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板书及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5:57:17 | 只看该作者

五.地球变小了,成了地球村
六.办事容易,快捷
坏处:
一.容易乱发信息给别人
二.花心思在设计手机程序,如铃声,图片等
三.无用电话打多了,如充值Q币,浪费电话费
四.疏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五.辐射影响身体健康
结论:通过这次探究,我们看到手机花样繁多的功能,还有那利害的区别,让人深感到:手机是福也是祸啊!在这里我们要告诉同学,要正确看待、对待手机,让它为我们发挥好的作用!科技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吧!但我们组更希望您拥有的是健康的身心!谢谢!
第二小组:我们组探究的主题是电脑、因特网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
本着探讨现代人对电脑使用状况为目的,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当前人们使用电脑于学习、工作、游戏、娱乐等各方面的时间分配;使用电脑的初衷、现状,电脑对身心的危害;网络犯罪等一系列问题,我们组确定电脑为探究主题。我们的活动计划是
一、确定主题二、调查:问卷调查 三、查阅资料 四、分析论证  五、结语
    六、调查小组成员活动感想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得出这样一些数据  
统计结果
1.认为网络有利:40%,有害:10%,有利又有害:50%
2.与在异地的亲友联系时,采用聊QQ:60%,发E-mail:30%,写信:5% ,打电话:5%
3.是否有在网上写日记的习惯,例如“博客”、“QQ空间”.....有:30%,没有70%
4.上网一般都做的是聊天:60%,玩游戏:30%,查阅资料:10%
5.对网络了解 ,认为全部:0%,部分:60%,了解一点:40%,不了解:0%
6.使用电脑时间长了感到头晕,头痛,眼花?有:0%,没有:100%
7.接触电脑的时间 1年:20%,2年:10%,3年:20%,4年以上:50%
我们通过上网搜索,收集到以下网络对青少年的正负面影响
正面影响:
1、信息技术给我国教育带来惊喜,给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机遇。有它辅助教学,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教学效果大为提高。
2、网络拓展了视野,改变着学生人际交往。
3、最近新兴的网络交流方式“博客”也非常有利于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负面影响
1、影响思想道德观念趋向。
2、影响现实人际交往。
防范措施
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首先,是防患于未然,应在学生上网前就向学生传播有关上网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的信息,以及防止心理障碍产生的方法,使学生尽量避免上瘾。其次是对已患上上网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矫治。如适当控制上网时间,要求学生在上网的同时不要忽视与同学、家长、教师的人际交往,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引导家长正确指导孩子上网等。
第三组:我们组探究的主题是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有什么影响(概述略)
第四组:我们组探究的主题是现代科技给我们学习带来的便利(概述略)
第五组:我们组探究的主题是科技进步带来的环境问题(概述略)
第六组:我们组探究的主题是现代科技与国防(概述略)
4、主持人总结各组发言,归纳各组观点。
主持人:刚才各探究小组负责人概述本组的活动方案及实施过程,并利用展板或投影仪或多媒体,展示本小组的探究成果,总结本组的观点。接下来大家谈谈探究活动心得体会。
5、各组代表交流探究活动心得体会。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明白了只有虚心请教别人帮忙才会事半功倍,如果没有礼貌的粗暴的对待,那谁会来理你呢?这待人的态度便是一个问题了。初一(10)班彩玲
通过这项调查实验,我们也获得了一次亲身体会的机会,培养了科学精神,掌握了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是改变学习方式的一次新的尝试。我们的收获不仅仅是这几张纸,而是在调查过程中学到的方法和精神,如何安排研究过程,如何处理日常学习与课余调查的关系,如何与人交谈等等,我们在实践过程中都逐渐琢磨出了方法,还有严谨治学,锲而不舍的精神,也是我们今后学海扬帆的最好航标。初一(10)班娜婷
从这次的调查中,我们也有了很大的收获:懂得坚持,懂得努力,懂得了不轻言放弃,只有这样,事情才会成功。初一(10)班一琦
通过这次探究学习,我明白了以礼待人的重要性,无论是什么人,只要你以礼待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喜欢,你如果不以礼待人,就会得到别人的讨厌。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礼待人。初一(10)班妮婷
一个人再优秀,取得的成绩也是很有限的。在社会,在学校,懂得合作是一种大智慧!初一(10)班赵彦
6、布置课外延伸题目。
⑴开一场辩论会。辩题:科技发展带来了什么?
