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板书及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5:57:58 | 只看该作者

24、木兰诗
教学目的: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2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的表现力量,
教学要点:1故事情节和木兰形象。  2记叙的详略处理 3对偶和排比
教学设想:1.这首诗以木兰代父从军为故事核心,在故事情节发展当中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描写人物,刻画出了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课本就诗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组织了课后练习。引导学生扣住故事情节的发展,分析诗篇对人物所作诸多描写的表现力量,把此种练习统一于人物形象分析当中,深刻理解木兰这个人物形象。 2.这首诗叙述评略得当。对此单独进行分析,以免影响分析人物形象的集中。 3.这首诗的语言富有民歌特色,刚健明快,引导学生注意朗读和背诵。
教学课时:2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字词、字义、朗读、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简介木兰其人及《乐府诗集》
      ——花木兰是古代时河南省虞城县营廓人。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立战功。凯归,帝封官嘉奖,木兰不受,欲纳宫中,以死拒之。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人们为纪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兰祠,祠内现存元代立《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和清立《孝烈将军祠辨误正名记》石碑,详细记载了花木兰的身世、籍贯、业绩及历代修祠情况。近年来,又修复了木兰祠大殿等一大批景点。花木兰祠已收入《中国名胜词典》。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选自南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乐府双璧另一:《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二、正字音
机抒:Zhù,织布梭子。不能念Zhū,左旁偏旁从“木”不能与“抒情”的“抒”相混。
  可汗:kèhán专用名词,不能念kěhàn。  鞍鞯:,马鞍下的垫子,不能念助n。 辔头:Pèi,僵绳。 燕山:yān,山名,不能念yàn。 胡骑:jì,战马,不能念qí。 戎机:rǒng,军事。与“戍”的念shù,当防守讲,形音都不相同。 朔气:Shuò,北方。  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与“析”的念xī。当劈开讲,音义都不相同。 红妆:zhuāng,装饰,打扮。 著我旧时裳:Zhuó,穿。与“著作”中的“著”,念Zhù, 当写讲,形同而音义不同。 傍地走:bàng,临近,临沂,此处引申为贴着。  
三.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诗篇,理解词义、句意、诗篇大意
  当户 惟 可汗 市 但 朔气金柝 铁衣 明堂 策勋 强 不用 郭 著 帖花黄 扑朔迷离 安能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不远万里,奔赴战场,过关越山,飞速而行。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北方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白色的月光与雪光交织着,映照着明晃晃的铠甲。
  将军百战死,壮士二年归:(互文)“将军壮士百战死,将军壮士十年归”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窗对镜理云鬓,当窗对镜帖花黄。”四朗读全诗。
  五.引导学生划分这首诗的结构层次: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概括本诗情节并复述故事。
第一部分(1、2、3段)写出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第二部分(第4段),写出木兰经过长期激烈战斗胜利凯旋。
第三部分(5、6段),写出木兰,还朝辞官,功成身退,返回家乡,家人团聚。
第四部分(第7段),吟唱诗歌的人用比喻赞美木兰。
  六、分析第一部分(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答出相关诗句,再分析人物形象、修辞手法)。
  1诗篇怎样写出故事的开始?这样写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诗篇由“唧唧复唧唧”引出“木兰当户织”,表明了木兰织布姑娘的身份。“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组对偶句表现出木兰停机不织,只是连声叹息,自然地引出母亲的发问,木兰的回答。富有生活实感,写出了故事的开始。表现了木兰的勤劳孝顺。
2木兰的答话表明了什么情况?表现了她的什么特点?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帖”的夜传,“十二卷”(虚数)的夸张,表明了军情紧急,显示出战争气氛。“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父老弟幼,揭示出尖锐的矛盾,表明了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现出木兰基于家庭情况,经过停织叹息的考虑,毅然决定代父从军。表现了木兰的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3第三段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虚指),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木兰连赴东西南北四市,匆忙购置战马鞍具的情景,表现了木兰准备出征的急切操办而又井然有序。
4这一部分还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旦辞黄河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但,只。前后四句之间构成对偶并运用了间隔反复修辞方法。“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和“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这两组对偶句之间,间隔反复,层层递进,表现出木兰出征的路线,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点明了宿营的荒凉地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和“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之间,间隔反复,紧相呼应,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从而细腻地透露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写出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
