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表格式教案合集免费下载

[复制链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7:17:5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导读课文三、四段。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及他是怎样克服的。
2、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说前两段主要内容。
2、在这种情况下詹天佑接受了任务,他又是怎样修筑的呢?
二、导读第三段:
1、默读第三段,思考:
(1) 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詹天佑采用了哪两种不同的方法?
(2)青龙桥附近的山势坡度特别大,詹天佑是怎样解决火车爬坡的难题?
2、讨论:
(1)第四自然段,“毅然”什么意思?表明了什么?(不怕困难,决心为国争光)
(2)詹天佑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做的?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3、指读第五段,想想詹天佑采用了哪两种方法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
(1)自己找出同位讨论,再指名上黑板边画图边讲讲什么是“从两端同时向中凿进的办法”,什么叫“中部凿进法”。
如有学生讲不出或画不对,再指名或讨论评议。
(2)说说两处地形特点,体会詹天佑为什么采用这两种方法,这样施工有什么好处?
(3)詹天佑为什么能采用这样的施工方法?
(体会到:1、工作周密, 2、超人的智慧和杰出的才能)
4、指名读第6段,思考:詹天佑怎样解决火车爬坡的难题的?
出示投影抽拉片,学生讨论后自己演示、讲解。
5、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了解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
师小结:我们了解到詹天佑遇到的困难和他对待困难的态度,以及克服困难的做法,说明他处处不忘为中国人争气,表现他的超人智慧和杰出才干,这些内容都突出了他是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6、指导朗读这一段,重点朗读三、四自然段。
三、导读第四段。
1、指名朗读,思考:京张铁路提前竣工的原因是什么?
2、讨论:
(1)有强烈的爱国思想,要为中国人争口气;
(2)严肃认真,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
(3)有敢于创造的才干智慧。
3、“赞叹不已”什么意思?想想外宾们会怎样赞叹?
4、齐读课文,读出自豪、赞叹。
四、回顾课文,考虑中心。
五、作业:
1、感情朗读课文。(必做)
2、练笔:我看伟大的工程。(选做)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巩固总结。
教学重点及难点: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教学过程:
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师范读,学生体会感情。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
二、总结中心。
1、提问:课文都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紧紧围绕杰出爱国,介绍了社会、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困难以及他对待困难的态度,怎样设计、施工的,讲提前两年竣工,体会到他的杰出、伟大和爱国。)
2、师再详细介绍一下詹天佑。
三、完成练习题:
1、造句:(1)指名读读书中“赞叹不已、否则”的句子。
    (2)口头造句,师生评议。
    (3)否则--
       赞叹不已--
2、听写词语:阻挠 要挟 施工 严峻 竣工 否则  赞叹不已 高山深洞 悬崖峭壁
3、交流小练笔“我看伟大工程”。
4、阅读练习:《小村庄的故事》。
5、理解句子:
(1)“--还没出世呢!”什么意思?说明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
(2)“赞叹不已”什么意思?会说些什么?
四、作业:
1、预习。(必做)
2、听写课后词。(选做)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7:17:56 | 只看该作者