正方观点: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便利。反方观点: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烦恼。
⑵今天的科幻也许就是明天的现实,让学生对50年后某一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对人们的影响展开想象,写成一篇文章。
⑶开展一次以“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为话题的作文比赛。
(二)成果展示
1、主题: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有什么影响
(课题组成员:初一(10)班叶一琦、郑玉婷)
  课题研究计划
一.研究目的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明天的太阳.祖国的未来肩负在我们的身上。所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是当今社会最关心的热点。但是,当今的青少年却一步步迈向'网络游戏'的陷阱.为什么青少年会这么迷恋于网络游戏呢?我们以此为话题开展调查,找出原因,让青少年们摆脱网络游戏的纠缠,为祖国的明天作出伟大的贡献。
二.准备阶段
1.调查内容: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有什么影响。
2.调查对象:本班同学或本校同学。
3.调查方法:观察法,采访法和问卷调查法。
三.实施阶段
     进行实地调查,做好调查笔录。
四.总结阶段
    整理调查资料,分析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五.个人小结,小组交流。
问卷调查
一.单项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5:57:23 | 只看该作者

1.你经常玩游戏吗?是()不是()
2.你玩游戏你父母知道吗?知道()不知道()
3.你认为打游戏影响学习吗?影响()不影响()
4.你认为玩游戏会开发智力吗?会()不会()
5.你是受同学影响而去玩游戏的吗?是()不是()
6.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你会异常兴奋吗?会()不会
7.你相信现实生活中有类似游戏人物的存在吗?相信()不相信()
8.如果家长或老师阻止你玩游戏,你会停止吗?会()不会()
9.你会把自己的零花钱大部分花在玩游戏上吗?会()不会()
二.问答题
1.你玩游戏的钱从哪里来?
2.你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去打游戏的?
3.你认为打游戏对青少年有什么危害?
4.你认为打游戏多长时间较为合适.为什么?
5.你从几岁开始玩游戏?
6.既然知道游戏会危害青少年,为什么还去玩呢?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有什么影响”的调查报告
游戏,一个让人兴奋的字眼,却隐藏着巨大的灾难。因为它的双面性,我们的研究课题抓住了它------关于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
首先,我们写了一份探究计划。主要包括研究目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个人小结,交流,接着是拟一份问卷调查表,这可费了大量的时间。因为想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伤害大量的脑细胞。终于在大家的努力下完成了。紧接着,是请人填写调查问卷表。又是一个难题,因为这样的事很少发生,大家都不觉得严肃,只是好玩而已.经过多次的解释,才得到大家的支持,做好问卷调查,采访。网络游戏究竟对青少年有什么影响呢?根据多方面的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坏处:互联网发展最快的网络游戏,是青少年最喜欢的网络游戏,也是带来的社会问题最多的一种网络游戏。网络游戏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有复杂的各种任务,图像精美,音乐动听,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营造了一个虚拟的人间社会,而虚拟世界中的玩家又都是一个个现实的人,人性的特点在游戏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游戏有极高的耐玩性,可以实现部分玩家在虚拟世界的梦想。在游戏中每一个玩家首先都是以一个弱者的姿态出现,他要通过完成游戏设定的一个个任务提高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他可以选择自己独立地去摸索,但这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可以选择去拜师,让一位老玩家带自己活动,这样就能少走弯路,更快更好地成长。在游戏中需要与人做交易,他有可能碰到诚实的人或者骗子;需要与人交往,他有可能碰到文明的人或者粗野的人,甚至可能碰到强盗,被抢走重要的装备。这个虚拟的世界缺乏法律的约束,是个无法无天的社会,是强者的世界。
好处:网络游戏对青少年认知过程的影响。游戏往往是在一个视觉化的环境中,要求玩家对一系列信息符号进行解码,尽快做出决定完成任务。游戏能锻炼青少年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感,经常玩电脑和网络游戏的孩子在空间表征、视觉注意等方面有所加强。   网络游戏设定了一个个的任务需要玩家去完成,玩家的能力随着个人的努力完成不同的任务而不断增强,这能够强化青少年的目标感,刺激他们的上进心,使青少年在游戏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这次的调查中,我们也有了很大的收获,知道的坚持,知道了努力,知道了不放弃,还了解了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及其中许多平时不知道的隐情。或许,网络游戏可以放松心情,但是要合理的去掌握它才好!
主题:手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课题主成员:初一(10)班 王娜婷、陈灿芳、江泽兰,黄泽源,杨彩玲)
接到了课程任务,我们激动极了!手机!这一种极为普通的通讯工具,让我们兴奋不已.一场研究活动便开始了!
首先我们建立了小组,经过再三思考,我们确定了主题'手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不久,我们的行动开始了!!我们分配了任务。娜婷负责指定任务,灿芳负责一切电脑操作,泽兰,泽源,彩玲负责其他。
第一步, 我们想从中学生入手,考虑到现在的中学生对手机的'好感',于是,我们打算拟定一份问卷调查,看看这些不明原因的所在之处。
第二步,我们要对手机的好坏进行查找,从各种书籍,报刊,图书馆,网络上等来调查。
其次,了解手机的利弊之分。
接着,统计调查问卷:整理,归类,讨论,分析。
紧接着,写研究报告,心得体会,总结。
中学生持有手机的心态调查问卷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到处都看见中学生在打行动电话— 手机。如果您对他们不陌生的话,请回答下面关于“中学生持有手机的心态”的问题。
1、您是否有手机?(假如没有,您是否想拥有?)
2、您的手机是您自己的吗?还是父母的?或者是?(假如没有,您希望手机是自己买的,还是别人送,或者?)