七小结,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的1,三的1、3,四的3。 2预习后文,准备下节课进行分析。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详略叙述的恰当。 一复习第一部分。
  二、由上节课分析的木兰代父从军,奔驰征途,引导继续分析后文。
(一)分析第二部分
      1这一部分前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表明驰骋战场,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两句诗,写出征途之遥,夸张地表现出木兰身跨飞驰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穿过关隘、飞越层峦的矫健雄姿。
      2后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两句对偶: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将士们在军中宿营;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明晃晃的铠甲,哨兵们在深夜值勤;在艰苦环境的烘托中,表现出木兰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从而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坚强。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两句对偶,又是互文,互相渗透:将士们出征十年,经历过上百次激烈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写出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表明了木兰身经长期激战,英勇善战,凯旋归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5:58:05 | 只看该作者

      (二)分析第三部分 1这一部分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描写木兰朝见天子的情景?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夸张,对偶,互相补充,表明天子为木兰记多次功、赏赐甚丰,并且还“问所欲”,意将封任高官;这就有力地衬托了“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耕织生活、不慕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高贵品质。
      2这一部分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描写木兰回到家园的情景?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一家亲人因木兰归来而各自产生的符合年龄、身份、性别特征的行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表现出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乐。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木兰一连串富有年轻女性特征的换装梳妆动作,表现出木兰久征胜利归来,恢复女妆,欣喜兴奋的感情。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表现出伙伴看到“木兰是女郎”时的惊诧和赞叹,衬托了木兰在长期从军当中的谨慎和机警。木兰从军的故事也就在喜剧高潮中结束。
      3分析第四部分。这一部分是吟唱诗歌的人在诗篇故事结束以后的吟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体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这一部分以双兔为喻,很有风趣;“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我”字,具有代木兰说话的意味,体现了对木兰十分亲切和非常喜爱的感情,赞美了木兰在从军十二年中未被发现是女郎的谨慎和机警。
      (如有学生把这四句诗归入上一部分,理解为木兰自己的话,认为木兰在这以兔自喻当中闪耀着风趣、智慧的光芒,体现了喜悦、自豪的感情,也应予以肯定。)
      4小结木兰形象。
      ——木兰既是一个女孩子,更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她勤劳善良,纯朴孝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驰骋沙场,为国家尽忠效劳,表现出深明大义、勇敢坚毅,果断的效国忠心和英雄气概。从军十二年,她凭着自己的坚强毅力和机智谨慎,女儿身份一直没被揭穿。在凯旋归来后,她不贪图富贵,甘愿过回简单安定的农家生活。她是我国古代北方优秀劳动妇女的象征。
      5分析这首诗详略叙述的恰当。这首诗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诗人为什么这样处理题材?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所有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这首诗详写木兰的从军缘由、行前准备、征途思亲、凯旋辞官、返回家园,略写战场生活、百战情况。所以这样详略地处理题材,原因在于这首诗不是重在表现木兰怎样作战胜,而是重在表现木兰这个年轻女郎深明大义、代父从军、性格纯真、品质高贵。所以诗中扣住从军故事的始末,着重写她的内心世界,表现她的思想感情,刻画出了这个血肉丰满的年轻女郎英雄形象。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这样根据人物特点、诗篇主题来详略地处理题材,非常恰当。
      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 (3)此外还有比喻、顶针、夸张等。 7本诗主题
      ——歌颂了木兰的英雄形象,赞美了我国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古代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生活的愿望。
      8学生朗读全诗。要求缓急得当,读出气势感情。 三课外延伸:学生列举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女英雄并作比较。
      ——例: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红娘子,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等。 四布置作业:背诵并进一步品味这首诗。完成课后练习。
      五板书设计
      木兰诗
      故事情节:一代父从军、踏上征途。(详写) 二奔赴前线,十年征战。(略写)三还朝辞官,家人团聚。(详写)
      四吟唱比喻,赞美木兰(略写) 木兰形象: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情怀)(详写)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略写)
板书设计
      木兰
      1.母问女答表明缘由毅然代父从军 ; 排比铺陈匆忙购置急切准备出征
