蝇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147——200次,蝴蝶飞行时每秒振动5——6次,为什么你凭听觉能发觉飞行中的苍蝇,却不能发觉飞行中的蝴蝶?
2.马戏团的驯狗员,在舞台上用一种特殊的信号驯狗,观众们完全没有察觉,狗却准确地听到信号做各种动作。你能说一说这其中的奥秘吗?
3.家用燃气热水器内部有许多弯曲的管道,使用时间长了以后,管子的外壁上会附着碳粒,内壁结有水垢,影响正常使用,必须清除。请你想出一种合适的方法,除去这些碳粒和水垢。
4.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1912年一艘名叫“泰坦尼克号”的大海轮,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的悲剧。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现在的海轮都装置了“声纳”。它能够及时发现冰山或暗礁。请你分析声纳在工作时为何能及时发现障碍物及船离障碍物的距离的表达式。
板书设计
第四节  超声波
一、什么是超声波
二、超声波的应用
参考答案
当堂检测
1、次声波     超声波
2、B
3、D
拓展练习
苍蝇翅膀振动的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内,而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
狗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大,驯狗员发出的声波狗能听到,而人听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 18: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