课 题:21鞋匠的儿子
教材类型:    所属学科:语文>>第十一册   
主备教师:黄建华    备课时间:2012/11/20    浏览人数:3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领会“尴尬、名门望族、卑微、羞辱、止歇”等词语的意思,促使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领悟林肯在辩论中处惊不乱、宽容大度的心态和以情动人的演讲风格,从而感受林肯伟大的胸怀。
教学重点:了解林肯德演讲策略。
教学难点:领悟林肯在辩论中处惊不乱、宽容大度的心态和以情动人的演讲风格,从而感受林肯伟大的胸怀。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名言导入,简介林肯。
1、出示名人名言:人,走上追求之路,就会快乐终生!成功是屡遭挫折而热情不减。
2、谁知道这是哪位名人说的话?(林肯)
3、对,是林肯说的。那么你知道林肯德生平吗?(简介林肯)
4、正是由于林肯是鞋匠的儿子,林肯在就任总统后仍遭到许多人的嘲讽与讥笑。但他都从容自信地应对,以非凡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信任和赞叹的掌声。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他博大的人格魅力!请看课文《鞋匠的儿子》(学生读课文)
5、现在你能用一句话来介绍林肯吗?或者谈谈林肯给你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到他是美国人民最伟大的儿子)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拼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检查自学,读通课文。
(1)同学间互相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2)指名学生介绍自己自学生字词的方法。
(3)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朗读,并注意纠正读音。
3、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林肯首次在参议院演说时,有参议员嘲笑他是鞋匠的儿子。林肯从容应对,以仁爱和宽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信任和赞叹的掌声。)
4、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并思考:文中谁的态度先后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三、整体感受当时参议院的气氛,从平静的文字表面体会“羞辱”。
1、大家能说一说自己的父母所从事的职业吗?3
2、我们知道林肯德父亲是一位鞋匠,那么在你看来,鞋匠是一份怎样的职业?
3、自读课文,思考:在参议员们看来,鞋匠又是个怎样的职业?(卑微)
(1)理解“尴尬”,通常情况下,什么事情会让人感到尴尬?
(2)林肯德父亲是个鞋匠怎么会使“整个参议院的议员都感到尴尬”?(他们自高自大,认为自己是非常优秀的人,而林肯是鞋匠的儿子,因为出生卑微被他们瞧不起,现在却要受林肯的领导,听从林肯的指挥。)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思考课后练习第3题。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鞋匠的儿子指的是谁?(林肯)
2、谁能讲一讲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林肯首次在参议院演说时,有参议员嘲笑他是鞋匠的儿子。林肯从容应对,以仁爱和宽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信任和赞叹的掌声。)
3、根据我们上节课的学习分析,课文可以怎样分段呢?请同学们讨论讨论并说说每段的大意。
二、精读重点段落,着重理解林肯的话。
1、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令参议员感到尴尬,于是在林肯首次参议院演说之前,就有参议员向要羞辱他。(板书:羞辱)
2、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参议员是如何羞辱林肯的?(他让林肯记住自己是鞋匠的儿子)
3、从他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谁来读这句话。看谁能读出这种“傲慢”?这难道仅仅是“傲慢”吗?你从中还读出了什么?(羞辱、讥讽、嘲笑、让林肯下不了台、让林肯从此抬不起头。)
4、当那个傲慢的参议员羞辱林肯时,所有参议员的态度如何?他们为什么会大笑起来?(他们为自己能羞辱新总统而开怀不已,哈哈大笑,这笑声充满了快意。)
5、听到这样的笑声,此时此刻,你想对林肯说什么?
6、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林肯面对当时的情况是如何做出回击的?用笔划出他当时的话。(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7、请再读一读这段话,并思考如果将句中的“非常”、“一定”、三个“永远”、“那么”去掉行不行,去掉之后的这句话和原句所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8、我们再来朗读以下林肯的这几句话,体会这几句话的涵义,并且从这些话中体会体会林肯的这几句话和原句所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三个“永远”在这里可以说用的非常巧妙。
(1) 永远记住你的忠告—从话中,发现人们还有等级观念,人与人无平等可言,作为总统,要牢记并努力改变现状。
(2) 永远是鞋匠的儿子—靠劳动吃饭,没有什么不光彩的,不会因为地位改变而改变。
(3) 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赞美父亲。
说明林肯是一个宽宏大度的、真诚的人。
9、在林肯回击以后,参议员们的态度如何?(他们沉默了)
10、在一片静默中,林肯又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了这样几句话。出示。
11、自读这几句话,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进一步体现了林肯宽宏大量、不卑不亢的人格。)
12、然后他又对所有的参议员说了什么?把它找出来,说说你的理解。
13、指名读,读了他的这几句话,你觉得林肯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是一个谦逊的人)
14、这时,参议员们的态度又有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议员们被林肯的人格魅力折服了,他们对林肯充满了尊敬。)
15、你听了林肯的演讲后想到了什么?
16、林肯,一个鞋匠的儿子能成为一个国家的总统,他靠的是什么?(自己的努力、大度、博爱、不卑不亢的人格魅力。)
17、我们一起来朗读第2—5自然段,感受林肯伟大的人格魅力。
三、学习第6自然段。
1、自读最后一段,看看作者对林肯德评价。为什么说他是最有作为的总统?看看这一段写了他的哪些作为?(林肯解放了奴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2、找出林肯说的两句话,并有感情地朗读。
“一个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希望这个房子塌下去。”
“我所希望的是它结束分裂,它应该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3、 思考林肯德两句话表明了他怎样的态度?你是怎样理解的?从他的话中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表明了林肯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林肯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4、 文章里并没有说林肯当时说话的神情如何? 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你的理由是什么?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21 鞋匠的儿子
           宽容大度
       机智
林肯   坦诚
      自豪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7:18:01 | 只看该作者


