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免费下载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6:08:36 | 只看该作者

     【模拟试题】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一. 给加点的词语注音
   1. 风度翩翩  2. 淘汰  3. 赢得  4. 流淌 5. 抛掉 6. 湿润 7. 水泄不通
   二. 指出下列每组的错别字,并将错别字改正
   A. 矜侍 签字 信守  B. 拥抱 大坂 重申 C. 承诺 湿润 水泻不通
   改正:                                  。
   三. 选词填空:
   1. 他说,他刚才签字的钢笔无比珍贵,他要永远(    )下去。
   A.保留  B.保存 C.保管
   2. 在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用(    )的语调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后,(   )在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的中国人眼睛湿润了。
   A. 平和 B.集合C.稳重  D.聚集 E.平稳 F.集中
   3. 风度翩翩的何振梁(    )了泪水。
   A.含着   B.忍住  C.噙住   D.留下。
   
   四. 阅读练习:
   (-)
   今天共有118名国际奥委会委员参加了投票。首轮实际上有104名委员投票,有效票为102张。第二轮有106名委员实际参加投票,有效票为105张。
   风度翩翩的何振梁噙住了泪水。面对排着队上前祝贺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只有用默默的拥抱来感谢支持北京、支持中国的朋友们。
   1. 结合语言环境解释词语。
   (1)风度翩翩的何振梁噙住了泪水。噙住:
  (2)第二轮有106名委员实际参加投票,有效票为105张。有效票:
  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第一段文字中作者为什么要详细地列举大量的数字,用意何在?
     ②“面对排着队上前祝贺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只有用默默的拥抱来感谢支持北京、支持中国的朋友们。”中的加点词语如何理解?
    一. 略
   二. A侍—持B坂—阪C泻—泄
   三. 1. B 2. ED 3. C
   四. 1. 略 2. ① 用事实说话,让读者在比较中感受中国申奥的优势,说明中国申奥成功是众望所归。 ②“排着队”说明国际友人对中国申奥成功的态度积极,都祝愿中国办好奥运。“默默的拥抱”则表现了何振梁先生的激动和对国际友人的深切感谢。

别了,“不列颠尼亚”
课型:新授课
课时: 课题:<<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1课时
方法:自主 合作 交流
教具:1.香港回归影音资料.
2.课件
重点:1.新闻知识的掌握
2.情感价值态度的培养
授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在我们走在大街上或者是乘车时,经常可以见到大幅的伟人的画像,且不说法律上是否合乎规范,他们的确已经成了乡村.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了一种文化,我们看到过:毛泽东同志的.邓小平.江泽民……今年8月22号正好是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与之有关的内容: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香港回归……今天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重温那段历史.(播放香港回归的影音资料,大约5分钟)
二.研讨过程
1、 大家谈观看影音资料的感受------激动,感慨.
是啊,此刻我们心潮澎湃,激情万丈,那么,假如我们是记者,目击了这一历史场景,怎样将我们的所见所闻传递给更多的人呢?小组讨论,形成一篇新闻稿
2、讨论前明确:学生对“新闻”一词自己提出问题
(1)、什么是新闻?(2)新闻的特点 (3)新闻的结构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完全可以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3、从结构出发完成新闻稿的标题和导语------小组讨论成稿,基本掌握新闻的知识。
4、大家交流新闻稿
5、对于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华夏儿女关心,世界各大媒体齐聚香港,截至1997年5月8日,就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对交接仪式进行采访,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不辱使命,不负众望,高人一筹,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正是这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6、出示思考问题:
(1).这则新闻为什么会获此荣誉?(提示:可以从那些角度考虑?如:它的结构中的标题等角度)
(2)?我们学习新闻的意义何在?(联系我们生活的时代特点)
(3)?我们学习这则新闻的意义何在?(所得所感)
分组讨论问题,
7各组交流,达成共识:
(1) 共识:形式好:标题好,主体好/内容好:分析新闻事实和背景资料的结合(通过分析自然的明确新闻本身的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6:08:41 | 只看该作者

(2) 共识:我们生活在这个信息时代,新闻媒体已经成了我们看世界的窗口,我们应该学会利用这个途径,提取重要信息/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心国内外大事
(3) 共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香港回归为我们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为澳门回归提供了好的借鉴/落后就要挨打,我们收回香港,我们国力增强了/华夏子孙盼望祖国的大统一,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家门/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学子,应该把握现在的
大好时光好好学习,为祖国的更美好的明天努力。
