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26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2 分子和原子教案及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11:58: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作者及工作单位  广西柳州融水县融水镇中学     张婷娟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为进一步探究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奠定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分子、原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并不完全是陌生的,在物理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一些关于分子的知识。由于分子看不见也摸不着,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所以,本节课要带领学生进入微观世界,首先认识分子的客观存在;然后建立微观粒子模型,体会它与宏观物质不同,掌握用微观理论解释宏观变化。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主要采用:情景激发、联想推理、实验探究、电脑模拟等几种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试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首先提出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确立物质是由分子等粒子构成的观点,然后通过学生的活动探究,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抽象的思维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建立分子概念,并能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难点:抽象思维的培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11:58:32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情境问题】:我们曾学过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一首诗《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为有暗香来”是何故?为什么我们能闻到梅花的暗香? 生活中同学们还有哪些这样的体验?
2、【图片展示】:花香、蔗糖溶解、衣服晾干、水蒸发等图片
3、【教师问题】:
1)      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会变干?
2)      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是为什么?
3)      为什么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
4)      敞口容器里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果受热会减少更快,为什么?
【过度】:当我们学习课2 《分子和原子》后同学们就会找到了答案
1、联系生活回答

2、看图片

3、质疑、思考


用图片展现生活中自然现象创设情景,在感知自然现象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并引出本课题。
二、探究物质的微粒性
1、【问题与思考】:品红为什么能扩散?衣服为什么会干?糖在水里为什么会溶解?
2、【过度】:在很久以前许多学者就对上述这些问题的探究产生了兴趣,他们提出了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设想,并用于解释以上现象。现在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已证明,物质的确是由微小的粒子构——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现在还可以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动原子。
3、【课件展示】:教材P50图3-6、3-7,放视频“显微镜下的苯分子”。
1、【实验探究】一:品红扩散。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3、观察、思考、讨论归纳物质的微粒性。板书: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采用实验探究、视频播放、电脑模拟展示相结合的方法呈现或再现分子、原子的行为特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分子、原子的微观世界,使学生感受到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
三、探究分子的特征
(一)、分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
1、【过度】:花香能闻到,但却看不到,湿衣服干了,却不看不到是怎样干的,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我们能看见水,而却看不见水分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请听水分子的自述。
2、【问题与思考】:同学们,听了水分子的叙述,你明白分子有什么特征?
3、【课件展示】:水分子自述。
1、一名学生当水分子,朗读:“水分子自述”。
2-3、讨论、归纳回答。板书:分子体积、质量都很小。
以拟人方法让学生理解“分子很小”。

(二)、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1、【活动与探究】一:品红扩散。
2、【问题与思考】:品红在水中的扩散现象你得到分子有什么特征?
3、板书: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活动与探究】二:氨分子运动
4、【过度】:同学们你想亲自体验一下分子是怎样运动的吗?请你能根据老师提供的仪器、药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5、【课件出示】:【仪器、药品】: 大、小烧杯、大试管、胶头滴管、棉花、滤纸条、橡皮塞、浓氨水、酚酞试液。
【 实验要求】:用以上仪器、药品设计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可参照P50活动与探究)
6、【课件展示】:实验方案一、方案二。  
7、【播放视频】:再现方案一、方案二实验现象。
8、【问题与思考】:分子的运动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9、【课件展示】:不同温度下水分子运动的微观示意图
10、板书: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11、【问题与思考】:生活中你能举出几个事例,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吗?
1—2、观察、思考回答。
4—5、小组讨论,拿出实验方案,展示成果
6、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案进行实验并观察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小组展示实验结果。
7—9、观察、讨论归纳。
10、结合刚学过的分子的基本性质回答。
让学生设计实验亲自探究,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参与意识
(三)、分子间有间隔
1、【情景问题】: “等式1+1=2”会成立吗?50ML水+50ML酒精=100ML正确吗?
2、【视频播放】: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酒精分子与水分子互相挤占空隙的微观现象。
3、【问题与思考】:由以上看到的现象你得到什么结论?
4、板书:分子间有间隔。
5、【问题与思考】:分子的间隔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分子间隔大小能改变吗?
6、【问题与思考】:由此现象你得出什么结论?
7、【视频播放】:挤压二氧化氮气体
8、【师生小结】:分子间隔与物质的状态有关。液态物质较难压缩,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小;气态物质比较容易被压缩,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大;外力作用可以改变分子间隔。
9、【图片展示】:有一条条缝的水泥路
10、【问题与思考】:水泥路上为什么要留下一条条这样的缝?
11、【师生小结】:分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
1、质疑思考
2—3、观察思考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5、由两位同学各拿两支医用注射器,一支吸空气,一支吸水,两者等体积,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活塞慢慢推压,然后交换做,做完后谈谈感受。
6—10思考讨论回答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得出结论。
四、分子可分
(一)分子的概念
1、【课件展示】: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几种分子的模型
2、【问题与思考】:有以上几种分子模型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3、【师生小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4、【问题与思考】:从分子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5、【课件展示】:水受热变成水蒸气的微观过程。
水(水分子) 水蒸气(水分子)
6、【师生小结】:水蒸发变成水蒸汽,水分子本生没有变,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变,没有生成其他分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7、【课件展示】:水通电分解两个变化的微观过程。
水(水分子) 氢气(氢气分子)+氧气(氧气分子)
8、【师生小结】:水电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是化学变化。
9、【师生小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9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3、6、9学生板书

