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案例《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所描写的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的特点。
2、从作者对待南方和朔方不同的思想情感中,体会作者的思想倾向。
3、体会雪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
1、朔方雪景图特点和情感
教学难点:
1、雪的象征意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精读,体验情感。
1、雪和朔方雪,作者分别流露怎样的情感?
2、作者情感上更倾向于哪里的雪?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
引导:文章描写了江南和朔方不同的雪景,本文看似只单纯的写景,但字里行间,无一不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了作者的情感。描写江南的雪抒发
了 之情;而写朔方的雪表达了
的感情。
明确:喜爱和向往
赞赏 赞颂
朔方雪 但是
3、朗读第4自然段,作者如何描写朔方雪?
4、朗读第5自然段,说说朔方雪是在怎样的环境下纷飞的?
5、与江南的雪相比它显得孤独,它如何面对这份孤独?它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明确:这是一幅苍凉悲壮,雄浑俊伟的朔方雪纷飞图。朔方雪蓬勃而孤独,不屈不挠,勇于斗争、勇于献身是它的精神内核。朔方雪是值得赞赏的。
二、悟读,体会象征意义。
1、一切景物皆情语,《雪》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诗,作者不是单纯写雪景,请你探究雪的象征意义。
2、背景介绍:
《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然而,北方还处于一片寒冻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与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姿态,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战取理想的春天。他不仅以小说、杂文进行战斗。而且“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野草》共收散文诗二十三篇,也是鲁迅追求革命真理、抒情述怀与进行对敌斗争的记录。本文也是鲁迅当时内心世界形象化的表现。
朔方雪的精神品质————(象征)———鲁迅的精神品质
(雪蓬勃而孤独,不屈不挠, (孤独 坚强不屈的战士)
勇于斗争、勇于献身)
三、赏读,探究句子内涵。
如何理解“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明确:朔方的雪特点之一是孤独,它完成升华是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才让它成为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
像鲁迅先生,当民众麻木时,他是孤独的,纵使孤独,依然抗争,它正如鲁迅勇于战斗,勇于抗争,勇于献身的精神。
板书设计:
江南的雪 喜爱 向往
雪
朔方的雪 赞赏 赞颂
朔方雪的精神品质————(象征)———鲁迅的精神品质
(雪蓬勃而孤独,不屈不挠, (孤独 坚强不屈的战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