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板书及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5:56:31 | 只看该作者

8、课文的第三部分(最后四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老师小结:
课文的第三部分(最后四段)写作者听完故事后的感受,在文中起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
9、文章标题叫做勇气,作者在本文中也提到了两种勇气:美国青年伞兵的勇气和法国妇女的勇气,两位主角的勇气各是怎样的?作者更看重哪一种勇气?为什么?(必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这一重点和难点)
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老师小结:
我们先来回答两位主角的勇气。
①美国伞兵的拼命勇气。
美国伞兵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重返这个最危险的地方,是因为他理解法国人民的信仰,他是智慧的,他懂得——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他的勇气来自他的智慧。美国伞兵所表现出的勇气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概括。
a、着陆失误,大胆求援——勇敢; b、不幸被捕,越窗逃生——机敏; c、身陷绝境,再返农家——智慧。
二、        ②法国妇女的不怕牺牲勇气。
三、         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她的?
第一次出场时,作者只有简单的两句外貌描写:“她长得并不漂亮,不是笑容满面,但她的眼光却善良而镇定。”然而,正是这“善良而镇定”使其后来的一系列行为都有了依托。面对美国伞兵的求援,这位妇女只是简单地回答了几个字:“哦,当然啦。”然后就把他带到屋里。不假思索的回答,毫不犹豫的行动,充分地表现了这位法国妇女的坚定内心。 第二次出场时,这位法国妇女已经失去了丈夫,“她满脸苍白,泪眼模糊”。但面对美国伞兵的再次求助,她给予的是同第一次毫无二致的回答,是同样毫不迟疑的行动。到这一刻,法国妇女美丽而高贵的形象赫然而立。她的勇气和力量是对和平的信仰所赋予的,神圣而不可剥夺。作者对法国妇女的描写是含蓄而深刻的。 作者更看重的是法国妇女的勇气。 一方面,作者不厌其烦地引述将军的话褒扬这位法国妇女,用意十分明显。另一方面,美国伞兵身上所体现的是一种个体的智慧与勇气的力量。而法国妇女身上所体现出的是渴望和平、痛恨战争而产生的信仰的勇气和力量,则更多地体现出人类由于对和平的渴望而产生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法国妇女的这种勇气是人类向往自由、光明和幸福的美好愿望,是人类由野蛮迈向文明,不断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 通过比较,法国妇女的勇气更令人敬佩,她的形象也更加高大。
10、《勇气》这篇课文的主旨是什么? 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老师小结:《勇气》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赞颂为和平,为正义而努力的人们的勇气和信仰。和平是一种信仰,为了捍卫它,许多人不惜献出无价的青春和宝贵的生命,珍惜和平、热爱和平、保卫和平,应是人类的共同职责。
11、请同学们结合时事,各抒己见,畅谈对“和平”的理解和认识。 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老师小结: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然而,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却不断地发生战争,血腥和暴力浸透了人类的历史。在未来的岁月中,人类仍然需要警惕和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让我们记住:和平是一种信仰。
(四)写作特点
请同学们思考和比较一下,课文的叙事角度和人称的使用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老师小结:白描手法和第一、第三人称交替使用的叙述。这篇文章用的是第一人称叙述角度,从故事的主体来看又是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用第一人称引出故事并结束全文,有利于作者直接表达感受,使议论和抒情更为充分。主体故事用第三人称来叙述则有利于更加完整、客观地叙述。
(五)总结全文。
本文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一个法国妇女为了掩护美国伞兵,不惜牺牲自己的亲人的故事。赞美了为了捍卫世界和平,不惜献出无价的青春和宝贵的生命的勇气。
六)课堂练习
1、试用美国伞兵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
让学生讲
2、用美国伞兵的口吻讲的故事与课文原故事作比较,叙事角度和表达效果有什么变化?
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老师小结:
①从叙事角度看:以美国伞兵的口吻讲述一个法国妇女两次掩护美国伞兵而牺牲了自己的亲人的故事。歌颂的主要对象是这个法国妇女。而原文则是从第三者的角度讲述这个故事,歌颂的对象不仅有法国女人,还有美国伞兵。
②从表达效果看:以美国伞兵为第一人称讲述故事,更显得真实感人。而原文则能从更广泛的视野,叙述美国伞兵所无法看到、听到的细节,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六)板书设计:
勇气  D.C. 狄斯尼
高潮:第二次救援
人物:
1、战士:重返农舍,机智勇敢
2、妇女: 再次救援,形象高大 主旨:人类对和平信仰的产生勇气。和平是一种信仰!
勇气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我们都需要勇气,来面对流言蜚语”。是的,人人都需要勇气。我们需要它来面对一切成功与失败,我们需要它来面对一切是与非,我们需要它来面对一切一切的事物。  
    自幼我就知道昭君出塞的故事。她的精神一直深深地感染了我。是什么驱使她不顾宫中金银珠宝,锦绣绸缎,舒服奢华的生活,来到环境恶劣,渺无人烟的边塞 ? 这是一个人说做就做的事吗?谁都知道,去了边塞是一去不返的选择,是不可能再回过头来的事了。昭君想过吗?她想过,是什么让她这样做,是勇气!  
  当年曹操兵败赤壁,狼狈不堪地逃到华容道,但他还是中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之计,而等候与他搏斗的却是与他有过君臣交情的关羽。关羽满骨子里都是刚强与正义。这时,关羽面临了两种选择:一是擒曹操回去,获取功名。二是放掉曹操,回去受罚。而关羽已在军师面前立下了军令状,必须擒曹,否则一死。但是他擒住曹操是违背良心的事,毕竟人心是肉做的,曹操待他不薄,人有情呀!所以,他最终放掉了曹操,回去领死。当他做出选择的这一刹那间,是什么让他这样做,除了他本身的正义,还有勇气。这关系到个人甚至国家安危的事,是需要勇气才能做出来的。  
  同学们,当你面对一个选择时,你有勇气去选择?去面对吗?当你上讲台在老师同学面前读一篇演讲稿。你有勇气吗?当自愿竞选班干部时你有勇气吗?把你的勇气拿出来吧!每一件事,当你决定要做时,那已是成功了一半,因为你有勇气去做它,你很有胆量。古往今来,有多少件事不是因为有勇气才去做的?可能寥寥无几。小鸟飞过大海,它一定能飞过去吗?那必须要尝试。在尝试之前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的。  
  每当你做一件事时,把你的勇气,把你的胆量,把你的信心拿出来吧!拥有了这些,你已经站在比起跑线远的地方了。   
勇 气   
    只要能生死相共,便是痛苦也成为欢乐了。 ——罗曼•罗兰   
  “你认为我很有勇气?”她问道。   
        “没错,你很有勇气。”   
        “如果我有几分勇气,那也是因为经过几位良师的启蒙,我可以举一位给你听听。多年前,我曾在史丹福医院担任义工,那时认识了一个叫丽莎的小女孩。她身患重疾   
,病情十分罕见,唯一能挽回她性命的机会,便是接受五岁幼弟的输血,因为她弟弟也曾罹患此病,后来奇迹般地被救活,现在体内产生出了能对抗病毒的抗体。医生向这个小男生解释了情况,问他是否愿意输血给姐姐。我见他只迟疑了半秒钟,便深深地吸口气说:“如果能救活丽莎,我愿意。”   
        “进行输血时,他静静躺在姐姐身旁,见到姐姐双颊恢复红润,他不禁面露微笑。   
        但接着他收起了笑容,脸色苍白地望着医生,用颤抖的声音问道:“我会马上死掉吗?”   