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几种分子的模型,帮助学生形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空间模型的表象,也为后面给分子下定义作铺垫。

(二)、原子的概念
1、【课件展示】:电解水、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氧化汞分解的微观过程
氢气(分子)+氯气(分子)氯化氢(分子)
氧化汞汞(原子) + 氧气(分子)
2、【师生小结】: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更小的粒子—原子,原子可以重新结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没有发生变化。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2认真观察讨论。
3、板书: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通过课件展示,生动、形象地模拟变化的过程,使学生看到放大了的原子世界和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五、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习题。
2、巡视指导
边做练习边回答。
巩固、深化知识。
六、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小组讨论归纳回答
加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板书设计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一、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体积小、质量也很小
2、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物质的间隔比液体、固体物质的间隔大;温度越高分子的间隔越大。
三、探究粒子的概念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11:58:5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分子、原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并不完全是陌生的,在物理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一些关于分子的知识。由于分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所以,本节课要带领学生进入微观世界,首先认识分子的的客观存在;然后建立微观粒子模型,体会它与宏观物质不同,掌握用微观理论解释宏观变化。
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第一,情景激发。用一些宏观现象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梅花》诗中的“暗香”、分子的自述、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的变化等。第二,联想推理。尽量将不可见的微观粒子行为特征与学生熟悉的某些宏观事物联系进行转换理解,引导学生类比推理形成微观粒子的内部表象。第三,辅助教学。采用实验探究与电脑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展示分子的特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分子的微观世界,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分子印象。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还有以下几个亮点:
第一在情景导入,揭示课题时,为创设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知环境,我用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一首诗《梅花》引出本课题,并引发学生思考“为有暗香来”是何故?接着引导学生大胆进行猜想,为什么我们能闻到梅花的暗香?生活中同学们还有哪些这样的体验?引起学生思考与联想,根据学生的联想,老师进一步设问,随着老师的设问,学生的思考,课题自然而然得到揭示。
第二在启发诱导,在探索物质的微粒性时,我让学生通过读古诗,品诗味,感知这一自然现象的基础上,在让学生做【实验3-2】,让学生思考: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能扩散?同时播放视频:糖、盐的碾碎,花的香味,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微观粒子行为的表象。在此基础上讲解,物质是许多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然后播放出人们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苯分子图像和本分子模型,以及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最小的汉字“中国”的图像。通过以上的想象、类比、图片展示、电脑模拟等方式将自然界中司空见惯的一些变化和现象与知识点的教学联系起来,学生明白了分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小粒子。通过观察分析与科学事实的呈现,让学生感知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这样既可以做到用事实来证明,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同时又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在探讨分子的特征时,继续设疑:花香能闻到,但却看不到,湿衣服干了,却看不到是怎样干的,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我们能看见水,而却看不见水分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请听水分子的自述。此时播放视频:水分子的自述。并让一名学生当水分子。运用具体的数字和拟人化的手法,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四是在探究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这个知识点时,我把本节教材中安排的“活动与探究”,这个探究活动做了改进,让学生根据老师所给的仪器、药品及老师的提示,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然后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让学生汇报交流各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在学生汇报时,适时播放视频,再现氨分子运动扩散接触到酚酞,使酚酞溶液变红的过程,这样不但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构成任何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更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
第五、在归纳总结时,抛出问题:学完本课题你们知道了什么?学生可以自由回答、可同桌进行交流或小组讨论在本节课中学到了哪些知识。这样可以让学生相互取长补短,并有助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11:58:58 | 只看该作者
随堂练习
1、填空
(1)物质的分子间有_________,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其分子间的______,液体、固体不容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______。
(2)、化合物的分子由      种原子构成,单质的分子由     种原子构成。
(3)、化学反应中,构成反应物分子的______重新组合成新的______
2、用分子的观点分析解释一下现象:
(1)酒精挥发
(2)碘受热变成碘蒸气
(3)墙内开花墙外香。空气中氧气分子与氯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的性质相同。
(4)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凉干参加化学反应的二氧化碳分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3、按图3所示装置,上瓶盛的是空气,下瓶盛的是
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当抽去中间玻璃片后,预测
会观察到什么现象?若此现象能发生,说明什么问题?
4、在距加油站一定距离的范围内为什么要严禁烟火?
5、某同学在家做了一个实验: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
100 mL的水,向水中放人一块糖,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过一会儿发现糖块不见了,液面比原来水平线降低了。通过这一现象,请你推测分子有哪些性质?请你重新设计一个实验进行探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9 22:2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