      2.反复烘托思亲情切奔驰遥远征途  3.夸张对偶烘托互渗长期激战凯旋
      4.夸张衬托功成身退不慕荣华富贵 ; 排比铺陈亲欢伴惊喜剧高潮结束
      5.双兔为喻风趣亲切赞美谨慎机警
5、诗词五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各自特点。
过程与方法: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l)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各自特点。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阈(que)宦化huan 萋萋(qi 柯ke  
2.熟读这五首诗歌。
二、导入
  这五首诗都属于唐诗。唐朝时我国诗歌达到空前的盛况。特别是格律诗的成熟,达到艺术的巅峰。课文选的这五首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璀璨的明珠,都是传诵不衰的名篇。这些诗篇,内容不同,风格各异,多读一些古诗,不仅能提高我们的阅读欣赏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化品味,而且能提高我们的文化素质。
三、正课
(一)《进社少府之任蜀州》
1.朗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作家作品简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选自《王子安集》,作者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唐高宗时应举及第,授朝散郎,为沛王府修撰,当时诸王好斗鸡,王勃为沛王写了一篇向英王鸡挑战的檄文,触怒唐高宗,被罢斥。后在虢州做参军,不久又因罪除名。25岁那年到海南交趾探望父亲,溺水而死。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会称“初唐四杰”,反对以上官仪为代表的浮艳诗风,对近体诗格律有所建树,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有《王子安集》。
3.评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5:58:11 | 只看该作者

城阈辅三秦,风烟望五律。
   “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从长安城实际上望不见“五津”,这里是诗人的想象。它使人感到气象开阔 ——既然五律风烟在望,则此行并非远别,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同是宦游”是说二人皆为官而离乡背井,此别乃是别中之别,又有何伤?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意思是,只要海内有知音,虽在天涯海角,也如同邻居一般。此句安慰社少府,也道出了千古以来人们的共同心声,成为千年名句。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意思是,不要在分别之时,效儿女之常态,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此诗是王勃供职长安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一反送别时哭哭啼啼、缠绵排恻的老格调,创造出开阔雄浑的意境。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
这首诗格律上属五言律诗。首句人韵。中间颔联和颈联对仗。二、四、六、八句末字押韵。
(二)《黄鹤搂》
1.朗读《黄鹤楼》(注意节奏、感情)
2.作者作品简介:
  《黄鹤楼》选自《全唐诗》,有人评价,唐人七律诗当以此为第一。传说李白到黄鹤楼要想赋诗,忽见崔颢之诗,日有此诗在此,何必我写,遂罢笔。作者崔额,唐代诗人,汴州人,开元进土,官司朦员外郎。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蛇山的黄鹤矾头。
3.评点: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从眼前的黄鹤楼阐发联想、想象,昔日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如今人去楼空令人惆怅。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仙人乘鹤一去不复返,只余下白云朵朵飘浮不定。作者多想像仙人一样能骑上黄鹤,腾云驾雾,即刻回故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在黄鹤楼上放眼望去,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汉水平原,(对岸)汉阳镇四周的树木显得格外分明。再看江中的鹦鹉洲,绿油油的草儿长得极其茂盛。眼前的风景如此迷人,但作者似觉得“人是家乡好,月是故乡明”,自己的家乡此时比这更美。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太阳快下山了,在黄鹤楼上哪里能望到故乡。只觉得眼前江水滚滚,烟波浩渺,使人顿生思乡之愁。这首诗把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物与作者的思乡之情结合起来写,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诗中实写楼上所见的景物,虚写仙人乘鹤的形象,实虚相生,意味无穷。
这首诗属七言律诗。颔联颈联对仗,二、四、六、八句句末押韵。
四、小结
   从形式上看,这两首诗都属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五律,《黄鹤楼》是七律。律诗的共同特点是颔联颈联对仗。二、四、六、八句句末押韵。当然还有其他如平仄方面的要求,我们可暂不管它。五言律诗朗诵的节奏可以是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律诗朗诵的节奏可以是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以不念破词为准。如: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从内容上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属于送别诗,写得开阔雄浑,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黄鹤楼》属于思乡诗写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它们确是唐诗中的精品。
五、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1、2。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2、默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黄鹤楼》

第二课时
一、预习
1.背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黄鹤楼》。
2.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泊秦淮》《夜雨寄北》
二、正课
(一)《酬乐天扬州动迁席上见赠》
1.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
    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842),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酬,答诗。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