        “原来他年纪太小,误解了医生的意思,以为要将全身的血都输给姐姐。”   
        “是的,我学到了什么叫勇气,”她补充道:“因为我见到了一个榜样。”  
话题作文“勇气”
    [题目]
   人们常用“大智大勇”来夸奖一个人的非凡才能。那么到底何谓“勇”呢?是勇于克服困难,还是敢于面对邪恶势力,或是能战胜自身的怯懦?
   请你以“勇气”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提示]
   本题可作如下构思:1、从自己的所见所闻出发,记一个有勇气的人。例如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齐凭着一身勇气,采访了诸多国家的首脑(如里根、邓小平等),为人们做出了榜样。她认为,人只要有勇气,就没有办不成功的事。参考拟题:勇气让她如此成功。2、虚拟一则寓言故事,通过勇气与鲁莽的争辩阐明两者的区别。比如,勇气和鲁莽是亲兄弟,但勇气做事常取得成功,因而受人喜爱;鲁莽常做错事情,因而受人讨厌。鲁莽不服,便去找勇气论理。鲁莽说:“你凭什么比我强?”勇气说:“我并不比你强,只是我做事前都深思熟虑过,不像你单凭一时的冲动。”鲁莽说:“谁说的?我也动脑筋呀。”勇气说:“你动脑筋是想怎样做,而我还要想会有什么后果。”参考拟题:争辩。
[精彩例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5:56:37 | 只看该作者

    生命维他命
    孙炜
    近日看到一篇报道:一个到中国旅游的美国小伙子,奋不顾身地为一名中国老人夺回被抢的包,而在场的中国人却个个无动于衷。我看后不禁感到心寒和疑惑:为什么素不相识的美国青年会挺身而出,而身为同胞的中国人却无动于衷呢?听说美国人好吃维他命,是不是他们的维他命中含有什么特殊成分,能教人见义勇为?如果有的话,我想这种维他命应该叫“勇气”。而国人恰恰缺少这种生命维他命。
   人是需要勇气的。没有勇气的人就像失去了脊柱,直不起腰,挺不起背来,只能匍匐在人生之路上,阳光照不到他的身上,幸运女神也绝不眷顾这样的人。综观历史,没有哪一个伟人名士缺乏勇气。正因为有了勇气,他们才变得出类拔萃,能站在时代的巅峰傲视群雄。伽利略的勇气在于他不迷信书本,敢于向权威挑战,于是历史上有了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人类物理学便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哥白尼、布鲁诺为什么名垂千古?不仅是因为他们在学术上成就卓著,更重要的是他们是真正的勇士,即使受到生命的威胁,仍然坚持科学真理。至今人们在鲜花广场似乎还能听到布鲁诺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仍坚定地宣传“太阳中心说”的铿锵语调。又如,在十年浩劫的阴影仍未散去的情况下,“恢复良知”从一个弱女子的口中道出,震撼了整个神州。这位弱女子就是戴厚英,说出这短短的四个字,在当时需要何等的勇气啊!
   生命中不能缺少勇气。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挫折和磨难,这时候,我们需要勇气,用它来武装自己,披荆斩棘,以到达人生的巅峰。拥有勇气,你就有了风帆,一路乘风破浪;拥有勇气,你就有了开道的长戟,一路过关斩将;拥有勇气,你才拥有完整的人生。
   朋友,如果你已经拥有勇气这种生命的维他命,请好好地珍惜并利用它;如果你缺少这一生命维他命,请为你的生命注入这不可或缺的活力。下一次你发现一些丑恶现象时,请勇敢地站出来,因为你有勇气,而那些违法犯罪的人肯定没有这种维他命。
   拥有勇气,你将得到最大的馈赠。
   [点评]
   这篇文章把“勇气”比作“生命维他命”,道明勇气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贴切、自然、新颖。
   全文观点明确,例证得当,层次清晰,语言流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17、犟龟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邀:约请。
犟jiàng:执拗,不听人劝。
遗憾:指不称心。
荒漠:荒凉的旷野。
哀悼:悲痛地悼念(死者)。
期待:期望,等待。
庆典:隆重的庆祝典礼。
聚集:集合,凑在一起。
障碍:阻挡前进的东西。
闷闷不乐: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里不快活。
二、相关背景:
关于作者
米切尔•恩德,1929年生于德国加尔梅什帕腾克尔辛。他是德国文学评论界公认的一位“在冷冰冰的,没有灵魂的世界里,为孩子也为成人找回失去的幻想与梦境”的伟大作家。他的许多著作已经成为世界名著。他是一位多产的全方位的作家,除了儿童文学作品外,还写了不少成人文学作品,总印数超过3000万册,被译成4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行。
这位伟大的幻想文学巨匠1995年在斯图加特逝世。今天,在慕尼黑国际青少年图书馆设有“米切尔.恩德纪念馆”,全世界的读者永远不会忘记这位不朽的心路开拓者和不倦的寻梦人。
本套童话绘本包括6册:《犟龟》、《吃噩梦的小精灵》、《苍蝇和大象的足球赛》、《出走的绒布熊》、《奥菲利娅的影子剧院》、《光屁股大犀牛》。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本文通过写小乌龟克服重重困难,执意去参加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启发我们:做任何事情要想获得成功,不仅要认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还要有勇气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二、文章脉络