三、结束语: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雪白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也将铭记这一刻。
教学反思:
新课程第四单元的体裁是新闻和报告文学,我认为应该联系现实懂得设计这个单元的目的,所以在研讨过程中将知识性和情感价值态度观的培养并重,毕竟我们应该学习认识世界的方法。
在整个过程中,都贯彻新课程理念,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师生合作交流,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在无形中在各个方面能够得到提高。
另外,第一次教授新闻单元,还存在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切合点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将努力。

生命之舟
   学习目标:
   1. 了解电视新闻的特点。
   2. 体会电视解说词是如何用准确、生动、简明的语言来表现思想内容的。
   文体常识:
   1. 作者简介:梁家新,著名记者。
   2. 背景资料
     1998年8月1月晚,湖北嘉鱼簰洲湾溃口,记者冒着生命危险,登上进入险区的第一艘冲锋舟,一边拍摄,一边参与救人。拍摄过程中,记者始终采用长镜头记录的手法,记录下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面。在编辑过程中,记者又以二号冲锋舟为视角,透视整个簰洲营救的惊心动魄的场面,并配以解说词,在湖北电视台播出。
   3. 题目解说
     1998年簰洲湾发生溃口后,解放军和武警战士置自己的生命于度外,在激流中驾着一百五十多艘冲锋舟,勇救被困群众一万七千多人。群众称这些救命的舟船为“生命之舟”,是对解放军和武警战士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的褒扬,表达了对他们的无限感激与热爱之情。
    主题分析:
   本文通过报道1998年簰洲湾发生溃口以后,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勇救被困群众动人事迹,表现了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奋不顾身、把群众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的崇高精神。
    结构分析:
   本篇电视解说词按导语、主体和结语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簰洲湾溃口,2号凌晨1点多钟,记者随军开始营救群众。
   第二部分:(3-9段)重点解说战士营救小江珊的惊险场面。
   第三部分:(10段) 总结这次营救行动的效果。
      写法分析:
     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传播新近发生、发现和变动的事实,以供观众视听的报道。这则电视新闻除了具有一般新闻所具有的迅速、真实、简明的基本特征外,还有以下特征:
   1. 声画合一。电视新闻是以画面和声音为主要传播手段的新闻,画面是它的视觉形象,解说词、音响则是它的听觉形象,画面是“画龙”,解说词可以说是“点睛”。所以,解说词不是独立文本,它和画面、音响一起,为表现同一主题,各尽其能、互相配合。这则“解说词”巧妙地与“电视画面”紧密配合,不仅体现出电视新闻视听合一、声画对位的特点,而且对画面进行补充、提高、延伸,赋予画面更深刻的思想,帮助画面正确、完整地表达事实,使画面的艺术感染力更强。
   2.采用时间顺序来展开报道。按时间顺序写,结构紧凑,能给人以危急关头“时间就是生命”的紧迫感,从而引起人们对事件的极大关注,更好地表现了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奋不顾身、把群众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的崇高精神。
   3.大众化、口语化的听觉语言。电视新闻的解说词是播给各种观众听的,它的用词造句必须清楚明了,使观众一听就懂。这则新闻中的“解说词”就是大众化、口语化构成的播音稿。
   4.语言高度概括,言简意赅。电视新闻解说词的长短受画面长短的限制,按正常构播音速度计算,每秒播出3~4个字。在很短的篇幅中,既要向观众说明“六何”(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如何),还要服从画面的需要,遣辞造句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则新闻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其中包括许多传神的词语及一系列准确的数字,“缩龙成寸”,有效地表达了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这则新闻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江泽民同志就曾对小江珊获救的镜头作过高度评价。《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30多家海内外媒体报道了记者冒死怕摄勇救小江珊的过程。
   
   《生命之舟》
   一. 知识积累
   1. 解释下列词语。
   (l)感人至深:                     (2)同期声:
   (3)率先:                         (4)肆虐:
   2. 辨字组词。
   暮( )洲( )梭( )逐( )虐( )  幕( )州( )俊( )遂( )谑( )
   3. 填入下面一段话中最恰当的关联词是( )
   水和矿物质盐类, 也是生物体所必需的, 也参与躯体的组成, 它们不能供应能量,跟一般食物不同。
   A.不管 并且 但是 B.即使 而且 但是  C虽然 而且 但是 D.如果 而且 那么
   4. 根据语境,横线上填入的最恰当的一句是()
   你是严冬里的炭火, ,你是湍流中的踏脚石,你是雾海中的航标灯,你是看不见的空气,你是捉不到的阳光,啊,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6:08:47 | 只看该作者

   A你是酷暑里的浓阴 B.你是深秋里的严霜C.你是暖春里的梅雨D.你是夏夜里的流星
   5. 这篇课文是一则电视新闻,结合前面所学的消息和特写,你能说出它们之间有什么异同吗?作为电视新闻,它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试结合自己看过的其他电视新闻来说一说。
   6.这篇课文,通过记者的镜头,记录下了解放军、武警战士英勇救人的一幕幕场景,而且,在采用以时间为叙述顺序的做法上,与《别了,“不列颠尼亚”》很相像,试着比较一下这两篇课文中用具体时间段来描写场景的段落,这样的描写手法有什么好处呢?
