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01:47:05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评价及反思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说,是创新性的思维。适当地作一些铺垫,可降低学习难度,也更衬托出运用替换策略的必要性。所以课一开始,我就出示这两道题:
(1)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相同的小杯,正好倒满,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2)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相同的大杯,正好倒满,每个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学生很快就用果汁总量除以杯子总数,就能得到每杯的容量。然后出示例1,把“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个条件没有写上去。
这题还能用果汁总量除以杯子总数吗?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不能”。学生们都在认真地思考。在学生的沉思中,问题和答案都浮于水面——刚才倒入的是一种杯子,直接用除法即可,现在倒入了两种容量的杯子,除数究竟是谁无法确定,
    在学生的提议下“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被请上“贵宾”席,大家对它格外“尊重”。替换的思想一触即发,把1个大杯换成3个小杯就可解决;把6个小杯换成2个大杯也可。学生们无不为自己的“创举”而兴奋。
还使我值得反思的是如何处理好学生思维差异的问题。替换的策略——尤其是差数问题的替换,学生尽管知道替换的方法,但对于替换后总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不少学生模糊不清,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如何协调这种差异,一是借助多媒体通过动态的演示让学生明白替换前后的变化,一是给学生时间和鼓励。在做“练一
    练”的练习中,我发现把5个小盒替换成5个大盒总量增加5个8个小球,有的学生不甚理解,有一位学生的列式是100—5×8,显然她不理解。我把她请上讲台,让她指出图中哪些是100个,哪些是5×8,7个大盒可装多少个小球?
    不知是这个孩子太紧张了还是仍然没有理解,她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但从下面学生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很多孩子已理解了7个大盒的容量应该比100多40个小球。在巡视过程中不能正确列式的学生约有1/3,能正确列式的约有2/3.我想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我虽用了动画的演示,能帮助学生理解,但对一小部分孩子还是存在困难,在以后的练习中一定要关注这些学困生,我们只有本着承认差异,尊重学生的态度才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

教学内容        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假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前分析及准备        教科书第91-92页。
教学方法及媒体运用        画图法。
教学预设        教学生成
一、        出示问题,讨论策略
1、出示例2,读题。
2、小组讨论: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用什么策略?
3、你准备怎样假设呢?
二、自主探索,运用策略。
1、出示提问:(1)如果这10只船都是大船,那么一共可以做多少人?
            (2)50人与42人比较,多出了几人?为什么会多出8人呢?
            (3)有一只小船被当成大船会多出几人?
            (4)一共多出8人,说明有几只小船被当成大船?
2、列式计算:
3、你还可以怎样假设呢?你能根据以上的提问,用你的假设方法解决问题吗?(小组讨论)
4、小组汇报(一):(1)如果这10只船都是小船,那么一共可以做多少人?
                 (2)30人与42人比较,少了几人?为什么会少12人呢?
                 (3)有一只大船被当成小船会少出几人?
                 (4)一共少12人,说明有几只大船被当成小船?
                 (5)列式计算。
5、小组汇报(二):假设大船与小船都是5只。
   要求学生汇报后,全班共同填教科书191页表格,并解决问题。
三、巩固反思,提升策略。
练一练
1、        学生先读题,独立完成并汇报。如果假都是兔,你能设计这样的四个问题吗?小组讨论完成,并汇报。
2、        读题理解题意。提问:要算到怎样才能够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本领?你有什么想法或还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教学评价及反思        运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并确定合理的解决步骤是本课的关键所在,也是难点所在。上一课学习的例1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实际上就是假设果汁全都放入大杯或全都放入小杯;例2假设全都是小船或全都是大船后,也要进行替换才能解决问题。本单元的两个例题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因此,课的一开始设计了与例1同类型的复习题:同学们去公园游玩,老师买了1张成人票和4张儿童票,共用了24元,成人票的价格是儿童票的2倍,一张成人票和一张儿童票各是多少元?这道题是用儿童票替换成人票,或是用成人票替换儿童票,这种替换其实也是对问题情境的一种假设,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引出了“假设”的策略。出示例2后,让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运用画图、列表等学过的策略探究新的问题,思考后再在小组里和全班进行探究、交流,使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同时比较注重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思路的训练。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假设,使学生在不断反思中感受到“假设”策略解决问题的价值。从作业的反馈中发现学生的正确率要比上节课高,比我预计的要好。但我班的佳佳、小叶等思维比较迟钝的几位学生对“替换”、“假设”这些问题什么都不懂,做的题目没有对的,看来课堂上对这些学困生的关注,值得我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01:47:11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运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和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前分析及准备        教科书第93页2-4题及“你知道吗?”