全文共17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故事的起因。小乌龟听了鸽子正在谈话决定参加狮王的婚礼。
第二部分(2~16),故事的发展、高潮。小乌龟在赶往狮子洞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阻碍以及战胜困难的过程。
第三部分(17),故事的结局。小乌龟看到了从未有过的、最美丽的、最盛大的庆典。
三、重难点导析
⑴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童话作品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同时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乃至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以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让它们以鲜明的形象和独特的个性活跃在幻想生活的舞台上。
⑵这篇童话叙述了小乌龟为了参加狮王盛大的结婚典礼,坚定信心,克服重重困难,最后终于实现自己心愿的故事。课文题目说小乌龟“犟”,那是因为它拿定主意就永不放弃。它明知路途遥远,时间紧迫,而自己的爬行速度又非常慢,但它也相信自己的毅力;路途中它又遇到了许多的阻碍:蜘蛛、乌鸦的劝阻;错爬方向;狮王重伤去世的变故。但它始终坚持自己的目标不放弃,最终它享受到了成功的幸福。学习这篇课文时,不光要理解内容,更要体会并培养这种“犟”的性格,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精神。
⑶文章严谨的结构我们在学习时也应该注意体会,并尝试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文章的第4段和第17段两次出现“我会准时赶到那里的”、“我会准时赶到的”;文章的第6段、第10段、第12段三次出现“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这些相同或相似的语句不仅表现了小乌龟坚强的性格,同时也能使文章前后呼应,结构严密。此外,课文第1段说的是“狮王二十八世要举行婚礼”,而第2段小乌龟准备去参加的是“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这就和后文当别人告诉小乌龟狮王二十八世战死,它仍然日夜不停地往前赶路,最终出席了狮王二十九世美丽盛大的婚礼而倍感幸福不产生矛盾。文章语言的准确严密也增加了文章结构的严谨性。
【类文品读】
故事时间
[尼日利亚]钦努阿•阿契贝
偶尔传来一阵低沉的歌声。歌声传到奥孔柯的耳朵里。歌声是从他妻子房间里传来的。他的妻子和她的孩子们正在讲民间故事。艾奎菲和女儿爱金玛吃过晚饭之后,坐在地板上的席子上。一盏棕榈油灯发出黄黄的微光。今天轮到艾奎菲讲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她开始了,“所有的鸟类都被邀请去参加在空中举行的婚礼。它们高兴极了,立刻便开始做准备。它们在自己的身上涂上红颜色,画上最美丽的图案。
“一只乌龟看到它们在做准备,很快便明白了一切。动物界发生的事,从未逃脱过它的目光。它是个十分狡猾的家伙。它一听到空中将要举行盛大筵席,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于是它开始打起了主意。那时正值大饥荒,两个月来它没有吃上一顿美餐,身体像干柴似的缩在龟壳儿里。它开始冥思苦想:怎么才能飞上天呢?”
“它没有翅膀呀!”爱金玛说。
“别着急呀,”妈妈说道,“事情是这样的,乌龟是没有翅膀,但它去找鸟儿们,请求它们让它和它们一道去。
“‘我们太了解你了。’鸟儿们这样对他说,‘你的花花肠子太多了。你还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要是我们同意和你一道去,你的老毛病又要犯了。’
“‘你们不了解我,’乌龟说,‘我是善变的,现在我懂了,如果一个人想给别人制造麻烦,也就是给自己制造麻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5:56:46 | 只看该作者

“乌龟的嘴很甜,不一会儿,鸟儿们便同意说它确实是变化多端的,于是它们每个人都送给它一支羽毛。乌龟用这些羽毛给自己做了两只翅膀。
“盛大的筵席之日终于来到了。乌龟第一个来到宴会厅。所有的鸟儿们都到齐了,它们组成了一个大群体。乌龟更是高兴能和鸟儿们顺利地一起飞行。它立刻便被选为在宴会上发言的人,因为它是个雄辩家。
“‘有一点非常重要,我们不应忘记,’在它们飞来的途中乌龟这样说过,‘要是人们应邀出席盛大宴会,在这样的场合,它们应该取个新名字。我们的空中主人指望我们尊重它们的这一古老风俗。’
“鸟儿们没有听说过这个风俗,不过它们知道,虽然乌龟有时会做一些错事,但它曾广泛地做过旅行,因而它知道许多别的民族的风俗。于是它们每个人都起了一个新名字。乌龟也起了个新名字,叫做‘你们大家。’
“空中宴会开始了,主人们十分欣喜地环视着客人们。披着五颜六色羽毛的乌龟站起来致辞,它代表大家感谢主人的盛情款待。它的演说是那样的动人,以至于鸟儿们都感到十分欣慰,正是它们把它带到筵席上来的。它们频频点头,唧唧称赞乌龟说的一切。当主人看到它与众不同的气度时,便把它看成是鸟儿们的首领。
“主人们给客人们拿出象征喜庆的可拉果,接着人们又端出各种美味佳肴,乌龟连做梦都没有见过这些东西。不一会儿,人们端来刚刚出锅的鲜美的鱼汤和肉汤。乌龟垂涎欲滴,再也忍耐不住,便开始大口大口地喝起来。主人们又拿出用棕桐油和鲜鱼烹制成的木薯糕和浓汤,最后捧出了一坛一坛的棕榈酒。待一切都齐备后,主人走上前来,先品尝了每一种佳肴之后,便请客人——鸟儿们用餐。此时,乌龟突然跳到主人的脚上,问道:‘这筵席你是为谁准备的?’
