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

[复制链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7:10:57 | 只看该作者

艾滋病小斗士》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读通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推知大意。
   1、揭示课题,指名读题,说说自己对题目的理解。
   2、师简要的介绍一下艾滋病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随时正音。
    (2)读后说说“小斗士”是谁?文章通过几件事,表现了“小斗士”的勇敢坚强?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3)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学生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段。
    (2)交流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一节)写恩科西去世,引起世界许多人的关注。
      第二段:(第二——四节)写恩科西的遭遇。
      第三段;(第五——七节)写恩科西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并关心着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
      第四段:(第八——九节)写该怎样面对天灾,恩科西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三、指导写字。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书写课后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指名读课文,说说“小斗士”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一)细读课文2、3、4节,感悟“不幸”。
    1、读悟课文第2节。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从这一段你读懂了什么?
     (2)让学生抓住相关的词语,朗读体会这一段中所包含的情感。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2、读悟第三、四节。
     (1)让学生默读第三、四节,体会艾滋病的可怕。
     (2)指名读课文,体会恩科西遭遇的不幸,命运的无辜、不幸、可怜。
  (二)细读课文5、6、7、节。
    1、自由读第5、6节,恩科西知道自己的病情后是怎样做的呢?
    2、自由读第7节,同位说说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6、7节。
  (三)细读课文8、9节,感悟“关注”。
    1、自由读课文第8、9节,说说恩科西是哪一天离开人世的?
    2、出示:第九节的内容。
     (1)指名读。
     (2)体会曼德拉的话的含义。(就是激励人们在天灾面前要像恩科西那样正视现实,敢于拼搏,做顽强抗争的斗士。)
  三、联系实际,培植信心。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2、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有,遇到挫折、失败、伤残、疾病等“灾难”,我们该怎么办?
    (1)号召学生遇到“灾难”要顽强抗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对自己、对生活从满信心。
    (2)同情、帮助、尊重遇到“灾难”的人,培植他们战胜“灾难”的信心。
  板书设计:
                     顽强抗争
      15、艾滋病小斗士(恩科西)  珍爱生命
                     关爱他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7:11:03 | 只看该作者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精读第一、二自然段,了解鼎山湖泉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我国广东省肇庆市东北部的鼎湖山吗?民间传说黄帝曾铸鼎于此,因而习称鼎湖山。那儿的景色可美啦!山上有庆云寺、白云寺、荣睿碑亭、观雪亭等建筑,水帘洞、葫芦潭、飞水潭等瀑布。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到鼎湖山去聆听、辨识、品味那里的泉水声吧!
   2、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自学质疑,整体感知
  1、提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在自己最感兴趣或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正音:
  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读,并说说本课的生字在读或写时应注意些什么,你准备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2)学生交流自己读后的初步感受,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对于一些简单问题,当场予以解决,对于重点问题在精读课文时解决。
  (3)你最喜欢课文哪一个部分,为什么?读给大家听一听。
  4、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在哪里开始听到泉声,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听得更加真切,试着给课文分段。
  (2)小组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写“我们”来到风景名胜鼎湖山。
  第二段(2):写白天我们在上山途中观景听泉。
  第三段(3-5):写入夜我在庆云寺听泉及听泉的感受。
  三、练习巩固
  1、出示检测题
  2、各小组根据检测题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四、检测反馈
  1、实施检测,各人独立完成检测题。
  2、评比完成检测题的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精读课文第一、二段,初步了解鼎湖山泉水的特点,背诵第二段。
  一、复习导入:
    本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点拨新授,精读课文
  精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2、请说说自己的感受并朗读这一段。
  精读课文第二段
  1、作者在什么地方听到泉声,看见泉水的?轻声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试着给第二自然段分层(讨论交流:泉声响、泉水多、泉声美)
  2、指名读第一层,说说读了这一层你体会到泉声怎样。(板书:泉声响)齐读这句话。
  3、自由读第二层,想一想“不绝于耳”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你体会到泉水怎样?(板书:泉水多)还可以从哪儿看出泉水多?出示句子:
  进山一看,草丛石缝,到处都涌流着清亮的泉水。有时几股泉水交错流泻,遮断路面,我们寻找着垫脚的石块跳跃着前进。
  这两句话中的“涌流”和“流泻”能互换吗?它们有什么不同?
  读这两句话,体味我们寻找着垫脚的石块跳跃着前进,与泉水嬉戏的情趣。
  4、请同学们看插图,听老师读第三层,你觉得景色如何?美在哪儿?