3.评点: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它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
怀旧空吟闻窗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秘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担呢?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日在酒宴上听到您(指白居易)诗歌《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我喝着酒听着歌不禁觉得精神振作。本诗是刘禹锡回赠白居易的诗作,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  
(二)《泊秦淮》
1.朗读《泊秦淮》,注意朗读节奏,读出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
    这首诗选自《樊川诗集》,作者杜牧(802—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诗人。太和二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世称杜樊川。杜牧工诗、赋及古文,以诗的成就为最高。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秦泊,河名。发源于江苏省漂水县东北,横贯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流入长江。相传秦时凿钟山以疏淮水,所以叫秦淮河。秦淮河两岸曾是酒家林立的繁华地区。
3,评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5:58:16 | 只看该作者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首句写作者夜泊秦淮所见的景物,皎洁的月光洒在烟雾迷蒙的水面上,栖在水边的白沙上,显得那么旖丽、凄迷。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指以卖唱为生的乐妓。《后庭花》又名《玉树后庭花人陈后主在金陵时,荒于声色,作《玉树后庭花》舞曲。终朝与押客、妃嫔们饮酒作乐,不理政事,终至亡国。世人以《玉树后庭花》为亡国之音。诗人在人们习以为常的歌声中听出了亡国之音,并加以艺术概括,具有典型意义,表现诗人对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和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这首诗描写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淡烟寒水,夜幕朦胧;一幅是歌楼酒树,灯红酒绿。迷惆的景色与淡淡的哀愁取得了和谐的统一。
这首诗是五言绝句。
(三)《夜雨寄北》
1.朗读这首诗,注意朗读节奏和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
    这首诗选自《李义山诗集》。作者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唐代诗人。25岁时中了进士,因受到牛党令狐1的排斥,失势被贬,一生不得志,没有担任过重要官职,一生穷愁潦倒,他的诗多表现个人穷愁潦倒的生活、伤感哀苦的情绪以及对爱情的追求。但他开创了诗歌上新的风格、新的流派,在艺术技巧上他对我国的古典诗歌有所发展和丰富。 这首诗是李商隐留滞巴蜀时寄怀他的妻子王氏之作。
3.点评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意思是妻子寄信来问我什么时候能回家,团聚,而我因事耽搁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家。时已入秋,年关将近。夜里只听雨声淋漓,池水定涨了不少。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而今我只身独处边远异乡,什么时候回到长安,夜晚与妻剪烛夜谈 。我在巴山夜晚听雨思乡的愁情。这两句是虚写,想象回家后与妻子团聚 时的情景。 这首诗把秋雨夜景与思妇愁绪结合起来写,写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四、小结
这三首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七言律诗。后两首是七言绝句。《酬》是酬答诗,表现作者长期遭贬的愤慨不平的心境。《泊秦淮》是讽喻诗,表现诗人对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和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夜雨寄北》是爱情诗,表达诗人思念妻子的感情。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 2.默写后三首诗。

幽默故事
(一)、算命者和茶壶
一位算命先生很有名,听说此人算得很准。一个人不相信,就把他请到了家里,想试试到底灵不灵。
主人请算命先生吃完饭以后,拿出了一把名贵的茶壶,问道:“请给我算算,这茶壶什么时候会碎掉。”
算命先生看着茶壶,毫不犹豫地说:“明天中午。” 主人很惊讶,以为算命先生要使什么魔法,就说:“那好,我们看看您的预言能不能灵验。”然后就把人送走了。第二天,主人把茶壶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上,坐在一边看着,生怕别人碰着。他的妻子一点也不知道他在检验算命先生的预言,一个人在厨房里准备午饭。中午,她冲着丈夫喊道:“午饭做好了,快来吃饭了!”丈夫虽然答应着,却没动地方。她又喊了一遍,丈夫还没动弹。女人从厨房里出来,看到丈夫正盯着桌子上的茶壶,连看都不看她一眼。她不由得怒火中烧,冲过去,一把捞起了那茶壶,一下就扔在了地上,打了个粉碎。然后,她冲着目瞪口呆还没回过神来的丈夫嚷道:“我让你看,这下你还看不看了?”正在这时,钟正好敲在了十二点上。
(二)、拔牙
我是个牙医,干我们这行,就讨厌病人在我们干活的时候说话,嘴一张一合地没法拔。于是我就想了个办法,拔牙的时候,把他们的嘴里都塞满了棉花,让他们想说也说不出来。昨天,来了一位病人。我把他的嘴里塞好棉花以后,开始给他拔牙。没拔一会儿,他就张着嘴哼哼着老想和我说话。这么不配合牙医的工作,我很生气,就按着他的嘴加快了速度。等把牙拔下来,扔在了盘子里,又把他嘴里的棉花拿出来以后,他坐在那里倒一声不吭了。我这个气,你这不是和我唱对台戏吗?于是我说:“刚才不让你说,你偏要说,现在你可以说了,怎么又不说了呢?”病人苦着脸说:“刚才我是想和您说,您把牙拔错了,现在牙已经拔下来了,您还让我说什么呢?”
(三)、急中生智
那年冬天,我去旅行,在山中迷了路,又累又饿的时候,突然发现山上有一栋漂亮的别墅。于是,我使劲地敲门求救,可是就是没人出来开门。我明明看见里面有人,可能怕我是来抢劫的吧。眼看着天就黑了,在野外呆一晚上,非把我冻死不可。情急之中,我忽生一计,顺手在地上捡起了几块石头,冲着那房子的玻璃就扔了过去,全都给它砸破了,还大喊着要抢劫。
一小时以后,几辆警车呼啸着开了过来,把我带上了车就拉走了。于是我得救了,但是却被拘留了好几天,还罚了款。可是这总比冻死在野外强呀
两全其美 “正直和聪明——这是做生意成功的秘诀。”一位富有经验的老商人
对儿子说:“正直者,就是当你与对方签订交货合同后,即使冒破产的危
险,你也必须如期交货。”“请问爸爸,”儿子说,“什么是聪明呢?”“别签订这种合同!”
两头笨驴 农夫到学校去求见教师,想送他的儿子到学校念书。教师说:“很好,只是你要缴十个卢布的学费。”“什么?这么贵,十个卢布我可以用它买一头驴子。”教师回答道:“如果你真的用这些钱去买驴,而不让孩子上学那你们家就会再多两头笨驴!”