“‘你们大家。’主人答道。
“乌龟转身对鸟儿们说,‘你们还记得我的名字吗?我叫“你们大家”。这里的风俗是发言人在先,然后才轮到别人。等我吃完后你们再用餐吧,主人会为你们准备的。’
“乌龟开始大吃起来。鸟儿们气愤地发起牢骚。主人们还以为首领先用餐是它们的规矩。于是乌龟吃完所有的最好吃的东西,还喝了两罐棕榈酒。它吃得实在太饱了,它的躯体从甲壳儿里撑了出来。
“鸟儿们围过来吃乌龟剩下的饭菜,啄它扔下的骨头。其中有几只鸟因为气愤还拒绝用餐。它们只好饿着肚子回家。不过在它们离开之前把借给乌龟的羽毛收了回来。乌龟虽然酒足饭饱,可是它没了翅膀再也不能飞回家。它请鸟儿们捎信给妻子,鸟儿们拒绝了。最后还是鹦鹉,虽然它比其他鸟儿们更气愤,突然改变了主张,同意给它捎个口信。
“‘告诉我妻子,’乌龟说,‘让它把家里所有柔软的东西都拿出去铺在院子里,这样我可以跳下去不至于冒生命危险。’
“鹦鹉许诺一定帮它传话。接着便飞走了。可它到乌龟家后,让它妻子把所有的硬东西都搬出去。于是她把丈夫的锄头、大砍刀、长矛、猎枪都搬了出去。乌龟在天上往下面看,看见妻子正往外面搬东西,可因为太远,什么也没看清。当一切似乎都准备停当之后,它开始下降,它不停地降呀降呀,越降越快,终于无法停止,‘梆’地一声掉在院子里。”
“它摔死了吗?”爱金玛问。
“没有,”艾奎菲答道,“可它的甲壳儿摔成碎片了,不过它家的邻居中有一位了不起的医生。乌龟的妻子把他请到家里,他把所有的碎片都拣起来粘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乌龟壳儿是一块一块的原因。”
“这个故事里没有歌呀?”爱金玛说。
“没有,”艾奎菲说,“我得构思一个有歌的故事。不过下面该轮到你讲了。”
1、应该如何理解本文开篇的特点?
2、第三自然段中最能印证乌龟“是个十分狡猾的家伙”的句子有哪些?
3、第三自然段中对乌龟形态描写的句子是什么?
4、在第六自然段当中,鸟儿们是怎样评价乌龟的?
5.鸟儿们本来不愿理乌龟,也不想带它上天,可最终禁不住乌龟的软磨硬泡、甜言蜜语,这说明了什么?
6.乌龟不仅顺利地飞上了天,还“被选为在宴会上发言的人”,这是为什么?
7.在宴会进行的过程中,最能突出乌龟狡猾透顶的两件事是什么?
8.从文章的叙述看,只有鹦鹉同意最后帮乌龟一个忙——“给它妻子捎个口信”,鹦鹉是出于真心吗?这何以见得?
9.乌龟的最终结果是怎样的?
10.通过学习这则童话,你领悟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l、开篇充满着神秘感,易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动物界发生的事,从未逃脱过它的目光。” 3、“身体像干柴似的缩在龟壳儿里。” 4、“你的花花肠子太多了,你还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 5、这个问题应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说明乌龟也的确太狡猾;二是说明鸟儿们心地比较善良。 6.因为它是“一个雄辩家” 7.一是以尊重古老风俗为名,鼓噪大家起名宇,它起了一个富有欺骗性的名字;二是欺骗鸟儿们,说这里(天上)吃东西是“发言人在先,然后才轮到别人”,把好东西全都吃掉了。 8、不是出于真心,是想惩治一下乌龟。后来便给它妻子捎了一个假口信,让乌龟遭到了报应。 9、“聪明反被聪明误”,以害人开始,以害己告终。 l0、这是一个主观开放性试题,可根据自己认识、领悟的不同据实回答,要实事求是,突出真情实感。)
18、小溪流的歌
设计一:品读赏析式
【思路综述】
本设计用多媒体动画引导入境,力求通过对语言的品读赏析,让学生感知童话语言的品读赏析,让学生感知童话语言形象生动的特点,感知作品所塑造的形象,进而在表演中悟出本文的主题思想,并感知童话这种文学样式。
【教学简说】
一、课前准备
1、学生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熟悉教材内容。
2、教师制作4幅多媒体动画(配音乐):淙淙流淌的小溪、奔流不息的小河,滔滔不绝的大江、波涛汹涌的大海。
二、教学过程
1、感知
(1)形象感知
播放多媒体动画,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
(2)分组品读
①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要求分别细致地阅读课文的4个部分,从中找出最能体现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的特征的词各一个。
②再读课文,看看各有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一特征,在下面画上横线。
③细细品味这些词语,然后联系各部分内容,明确小溪河、小河、大江、大海各自的歌声特点、力量表现,看看它们碰到了哪些劝阻者及应对情况。
(3)制表整理
将品读赏析的结果加以整理。参照课后习题(可补充“特征”一栏)制成表格。
2、再现
各组举荐朗读能力较强、表现力强的学生,到台前表演各自品读真实性的片段(配以多媒体动画作为背景)。
方法:一名学生在台下朗读叙述性文字,一名学生在台上表演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一名学生在台前表演劝阻者。
3、整合
由分析课题入手,师生互动,共同归纳出课文的主题思想。
(1)课文为什么以“小溪流的歌”为题,而不以“小河的歌”“大江的歌”为题或“大海的歌”为题?
(2)“小溪流的歌”是一首怎样的歌?
4、练习。
(1)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看看哪些词句特别有表现力。
(2)保持语言风格不变,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出小溪流成长为海洋的过程。
【板书设计】
小溪流    快活    冲过石块的阻拦
小  河    旺盛    冲过石滩的阻止
大  江    强壮    掀起汹涌的波涛
大  海    巨大    涌向四面八方
设计二:合作探究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5:56:51 | 只看该作者

【思路综述】
关于本文的主题,学生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因此本设计力图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辩、对话交流,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主题,产生联想: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简说】
一、导入启思
文章题记说“小溪流有一个歌,是永远唱不完的”。那么,小溪流唱的是一首什么样的歌?
二、整体感知
学生速读课文,找出小溪流逐步成长的4个阶段。
小溪流      小河      大江      海洋
三、合作探究
1、分角色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说不同阶段小溪流成长的情况。如:
学生甲:我不知疲倦地往前奔流,冲过巨大石块的阻拦,拒绝枯树桩的劝止,同我的伙伴们汇合在一起,我就长大了。——我成为了一条小河。
学生乙:我精力旺盛,精神饱满,托起沉重的木船,拒绝乌鸦的恐吓,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另的小河同我汇在一起,我又长大了。——成为一条大江。
学生丙:(略)学生丁:(略)
2、小溪流在奔流中力量有没有变化?有怎样的变化?
有变化。力量逐渐变大。
3、小溪流唱的歌究竟是一首什么样的歌?
(1)师生交流。 (2)得出答案。是一首永不息止的前进中不断成长壮大的歌。
4、归纳指出主题思想要点:(1)坚持前进、永不停步;(2)在前进中不断成长。
四、延伸训练
1、小溪流的歌给你什么启示?2、由溪流的形象你联想到了些什么?