  三、练习巩固
  1、出示检测题
  2、各小组根据检测题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四、检测反馈
  1、实施检测,各人独立完成检测题。
  2、评比完成检测题的情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想像感受泉声的美妙,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默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哪个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第三段。
    我们“循着钟声,来到半山腰的庆云寺。请大家看课文第三自然段后简单地介绍一下庆云寺。
    请同学简介庆云寺。
  三、精读第四自然段。
    师述:入夜,山中万籁俱寂,这时作者听到了什么?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作者听到了什么?请你读一读。
    出示课文“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
   2、作者是如何辨识泉声的呢?引读(师“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生“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
   3、同学们,你们喜欢听这样的声音吗?请你们用心去听,细细地朗读、体会,看看你们听到了什么?谁最用心,你们听到了什么?集体交流。
    (1)“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像什么?你听过小提琴的声音吗?举例说说,什么样的?谁来读一读。
    (2)“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像什么,这是什么样声音?指名读,女生齐读。
    (3)“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像什么,这是什么样声音?指名读,男生齐读。(4)“飞瀑跌入深潭的声音”像什么,这是什么样的声音?指名读,齐读。
    (5)你们还听到了什么样地声音?
   4、尝试背诵。
    (1)老师去掉了几个词,你还会读吗?
       出示“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___________的声音;……
    (2)再去掉几个词,你还能读吗?
      出示“那像___________的,是___________的声音;……
  四、练习巩固
   1、出示检测题
   2、学生根据检测题,复习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五、检测反馈
   1、实施检测,学生独立完成检测题。
   2、各小组汇报本组成员完成题检测题的情况,老师进行查漏补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7:11:09 | 只看该作者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4、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课文的生字和课文的第一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
   3、理解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挂图、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复习以前学过的李白的一首《望庐山瀑布》,学生一起背诵这首古诗。
  2、简介黄果树瀑布的地理位置和形成的原因。
  过渡: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顺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解决。
  1、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词:
       sī xiao   liao   ling    tang  di
    人喧马嘶  喧嚣  撩过来  聆听  胸膛  谛听
  (2)说说这些生字该怎么记住。
  (3)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3、轻声读生字,想想主要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除了写瀑布外,还写了什么?
  瀑布:声音、杨子、水花散落在黄果树小镇的情景;人们的感受:下到谷底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4、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的顺序可分为哪几段?(学生练习分段,教师进行评议总结)
  第一段(1 ):具体写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第二段(2-8):具体写在黄果树瀑布风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段
  1、指名读,理解“杰作”。(超过一般的作品)
  2、这一句话应怎么读?突出“真是”、“杰作”。
  3、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的第二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2、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的第二段
  谈话:课文的第二段具体写了作者在黄果树风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
  1、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什么?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描写黄果树瀑布的声音)
  2、这是一种怎样的声音?逐句朗读体会。
  “从远处飘来”是怎样一种声音?“像潮水般”又是怎样的声音?理解“人喧马嘶”、“喧嚣”。
  3、你能把进入黄果树风景区,听到的这种渐近渐响的声音朗读出来吗?其他同学闭目侧耳倾听,用心去感受这种声响。
  4、小结学法:整体感受——逐句朗读体会——感情朗读,想象。
  二、用上述的方法学习第3、4两段的内容
  1、各自读书,勾画。
  2、分小组交流、讨论。
  3、检查自学情况。
  第3自然段:理解比喻句“一道瀑布悬挂……好像一匹宽幅白练……。”“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大合奏”。
  第4自然段:“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银雨撒金街”是怎样的情景?展开想象进行描述。
  三、学习课文的第5-7自然段
  轻声朗读课文的第5-7自然段,想想在谷底,你站在瀑布的脚下感觉如何?
  学生自学,朗读体会。
  1、各自谈谈自己的最大感受。
  汇报程序:读相关的句子——说自己的理解——再感情朗读。
  着重理解下面的句子:
  “中间直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瀑布泻入谷底溅出的水珠直撒到我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这种舒服你体会过吗?
  “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3、在谷底欣赏瀑布,真让人激动,叫人陶醉,令人振奋。齐读第5-7自然段,读出这种感受。
  四、学习课文的第8段
  1、登上平台,我们又看到了什么?范读。
  2、简介徐霞客。
  3、指导读好“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这句话。
  板书设计:
           17、黄果树瀑布
           闻其声
       杰作  看其形
             凉丝丝的
       谈感受   乐  池
             沉  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7:11:14 | 只看该作者
     

莫高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有……有……还有……”造句。
   过程方法
    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自主互动式课堂教学流程,体验有效学习。
   情感态度
    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层次。
   4、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彩塑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国甘肃东南有一个著名的石窟,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
  (2)指名读课文中自己认为最难读的部分。
  (3)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师板书:彩塑
      壁画
      藏经洞
  4、给课文分段。
  (1)提问:课文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为一段?