     二. 强化阅读
   同期声。(施救人员在呼唤:有人吗?有人吗?)
   凌晨3点多钟,冲锋舟上的呼唤有了回音,人们发现第一个营救目标——空军高炮五团二二五营战士苟峰。
   同期声。(施救过程中的现场声,使劲、慢点……)
   凌晨5点多钟,二号冲锋舟在救起十二位战士群众之后,向溃口处一片歇满战士、群众的树丛靠拢。行进之中,冲锋丹上的人突然发现冲锋舟左前方一棵小树上,一个小女孩正紧紧抱着树干,洪水淹到她的腰部,情景十分危急
   同期声。(施救人员大声叮嘱小孩:千万别动,千万别动……)
   由于急流顶冲,冲锋舟向小女孩背部冲去,驾驶员迅速转舵,从二十多米的地方向小树迂回。一次失败了,两次、三次都失败了。洪水仍在肆虐,幼小的生命在抗争。冲锋舟一步一步向小树靠拢,五米、四米、三米、二米、一米……
   同期声。
   到2号上午10点,二号冲锋舟共救起六十四人,截止到2号下午4点,共有一百五十多艘各式轻舟进入簰洲湾内救人,共救起被困群众一万七千多人,当地群众亲切地称这些舟船为“生命之舟”。
   7. “施救人员在呼唤:有人吗?有人吗……”这里的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
   8. “冲锋舟一步一步向小树靠拢,五米、四米、三米、二米、一米……”为什么这里把距离写得这样具体呢?
   9. 报道中插入了很多的“同期声”,这有什么好处呢?
   10. 当地群众为什么把这些舟船称为“生命之舟”呢?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教学目标:
  1、理解典型事例对于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2、理解细节描写和运用数据的作用。
3、了解袁隆平的科学精神和卓越贡献。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人物形象)
  袁隆平,闻名全球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怎样从湖南一个小地方农校的教师走到今天的?他的成功有何“秘诀”?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走进袁隆平的世界,领略他的风采吧。
二、读准字音,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1、读准字音(课件展示,师范读后领读):
籼(xiān)稻  黔(qián)阳  衣钵(bō)  矢(shǐ)志不移  兵不解(jiě)甲
2、理解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课件展示,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灵光:指神异的光辉。
大相径庭:比喻彼此相差太远。径,门外的小路。庭,堂外的院地。
矢志不移:立下志愿决不改变。矢,发誓。
劫后余生:遇上灾难而侥幸活命。劫,灾难。
三、整体感知,分析课文:
(一)        学生自由朗读,熟悉人物,能写出袁隆平简介,师指正。
本文是一则人物通讯,报道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对中国和世界的卓越贡献,赞颂了他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矢志不移的科学精神。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熟悉人物,用简洁的语言来介绍人物。(简单提示人物简介的写作,课件展示,附后)
袁隆平:男,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1985年获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颁发的发明奖,198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1988年获英国皇家让克奖。由于其贡献卓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二)面对这样一个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我们大家可能会觉得他很神秘,也可能会认为他天生是一个天才,那么他的青年时代是怎样度过的呢?他又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呢?请大家看一段袁隆平的访谈录,让我们来了解一个真实的袁隆平。请大家阅读时摘下其中你感受最深的文字,并请谈谈,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课件展示访谈录,附后)
  学生讨论回答,师小结:
提示:“八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这几个字是我几十年生活工作的总结。”
“在最艰难的关头,一定不能轻易放弃。”(坚强的毅力,执着的精神)
“在种种‘权威’的压力面前,我坚信:真正的权威永远来自实践。”(不迷信权威)
“在传统理论的阻力和束缚面前,只有靠实践云检验,去创新。”
“在创新中‘知识’尤其重要,有知识,并得以不断积累更新,是创新重要的基本条件。”(勇于实践,勇于创新)
“有了知识,又不吝惜汗水,发奋努力,才会激发创造的欲望,产生好的灵感。还有,机遇也不应该忽视,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良好的机遇。”
“我小时候完全是凭爱好、兴趣读书,把问题理解了也就心满意足了,不像成绩好的同学有那么多的抱负。不过那时我喜欢动脑筋想,喜欢动手做,不知不觉间也培养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兴趣、爱好广泛)
“神奇的梦想其实就诞生于平凡之中,也能够在平凡之中成真。这种梦想是不脱离实际的美梦,是指导我事业追求的强大动力,使我付出毕生热血和精力为之奋斗不息。”
“科学研究永无止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6:08:52 | 只看该作者

“有抱负、有知识、有魄力的年轻人”