两头受气 一个初犯的盗贼在得手几天以后到警察局自首归案了,审讯中警察不解地问道:“在你偷窃的店铺中到处都是价值连城的东西,你为什么只拿了些不值钱的货物?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贼气急败坏地说:“我简直吃不消了!就因为这个,我老婆一直在数落我,我实在烦透了,才决定自首在牢里清净清净,没想到您以来又提这
个碴”
两种可能  祖母:“富尔敦,哥哥上哪儿去了?”富尔敦:“没看见,大概下河去了。” 祖母:“下河去干什么?” 富尔敦:“我想有两种可能。假如冰厚,他一定在滑冰;假如冰薄,那他一定在游泳。” 祖母一听,立刻往外飞奔。
临死不惧 妻子:“那天,当大黑熊跑出来的时候,你竟丢下我跑啦!可你从前对我说,为了我,你不怕面对死亡呢!”丈夫:“是呀,我是这么说的。可是那黑熊不是死的呀。”
临终遗言 一个重病的病人躺在病床上,带着氧气面罩,周身插着管子。突然之间,病人开始抽搐,同时嘴也蠕动着似乎有话要说。站在旁边的牧师见状,忙弯下腰轻声问道:“你是否想说什么?”病人肯定地点点头,牧师递给病人一支笔和本子,“我知道你现在不能讲话,你可以把想说的东西写下来,我会交给你夫人,她就在病房外面。”病人挣扎着写了几个字,努力交给牧师,然后挣扎了一下就去世了。牧师小心收好字条,主持了最后的仪式,出来向遗孀通了恶耗,稍事安慰后,牧师将字条交给了遗孀,说:“这是他的临终遗言,就在去世之前写的。” 遗孀含泪打开字条,读道:“快走开,你踩着了我的氧气管。”
吝啬邻里 很久以前,有两个吝啬鬼,一个住东院,一个住西院。一天,东院的主人叫仆人到西院去借锤子。仆人向西院主人请求说:“对不起,借锤子用一下好吗?钉几颗钉子。”西院主人忙说:“可以,可以。不过……要钉的是木钉还是铁钉? ”仆人老老实实地回答:“是铁钉。”一听这话,西院主人连忙改口说:“哎呀,真不凑巧,锤子正好让别人借走了。”就这样,他把那仆人打发回去了。东院主人听了仆人的禀报,生气地说:“世上竟有这么小气的人!什么铁钉木钉,明明是心疼锤子不愿借!真没办法,你还是把咱家的锤子拿出来用吧!”
领带的问题 某人在沙漠中行进了大半天,口渴得直冒烟。在他快要走出沙漠时,遇到了一位推销员。后者劝他买一条领带。他说:“你行行好吧,我渴得连衬衣都想撕开了,还买什么领带!”推销员讨了个没趣便走开了。这个可怜人总算在沙漠边上的一个小镇上找到了一家酒吧,他急不可待地要冲进去。于是他对门口的侍者说:“快给我点什么喝的吧!”他的喉咙都快枯哑了。“对不起,先生,不打领带者是不许进入的。”这个侍者很有礼貌地拒绝了他的要求。“什么!……”
屡次违章 傍晚,一辆汽车被交通警察拦住了。 “你为什么不开前灯?”警察严厉地问司机。“长官,事情是这样的:昨天我的车和一辆卡车相撞,前灯被撞坏了。”“你的执照呢?””还没有发下来。”“好啊!你一连两次违反交通规则!我要拘留你!”“等等,长官,”司机的妻子说,“别相信他的话,刚才他多喝了点儿酒,才这样乱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5:58:21 | 只看该作者

逻辑教学  两个人在饭店里,其中一个是瞎子。“您想喝杯牛奶吗?”没瞎的那一个问道。“什么是牛奶?”瞎子问。“是一种白色的液体。”“懂了。那么白色是什么呢?”“嗯——例如天鹅就是白色的。”“什么是天鹅呢?”“天鹅?就是那脖子又长又弯的鸟。” “弯是什么意思?” “我把我的胳膊弯起来,你来摸摸,就知道什么是弯了。” 盲人小心地摸着的他向上弯曲的胳膊,然后兴奋地喊道:“我现在知道什么是牛奶了!”
麻醉 病人进牙医诊所开始猛掏腰包.牙医:“你不用先付钱。” 病人:“我不是要先付钱,而是想在你给我麻醉前,算清我钱包里有多少钱。”
买件新衣服 一天,妻子买了彩票后,她对丈夫说:“亲爱的,如果彩票中了,我就给自己买一件新衣服。”"亲爱的,如果你没中彩呢?"丈夫问道。”还用说么,那你就给我买一件新衣服呗!”
买了保险 一个男的帮他太太向保险公司买了保险,签约完后,男的问那个业务员:“如果我太太今天晚上死了,我可以得多少?业务员答道:“大概二十年徒刑吧!”
买鹦鹉  有人要买鹦鹉,去了商店。店主介绍说:“这只500元,那只1000元,另一只2000元。”这人问:“你的鹦鹉怎么这么贵?那你倒先说说看,这只500元的他会做些什么呢?”店主说:“这只会操纵电脑。”又问:“那这只1000元的呢?”店主说:“这只不但会操纵电脑,而且还懂UNIX作业系统。”“那么这只两仟元的呢?!”“老实说,我还真没见过它做过任何事,不过另外两只都管它叫“老板”!”