【板书设计】
     冲过巨大石块阻拦     奔流不息
    小溪流
             拒绝枯树桩的劝止     汇成小河
       托起沉重的木船       奔流不息
        小  河 1
     拒绝乌鸦的恐吓       汇成大江
     掀起汹涌的波涛       奔流不息
    大  江
     拒绝泥沙的劝止       汇成大海
     不断地涌起来
                                  永不休息
    海  洋   向上、向前
                                  无尽无止
     拒绝沉船的劝止
设计三:拓展阅读式
课后补充
童话是一种儿童文学样式,它通过丰富的想像、联想,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和知识教育。童话教学要特别注意儿童的接受心理,切忌成人化、一律化和替代灌输。
19、基因畅想
【教材简析】
《基因畅想》是一篇带有科幻性质的科学小品。作者本人是身处基因实验研究前沿的美国著名心外科专家,作者在文中介绍了科学家利用基因技术进行科学实验的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人类利用基因技术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和科学的想象。本文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作者用极富文学性的语言,“将干巴巴的专业话题写得好读、耐读、幽默、风趣甚至顽皮”(韩小蕙语),很值得品味;结构上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合乎情理地交待了作者畅想的缘由,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写作手法的作用。
本课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对基因技术可能缺乏了解,因此,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课前介绍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如有可能,还可以请有关专家举办一次专题讲座,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本课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幻想,文章中既有作者对科学实验情况的介绍,又有对未来的展望。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地阅读课文,分清把握住这两部分内容。
作家韩小蕙在向《散文》(海外版)推荐《基因畅想》这篇文章时说:“本文包容着严肃而深刻的人类生存命题。”基因技术未来能否改变人们的生活?基因技术会给人类带来那些影响?这些是在我们对基因进行畅想的同时,应引导学生思考的。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搜集、利用信息的能力,激发想像力;
2、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及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3、使学生树立为造福人类而努力的远大理想。
【教学方法】  活动性阅读教学法
【教学重难点】
1、对“基因”及其技术的了解,以及基因技术的应用;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所叙的实验、事例那些是事实,那些是对未来的展望;
3、丰富学生知识,拓展他们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关心科学。
【教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布置预习:①反复朗读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②预习〔思考与练习〕一、三题,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2、教师要准备的资料,如①克隆绵羊“多利”的图片;②一些转基因果蔬品种的图片;③《爱的奉献》剧情资料;④《法律无情--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剧情资料;⑤教学中所用的幻灯片或课件;⑥有关转基因产品副作用的资料;⑦比赛规则等(以便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条件具备的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要点】  ①导入课文;②探讨课文;③畅想未来;④拓展课文。
【教学步骤】(教学中的所有活动均须计分并纳入各语文活动小组)
一、师生互动,导入课文(以形象的视觉效果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提高学生搜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及产生关注当代社会科技动向的自豪感。使学生认识到基因技术不仅在动物界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且己广泛、成功地应用于植物界。(附: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也可以现场展示一些转基因的果蔬品种。)
1、出示克隆绵羊“多利”的图片,请学生谈谈对此的了解。
2、出示一些转基因果蔬品种的图片,请学生谈谈对这些的了解。
3、检查预习
①《基因畅想》是一篇带有       的科学小品。(科幻性质)作者是(   )。(漆孝诗),是哪个国家的心外科专家?(美国)
②解释“憨态可掬”一词(见课文p126)并给“虔诚”的“虔”字注音(qián)
③请解释什么是“基因”(见课文p126)
二、学生互动,探讨课文(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按语文活动小组进行竞赛。)
1、本文作者从什么写起?(自己获奖)“奖章上镌刻着一头憨态可掬的猪”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为下文设下伏笔,由此引发对基因发展“猪身人心”的畅想,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2、文章的哪一句告诉了读者“猪身人心”只是一种想象?(“在开车回家的路上,我时不时如此想象”)
3、作者为什么要和猪打交道?(为基因技术研究)
4、第四段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作用)
5、哪一项科研是堪称20世纪最出神入化、最富有前瞻性的创举?具体说说进行这项研究的原因及探索过程。
明确:这项科研创举指的是:“科学家成功地用人心脏的基因转录在猪身上,制成了猪身人心。”原因及探索过程可从第五段来概括。原因是需要心脏移植的人很多而心脏来源却很少,“每年至少有多达二万人在等待中”“抱憾而去”。探索过程:1960年哈迪用将黑猩猩的心脏装在了一个濒危病人身上,首开心脏移植先河;“尔后,贝利又将狒狒的心脏移到先天心脏病婴儿身上”;经过近二十载的探索,科学家成功地用人心脏的基因转录在猪身上,制成猪身人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5:56:58 | 只看该作者

6、基因技术到目前为止,有没有成功地应用于人类?原因何在?
明确:没有,“原因是某些猪病毒会因此传染给人”,使得“该计划被迫暂停”。
7、假如使用于人类,作者的想像会成功吗?他做了哪些大胆的设想?
可从第六段来概括。“像以往任何医学生物的创新,猪病毒肯定会在不久得到有效控制,猪身人心势必造福全人类”。“实现上述大胆的设想肯定已为时不远”。
大胆的设想有“再过几年,心外科医师能像修理工为汽车或自行车换上新零件一样,为晚期或先天心脏病人换上簇新的生物零件—猪身人心”;“医学专家为病人量体裁衣……届时……为病人换上早就超立体设计、生产好的基因心脏,无须多久患者便能健康如初”;“医师们在病人换心后出院时,……‘您走好,不必心有余悸,我们的产品保质四十年’”。
8、国外的一些科学家,在生物科学方面积极尝试、大胆设想,我国对基因技术的研究有没有大胆尝试?(此题学生要是能举出一、二个例子就应该肯定、表扬。)
9、漆孝诗大胆畅想时的心情你能体会吗?为什么?
此题意在使学生学习本课结构上的特点—倒叙(只要扣住课文言之成理即可)。
三、自由发挥,畅想未来
世界上的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基因工程会不会也有弊端?如果有,你想如何解决弊端?