“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最使人陶醉,莫把成果当尽头。”(有理想,并为之奋斗不止)
知识拓展:与“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有关的名人名言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爱因斯坦
    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人缺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高士其
  1、他的这些精神品质,其实在我们课文中也有所体现,请大家再快速地把课文阅读一遍,概括一下,课文中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来展现人物形象的?(学生讨论、概括)
提示:作者在这儿选取了一系列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形象。如写袁隆平在看到向福财饿着肚子来回爬过四十公里山路换回稻种后,心情很沉重,从而开始思考“怎样才能使人们不挨饿”的问题,表现出一个科学家的责任感。随后,他提出了当时世界上无人解决的大课题――杂交水稻。经过严谨的思索,又提出了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的设想――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他不畏冷言,披挂上阵,毫不动摇,显示了他严谨的态度、创造的才能和执着的精神。尤其是写他在文化在革命这特定环境中的一段极不寻常的遭遇,更充分展示了他不畏任何艰难困苦、矢志不移地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当奋斗九年,解决了古今中外都未能解决的重大课题后,他“又带领人马投入再越优势关和攻克制种关的战斗”。作者精心选择的这些典型事例,鲜明地展现了袁隆平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息的奋斗精神。
2、        于细微处见精神。精彩的细节往往能加强通讯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具有动人的魅力。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细节描写是什么?
文中写文化大革命中袁隆平将劫后余生的四钵秧苗民展到四分秧田时,他“像慈母似的守护在秧田边”;而当这四分秧田又被扫荡一空,他在一口深井里发现了仅有的“几棵秧苗”时,他竟奋不顾身“把衣服一脱,‘扑通’一声跳了下去”。这些细节描写,把一个遭受苦难而又执着追求理想、充满献身精神的科学家形象活脱脱地勾勒了出来,令人久久难忘。
  (三)在人物通讯中,数字是构成新闻事实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无误的数据能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更感人、更具说服力。文中在说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时,就多处运用了数字。请大家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想想:这些数字究竟对表现人物有怎样的作用呢?
如:“十三年来,杂交水稻累计种植面积十二点五六亿亩,增产粮食约一千亿公斤,增收近三百亿元。根据农业部统计,全国水稻平均亩产三百五十七公斤,而杂交水稻是四百四十一公斤,每亩增产八十四公斤。”“中国杂交水稻之花在世界各地结出丰硕之果,产量最高的比当地品种增产百分之五十,一般增产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
明确:这几组数字有力地说明了杂交水稻的优越性,从而突出了袁隆平的卓越贡献。
四、全文小结归纳
五、写作练习:
请大家将本则通讯改写成一则消息,要求四百字左右。
提示: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1、通讯报道的事实比较详尽,完整,而消息则是简略的概述
2、通讯比消息更具形象性、生动性,所以也更具感染力
3、通讯文体比较自由
4、通讯主题鲜明,结构完整
5、表现手法不同
6、通讯较消息的时效性差
举例说明人物简介的写作(课件展示):
概念:人物简介是我国各个行业在简单介绍先进集体中的每个先进人物,或英雄、模范人物时,所使用的文体样式。
写作格式:
  (1)标题
  介绍单个人的标题,可用《***简介》;介绍集体的标题,可在人物简介前边加上单位名称,如《中国女排运动员简介》。
  (2)正文
  正文的内容有:被介绍的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突出贡献、获得的荣誉称号等。写作时要把上述材料按先后次序写进简介中去。在介绍完人物的情况之后,必要的可以写一半句歌颂、赞扬的话。对其贡献作出评价,以表明作者的态度。
写作要求:
  写作以前,要对被介绍的人物的一般情况有所了解,而且所用材料要真实可靠。
例文:
中国女排教练简介
  袁伟民 江苏人,今年42岁,在60年代和70年代曾是中国男排的优秀二传手。1976年他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后根据现代排球的发展趋势和中国运动员特点,他把欧美式的高举强攻和亚洲式的快速多变结合起来,经过努力,使这支队伍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打法,终于登上了世界排坛的高峰。本届世界杯赛他获得了“最佳教练员奖”。
  邓若曾 四川人,今年45岁,过去也是中国男排的一名优秀运动员。现在是中国女排的副教练。虽然他开始打球的历史比袁伟民早,但丝毫不计较个人得失,全心全意地配合袁伟民搞好训练工作。他对运动员既严格又亲切,常常用自己的切身体会,鼓励她们不忘重任在肩,自觉磨练意志和提高球艺。
附:袁隆平访谈录
“我的体验就是八个字”
记者:回首过往,在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前,长达数十年的艰难岁月里,您的人生信条是什么?有没有所谓成功的“捷径”或者“秘诀”?