课 题: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习作六教案
教材类型:    所属学科:语文>>第十一册   
主备教师:黄建华    备课时间:2012/11/21    浏览人数:2
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知道本次习作采用调查访问或直接拜访的形式,走进社会,了解自己家乡的名人。
2、能根据习作的要求,写出一篇介绍家乡名人事迹的习作。
教学时间:2课时(其中书面习作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调查访问名人)
1、明确调查访问的对象。
(1)以本单元课文入手告诉学生巴金、钱学森、林肯等都是名人。
(2)教师举一些学生熟悉的例子,激起学生了解名人的兴趣。
(3)学生自己确定要采访的名人。
2、明确调查访问的途径。
(1)直接拜访。
(2)调查了解“名人”周围的人。
(3)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作一些资料的搜集。
3、指导做好调查访问的准备工作。
(1)确定采访的对象、时间、地点、以及各自的分工等。
(2)调查访问中除了用文字记录外,还可以通过摄影、摄像、录音等形式进行。
二、习作指导。
1、教师出示一些家乡名人的资料。
2、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家乡名人,丰富习作材料。
3、引导学生阅读例文,明确习作要求。
(1)出示教师自己精选的媒体上介绍人物事迹的文章让学生读一读。
(2)讨论明确写名人的事迹应该抓住什么来写?——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具体事例(如:名人事迹中最感动人的故事)
4、交流作文构想。
(1)学生交流:自己选择的要点、写作顺序、详略方案。(打腹稿)
(2)指导学生筛选素材。
①说清楚人物的外部特征。
②名人在某个领域做出的突出成绩。
③“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的最感人的事迹。
④彰显出的精神、品质等。
(3)注意点:一定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介绍,切忌泛泛而谈。
5、选择习作对象,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6、学生写好草稿后,再组织交流,引导学生根据习作要点进行评点,指导修改作文。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7:18:05 | 只看该作者

课 题: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练习六教案
教材类型:    所属学科:语文>>第十一册   
主备教师:黄建华    备课时间:2012/11/22    浏览人数:2
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学习倒顺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知识,丰富语言感觉,学习欣赏诗歌。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思想。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和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使用的语言很有趣,有的词倒个个儿,就变成了另外一个词,我们听一段相声。
(2)教师放事先准备好的《有趣的倒顺词》的录音,要求学生对照题中的文字来听。
(3)学生练读这段相声,重点注意加点的词。(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4)学生说出每组加点词的区别。(词义和用法)
(5)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出倒顺词的规律。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认真读题中的每一对倒顺词。(要求学生体会它们的意思是否相同)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
(3)师生小结。(有的一组倒顺词词义有区别,有的没有大的区别)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再次听录音,边听边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倒顺词。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各自想出的倒顺词。
(3)教师要求学生练习把自己想到的倒顺词补充到相声中去。
(4)拓展。(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多留意这样的词,学着去用)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大风歌》。
(1)学生自由地读诗,对于像“兮”等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或问老师、同学。
(2)教师范读。(读出诗的磅礴的气势)
(3)学生对照题中注释大致理解诗意。
(4)集体练读,同坐练背。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欣赏。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诗中表现出刘邦的英雄气概,有磅礴的气势”这个结论。
(2)根据得出的结论,学生自由讨论自己读后的感受。
(3)拓展。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作品,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学会欣赏。
(4)师生评议。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给家乡孩子的信》。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引导学生说出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5)教师重点指导“宽广、事物、希望”等词的写法,并注意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学生自读题目的要求,回忆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2)教师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你最喜欢哪句名言?这句名言给了你什么启发?
2、指导。
(1)让学生认真思考上面的问题。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或说出自己从中受到的启示、教益,或对照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或说出对自己的鼓舞和激励)
(3)同学之间互提建议。
(4)分组练说。(要求说话的同学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洪亮、速度适中,听得同学要认真)
3、练习。
(1)每组指派代表上台练说。
(2)师生评议。
4、反馈小结。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字是“撒、鞭”。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这两个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一边范写一边讲解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1)学社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2)练写这两个字。(注意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儿。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7:18:09 | 只看该作者