设计此题引起学生的争论,从而进一步巩固并拓展学生对基因技术的认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可展示关于转基因产品副作用的资料,帮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
竞赛完成后对课文进行小结(可出示板书) 四、大胆想像,拓展课文(可课外进行)
1、《爱的奉献》剧情:一位才华横溢的中学生,在放学路上救助了一个即将被车撞的儿童,自己却遭不幸,经抢救虽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成了植物人。面对这个不幸的孩子,英雄的少年,双方孩子的父母及广大师生向社会各界呼吁--请大家献一分真情,挽救这位少年英雄。
师:人世间最动人的莫过于亲情,面对这样一位令人敬佩且不幸的孩子,面对这样一令人同情的家长,我们一定要想想办法,让幸福重回少年身边。
此剧情部分由一名同学叙述,并配以哀伤的轻音乐;教师叙述部分可配以《爱的奉献》轻音乐烘托气氛。这是一道开放型的问题,可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从而产生共鸣。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想像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利用能力。附:也可使用其他相类似的资料或其他形式。
2、《法律无情--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剧情:一位民警由于破获了一桩走私大案而被黑社会报复,陷害民警为杀人凶手,警方己掌握了人证(曾见他与死者在一起)、物证(在凶案现场留下了凶手的血样,经化验与民警一样为B型)。
师:请同学们做名律师,还民警以清白,还正义一个公道。
此题的设计意图在于抓住学生爱打抱不平的心理,激发起想像力及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引导学生对课文知识进行延伸,同时,也可渗透情感教育。
五、小结
围绕《基因畅想》及学生的讨论,展望美好前景,取利弃弊,激励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科学,树立为人类造福的远大理想。  
六、作业
1、课后查找资料,了解有关克隆、基因、基因图、基因工程等知识。
2、选择有关基因工程中你感兴趣的课题,并搜集有关资料,装订成册,互相阅读。
  ①获奖、奖章刻的是猪  设下伏笔、引发畅想(倒叙) 一 ②交代是想象,是对基因发展的想象
基   ③写为什么要和猪打交道→基因技术研究
因    ④过渡段
畅 二 ⑤“猪身人心”—惊世之作及背景、必要性、紧迫性
想   ⑥对基因技术发展进行前瞻性畅想
三、⑦⑧基因畅想,不是梦,很快能实现(回到现实)








20、如果人类也有尾巴
一、教学设想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兴趣的科技小品,它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像合理有据,富有逻辑。教学本文,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宜采用导读式、启发式、表演、阅读归纳、辩论等手段。
  二、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个《动物夸尾巴》的故事、小品或小快板等,内容为动物尾巴的特点、功能等,准备上课表演。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写作、口头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
  (二)导入新课
  由学生表演自己创作的《动物夸尾巴》。主要角色可包括:机灵的猴子、漂亮的松鼠、美丽的孔雀、可爱的兔子、矫健的燕子、威严的老虎等。台词内容:尾巴的特点及功能。教师可与班内同学一起对各小组的表演进行评价,选出最佳表演小组。
  【设计说明】此为全课的引子,能自然、恰当地导入新课能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制作多媒体动画,让学生给予配音表演,引入新课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三)初涉新课
  看图说话,本文有一幅生动而有趣的图画——长了尾巴的人类。课前可将此图加工复制成放大的彩色图画,课堂上展示此图,会吸引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进行观察,并让学生把看到的有趣的地方说出来。
  【设计说明】此环节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进入新课,符合学生心理,易于调动积极性,而且也充分利用了教材资源;在学生赏图说画的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口头表达能力,也激起了学生探究课文的强烈愿望。
  (四)细读课文
  1.学生阅读课文,联系前面看图说话的内容,归纳作者想像的人类尾巴的作用与功能。(可分组活动,比一比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可让各小组将提纲写在胶片或玻璃板上,准备通过投影与其他组交流)
  【设计说明】此环节将引导学生对文章3、4两段认真细读。进而归纳要点,整理提纲。此过程既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又锻炼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充分体现自主与合作学习的特点。(做得好的组应给予鼓励)
  提纲如下:(供参考)
  (1)表情达意(表示歉意、赞同、友好、爱意等)。
  (2)保健作用(感知温度、丰富的穴位可治疑难病症)。
  (3)带来操作之便。
  2.提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作者怎么会想到让人类长一条尾巴呢?
  (可从文章第一自然段找答案,归纳出是源自于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可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来源于发明者对生活的认真观察和思考,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也可让学生发言,说说哪些发明创造是受到了生活中的什么启发。如,飞机的发明,锯子的发明等)
  (五)课堂讨论
  1.各抒己见
  作者在想像了人类有尾巴的种种好处后,得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结论?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愿意长一条实用而健美的尾巴?
  【设计说明】课文最后把人类贫困、短寿、行动不便等归罪于没有尾巴,认为尾巴的消失是人类的退化,并希望世人都有一条实用而健美的尾巴。此结论尽管是作者的一个美好心愿,但事实上有好多人并不认同。安排此活动在于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因为赞同者,必然会将课内有关尾巴的功能和作用作为依据,并结合生活实际作更广阔的想像;不赞同者显然与课文作者的观点相悖,欲使之树立,不得不充分展开想像,为自己的观点找依据。此活动引导得好,将会形成课堂高潮,出现彼此相争的热烈场面。此情此景,对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捍卫自己的观点的能力无疑是最好的契机。
  附:本环节也可以辩论的形式出现,论题可拟为:(1)尾巴的消失是人类的退化;(2)尾巴的消失是人类的进化。(辩论要求较高,需广泛的搜集资料,作大量的准备。因此可放在第二课时专题举行)
  2.奇思妙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5:57:05 | 只看该作者

  口头作文,以“假如……”为题展开想像,提出新奇的见解,学生活动,可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推选出同学在班内讲。
  【设计说明】“如果人类也有尾巴”这个设想大胆而新奇,文章第一段交代了作者在动物园观赏动物时的所见所感,由此引发超常的设想,不失为一位关心生活、热爱生活的人。学习本文作者,做生活的有心人,看到生活中的矛盾,要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想像,以求解决矛盾,人类的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假想的实现。因此,此活动应该是本节课的一个升华,在此学生的想像力可得到充分的发展。
  (六)布置作业
  将“假如……”一题写成日记。
 【设计说明】口头作文环节当堂实施,不可能尽善尽美,将此留为作业,一方面完善课内想像成果,一方面转化为写作的训练,再一方面我们的想像是否科学,留在日记中好待将来验证,说不定由此能激发学生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过程(片断)
  说明:本部分内容是第一课时学生分析理解课文内容后,就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提出的观点你是否赞同,布置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在本节课展开辩论。
  师:有的人认为尾巴的消失是人类的进化,有的认为尾巴的消失是人类的退化,你的看法是什么?请认为尾巴的消失是人类退化的同学坐在教室的左侧,认为尾巴的消失是人类进化的同学坐在教室的右侧,我们来开一场辩论会,怎么样?