袁隆平:什么秘诀、信条,我倒是很少去琢磨这一套。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科技工作者,没有那么多的传奇。不过令我感受最深的一些体验肯定还是有的,大概就是这八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这几个字是我几十年生活工作的总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6:09:00 | 只看该作者

记者:什么促使您把研究杂交水稻作为了自己终身从事的职业?
袁隆平:从1953年到1966年,我在安江农校一边教课,一边做育种试验,每年都到田间去选种,就是从植株中筛选具有稳定遗传优异性状的品种。1960年,我在田里偶然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穗大粒多,结实饱满。第二年我把它种下去,精心培育,希望有个好收获,不料大失所望。长出的稻子高的高,矮的矮,穗子大小不一,参差不齐,让人心灰意冷。那天,我坐在田埂上仔细搜索所学过的科学知识,反复寻思失败的原因。后来分析推断,第一年选出的是一株“天然杂交稻”,不是纯种,因此第二年遗传性状才会出现分离。但如果按照那株“天然杂交稻”来折算,粮食亩产可以达到1000多斤——这在60年代初期可是了不起的奇迹啊!我灵感突发地大胆设想:既然水稻有杂种优势,为什么非要选育纯种呢?从此,我选定了水稻雄性不育的研究课题,致力于杂交水稻的育种。
记者: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困难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袁隆平:如果没有困难,那就不叫做科学研究了。在最艰难的关头,一定不能轻易放弃。我那个年代的情况比较特殊。那时有“左”的路线的干扰,有天灾,有同行的嫉妒,但最大的障碍还是来自传统遗传理论的巨大阻力。当时的权威学者和权威学说认定:搞杂交水稻研究不可能有前途,这是对遗传学的无知。在种种“权威”的压力面前,我坚信:真正的权威永远来自实践。有三件事对我的鼓舞特别大:一是杂种第一代有杂种优势的现象;二是1960年发现的“天然杂交稻”也表现了明显的杂种优势;三是糯稻田中的“公禾”就是天然的籼粳杂种,也显露出明显的杂种优势。这些都是自然界反复出现的铁般事实啊!为什么有些人却偏偏要盲从“权威”,对此视而不见呢?
在传统理论的阻力和束缚面前,只有靠实践去检验,去创新。在创新中“知识”尤其重要。有知识,并得以不断积累更新,是创新重要的基本条件。有了知识,又不吝惜汗水,发奋努力,才会激发创造的欲望,产生好的灵感。还有,机遇也不应该忽视,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良好的机遇。
“我现在还不明白负负为什么会得正”
记者:您在求学时代默默无闻,学业成绩也并不十分突出,30岁过后大器晚成,现在更是成为了世界级知名科学家。那么您如何看待自己并不显赫的青年时代?
袁隆平:学生阶段,我确实是成绩平平,不追求考高分。青年时代积累知识,打好基础,以后的人生将会受益无穷。但我认为终身学习、积累知识是一辈子的大事情,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能够太性急。我小时候完全是凭爱好、凭兴趣读书,把问题理解了也就心满意足了,不像成绩好的同学有那么多的抱负。不过那时我喜欢动脑筋想,喜欢动手做,不知不觉间也培养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武汉博学中学(武汉第四中学前身)读书时,我对英语、体育很感兴趣,这两门功课成绩也就比较突出。我小时候最喜欢游泳,在湖北省运动会上还代表母校获得过两块游泳银牌呢。这些为我后来从事科研打下了良好的体魄和语言的基础。但那时我的数学成绩特别差,经常请教同桌的林华宝同学(现在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那时的数学底子没打好,现在后悔莫及啊!说实话,我现在还搞不清楚负负为什么会得正。去年在北京,我还特意向数学家吴文俊先生请教了这个问题呢!(笑)
记者:凭兴趣学习的习惯是否一直延续到了您的大学时代,甚至是踏上工作岗位以后?