  (2)学生标出分成的三段。
  三、精读课文第二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写什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的其它语句,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3、学生读后质疑,教师相机点拨。
  ①引导学生想像“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的样子,对照插图试着做出这些样子。怎样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到这些样子,从而帮助理解“个性鲜明”和“神态各异”。
  ②16米多长?读时应突出“16”这个数字。课文是如何描述这尊卧佛的神态的?
  ③“惟妙惟肖”说明了什么?游人们啧啧赞叹时会说些什么呢?
  朗读体会,指导背诵。
  4、小结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
  读课文画出中心句——读课文质疑,讨论——朗读体会直至背诵
  四、练习巩固
  1、出示检测题
  2、各小组根据检测题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五、检测反馈
  1、实施检测,各人独立完成检测题。
  2、评比完成检测题的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第3-4自然段内容,凭借课文中的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谁来说说,我们学习第二自然段时采用了怎样的方法?
  二、精读课文3-4自然段,深化理解
  精读课文第3自然段
  1、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2、讨论交流自学效果。
  ①这一自然段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结合图文,理解“精妙绝伦”和“宏伟瑰丽”的意思。
  ②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壁画宏伟瑰丽?
  ③出示投影片,学生朗读感悟。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对照插图4理解这句话的内容。这句话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介绍了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是用什么句式来表达的?
  ④文中还有哪儿也采用了这样的句式,找出来,读一读。
  图文对照,朗读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
  3、提示学生用“有……有……有……还有……”的句式,改写本自然段的第四句。
  4、朗读体会,想像画面,直至背诵。
  精读课文第4自然段。
  1、学生用以上方法自读、质疑、讨论。
  2、介绍“藏经洞”的发现及遭帝国主义掠抢、破坏的情况。
  3、指导朗读、背诵。
  4、小结。
  三、练习巩固
  1、出示检测题
  2、各小组根据检测题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四、检测反馈
  1、实施检测,各人独立完成检测题。
  2、评比完成检测题的情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第一段和第三段,理解课文内容,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一、复习导入:
  抽查学生背诵第2——4自然段的情况。
  二、精读课文第一、三段
  学习第三段
  1、介绍敦煌文化,理解“举世闻名”。
  2、由“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引导学生去联想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高超的智慧,理解“结晶”的意思。
  3、指导朗读,要读出自豪、骄傲的感受。
  学习第一段。
  1、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在哪儿呢?齐读第一段。
  2、“蜂窝似的”说明了什么?
  3、对照插图想像莫高窟的全貌。
  听课文,让学生回味全文,再次感受莫高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三、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假如你刚从莫高窟观光回来,你怎样向我们这些未去过的人介绍她呢?
  学生自己准备一下,然后指名介绍。
  四、小练笔
  请把下面的一段话补充完整,尽量写得精彩些。
  下课了,同学们像小鸟似的飞出了教室,奔向操场快乐地玩耍起来。他们有的,有的,有的,有的……那一刻,操场就是我们的小乐园。
  (提示:写之前,可以先回忆一下课间操场上的情景,最好先观察一下再写,那样会使句子更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7:11:23 | 只看该作者
       
天火之谜》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推测”、“不足为奇”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夏天雷雨时的景象你们见过吗?雷暴发生时,电闪雷鸣,还伴有狂风暴雨,你能说说当时心情吗?
   2、你们的爷爷奶奶是怎样看这个雷电的呢?你知道这个雷暴是怎样发生的?