3、您有过哪些牌子的手机?(假如没有,您想拥有哪些品牌的手机?)
4、您为什么要拥有手机?为什么不呢?
5、您是否赞成中学生持有手机这一件事?
6、请您说出拥有手机(或者没有手机),对您个人而言的好处与坏处呢?
7、您是否觉得“持有手机”是自己的事,与人无关呢?(或者是因为老师也在上课时听电话,所以觉得“有手机”也是无所谓呢?)
中学生对持有手机的心态查分析
我们对同学们进行了调查 ,目的是了解中学生对持有手机的心态。我们共发出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分析结果见下。 百分之二十的持有手机的同学都赞成有手机,觉得有手机没有什么大不了,而且手机除了联络之外还会用在许多不同地方。好处与坏处的观点基本一致——好好地正确使用手机。 百分之三十的没有手机的同学:无意见——有也好,方便通讯;没有也是好,不用花心意在手机上,也不用格外消费,对于“手机对中学生来说是无益处”的说法,存在否定态度。
手机的好处与坏处
好处:
一.方便通讯联络
二.带来更多获取信息的途径,因为很多手机可以上网
三.增加生活情趣
四.不用到处找电话
五.地球变小了,成了地球村
六.办事容易,快捷
坏处:
一.容易乱发信息给别人
二.花心思在设计手机程序,如铃声,图片等
三.无用电话打多了,如充值Q币,浪费电话费
四.疏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五.辐射影响身体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5:57:30 | 只看该作者

具体事例:(1)小灵通引来杀身之祸
4月22日下午5时40分左右,天空电闪雷鸣、暴雨如注。湘潭县一中高二C239班的朱磊同学在上完最后一节课后走出教学楼。当他撑着雨伞经过学校田径场东北侧约十米处时,两声炸雷“轰”然击下,朱磊当场被击倒在地。随后,其被送到县中医院,但最终不治身亡。
据进行尸检的法医和办案民警介绍,朱磊遭遇不测时,其长裤左口袋放着一部小灵通,雷击位置恰好是手机部位。其左大腿部位出现了一个10厘米的伤口,与小灵通大小一样,雷电接触皮肤烧伤痕迹明显可见。
专家:雨天注意防雷
气象专家指出,朱磊当时并没有使用手机却遭受雷击,纯属偶然。专家提醒,当天空突然阴暗下来,并伴有打雷闪电时,应尽快躲到带有遮蔽的安全地方,但要尽量远离高大建筑、孤立的大树、电线杆、广告牌、水管等容易引雷的物体,衣服淋湿后,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尽量避免在空旷的地带躲避雷雨。专家还指出:雷雨天气尽量不要用手机上网、尽量不要接听和拨打手机,更不能在户外拨打,以防不测。
(2)儿子“作祟” 话费暴涨
张女士发现话费异常后,将话费单打印出来,她惊奇地发现了一个陌生电话号码——1688××××在话费单上出现了几十次。
这明显是一个声讯台的号码!张女士想起最近12岁的儿子有些神秘,经常一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里上网。经询问,儿子说是他打的,是为了购买“Q币”打扮网上的自己。
儿子说,过年放假的时候,同学给了他一个QQ号码,上面有个只穿了三角内裤的小人,这个小人代表网络上的自己,可以随心所欲进行打扮,但要用Q币(一种网络虚拟货币)购买衣饰。看到一些同学买了很多漂亮的衣服、帽子、车子等,为了不让自己显得寒酸,于是通过电话买了些Q币。 在采访中,许多学生家长说,虚拟高消费助长了孩子的虚荣心。有关专家认为,QQ作为一种网络交流工具,它在广阔的空间里建立了交流关系,一些网络虚拟形象的出现也很有趣。但青少年由此产生的攀比心理却很不利于他们的成长,长此以往,不仅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甚至会改变价值理念。所以,家长应该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加强正确引导,而不应该仅仅是批评和指责。
总结
课题活动结束了,我们也忙碌了半个多月,一开始我们撰写了调查问卷表,查了资料,还认真坐了分析与讨论,我们得到了许多经验。在问卷调查中,我们明白了只有虚心请教别人帮忙才会事半功倍,如果没有礼貌的粗暴的对待,那谁会来理你呢?这待人的态度便是一个问题了。自从查了资料,看到手机花样繁多的功能,还有那利害的区别,让人深感到:手机是福也是祸啊!有的人为了拥有手机,拼命的工作,努力赚钱,可拥有手机后,却只顾玩它,把自己本身的所有优点都抛到脑后了,最终到底是获得了多少利呢?但是,从调查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大多数人都赞同拥有手机,却连没有手机的同学几乎都想拥有它,手机的魔力,不用说也可想而知了吧,大家都看中了它联系方便这条件,也许科技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吧!但我们组更希望您拥有的是健康的身心!