袁隆平:读大学时,记得学校给我的评价是这样的——爱好:自由;特长:散漫。我最怕别人给我念紧箍咒。解放初期学苏联,学校里实行五分制。说实话当时我不太喜爱功课,奉行的准则是“三分好三分妙,不贪黑不起早,不留级不补考”。学习重天分,每个平凡的人其实都有他的天分,天分所在也就是自己最好的发展方向。打个比方,我从小喜欢学语言,也有一些语言天赋。抗日战争期间随父母四处迁徙,不费大力气就学会了很多种方言,如重庆话、南京话、武汉话、长沙话等等。对不同语种的外语也有较强的识别能力,比如俄语里的卷舌音“Р”我就发得很准确。还有,在菲律宾、日本等国家的同行英语发音时有很大差别,我能很快适应这些差异,和他们进行交流。语言的天赋,对我从事研究工作有很大帮助。
1953年,我大学毕业来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开始明确自己的主攻方向。“教然后知不足”,感觉到以前学得不扎实。教学相长,这个过程中,我积累了较多的生物学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还依据传统理论经常进行无性杂交、营养培养等方面的试验。尽管大多以失败告终,但为以后从事科研作了铺垫,具备了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神奇的梦想其实就诞生于平凡之中”
记者:您追求的理想是什么?这些年来您又是如何部署和实践自己的梦想的?
袁隆平:几十年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我曾多次做过这样一个梦:在一个仲夏的傍晚,我习惯性地来到试验稻田边散步,发现田里的稻子长得比高粱还高,谷穗比扫帚还长,谷粒像花生米那样大。因为天气炎热,我和助手们还躺在稻穗下乘凉呢!
1964年选定杂交水稻作为研究课题,在攻关的前十年,我朝思暮想着杂交稻研究成功。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配套成功,我又朝思暮想着进一步挖掘杂交稻的增产潜力。三系杂交稻获得成功后,我又朝思暮想着杂交水稻今后的发展方向,才有了后来的由三系到两系再到一系,由品种间到亚种间再到远缘杂种优势利用。这样一种宏观战略构想的酝酿、形成,都是立足于实际,几十年来反复实践的结果。
神奇的梦想其实就诞生于平凡之中,也能够在平凡之中成真。这种梦想是不脱离实际的美梦,是指导我事业追求的强大动力,使我付出毕生的热血和精力为之奋斗不息。
记者:实践已经证明,您的这些设想相继都成为了现实。美梦成真之后,您对杂交水稻事业和您自己下一步的人生有何规划?
袁隆平:科学研究永无止境。我已经把杂交水稻深深栽植进了我的人生。尽管三系两系都取得了成功,已广泛运用于生产,但要由两系到一系,路还有很远,难度还很大。需要运用高科技成果与传统的育种方法紧密结合、协作攻关。从全球的角度考虑,人口增加,耕地减少,粮食紧缺仍然是摆在人类面前的第一大难题,只要是人,两餐不吃饭,英雄也会变狗熊!就目前而言,在我有生之年,有两大心愿:一是把超级杂交稻搞成功,2005年前实现大面积亩产800公斤的超高产第二期目标;二是让杂交稻进一步走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劳动者,个人的得失荣辱根本算不了什么。这些年来,党和人民给我的荣誉已经太多了。我今年才73岁,还有很多的时间可以奉献给杂交水稻事业,奉献给中国的农民同胞。当然,要探索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奥秘,需要大批有抱负、有知识、有魄力的年轻人加入我们的集体。在科研上,我向来鼓励年轻人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我曾经模仿南宋诗人林升的绝句作了一首打油诗,用来勉励有志于科学事业的年轻人,也把它送给《中国青年》的所有朋友们: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最使人陶醉,莫把成果当尽头。

纪念白求恩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全面感知总体把握课文内容。
  2.适当运用点评法,理解写作的层次及叙议的写法。
  3. 学习白求恩先生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6:09:05 | 只看该作者

  一、导入新课。
   1.  先请同学们听一首诗朗诵:
  “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我们用无边的哀悼,/来纪念您!/这里--/河边的石头,/山上的野草,/也在为您流泪。/但是,亲爱的白求恩大夫./您静静地安息吧!/在您的后面,全世界被压迫的兄弟,/已经起来了,/我们将追随您的光辉,/高举新医学的旗帜,/向白求恩开辟的道路,/勇往直前!/……”
  这是由朱子奇先生写的《纪念白求恩纪念歌》。诗歌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沉痛心情和继承白求恩遗志的决心,催人奋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同志的《纪念白求恩》,看看白求恩同志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教师简介白求恩生平。
  诺尔曼•白求恩(188—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1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牵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
  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二、读、练结合,整体感知课文。(目标1)
  1.抽查四个人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着重检查学生读的通顺及生字词的准确性。
  2.抽一人评价朗读效果,教师范读,纠正读音和感情的处理。
  3.学生再一次默读课文,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归纳各段要点。
  教师巡视,督促并解答学生的问题。然后随机提问,不要求统一答案,只要有理即可,目的只在于检查学生思考情况。
  参考答案:第一段: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 第二段: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段:学习他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三、评点文章的第一部分,教师可设计以下练习:(带着问题来朗读,读后思考,学生将答案列出来)
  ①齐读课文第一部分
  ②划分层次。
  ③这一段中先叙事,后发议论,把记叙与议论的分界处标出(画两道竖线)。然后细读议论的内容,想想记叙的事跟议论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④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对白求恩作一简单的介绍呢?(自圆其说即可)