   3、揭题天火之谜
   4、学生质疑:“天火”指什么?古人不知道雷暴发生的原因,它成了一个谜,谁来解开这个谜?他是怎样解开的?这就是这篇课文要讲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题。
    (1)给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和课文。
    (3)读读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后进生。
   3、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字音。(2)理解词语。
   4、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三、1、再读课文,想想每一节写了什么内容?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种可怕的东西。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解雷暴的谜。
      第三段(第6自然段)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四、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课文。2、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可以用哪些语句来概括? (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3、为什么说它可怕? 板书:把人击倒树木劈成两半4、齐读第一节。
  四、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富兰克林用语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知道雷暴是什么吗?中国人称“雷神”。西方人叫“上帝的怒火”。
   2、同学们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
  二、学习第二段。
   1、出示第2节。雷暴到底是什么呢?--齐读
    “这个谜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揭开”
   2、你了解富兰克林吗?政治家,发明了避雷针
   3、齐读第2节,想想这一节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4、你们想了解这个谜揭开的经过吗?自由读3--4节
     思考:富兰克林是怎么做的?(请划出有关词语)请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并想想你觉得富兰克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注意观察认真思考勇于探索大胆推测决定实验认真实验勇于实验)
   5、分四人小组学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找一找,想想为什么读一读表达出来。
   6、讨论交流(读好词)早就(很早不是现在)--所以发现了--引读
    (1)“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雷暴究竟是什么呢?观察比较
    (2)大胆推测:读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很熟悉,很了解)--熟知什么?放电现象不能雷暴结合富兰克林与众不同。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但是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什么意思?不值得奇怪不能接受与“推测”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不能接受?引入“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也对他冷嘲热讽”板书:习惯地冷嘲热讽)不仅……就连人们会说些什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富兰克林经过仔细观察和大胆推测反复思考决定用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
    (4)勇于探索还表现在哪里?(在雷电交加的情况下亲自实验)(动作)
    (5)富兰克林发现天火之谜的实验过程能读懂吗?
       用朗读把你读懂的内容表现出来。他读得怎么样?
   7、有感情朗读2-4节,体会人物特点。
   8、同学们现在你认为雷电怎样的呢?(不是天火,不是雷神)
     还怕吗?(指名原来有误解的学生回答)可是还需要注意安全
   9、引出第5节。齐读第5节,理解“震惊”、“宣告”、“无稽之谈”板书:震惊世界
   10、想象一下当时的人们会怎样说?自我惭愧夸奖富兰克林
   11、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
  三、学习第三段。
   1、富兰克林实验成功有何伟大意思?
   2、板书:--安然无恙(理解)
   3、指导朗读,想想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四、总结课文。
   1、齐读全文,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2、完成课后练习4。
  五、指导复述全文。
   1、凭借段意,安排好复述的顺序2、根据板书内容提取重点词语,组织语句进行连缀复述。
   3、指名上台复述,师生评议4、以四人为一组,轮流复述。5、优选复述。
  六、布置作业。 1、复述课文。 2、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19、天火之谜
        注意观察 认真思考 勇于探索 大胆推测
        决定实验 认真实验 勇于实验 震惊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7:11:28 | 只看该作者

20、《厄运打不跨的信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重难点:
    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引导质疑:板书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1、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提出哪些问题呢?(估计学生会提出下列问题)
    (1)“厄运”指什么?(2)是谁遭到了厄运?(3)他有着什么样的厄运?
   2、同学们提出的几个问题,课文已经给我们做了回答。现在,我们就带着这几个问题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划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自学不懂的词,再和同学讨论交流。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字音教学:着重读准“浙、抄、撰”等翘舌音。“坎、诞、寝、”都是前鼻音,“撰、迁”是三拼音。
   2、理解生词:“博览群书、家徒四壁、一袭破衫、奋笔疾书”等词。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课文层次。
   1、轻声读全文,边读课文,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指导分段
    (1)默读全文,思考各自然段讲了什么,讨论交流。
    (2)把有联系的段落分为一段,把单独讲一个意思的段落分为一段。
      ①第一段:(1节)写家境贫寒的谈迁编成了500多万字的《国榷》。
      ②第二段:(2、3节)写书稿被人偷盗后,年老体弱的谈迁重新编写《国榷》。
      ③第三段:(4节)写由谈迁的故事而发出的感慨。也是全文的总结。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读后评议。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默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哪些词句是讲谈迁不向困难屈服,自强不息的?(读句子,谈体会)
   3、在这段中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的写法,表现了谈迁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请你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从这段中你体会到谈迁是个什么样的人?
   5、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课文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谈迁是个什么样的人?
    (板书)不向困难屈服自强不息
   2、师:谈迁经过20多年的奋斗,曾经过6次修改,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鸿篇巨制”——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这是何等的伟大啊!你们说说这需要的是什么——齐读(不向困难屈服,自强不息的精神。)
     那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讲谈迁不向困难屈服,自强不息?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自学课文第二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段。思考:
    (1)谈迁遇到了怎样的厄运?他又是如何面对这致命的打击的?
    (2)谈迁有着什么样的信念?在逆境中他又是如何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
   2、要求学生边读书,边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3、哪些段落最使你感动,请你多读几遍。
  三、全班讨论、交流。
   1、谈迁遇到了怎样的厄运?理解:家徒四壁。
   2、“书稿被偷”,“下落不明”又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20多年的心血转眼间“化为乌有”。)“化为乌有”什么意思?