通过这项调查实验,我们也获得了一次亲身体会的机会,培养了科学精神,掌握了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是改变学习方式的一次新的尝试。我们的收获不仅仅是这几张纸,而是在调查过程中学到的方法和精神,如何安排研究过程,如何处理日常学习与课余调查的关系,如何与人交谈等等,我们在实践过程中都逐渐琢磨出了方法,还有严谨治学,锲而不舍的精神,也是我们今后学海扬帆的最好航标。
调查日记摘要
2007年3月17日
——面对着这一次突如其来的调查,我们组既兴奋又苦恼,从何下手呢?可真是难倒了我们,不过,我们首先做的事情便是发调查问卷了……
2007年3月18日
——调查结果,着实让我们吃惊了,尽管是没有手机的同学也想拥有手机,难道手机真的这么好吗?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不过呢,大家在拥有手机的前提之下,都是不影响学习之下的,这点是好的所剩余的过年……
2007年3月19日
——今天我们组的成员在网上查找有关手机的利弊的资料,一条标题为《儿子“作祟” 话费暴涨 之Q币》的新闻,显眼地出现在互联网上。这便是手机带来的不好之处……
调查报告
    由于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科技愈来愈发达了“手机”一词在人们的心里已日渐重视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用手机的人多了起来,它虽然给我们带了许多好处,如给生活带来情趣,方便快捷等,但是它的坏处也让人颇为吃惊,手机辐射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影响工作等其后果也是很严重的!13亿人口,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就有好多人用手机,如果每天手机带来的辐射不足为奇,那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甚至更多,有多少人会受到它带来的辐射的侵害呢,只有合理正确的用,那才会对我们带来好处啊!
据调查显示,中学生用手机的频率也大大提升了,上课玩手机,设计手机程序,冲值Q币等,带来了许多危害:这些危害真要算起来也可说是天文数字了。
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最新的手机带来的坏处现象:
一.容易乱发信息给别人
二.花心思在设计手机程序,如铃声,图片等
三.无用电话打多了,如充值Q币,浪费电话费
四.疏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五.辐射影响身体健康
具体事例:(1)小灵通引来杀身之祸
4月22日下午5时40分左右,天空电闪雷鸣、暴雨如注。湘潭县一中高二C239班的朱磊同学在上完最后一节课后走出教学楼。当他撑着雨伞经过学校田径场东北侧约十米处时,两声炸雷“轰”然击下,朱磊当场被击倒在地。随后,其被送到县中医院,但最终不治身亡。
据进行尸检的法医和办案民警介绍,朱磊遭遇不测时,其长裤左口袋放着一部小灵通,雷击位置恰好是手机部位。其左大腿部位出现了一个10厘米的伤口,与小灵通大小一样,雷电接触皮肤烧伤痕迹明显可见。
专家:雨天注意防雷
气象专家指出,朱磊当时并没有使用手机却遭受雷击,纯属偶然。专家提醒,当天空突然阴暗下来,并伴有打雷闪电时,应尽快躲到带有遮蔽的安全地方,但要尽量远离高大建筑、孤立的大树、电线杆、广告牌、水管等容易引雷的物体,衣服淋湿后,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尽量避免在空旷的地带躲避雷雨。专家还指出:雷雨天气尽量不要用手机上网、尽量不要接听和拨打手机,更不能在户外拨打,以防不测。
(2)儿子“作祟” 话费暴涨
张女士发现话费异常后,将话费单打印出来,她惊奇地发现了一个陌生电话号码——1688××××在话费单上出现了几十次。
这明显是一个声讯台的号码!张女士想起最近12岁的儿子有些神秘,经常一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里上网。经询问,儿子说是他打的,是为了购买“Q币”打扮网上的自己。
儿子说,过年放假的时候,同学给了他一个QQ号码,上面有个只穿了三角内裤的小人,这个小人代表网络上的自己,可以随心所欲进行打扮,但要用Q币(一种网络虚拟货币)购买衣饰。看到一些同学买了很多漂亮的衣服、帽子、车子等,为了不让自己显得寒酸,于是通过电话买了些Q币。 在采访中,许多学生家长说,虚拟高消费助长了孩子的虚荣心。有关专家认为,QQ作为一种网络交流工具,它在广阔的空间里建立了交流关系,一些网络虚拟形象的出现也很有趣。但青少年由此产生的攀比心理却很不利于他们的成长,长此以往,不仅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甚至会改变价值理念。所以,家长应该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加强正确引导,而不应该仅仅是批评和指责。
显而易见,这都是我们熟悉的日常行为,勿庸置疑,我们的对待手机的心态还有待提高!
调查结论
  很多中学生认为,没有手机是一种'寒酸'的生活方式,现在的生活过得这么舒适,拥有手机又算什么呢?我们小组是这样认为的,假如换一个看法,同学眼里所谓的“寒酸”,其实便是为了自己好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受手机等带来的影响,那该多好啊!