没有带纸  一个富翁的仆人因有事离开了他,富翁准备再雇一个仆人,他先后雇了几个女仆人,却都因为这些人去完洗手间后不洗手,富翁就辞掉了她们。后来雇到了一位妇女,她每次从洗手间出来后都洗手,富翁很是满意。有一次,富翁发现女仆从洗手间出来后未洗手,富翁就奇怪地问因。女仆答到:“因为我这一次带了卫生纸”。
没有了 一位顾客进一家餐馆,把大衣挂在衣帽间,然后坐到桌子旁,要一份牛排。侍者从厨房出来说:“对不起,没有了。"顾客又要了一份红烧猪肉,侍者又从厨房空手而回,说:“对不起,也没有了。"顾客又选了几样其它的菜,但什么也没有。最后顾客生气了,他对侍者说:“把我的大衣拿来吧!"侍者过了一会从衣帽间出来,对这位可怜的顾客说:“很抱歉,您的大衣也没有了!”
没有新闻 一位有钱的忙人要到外地进行六周的旅行。临行前,他命令他的仆
人,不要拿家里的任何新闻去打扰他。当他旅行回来时,精神饱满而且十分快乐,他的仆人到车站接他。"噢,亨利,”他问道:“家里一切都好吗?” "是的,先生,"仆人回答:"只有一件小事,前不久,你的狗死了。”"真不幸,是怎么死的?”"它吃了被烧死的牛肉而死的。”"它在哪儿吃了烧死的牛肉?”"你的牲口棚起火了,所有的牛马都烧死了。”"牲口棚怎么会起火了呢?”"你的房子冒出了火,引着了牲口棚。”"我的房子怎么着了呢?”"他们在房子里点了很多的蜡烛,一只蜡烛烧着了纱窗,纱窗又烧着了窗户,也烧着了牲口棚,烧死了牛马,狗吃了死牛肉,因而也死了。”"在一个有煤气和电灯的房子里,点那么多蜡烛干什么?” "先生,他们在棺材四周都点了蜡烛。” "棺材,谁死了?”"你的岳母,先生。” "她是怎么死的?”"我不大知道,邻居们说,那是由于你夫人与车夫逃走一事,把老太太气死的-但是,除此之外,实在没有什么新闻了!”   
美人受难 丈夫喝酒时,总是一口喝下一杯,妻子很担心,便买同一只美人杯。
这杯子斟满酒时,杯底就会出现美人,可是丈夫还是一口喝下一杯。妻子说:“别喝干,喝干了就见不着杯底的美人了。”
面试 经理要找一个秘书,他要应聘者接受心理学家的测试,最后只剩下三
个人。“2加2等于几?”心理学家问了最后一个问题。“4。”第一位女士答。“22。”第二位女士答。“可能是4,也可能是22。”第三位女士答。 待她们走出办公室后,心理学家说,“经理先生,从回答来看,第一个人很单纯,第二个人就复杂多了,而第三个人则非常老练。不知您满意哪一个?” 经理未经思考,立刻回答:“就是那个金发美腿的!”
那怎么成  有人参观疯人院时,见一疯子把自己悬在房梁上,还发出“哈哈”的怪笑声,便问另一个疯子,“他干嘛要这样!””他把自己当成吊灯了。”“咳,你们医院也真不负责,为什么不提醒他,让他下来呢?”“那怎么成,他要是下来了,没了吊灯,四周不成了漆黑一片了吗?”