  以上任务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点拨,花时25分钟左右。
  参考:
  ②划分层次可分三层:第一层(从开头至“不幸以身殉职”) :高度概括白求恩同志的主要事迹。 第二层(从“一个外国人”至“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高度概括白求恩的思想和行动,点明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三层(从“列宁主义认为”至结束):引用马列主义观点论述白求恩同志具有伟大的 国际主义精神。
  ③……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
  这段记叙是为后面的议论服务的,记叙简明扼要,却突出其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
  ④先概括白求恩同志的简历,是对逝世者深怀敬意的追忆。扣住国际主义的原则作简述,是论述白求恩具有伟大国际主义精神的事实依据,成为全文论述的基础。从阅读角度说,让读者先产生“情”,再认识“理”,情和理结合了,议论的逻辑说服力就会大大增强了。
  四、小结本堂课内容,归纳评点中应注意的地方。评点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阅读方法,会评点是自学能力增强的一种标志,评,要求语言准确经济;点,要求恰当醒目。
  五、学生分叙、议部分朗读此段,加深体会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二三四部分的具体内容。
  2.理解各段的层次关系
  3.了解叙议结合的写作特点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4.学习白求恩先生的共产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堂课内容,教师明确教学重点。
  本堂课教学重点: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文章叙议结合的写作特点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二、教师引导分析二三自然段。
  教师出示有关思考题:
  1.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第二个方面是什么?作者为了突出这一精神,分哪几层来写的?试归纳意思。(要求按正面反面侧面等来分析)
  2.作者赞扬白求恩同志这一精神时,用了怎样的论证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学生第一次学议论文,教师应在这里简介议论文的论证方法的分类;然后让学生分析判断,至于作用,可针对此类型的略作提示。
  参考:用了对比论证,将白求恩同志与“不少的人”的情况相比较。(从对工作、对人民两个角度进行比较。) 这样一比较,一正一反,褒贬分明,批评中肯。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
  3.作者为什么先举“前线回来的人”的例子,再举“晋察冀边区军民”的例子?
  参考:从前线进一步扩大到整个边区,用广大军民的反映证明自己的论断,证明第二部分中两个“二极端”的判断是准确无疑的。(此题让学生自由发言。)
  4.讲解:白求思同志共产主义精神具体表现在第三个方面是: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这一部分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白求思大夫是个杰出的医生,他医疗技术的高超是解放区军民都了解的事,所以作者只用一句话作了概括,而不作过多的论述。
  三、学生阅读第四部分,教师引导分析。
  教师讲析:在这一部分里,作者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这一点是白求恩同志所有精神的核心。然后引导学生思考:
  1.“只见过一面”的“只”字流露出怎样的心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说明了什么?
  参考:“只”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见白求思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那种倾心的热爱和忠诚。
  2.向白求思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学生齐读“从这点出发,……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五个短语“一个……的人”组成排比形式,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说的?
  参考:“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志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
  讲解:五个短语由短而稍长;气势越发榜席,内容五彩缤纷,有如赞美诗一般。
  四、学生齐读最后一段,力求背诵。
  五、归纳写作特点。
  1.夹叙夹议是本文语言表达的特点。(要求学生找出记叙和议论的部分。在此基础上分析。)
  本文夹叙夹议,二者有机结合。其中,一、三、四段都是先叙后议,第二段分三层,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整个段落夹叙夹议的特点更加明显。夹叙夹议,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同志,又能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思同志学习什么,为什么向他学习。
  2.对比鲜明。(要求学生找出对比的地方)
  文章二、三两段都有对比。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更加突出, 更加有力地证明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6:09:11 | 只看该作者

谈语言
学习重点:
1. 初步了解议论文的特点,学习阅读议论文和写作议论文的方法。
2. 获取文化营养,丰富思想,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辨的习惯,享受思辨的乐趣。
3. 培养阅读欣赏议论文的兴趣和习惯。
4. 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所带来的思想水平的提高,对于记叙文写作的立意、选材也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建议