优秀作文选:
电话,想说爱你不容易
初一年(10)班  谢冬祺
在19世纪末, 美国发明家贝尔发明了电话, 使人们在连络方面变成更加便捷。如今, 打电话,接电话已成人们生活中并不可少的一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5:57:35 | 只看该作者

    虽然, 电话,以及它的亲戚--------手机,呼机给人们带来许多方便和快乐,可是它悄无声息地伤害着人的身体健康。例如,一个叫安的女子买了一部手机,她使用时出现CHI睡的症状。后来她的一眼失明,过一段时间,她在医院检查出脑瘤,同年,她便凄惨地死去。 这件事使科学家们做了一个实验,把手机放在摸拟人头上,实验中,科学家发现,摸拟眼球的温度升高,对此,科学家得出结论:手机的电辐射对人有害! 怪不得安会失明和脑瘤呀! 手机不仅长时间接听对身体有害,就连放在腰间对人体也是一大隐患,电辐射会对人体内脏进行攻击,使内脏受损,并发各种疾病。呵呵,想不到电话也成了人类健康杀手之一了。这不,现在移动电话功能越来越多,不仅仅通话功能,还有什么照相呀,发短信功能……播放音乐成了青年人最爱的一种功能了,青年人往往买一副耳机套在耳上,听得如痴如醉,以至走路时碰到电线杆,做作把歌词都抄在作业上了。呵! 可别急着笑,这里面的隐患可不小,别看这音乐好听,它极有可能让你不惑之年耳聋,不信吧? 真有此事,因为这音乐过于接近耳朵, 使耳膜无可息地鼓动,再者声音过大,很可能让鼓膜破裂,造成耳聋。这下你不会小瞧这个 “好音乐’’的杀伤力了。
“老公老公我爱你…….” 听着这和谐的铃声,我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唉,电话,想说爱你不容易呀!  

21、论语
教学目标:一、理解六则语录中包含的道理,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二、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要点难点一、诵读时读准字音,正确停顿;二、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
三、理解语录的含义,受到启发。
写作背景
   孔子所处的社会,是动荡的社会;所处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连年不断。给劳动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但在客观上也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此时因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得到发展,私田增多,井田制瓦解,奴隶社会走向崩溃。
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为商后宋国贵族。少“贫且贱”,及长在鲁曾任相礼(司仪)、委吏(管理粮仓)、乘田(管理畜养)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孔子约年五十)任中都宰、司寇,因不满意鲁国执政季桓子所为,离鲁而周游卫、宋、陈、蔡、楚列国,都不为时君所用,归死于鲁。曾长期聚徒讲学,开私人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艺者72人。古文学家说他曾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虽未必完全可靠,但孔子熟悉古代经典,可能曾作过某种整理工作。由于他弟子的活动,在他死后就形成儒家学派,对后世有重大影响。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以“礼”为手段,“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在政治态度上是保守的,有利于有权势者维持旧秩序的要求。通过自汉代董仲舒以来儒家的补充修正改造,他的思想经过系统化,成为我国长期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奉为至圣先师。
段落大意
课文六则分为六段,实为六章,分属于《论语》中的四篇。
第一则,讲学习方法,态度和个人修养。
第二则,讲学习方法,指出复习旧知识的目的是为了知新、创新。
第三则,讲学习方法,讲明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第四则,讲学习态度,称赞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态度。
第五则,讲治学态度,为人师的条件。
第六则,讲学习态度,主张向任何人学习,但不是肓目的学习。
主题思想
    孔子很重视学习态度,强调要终身“好学不厌”。他肯定孔圉“敏而好学”,而且谦虚地说自己都没有做到“学而不厌”。他还特别提倡互相学习的态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种“乐”,是与朋友相互学习,研讨之乐,是增长学识之乐。最可贵的是孔子提倡“不耻下问”的精神,他肯定了学生孔圉“不耻下问”的精神,其实他自己就是楷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当然不会都是强于己的人。只要有“善者”,就要“从之”,对于“不善者”要引以为戒,改正自己也有的缺点。这里指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传说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等人学习,他就是一个虚心求教善于学习的人,所以才成为古今闻名的大教育家。
写作特点
    《论语》主要记言,是语录体散文。所选六则中,五则直录孔子的言论,第四则记录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对话。每则字数不多,仅三言五语,所记述的言论,直起直落,仅提出观点或提出结论,并没有论据或论证。
      由于语言凝炼,思想内容极其深刻,所以一些语句已成为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成语,至今仍活跃在人民的语言中。如“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等。
另一些名句,在人们不断引用的过程中又被简化、紧缩,形成了成语、典故,如“温故知新”、“择善而从”。
作业练习
一、朗读下列各句,指出停顿错误的一句(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D.是以/谓之“文”也。
二、“温故而知新”可以有两种理解。第一种是:温习旧知识可以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学习了解新的知识。第二种理解是什么?你试着说说看。
三、下面短语或句了,翻译时要调整词序,试着把它们译成现代汉语。
1.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2.不耻下问3.何有于我哉!