26 卖油翁
前预习:对照注释或查字典给下面的字注音并试读课文三遍。  
咨(zī) 矜(jīn) 圃(pǔ) 睨(ní)  
颔(hàn) 忿({fèn} 酌(zhuó) 斫(zhu6)  
一、导入新课。  
我国有句俗话:“行行出状元”。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中的能工巧匠。在过去的几千年当中,这类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但由于他们处在社会的下层,为人所轻,不仅事迹湮没无闻,连姓名也不可考。这篇课文所写的卖油翁就是其中一例。  
二、正音、学生试读、教师范读。  
三、解词。  
①矜:骄傲。问:陈尧咨为什么骄傲?(善射,当世无双。)  
②尝:曾经。问:这句话如果译成“曾经在家里的场地练习射箭”,有什么不好?(跟上文不怎么衔接)按现代语习惯该怎么说呢?(把“曾经”改为“有一天”,意思完全相同。)提示:要注意古今的不同表达方式。  
③圃:场地。问:字典上是怎么注释的?(菜园、:果园)提示:这里说“场地”,是将原来的意义加以扩大。  
④释:放。成语“如释重负”的“释”,也是放下之义。  
⑤睨:斜着眼看。问:口语怎么说?(斜眼看、瞟)  
⑥发:即“發”,最早的意义是把箭射出去。  
⑦颔:注意字典上有两个义项:下巴颏;点头。这里用第二义。  
⑧“但(惟)……尔”;这种句式用来表示限制的口气,相当于“只是……罢了。”  
⑨酌:本来的意义是斟酒,这里扩大为倒(油)。  
四、诵读练习。  
具体的步骤是:(1)齐读两遍,大致了解文章的理路,达到“口熟”;(2)分段练习背诵并做诵读指导;(3)检查背诵。  
教师:古人写叙事小品常要借机发表一点感想或评论,本文有这样的评论吗?(最后一句)别看只有这么一句话,道理却不浅,我们暂且可以不管,首先把文中所述的故事背下来。  
学生齐诵。  
教师:故事中只有两个人物,干脆把题目改成《陈尧咨和卖油翁》,行吗?(不行)为什么?(事端是卖油翁引起的,他如果不“释担而立”,不露出轻视的表情,陈尧咨就不会发问;又是由他解决的——以酌油技术平息了陈尧咨的愤怒情绪。)我们读这篇文章必须紧紧把握这一点:卖油翁在事件发展的全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  
分段练习背诵,方式要灵活;下面只列出指导要点:  
第一段指导要点  
①问:这件事是不是发生在陈康肃公尧咨的青年时代?(目的是让学生从叙事中看出他少年气盛,也要顺便说明“康肃公”是他死后朝廷给的谥号,古人叙事中书人名常用该人后来的爵位或谥号,以示尊敬。)  
②要用客观叙述的口气读,如讲故事。应注意长句中的停顿,如:“陈康肃公/尧咨∥善射”“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③首句是铺垫,要读得平缓;“自矜”一语重读,为下文问卖油翁张本。,  
④次句写情节开端,至“释担而立”可作一顿,表明卖油翁将有所为;再重读“睨”“久”二字,使听者疑团更重。  
⑤末句再回到平缓语调,因为疑团已解——原来卖油翁有意观射,而对陈尧咨的射技并不十分赞许。  
第二段指导要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5:58:27 | 只看该作者


①这段主要写陈尧咨和卖油翁的对话,读时应摹拟人物的语气:陈尧咨两问皆因骄而怒(照应上文“自矜”),声重而急;卖油翁两答皆因胸有成竹而从容自若,声轻而缓。  
②对话而外皆作者叙事语,要读得平缓,力求再现卖油翁的从容之态。末句“笑而遣之”是故事结局,平淡中似有寄托,读时当有余韵。  
五、内容分析。  
教师:现在看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同学们说说它的大意(“此”,指卖油翁;“与”,这里是跟(人相比)的意思;“何异”,有什么不同,用反问口气,等于说没有什么不同。)请用陈述句来说。(他跟庄子说的解牛者、斫轮者是一类人)这是比拟的说法,作者内心的意思呢?(称赞卖油翁的神妙技术)是不是还有别的意思?这很难回答,要仔细想想。  
教师:《庄子》书中这两个人,都不是普通的技工,他们所追求的不是单纯的技术,而是事物的道理。解牛者叫庖丁,他解牛是根据牛体的结构用刀,不用眼睛看,而用精神活动去接触牛体;斫轮者叫轮扁,他制作车轮也全靠心领神会。据此,请说说作者这句话的深一层的意思。(卖油翁同样是深知事物道理的人)  
教师:懂得了作者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我们就可以把这个故事贯穿起来:①陈尧咨善射,而以此“自矜”,说明了什么?(不见得深知射箭的道理)②卖油翁释担而立,久而不去,有什么目的?(作细致的观察)③“见其发矢十中八九”说明了什么?(卖油翁据此断定陈确实不深知射箭的道理)④“但微颔之”有什么用意?(诱使陈来问他)⑤“无他”是什么意思?(不精通射箭道理)⑥表演酌油的技巧,有什么用意?(教育陈尧咨)⑦陈尧咨为什么“笑而遣之”?(他懂得了老人的意思)  
教师:这个故事对你有怎样的启示?(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要点:精益求精,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  
六、留作业。  
1.背诵全文。  
2.把读故事的感想记在日记本上。  

27   三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4.背诵并默写全文。
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学习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语言的精妙。
3.引导学生在想像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文章描写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郦道元的《三峡》抓住了三峡这一自然景观的特点,描绘了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语言精美,描写生动。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可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在板书中教师最好给学生提供背诵提纲。
2.拓展阅读法。选择与三峡有关的诗文进行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3.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情调;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意,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写景的脉络,选择关键词语,增设词语提纲,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显示《三峡》图。
设计(一)
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天,我们学习选自《水经注疏》的《三峡》。(板书文题)
设计(二)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画卷中来吧。
设计(三)电视里不断报道三峡移民乔迁新居的消息,当你为新建的三峡工程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时,你可曾想追溯三峡的过去,一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呢?今天,我们终于有机会走近她了。(板书文题)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鹿人。做过州刺史、御史中尉等官职,治政严整,执法峻刻,为权豪所惮。他生性好学,历览群书,撰《水经注》40卷,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水经》是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记录得非常简略。郦道元收集了有关全国水道的记载以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为《水经》作注释,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阐明和补充,引书达四百多种。它叙述了两岸各地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作了生动的描绘,文笔简洁精美,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课文所选《三峡》节选自《水经注》的《江水注》,是《水经注》中最著名的一篇。
三、朗读课文,正确把握节奏,感受作品的音韵美
1.学生初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文句。
(1)教师分发文字资料,指导学生积累词语。
资料内容如下:
①读准字音:

(2)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疑难词句,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韵律及情调。