1. 本文的论点未直接提出,可组织学生讨论,以提高分析课文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2. “七月流火”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弄巧可能成拙。但此例的直接意义却在于读书不能望文生义。教学中可借此例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最好水平”,作者说在书面语中不能用,在口语中勉强可用,因为本文是在谈论书面语。其实,用在口语中也是错误的,也不可取,口语也要规范。
学习内容
1. 大雅似俗的风格
    王力先生的《谈语言》是一个谈话记录,因此与一般的文章不一样,有一种特殊的风格。表面看来信马由缰,想到哪儿说到哪儿,然而所说的内容却是一位语言学家所深思熟虑的关于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而且脉络清晰。因而,这篇课文实在是大雅似俗。
2. 关于课文的论点
本文谈论的是书面语的使用问题,其论点是“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它有两个分论点。第一个分论点是“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第二个分论点是“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课文的论点并没有直接提出,而是化解为两个分论点。分论点也没有直接提出,而是隐含在或者说渗透在具体的论述中。这种情况在文章中比较少见,但在谈话中也并非绝无仅有。因为谈话必须平易,而直接说出论点可能过于庄重。而且谈话中,句子与语境的关系更为密切,因而不能生硬。同时,谈话常常是开始的时候想到了最重要的内容,然后又想到其他方面,逐步把思想表达完整。
有人习惯于在文章中找原句作为论点,可能认为本文的论点是“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把这话作为论点的困难在于:第一,所指不明,究竟这里的规范化和大众化指什么?第二,文章谈论的是书面语与口语的关系,“大众化”指的其实是“不能脱离口语”,只是因为上下句都谈到了读者,才说成“大众化”。第三,作为论点,这里的“考虑”显然是多余的,因为上文说到“不能忘了”,这里才用“考虑”与之呼应。有人可能会认为论点是“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这种认识的困难还在于,直接表达论点的句子应当较为简约,比如说成  “口语的加工,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能不能认为文章的论点是“书面语应当口语化,规范化”?这样也不行。因为“书面语口语化”的说法不通,所谓“化”是向某个方面某种性质转变的意思,但口语在前,书面语在后,怎么能把后来的转变为原有的呢?“书面语规范化”的说法也不通,因为并不是先有了一种不规范的书面语再使之规范,作者的意思是对口语进行加工,进行规范化。那么,说文章的论点是“文章要口语化,规范化”如何?那也不行。因为“文章规范化”会使人误认为是文章形式本身的规范化。这是不是说文章的论点只有一种表述形式呢?那倒不是,比如本文的论点就可以表述为“书面语应当是经过加工的口语”。其实,“经过加工的口语”,就是“口语的规范化”。
3. 课文中一个结构复杂的句子
    因为是谈话,所以本文的语言和一般的议论文相比,多用短句,多用单句,句子结构也比较简单。但既然是议论文,与记叙文相比,句子还是长一些,结构复杂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语多一些。这里只分析一个结构复杂的句子:“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该句是第二部分的核心句。从结构上说,这只是一个单句。问题在于,“不懂得”的宾语是由一个复句结构充当的。有的语言学家把这样的单句叫做超句,而且这个复句结构又是一个多重复句,总体上是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本身又是一个并列复句。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结构复杂的句子呢?答案只能是:表达思想的需要。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正是第一个分论点“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但在这个具体的语境中,作者不能把这个分论点写上去,如果那样,必然会前言不搭后语。因为这里是在批评反面现象,所以说“脱离了口语”。为了表意更加充分,更加饱满,也为了句式更加流畅,作者又换个角度说“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对这种反面现象的最好批评,莫过于指出其结果:“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多重复句:“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而这个复句所阐明的道理与上文所批评的某些人的华而不实,弄巧成拙之间有什么关系呢?那就是:那些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于是作者就把这个复句结构作“不懂得”的宾语,形成了有人称之为超句的复杂的单句:“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所有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关于结构
课文可分成三部分。全文的结构提纲如下:
(一)(1自然段)爱好写作的人应当爱语言,掌握好语言。
(二)(2——5自然段)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1)(2自然段)某些人华而不实,弄巧成拙。
(2)(3——4自然段)例证某些人的华而不实,弄巧成拙。
(3)(5自然段)朱自清的文章做作的不好,朴实的好。
(三)(6——12自然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1)(6、7自然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2)(8、9自然段)例证某些用语的不规范。
(3)(10自然段)既要规范,又要大众化。
(4)(11自然段)不应以“约定俗成”反对规范化。
(5)(12自然段)规范的标准是发展的。

【模拟试题】
《谈语言》
一. 知识积累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时髦(    )圩堤(   )斟酌(   )
    勉强(    )逻辑(   )
2. 辨字组词。
    握(       )撑(       )僵(      )疆(      )
    违(       )讳(       )譬(      )髦(      )
    揖(       )辑(       )
3. 解释下列词语。
   (1)弄巧成拙:                             (2)适得其反:
     (3)以讹传讹:                             (4)约定俗成:
    (5)一劳永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7: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