四、朗读以下格言般的警句,自己再搜集一些警句抄在笔记本上。
知识就是力量——培 根
智慧是经验之母——达•芬奇
无知识的热心,犹如在黑暗中远征。--牛 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 飞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 愈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 子
答案:一、B
二、多次的温习可以对旧知识有新的更深入的理解。
三、1.孔文子,为什么称他为“文”呢?
2.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以为羞耻。
3.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
[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少年时家境衰落。成年后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相事。后罢官,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在世界观上,对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活动采取存疑态度,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提出“敬鬼神而远之”的见解。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但鄙视“学稼”“学圃”,看不起劳动人民。在政治上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上提倡德治和教化。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子贡(前520—?),姓端木,名赐。春秋末期卫国人。孔子学生。善于辞令。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东汉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注本有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宋邢《论语正义》,朱熹《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5:57:41 | 只看该作者

[注释、说明]
    ①出自《学而》: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子:先生,指孔子。
    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实习(或温习)。
    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说:通“悦”,高兴,愉快。
    愠:恼恨,怨恨。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
    ②出自《为政》: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罔:迷惑,迷惑而无所得。
    殆:疑惑,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了旧知识,又领悟了新知识,(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③出自《为政》: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④出自《公冶长》: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这里借回答子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孔文子:卫国的大夫孔圉yǔ,溢号叫“文”。
    耻:以……为耻辱。
    是以:因此。
    ⑤出自《述而》: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孔子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默而识之: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识,记。之,指学习所得。
    诲:教导,教诲。
    何有于我哉:哪一样我能有呢?这是孔子自谦的话。
    ⑥出自《述而》: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善者:指优点。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个人一同走路,这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学习的主要内容]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其三,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四,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刘孟学)
[赏析]  第一则讲的学习,不限于书本。孔子讲的学习,包括礼(包括各种仪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诗、书。诗、书是学习书本知识,礼、乐、射、御都不限于书本知识,要求实习。孔子讲学习,不是学过了就算,要求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像礼、乐、射、御,不是学一下就会,要多次实习,所以需要一定时间去实习,在学习中还要有体会,有心得,所以说不也喜悦吗?正因为学了有体会,所以感到喜悦。学习时有朋友来共同切磋,比一个人学习好,所以说有朋友来,不也快乐吗?学习是自求长进,所以人家不了解我,也不必怨恨。孔子认为有道德的人是这样的,所以称“不亦君子乎?”这样,孔子讲的学习,不光讲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提高品德教育。
第二则讲温习,温习旧的知识,却有新的体会,新的认识,可以做老师了。老师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使学生得到启发,老师要自己“温故而知新”,自己温习旧的知识,有新的体会,才能使学生得到启发,所以要“温故而知新”。
    第三则讲学和思的辩证关系。学习而不思考,如学习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有正确的,有不正确的,不加思考,把不正确的知识也接受了,这就受到欺骗,所以称罔。正确的知识,如科学一定要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去学习。不学习而光思考,不按照科学知识去思考,容易陷入迷误。只有学习与思考结合,才能学到正确的知识,不致胡思乱想,陷于迷误。
    第四则孔子讲对于“文”的要求,要聪明灵活,爱好学问,不耻下问。下问有两方面,地位高的人向地位低的人请教,有学问的人向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所谓有学问,可能指很有文化知识,但对于某一行专业知识,他还不如从事专业的人知道得多,所以有关专业知识,还得向从事专业的人请教。
    第五则讲学和教,学习的知识要记住,对学习要不厌倦,教人也要不厌倦。学了不记住,学过忘了,等于不学。学习了有心得,引起对学习的爱好,就不会厌倦。教人发生厌倦,就不会好好教人了。孔子说“何有于我哉?”这是孔子自信的话。《孟子•公孙丑上》:“孔子曰:‘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可见孟子称引孔子的话,说他是“学不厌而教不倦”的。孔子对于学习不会厌倦,所以乐于学习。孔子对于教导不会厌倦,所以乐于教导。孔子在学习中有心得,在教导中和学生讨论,互相启发,所以乐于学习和教导。