(2)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1段,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2段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3段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巚/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第4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5:58:36 | 只看该作者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四、理清背诵思路
根据文章想象三峡壮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巧妙。
学生分组交流,每组负责一个语段,然后选四位同学全班交流。
1.学生明确:第1段重点写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突出群山连绵的特点。“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说一层层的悬崖,一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说明江面狭窄,两岸雄峰相连,峭壁对峙,只看见一线天。突出峰峦重迭,雄峻险拔的山势。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山 两岸连山 隐天蔽日
学生齐读第1段,想像群山连绵,高耸入云的三峡美景。
2.学生明确:第2、3、4段写水,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第2段写夏季三峡情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是说夏天水涨,江水淹了山陵,上行和下航的船只都被阻绝,不能通航,突出大水猛涨。“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是说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才会有航船,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以船行之快突出江流湍急的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水 夏水襄陵 乘奔御风
学生齐读第2段,想像江水浩荡、日行千里的画面,感受其奔放美。
3.学生明确:第3段写三峡春冬之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说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波光粼粼,景物重重,一派秀丽风光。“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说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山静、泉飞、柏怪、水奇,构成一幅挺拔超脱的画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用极为精练的四个字状写四种景物,总结全段。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春冬 素湍绿潭 悬泉瀑布 清荣峻茂
学生齐读第3段,想像三峡的秀美、挺拔,感受其清悠美。
4.学生明确:第4段写三峡秋景。“每至清初霜旦,林寒涧肃”是说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充满凄清肃杀的气氛。“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是说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写秋峡以代表性事物猿来表现,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秋 林寒涧肃 高猿长啸
学生齐读第4段,感受秋峡萧瑟凄凉的氛围。
五、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板书所显示的词语提纲,尝试背诵
多媒体显示:

六、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三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反复诵读,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涵泳品味文章的语言;拓展阅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进行比较阅读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
1.个体抽查。
2.集体齐背。
二、根据课文内容,想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课文对照,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1.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峡奇景,其余同学点评。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扣住山水,扣住季节,扣住景物特征,如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等。
2.提问:本文对三峡的描写比较客观,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没有用语言直接表述出来,但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得到,请结合文章试作分析。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分析。
明确:作者描绘三峡奇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如写群山连绵,高耸入云,体现了作者欣赏赞叹的情感。他惊叹自然的神奇,盛赞夏日三峡的奔放美,春冬之时的清幽美,秋日三峡的凄婉美,“良多趣味”作者直抒其怀,体现其独特的审美观。特别是秋日三峡,水枯气寒,猿鸣凄凉,读来使人不觉潸然泪下,那悲凉的渔歌,使人觉得作者是在叹人生多舛,百姓艰难。总之,步入郦道元笔下的“三峡”,似乎也走出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三、揣摩语言,品味作品独特的语言魅力
多媒体显示下列文句: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学生涵咏品味写景的妙处。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教师即应给予褒扬。
明确:1.正面写山“连”的特点,粗笔勾勒,轮廓分明。“隐天蔽日”,山隐于天空,遮住太阳,侧面烘托山“高”。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写出了山高岭连的特点。
2.既有俯察近物,又有仰观远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属俯视江中所见,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属仰观远景,以“绝”状山,以“怪”写柏,绘形写貌,形神兼备。“怪柏”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注入一股生命的活力,使人顿觉生意盎然。
3.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猿鸣幽凄,山谷空旷,既从正面摹声,又从侧面引用,以渔歌的凄凉来写猿鸣,手法多变,摇曳多姿。
学生齐读这三句话,感受其语言美的特质。
四、拓展阅读
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请说出它和本文内容上的联系。
多媒体显示:
早发白帝城
     李 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学生读诗,思考,明确:《早发白帝城》和《三峡》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为游记散文。文章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五、课堂小结
《三峡》向我们展示的是一轴三峡四季景色的山水长卷,读来令人神往。作者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奇险、清秀,我们仿佛置身于那险拔清幽的三峡盛地。郦道元用文笔装点三峡,科学家用智慧改造三峡,亲爱的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走近三峡,用自己的独特歌喉赞美三峡,将来,我相信,三峡古老的历史画卷上会留下属于我们的一笔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22:0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