教学方法及媒体运用        对比练习。
教学预设        教学生成
一、策略回忆
提问: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个有什么诀窍,或说关键是什么?可以讨论一下再回答。
二、巩固提升
1、练习十七第2题。1、读题:
                   2、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3、准备怎样替换?关键是什么?
                   4、学生独立完成并检验。
2、练习十七第3题:1、读题
                   2、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3、准备怎样假设?关键是什么?
                   4、学生独立完成并检验。
3、练习十七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桌说说解题的想法?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解答。
三、你知道吗?
   一起读一读,你能理解题意吗?你会解答吗?
四、全课总结(略)       
教学评价及反思        本节课是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对替换和假设两种策略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运用,旨在学生在解决练习十七的题目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能灵活选择合理的策略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意识。在课堂中发现学生对于这两种策略混合在一起的时候,有时手无足策,很难下手。以我个人认为替换和假设应该是相通的,并不时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对于班上的中下等同学真是无法解决书上的所有题目,我采用了有选择的去做。真不知道其他老师是怎么做的,让全班同学都能接受、理解、消化?我很困惑,希望通过我这次的反思能和各位同行发生共鸣, 有待我在教学中提高认识。但对于教本中的“你知道吗”鸡兔同笼问题,学生都很感兴趣,激情高涨,也是我课堂达到**的部分。(补充说明:我班黑板报后面就是“鸡兔同笼”问题,学生当然有话要说啰!)由此可以说明学生的数学课外阅读对数学思维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内容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2、使学生在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课前分析及准备        教科书第94-95页的例1、例2,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八第1、2题。
教学方法及媒体运用        实验法,通过操作扑克牌,直观理解可能的大小。
教学预设        教学生成
一、                游戏导入
师:你们玩过猜硬币的游戏吗?(教师简单示范)同桌两人进行,每人猜5
次看谁猜对的多。
师: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今天我们要来进一步学习可能性的知识。
二、        教学例1
1、谈话:同学们喜欢打乒乓球吗?回想一下,你们打乒乓球时,一般用什
么方法来决定谁先发球?
出示例1图,问:你知道图中两名运动员在用什么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吗?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公平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小结:由于乒乓球可能在裁判员的左手,也可能在裁判员的右手,所以无论猜“左”,还是猜“右”,猜对或猜错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指出: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时,每个运动员猜对的可能性都可以用1/2来表示。追问:你是怎样理解这里的1/2的?
2、提出要求:在小组里讨论并回答例1后面“试一试”中的问题。
学生完成后,追问:如果右边口袋里再放一个蓝球,任意摸一个,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又是几分之几?如果要使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5,口袋里该怎样放球?
三、        教学例2
1.        出示例2中的实物图(或相应的6张扑克牌),让学生说说这6张牌各是
什么牌,注意帮助学生区分“红桃”与“黑桃”。
提问:把这些牌洗一下反扣在桌上,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讨论后明确:一共有6张牌,红桃A有1张,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1/6。
继续提问:摸到黑桃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摸到其他每张牌的可能性呢?
学生讨论后小结:从6张牌中任意摸一张,摸到每张牌的可能性是相等的,都是1/6。
2.        提出问题:从这6张牌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启发:这6张牌中有几张是红桃?每张红桃被摸到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3
个1/6合起来是几分之几?
进一步启发:还可以怎样想?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听听。
追问:这6张牌中,“3”有几张?任意摸一张,摸到“3”的可能性是多少?
3.        指导完成例2后面的“试一试”。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写出相应的答案;再指名口答,并要求说明思考的过
程。
4.做“练一练”中的题。
先让学生口答第(1)题中的几个问题,再组织讨论第(2)题:如果指针转
动80次,可能有多少次停在红色区域?
讨论中相机明确:由于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是1/8,所以指针转动80次,可能停在红色区域的次数是80次的1/8,也就是10次。
追问:如果把转盘上的指针转80次,停在红色区域的次数一定是10次吗?