    第六则说孔子没有一定的老师,随处都可以向人学习,对于人家的长处可以学习,对于人家的短处可以引以为戒,这也是一种学习。
有关《论语》的故事
提起《论语》,人们一定会想起来北宋的开国元勋赵普。赵匡胤得到天下后,任赵普为重臣,赵匡胤劝赵普多读些书,于是他每天退朝后就关门读书。许多年过去了,他一直读着一本书,后来人们才知道他读的就是《论语》于是就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由此可见《论语》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古代还有一个很流行的笑话,从中可以看出编笑话的人和读笑话的人对《论语》是多么熟悉。
说是有一个县官处理事情的唯一依据就是一部《论语》。他常说:“人家说半部《论语》即可治天下,何况我有一本!”一天早上,抓来了三个贼人。第一个贼人偷了一只小鸡。县官一翻《论语》,便判道:“黄昏时分,就把这个人处死!”旁边的一位幕僚暗暗对他说,这样判太重了。县官瞪大眼睛嚷道:“不重,不重。《论语》上说:‘朝闻盗,夕死可矣。’这不是说,早上捉到的盗贼,黄昏便要处死么?”(《论语》原话是“朝闻道,夕死可矣。")第二个贼偷了一口铜钟。县官看过《论语》,急忙说:“放了他,马上放了他!”手下的人不明白为什么,县官却大大咧咧地说:“《论语》里说的明白:‘夫子之盗钟,恕而已矣!’圣人规定偷钟的人是要宽恕的……”(《论语》原话:“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第三个贼是杀人放火的惯犯。他眼看着偷鸡的也要判斩,自问必死无疑。哪知县官一看案卷,知道这个贼的父亲也是个大贼,三年前已被斩首。他竟然马上离开自己的座位,对着那个贼纳头便拜,连声说:“《论语》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中确实有这句)你父亲死了三年,你还继续做贼,坚持父亲所做的事业(无改父志),可算是当今的大孝子了。公差抓错了你,还请原谅啊!”虽说这是则笑话,假如人们对《论语》不熟悉,也就笑不起来了。从这个笑话可以看到《论语》的影响之广,以至于其中的字字句句都被拈来搞怪用了。
论语中所记述的大道理实在是多,这里就不多讲了,只提一提其中所记载的两件孔子选女婿的事。一是把是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公冶长,另外就是把哥哥的女儿嫁给了南容。先说公冶长,相传他有个特异功能,就是能听懂鸟语。有一次,鸟对他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头羊,你吃肉,我吃肠。”得到了这个商业信息,公冶长很快就赶到南山弄到了那只羊,可他却忘了信息的提供者,自己独享了,没有把羊肠送给鸟。又有一天,他又听到鸟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只羊。”他喜出望外,马上跑到南山,羊没有看到,只见到一个刚被杀的人。这时偏又有人来抓凶犯,倒霉的公冶长被抓进了牢里。公冶长还没有出狱,孔子就已经看上了他。《论语》中记载孔子的话说:“公冶长这样的,是可以嫁给他的,他虽然在监狱中,但他并没有罪。”孔子能把女儿嫁给这样一个穷犯人,而且还把这事记录在《论语》中,说明孔子看人确有不俗之处。南容也是孔子的弟子,《语语》中记载了孔子评论南容的话:“南容这种人,在国家有道的时候,他能够被政府重用,在国家混乱无道的时候,他也能免于祸患。”于是就把他哥哥的女儿嫁给了南容。我们总觉得这里面有些不对劲,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住在监狱中的穷小子,而把侄女嫁给一位有可能飞黄腾达的人,这未免对自己的女儿太狠了点儿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5:57:47 | 只看该作者

22、《世说新语》二则
《期行》《乘船》两则短文都以“诚信”为主旨,告诉人们要重诺守信。七年级学生初接触文言文,在教学时,指导学生了解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疑难词句,体会短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适当点拨为辅,要求学生阅读后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教法学法]
    运用文言文三步习读法:即认读、品读、创读进行教学。首先扫除文字的读音障碍,特别要注意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推敲每一句的朗读停顿;再在指导学生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推究作者的创作意图;第三步是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审美评价,鼓励学生多角度审美,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第二篇短文《乘船》以学生自学为主,用竞赛方式检测学习效果。
[教学流程]
第1课时
(一)导人新课
1•导语。“诚信”是做人的准则,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崇尚诚信的民族,在我国五干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许许多多的像“曾子杀猪”这样的诚信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撷取其中的两朵小浪花,伴随着古人的足迹,去寻访诚信的真谛吧!
2•简介作家作品。参见注释1
•引语:你们觉得文言文要怎样学?(学生交流,归纳)
•文言文三步习读法。(1)认读:辨读字词,朗读课文;2)品读:理解文意,推究主旨;
(3)创读:审美评价,延伸创造。
(三)学习《期行》
1•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修正,齐读课文。
2•品读。
(1)疏通文意。学生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大意。重点词语教师予以点拨。
(2)通过讨论,理清故事情节。
(3)同桌互述故事,推荐优秀者上讲台表演。
(要求表演的学生注意语气、神态,力求绘声绘色,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后认真点评)
(4)探究主旨:《期行》让人明白一个怎样的道理了
(要点提示:告诉人们诚信是立世之本,要人们做一个守信的人)
3•创读。
(1)齐读课文(要求有感情地朗读)。
(2)《期行》这篇文言小说短小精悍,全文不足150字,但故事情节完整,人物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你能否就文中一两个人物的言行,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自由探究,可能大多数学生会赞赏元方的做法,斥责“友人”的无礼。如果学生说陈太丘、元方也有做得不妥的地方,“容”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3)“元方人门不顾”友人,试设想,友人会怎么想或怎么做?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一节课绐同学们介绍了文言文三步习读法,大家还记得吗?(回顾上一节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这堂课我们学习《世说新语》中的另一篇《乘船》,今天,老师既要测试一下你们的自主、探究能力,也要看看你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分小组学习《乘船》,教师巡视指导
1•小组交流学习方案(方案应有学习步骤的安排,有问题的设计和解答,还可以有疑难问题的提出)。
2•选定并修改完善学习方案提交班上交流。
3•按照确定的学习方案,小组合作学习,疑难问题可求助老师。
(三)设置问题由学生答题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中的“避”是什么意思?