课 题:22.古诗两首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十一册   
主备教师:李锐    备课时间:2012/12/5    浏览人数:1
教案内容: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4、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二、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一、背诵古诗导入。
1、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同学们在课外又学会背诵了哪些古诗?现在请同学们背诵自己喜爱的古诗。
2、大家背诵的古诗中,有没有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呀?
二、学习《冬夜读书示子聿》
1、简介陆游。
2、解题,释题。
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题意: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
3、初读指导。
4、理解前两行诗句。
学问:读书学习。无遗力:不遗余力。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
5、读第二行诗,理解诗意。
始:才。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大,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6、理解第三、四行诗句的意思。
终:到底,毕竟。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躬行:亲自实践。
7、说说第三、四两行诗的意思。
8、体味第三、四句的含意:
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9、指导朗读,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地朗诵《冬夜读书示子聿》。
2、背诵这首古诗。
二、学习《观书有感》
1、按自学提纲自学古诗。
A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B、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等,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C、记下不懂的问题。
2、边听边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鉴:镜子。徘徊: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诗中指天光云影映在水塘中闪耀浮动。渠:它,措方塘。如许:如此。
3、理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
三、由学生推荐课外自学的古诗。
1、分组互相交流收集的古诗。
2、请二至三名同学当小老师,向全班同学推荐古诗。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古诗。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7:18:13 | 只看该作者

课 题:23.学与问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十一册   
主备教师:李锐    备课时间:2012/12/7    浏览人数:1
教案内容: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的意思,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体会真理。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设疑
1、讲述哥白尼小时候的故事,导入新课。
2、揭示课题:23 学与问
3、提问:学与问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词语。
钥匙、芳菲、翱翔、强健、哥白尼、五彩缤纷、
殿堂、好奇、瞬息万变、相辅相成、日新月异
(2)大致交流词义。
(3)指名读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第1自然段:“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学生有问题邀请叫别人,拜能者为师。
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第5自然段: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四、写字指导
1、指导要点:钥缤瞬辅翱
2、学生在书上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钥匙 疑团 殿堂 日新月异 好奇 强健 探求 瞬息万变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1、2自然段。
(1)学生自己读,思考:哥白尼是怎样走上科学探究之路的?
(2) 理解“不懈追求”。
(3) 简介哥白尼及其地动说。
(4) 结合科学家哥白尼的事例,启发学生谈谈“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的含义。
2、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结合上下文,理解“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3)提问:我们新一代的小学生面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应该怎么办?
(4)问:向谁问?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能者为师”的理解。
(6)引读第3自然段。
3、学习第4自然段。
(1)过渡: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联系起来,在这方面,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小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2)自己读第4自然段。
(3)沈括小时候对什么产生疑问?
理解古诗意思,知道沈括的疑问:为什么同是套话,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
(4)沈括问妈妈,妈妈是怎么回答的?
(5)后来沈括是怎样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6)从这个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
4、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讨论:学与问是什么关系?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朗读课文,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指名读课问。
2、指名说说主要内容。
3、说一说自己搜集的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写下来。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7:18:17 | 只看该作者


课 题:24.大自然的文字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十一册   
主备教师:李锐    备课时间:2012/12/11    浏览人数:1
教案内容: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自然的文字”是指什么。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情感和兴趣。
第一课时
一、由“文字”引出课题。
1、板书“文字”。问:你知道什么是文字吗?
2、还记得以前学过的课文《石头书》吗?除了石头,大自然中还有哪些事物有文字呢?揭示课题。
二、自学课文。
要求:
1、读通、读顺课文。
2、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弄懂为什么用“大自然的文字”作为课文题目。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分节朗读课文。正音,评议。
2、交流字词的意思。
铁砧 星座 罗盘……
3、说说为什么用大自然的文字作为课文题目?
四、引导学生琢磨、体味重点句子,让学生体会从小怎样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
1、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举了哪些例子说明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对人类的作用,划出有关句子。
2、交流勾画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如:“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征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从这句话我知道了云也是大自然的文字,飞行员可以根据砧状云的位置预测到雷雨,及时避开它,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3、朗读课文2-6自然段。概括主要内容。(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可以辨别方向,观察气象,了解历史的沧桑。)
4、认识大自然的文字有很多的好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呢?
(1)自由读课文最后一段,想一想。
(2)指名说一说。
(3)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五、小结课文,拓展延伸。
1、小结课文。谈一谈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拓展延伸。
(1)你还收集到大自然的哪些文字?四人小组交流。
(2)各组指定人员向全班汇报。
六、课后实践活动。
各学习小组把收集到的资料汇集起来,出一份以《大自然的文字》为主题的小报。
第二课时
进行课堂练习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09:4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