   3、为什么说这对任何人都是致命打击?而对于谈迁又是怎样的打击呢?
    (当时的谈迁已是“年近花甲”“体弱多病”的老人了,可见这种打击是何等的惨重!)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4、那么,谈迁又是如何面对这致命的打击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谈谈你的理解。
   5、谈迁有着什么样的信念?在逆境中他又是如何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
    自读课文3自然段,读后全班交流。
    (理解:①为了完成新书稿,为了使新书稿更加完善、准确,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甚至亲自“考察”历史遗迹。他不怕苦(一袭破衫),不怕累(终日奔波)不怕孤单,不怕病(年老体弱)又经过几年的奋斗,新写出一部“明史巨著”。
    理解:②文中又一次运用了数字,“104卷”“500万字”说明谈迁为《国榷》倾注了多少心血啊!
    通过引导学生对重点词的理解,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品质。)
   6 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7、“名垂青史”什么意思?为什么谈迁能“名垂青史”?
  四、学习第三段。
1、是啊,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啊!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齐读四自然段。)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人生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信念不被打垮,希望就永远存在。)
3、这段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既是课文的总结,又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六、总结全文。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归纳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板书:           家境贫寒  不向困难屈服
         书稿被偷  坚定信念
         从头撰写  自强不息
         《国榷》  名垂青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7:11:32 | 只看该作者

诺贝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听说过诺贝尔这个名字吗?他是什么人?谁来介绍一下?
    诺贝尔奖又是怎么来的?学生交流。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诺贝尔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诺贝尔》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那些事迹呢?
   2、检查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诺、颁、凿、瑞、摩、盛、逝、械、锤、砸、残、毫、滚等字。
     ⑵注意字型。指导写“机械”的“械”,“残废”的“残”。
     ⑶指名读课文。
     ⑷概括课文重要内容。
      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记叙了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事。  
  三、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
   1、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诺贝尔的主要业绩是什么吗?(一是发明了炸药,二是把自己的遗产毫无保留地捐给了科学事业,设立了诺贝尔奖。)
   2、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课文第三至九自然段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第十自然段写了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3、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1——2)简要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第二段(3——9)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
     第三段(10)简要介绍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四、学习课文第1-2小节。
   1、指名读,思考:第1-2小节主要写什么?(简要地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2、默读,思考:诺贝尔奖授奖仪式的地点和时间的确定依据是什么? 为什么这样设定?(这样做的目的是以此来纪念伟大的发明家诺贝尔,以表达人民对他的怀念和敬佩。)   
   3、朗读第1-2小节。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段。想一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过渡:诺贝尔为何能受到人们如此的敬重呢?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齐读第3小节。
     师:诺贝尔一生有许多的发明,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诺贝尔为什么会想到要发明炸药呢?他在发明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失败和痛苦?诺贝尔发明的炸药为人类的生产活动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出示思考题)
   2、自由读课文第4-9小节,要求学生边读边划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并在旁边作批注。  
   3、学生讨论交流。
    (1)诺贝尔为什么会想到要发明炸药呢?(诺贝尔最初发明炸药的动因是什么?)(他看到工人们徒手劈山开路十分艰苦,就想发明一种东西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说明诺贝尔发明动机来自于对人民的关心和同情。)
    (2)他在发明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失败和痛苦?(读有关句子,学生谈体会。)
    (3)诺贝尔发明的炸药为人类的生产活动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提高了劳动生产力,降低了劳动强度。)
    (4)朗读第第4——7小节。
     师:尽管诺贝尔发明炸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对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来说创造发明是无止境的。
   4、指名读课文第8——9小节。
    ①这一段具体详尽地描述了一次试验性的大爆炸,当时人们是怎么说的?而诺贝尔又是如何表现的?从这里你想到了什么?
      (一个科学家为造福人类全身心投入创造发明,连个人的生死都不顾,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
    ②生自由练读第8——9小节。
    ③全班有声有色地朗读。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默读,思考:
     (1)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诺贝尔死后,大量的炸药也用于战争,毁灭人类创造的文明,如果诺贝尔泉下有知,他会有何感想?
   2、学生交流。
   (诺贝尔也许遇见到炸药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设立了和平奖,以激励人们为世界的和平而努力。)
   3、齐读第三段。
  四、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说说诺贝尔奖是怎么来的?
  五、拓展练习。
    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
  板书设计:
            发明炸药   热爱科学
      诺贝尔                热爱人类
            设立诺贝尔奖 无私奉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3 03:1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