“幸尚宽”中的“幸”是什么意思?
“王欲舍所携人”的“舍”与“太丘舍去”的“舍”意思一样吗?
“宁可以急相弃邪?”是设问还是反问?
翻译句子(每组推一人抽题答读原句,说译文)。
(1)幸尚宽,何为不可
(2)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3)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4)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4•共答题
(1)作者创作这个故事,目的是让人们明白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2)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
5•《世说新语》的故事篇幅都很短小,但能通过人物的片言只语或行为细节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鲜明生动。《期行》中的(友人)“下车引之”“元方人门不顾”,《乘船》中的一人求助的动作描写,简直像几幅漫画,你能根据故事的内容用笔画出来吗?
(四)总结
(五)作业
诚信故事和格言
1、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2、曾参杀猪示诚信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5:57:53 | 只看该作者

  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儿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儿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儿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
这话本是哄儿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气愤地对丈夫说:“我是哄儿子说着玩的,你怎么就真把猪杀了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他不懂事,还没有辨别能力,接触到的是父母,所以什么都跟父母学。你现在哄骗他,等于是在潜移默化地教他学会欺骗。再说,你现在欺骗了孩子,孩子以后自然也就不相信你了,你以后还怎么教育孩子?”
3、曹操断发
  曹操是三国时期人,这个人虽然野心很大,有很多坏毛病,但是他却在他统领的军队中留下了诚信的美名。 一次,曹操亲自统领大军去打仗。行军的路上,看见路边的麦子都已经成熟了。原来老百姓因为害怕士兵,逃到外边,不敢回来收割麦子。 曹操派人挨家挨户告诉村里人和各处看守边境的官吏,说:“我奉皇上旨意,出兵讨伐叛逆的贼人,为民除害。现在正是麦田的人,只要有践踏麦田的,就斩首示众,说到做到。父老乡亲们请不要害怕。” 老百姓们开始都不相信,仍旧躲在暗处观察曹操带领的军队的行动。
  经过麦田的官兵,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地蹚过麦田,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相互传递着走过麦地,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 老百姓看见了,没有不欢喜称颂的,望着官军的背影跪在地上拜谢。 曹操骑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里有一只鸟惊叫着飞起来。曹操骑的马受了惊吓,一下子蹿入麦田中,践踏坏了一块儿麦田。 曹操立即叫来随行的官员,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行。官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 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我自己都不遵守,还有谁会心甘情愿地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领成千上万的士兵呢?”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想要自刎。众人连忙拦住。 这时,大臣郭嘉走上前说:“古书《春秋》上说,法不加于尊。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 曹操沉思了好长时间,才说:“既然古书《春秋》上有‘法不加于尊’的说法,我又肩负着天子交给我的重要任务,那就暂且免去一死。但是我不能说话不算话,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 于是,曹操用剑断自己的头发,扔在地上,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 曹操又派人传令三军:“丞相践踏麦田,本该斩首示众,现在割掉头发找替。” 现在的人觉得剪头是件很正常的事。可是,当时的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随便割掉头发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是不孝的表现。因此,在当时的人看来,曹操当众割头发和割脑袋没什么两样。
【成语】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一言九鼎     言而有信     言必信,行必果
信誓旦旦   一诺千金     一言九鼎
格言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民无信不立。 ——孔子
●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 ——高尔基
●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西塞罗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 ——大仲马
●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富兰克林
●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拉罗什富科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
23、伤仲永
王安石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之”“于”“隶”“宾客”“称”等文言虚、实词的用法;能翻译全文,体会语言简洁、洗炼的特点,明确仲永“泯然众人矣”的深层原因。
过程和方法目标: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初晓课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写作意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后天教育是成才的关键,成长中的青少年应把握美好时光,刻苦学习,早日成才。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方法:学生分组讨论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步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一.(整体感知)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
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三个阶段:
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思考: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原因是“其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讨论: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分组讨论)
二、熟读全文,参照课后练习中的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顿。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
1.在选材组材上,“见”“闻”交织,详略有序。
理解: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详写第一个片断,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展潜力,为后面的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片断,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明。
2.在语言表达上,用词洗炼、生动。
可从两方面体会:
①用词的精当传神。如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求书具的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环谒”一词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②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高度概叙,以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特点相映生辉。
二、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
本题意在训练学生确立观察角度、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的能力,以及阐述观点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发言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语言简练。限定时间,是要求迅速思考、快速组织语言。要启发学生从方仲永的事例中提炼观点,不拘一格。
三、小结四、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册。
五、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的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增强了语感,了解了道理: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本文作者为一位“神童”最终变成平常人而深惋惜,并发表议论,以此引发人们的思考。给学生展示一个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01: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