  (学生积极响应)
  进化方表演小品《神奇的尾巴》,以此展示本方观点。
  学生1(两手自然垂下,做袋鼠姿势跳上讲台):我的名字叫sofa,澳大利亚是我家,听我来段数来宝,把我的尾巴夸一夸。我的尾巴作用大,行走坐立离不开它,跳跃它能保平衡,累了垂下当沙发,别看只有三条腿,比你四条还稳哪!(学生自发的拍手打节奏)
  学生2(扮松鼠,手拿鸡毛掸放在背后):袋鼠把它的尾巴夸,我的尾巴也不差,我的尾巴粗又大,晚上能当被子搭,如果遇上雷阵雨,还能当成伞来打。如果敌人来找碴,尾巴变成伞一把,一飞飞到树底下,轻轻松松躲过它。
  (学生热烈鼓掌)
 退化方也不示弱,表演相声《两只老鼠》。
 生1:晦!哥们,今天到哪搞地下工作了?
 生2:哼!别提了,本来想到姓王的家搞点东西吃,可是一不小心,把这条尾巴夹住了。(指着尾巴)
 生1:那你是怎么逃出来的?
 生2:多亏我吃的多,力气大,费了好大劲才把尾巴给拽出来,否则小命就完了。
 生1:是呀!这条尾巴真没用,不仅不能当武器,还经常拖累我们。
 生2:可是有些愚蠢的人们还想要一条尾巴,真是不知好歹。咦!前面那么热闹,在干什么呀?
 生1:好像在开什么尾巴大会。
 生2:凑个热闹去!
 生1:走!
 师:双方的表演都很精彩,那么,看了对方的表演,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1:对方的表演很精彩,但那是动物尾巴的功能,不是人尾的功能。
 生2:老鼠可利用尾巴偷油,这也是尾巴的功能,因此对方说老鼠的尾巴真没用是不对的。
 生3:两方的表演都很精彩,表达自己的观点,各有特点。
 师:小品短小精悍,语言的节奏感很强,相声语言幽默,感染力强,最主要的是通过表演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轻松之后,请同学们把课下收集的资料在组内交流,想一想,对方可能会提出怎样的观点,我们如何进行反驳。(双方在组内交流大约5分钟)
 【设计说明】在收集资料,进行辩论时,辩论双方不能只对“人类进化史”进行辩论,还应体现大胆的想像,合理的推测。为此,第一课时可提示学生从动物的尾巴上找到启示,大胆的采用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就使双方的观点由抽象化转变为形象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才乐于接受,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此外学生的表演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师:同学们都是有备而来,我们的辩论开始。(学生跃跃欲试)
  进化方生1(阐述观点):我方的观点是人类的尾巴的消失是人类的进化。达尔文在《生物进化论》中明确指出,“适者生存”,这说明人类的尾巴没有用了,才被淘汰。人类经过几十万年才进化成今天这个样子,难道要出现“返祖现象”吗?难道要返回类人猿时代吗?(双方鼓掌)
  退化方生1:在历史课上,我们学过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难道人有了尾巴就不是人了吗?(质问的口气)《十万个为什么》中谈到人的胚胎发育到两个月末时,是有尾巴的,你能说那不是人吗?
  进化方生2(立刻反驳):虽然人的胚胎发育到两个月末时是有尾巴的,但是,在胎儿的成长过程中,控制生尾的基因关闭了。如果小孩子生下来长着尾巴,只能说明控制生尾的基因出了毛病而没有关闭。(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进化方生3:我们不否认我们的祖先长着尾巴,但在进化的过程中,尾巴的消失就证明人类不需要尾巴。
  退化方生2:人类之所以没有尾巴,是因为人类没有好好利用尾巴。
  退化方生3(阐述观点):人类长了尾巴可以表情达意,正像书中所说的:人们一旦做了错事,最先垂下的自然是尾巴;表示赞同时,也许会像狗一样把尾巴翘起来,摇未摇去;人们选举领导,甚至议员、总统的选举,举的不是手而是尾巴。
  进化方生1:人类足可以用握手以及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感情,有了尾巴不就是多余的吗?(反问的语气增强语言的气势)
  退化方生4(强烈抗议):请对方辩友注意你的言词,难道你为了表达你的感情,就一定要长出一条尾巴吗?
  退化方生5(阐述观点):我认为人类有尾巴会便于操作,正如书中所画(130页),有一个人在锯木头时,可用自己的尾巴卷住木头,木头就不容易滚动;那位妇女可用尾巴卷住自己的女儿,在干活时就不会把女儿丢失。
  进化方生4(阐述观点):如果人类有尾巴,会给人类带来许多不便。例如:骑车时会把尾巴绞在车轮里,关门时会把尾巴夹住。
  退化方生2(抓住对方同学的漏洞,抢先站起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人可以长出具有动物尾巴功能的尾巴。《百科全书》中写道:鱼尾有点像扇子,用力摆动时,推动身体向前游,同时还能控制方向,起舵的作用,如果人类的尾巴到水中变成鱼尾的形状,不就省得潜水员穿上笨重的脚蹼了吗?
  退化方生6:蜘蛛猴的尾巴被称为“第五只手”,松鼠的尾巴有多种的功能,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尾巴,生活会更丰富多彩。
  进化方生5:这是动物的尾巴的功能,不是人的尾巴的功能。(双方争论的异常激烈)
  退化方生3:当今的科学技术已经很先进了,我们可以把控制动物尾巴功能的基因转入人的尾巴上,让人类有一条多功能的尾巴。(掌声响起)
 进化方生5;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如果把动物尾巴上的基因转入人类尾巴中,异体移植就会出现排异现象,所以我方认为人类不可能有多功能的尾巴,人类的尾巴是单调的,没用的。
  退化方生7:英国古人类学家获•克森在《人类之后》里勾勒出50万年后,由于未来环境严重污染,地球上只有抗污性很强的水中藻类的存在,这成了人类的食粮,未来人长着尾巴,尾巴上长着一个大脉管,来吸取湖中的蓝绿色藻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5:57:11 | 只看该作者


  进化方生1(反应很快):为了不使我们的子孙后代长一条没有用的尾巴,同学们,请珍惜我们的环境吧!对方同学,你们是选择珍惜环境呢?还是选择长一条尾巴?(掌声再次响起)
  师:同学们唇枪舌剑,辩论得很激烈。正方同学抓住尾巴的功能,想像新奇。反方同学从达尔文的《进化论》入手,搜集大量的资料,想像到人类尾巴可能带来的诸多不便,有理有据,想像大胆。我们的辩论很成功。
  【设计说明】语文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辩论就属于语文学习的一种形式,是听与说的互动过程,可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这正是口语交际要培养的能力。辩论越激烈,学生的思维越活跃,双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的气氛会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大胆想像。另外这种形式还有利于激活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和习惯,发展学生的个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等。在教学中,我们不妨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这样的机会。
综合性学习: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懂得必须以科学、人文的态度利用科学,否则会对人类与社会造成危害。
2、培养学生初步学会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运用资料、独立思考,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整体构思
为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让科学为人类造福,促进人类幸福,而不致成为祸害。我们开展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思路:围绕大主题“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确定探究的小主题,然后制定研究方案,收集资料,处理资料,提出观点,撰写研究报告。通过墙报、展板、口头概述或辩论等形式展示探究成果后交流心得体会。活动形式有搜集资料,调查访问,讨论、辩论。
方法指导
为便于调查,尽可能准备一些必需的工具。如:照相机、录象机、问卷记录本、学生证等。调查方法有实地调查、问卷调查(调查前设计一些调查问卷,问卷设计要突出调查的主问题)、随机调查。收集资料应注意搜集到的资料要注明来源。
方案设计:
(一)课前准备
动员阶段:
1、教师向学生讲述什么是综合性学习以及综合性学习的特点、目标、评价。
2、回顾已学过的有关现代科技的文章。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供的阅读材料。初步感受现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丰富人类社会的生活的作用以及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思考人类应如何应用科学,让科学为人类造福,促进人类幸福,而不致成为祸害。
3、组织学生思考、讨论身边的科技产品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和烦恼。
实践阶段:
1、归纳讨论中提出的各种观点,引导学生确定在“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这个大主题下我们要深入探究的小主题。如“电视与人类生活”“因特网与人类生活”“手机与人类生活”“现代科技与医疗研究”“现代科技与农业”“现代科技与国防”“现代科技与服务行业”“科技进步带来的环境问题”“游戏机对青少年的影响”等。
2、分组,指定小组负责人,各组确定一个感兴趣的探究主题。
3、各组围绕探究主题制定研究方案,分工合作,或从报刊、书籍或其它媒体获取有关资料,或调查访问,获取第一手资料。然后整理、归类、讨论、分析所收集的资料,提出自己的观点,撰写研究报告、小论文。在这一环节,注意提醒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应及时做好活动记录、感受和体验记录。
(二)课堂活动
1、多媒体展示几幅科技进步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丰富人类生活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祸害的影音画面,渲染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2、主持人激情导入
3、各探究小组负责人简要概述本组的活动方案及实施过程,并利用展板或投影仪或多媒体,口头概述展示本小组的探究成果,总结本组的观点。(30分钟)
4、主持人总结各组发言,归纳各组观点,提出课外延伸的辩题。
5、各组代表交流探究活动心得体会。
6、布置课外延伸题目。
(三)课后延伸
1、开一场辩论会。辩题:科技发展,带来了什么?
正方观点: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便利。反方观点: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烦恼。
2、让学生针对探究过程中大家取得共识,并希望引起更多人注意的某一问题,在小组或班级讨论的基础上,写成一篇倡议书。
3、今天的科幻也许就是明天的现实,让学生对50年后某一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对人们的影响展开想象,写成一篇文章。
4、开展一次以“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为话题的作文比赛。
链接材料
(一)教学实录
1、多媒体渲染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播放几幅科技进步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丰富人类生活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祸害的影音画面。
2、主持人激情导入
刚刚同学们从屏幕上也看到了,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次次的科技革命,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使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好处。它不仅极大的改善和丰富了我们的物质生活,还对我们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很难想象,没有这些科学技术,人类的生活将会回到怎样的一种状态。但是,在感受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好处的同时,我们也已经感受到它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威胁、祸害。如“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土地板结”、“疯牛病”等新型疾病的发生、“生化武器”、“核泄漏”等,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一件件令人触目惊心。面对科学这把“双刃剑”,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必要、有义务、有责任来认识它、引导它,让它用来造福人类,促进人类幸福,而不是,祸害人类。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开展了这一次综合性学习。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全班同学积极参与,精心准备了将近一个月,今天我们将各组的探究成果隆重的展示给大家!谢谢!有请第一小组。
3、各探究小组负责人简要概述本组的活动方案及实施过程,并利用展板或投影仪或多媒体,口头概述展示本小组的探究成果,总结本组的观点。
第一组:我们组探究的主题是“手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接到了课程任务,我们激动极了!手机!这一种极为普通的通讯工具,让我们兴奋不已.一场研究活动便开始了!
首先我们建立了探究小组。经过再三思考,我们确定了主题'手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不久,我们的行动开始了!!我们分配了任务.我负责指定任务,灿芳负责一切电脑操作,泽兰,泽源,彩玲负责其他.下面是我们的探究计划:
第一步,我们想从中学生入手,考虑到现在的中学生对手机的'好感',于是,我们打算拟定一份问卷调查,看看这些不明原因的所在之处。
第二步,我们要对手机的好坏进行查找,从各种书籍,报刊,图书馆,网络上等来调查。
其次,了解手机的利弊之分:
接着,统计调查问卷:整理,归类,讨论,分析。
紧接着,写研究报告,心得体会,总结。
我们共发出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分析结果见下。
百分之二十的持有手机的同学都赞成有手机,觉得有手机没有什么大不了,而且手机除了联络之外还会用在许多不同地方。好处与坏处的观点基本一致——好好地正确使用手机。
百分之三十的没有手机的同学:无意见——有也好,方便通讯;没有也是好,不用花心思在手机上,也不用额外消费,对于“手机对中学生来说是无益处”的说法,存在否定态度。
我们从各种书籍,报刊,图书馆,网络上对手机的好坏进行查找得出手机的好处与坏处如下。
好处:
一.方便通讯联络
二.带来更多获取信息的途径,因为很多手机可以上网
三.增加生活情趣
四.不用到处找电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0-6 08:3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