小结:上面算出的结果,仅仅是根据可能性所作的一种预测,而实际操作的结果仍然是不确定的,可能正好是10次,也可能多于或少于10次。
引导学生继续回答第(2)题中的其他问题。
四、        组织练习
1.        做练习十八第1题。
先让学生根据题意连一连,再指导名说说思考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
追问: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
2.        做练习十八第2题。
学生完成第(1)题后,组织比较:正方体都是6个面,为什么抛红色正方
体,落下后1、2、3朝上的可能性都是1/6,而抛绿色正方体,落下后1、2、3朝上的可能性都是1/3?
学生完成第(2)题后,组织比较:抛蓝色正方体,落下后1、2、3朝上的可能性为什么都不一样?
五、        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       
教学评价及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01:47:16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内容        练习课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实际生活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并能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要求,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提高了学生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课前分析及准备        课本第96、97页的第3-7题。
教学方法及媒体运用        操作法,在操作中理解生活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预设        教学生成
一、        复习
师:你能举例说说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二、        新课。
1、        出示练习十八第3题。
先让学生说出摸到每张卡片的可能性,再说出摸到奇数和偶数的可能性。让学生先写出答案,再指名说说思考的过程。
2、        出示练习十八第4题。
第(1)题可以让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完成。第(2)题可以先让学生数一数这个转盘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再启发学生思考:要使指针转动后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是1/2,涂红色的份数应该占10份的几分之几?要使指针转动后停在绿色区域的可能性是2/5。又应把几份涂成绿色?
3、        出示练习十八第5题。
应引导学生从分数的含义出发,找到符合题义的放法。
4、        出示练习十八第6题。
先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列举出“石头、剪刀、布”游戏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明确方法后,再让学生把题中的表格填写完。
5、        出示练习十八第7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回答,并说说怎样想的。
       
教学评价及反思        练习课是比较单纯乏味的,所以本节课设计一些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乐在其中,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练习十八的第3题,让学生做摸卡片的游戏,并说说摸到每张卡片的可能性,再说出摸到奇数和偶数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求出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从而沟通相关知识的联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所学知识的价值。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尽量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判断、预测、解决问题。在练习中增加了这样一道题:在转盘中涂红、黄、蓝、白四种颜色,分别代表着一、二、三奖和未中奖。请你在下面的转盘中设计一种方案,使中一等奖的可能性是1/8,中二等奖的可能性是1/4,中三等奖的可能性是1/2。大多数学生都能设计出相应的活动方案。看来学生都能用已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有所增强

教学内容        百分数的意义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        使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
课前分析及准备        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意义。
教学方法及媒体运用        联系生活实际教学。
教学预设        教学生成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需求
   谈话引入:学校篮球队组织投篮练习。李星明等三名队员的投篮情况如下。
姓  名        投篮次数        投中次数
李星明        25        16
张小华        20        13
吴力军        30        18
提问:根据这张表,你认为哪位同学的投篮练习的成绩好一些?为什么?
二、自主探究,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学生独立计算三名队员投中的比率
2.引入百分数
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些分数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
    3.揭示百分数意义
提问:64/100表示哪两个数量比较?表示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65/100、60/100呢?
指出:像上面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4.介绍百分数的读、写方法:教师示范64%的读写方法,再让学生模仿着读一读、写一写后面的两个百分数。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指导完成“试一试”。
2.做“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后交流思考过程。
3.完成练习十九第1题:先让学生读出题中百分数,再说说百分数的具体意义。
4.完成练习十九第2题,写出百分数后,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些百分数后自己的想法。
5.完成练习十九第3题,让学生说说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
6.说说自己的课前收集到的百分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评价及反思        百分数的读写对学生来说,是不成问题的,我并没有花时间去教。我只是在让学生感悟生活中的百分数时,有意识地让他们读一读、写一写,仅此而已。一反馈,基本没有问题。谈到感悟百分数,我有搜集了一些,但因为时间关系,并不特别丰富。所以,我争取课后再搜集一些,让学生更进一步地去体会百分数的意义,同时也为他们的数学阅读积累了素材,一举两得,何乐不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01:47:21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内容        百分数的意义练习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
课前分析及准备        学生初步掌握了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方法及媒体运用        练习法
教学预设        教学生成
一、基本练习
    1.什么叫百分数?
    2.说出下面百分数的实际意义
     地球上陆地面积大约占29%,海洋面积大约占71%。
     完成书上练习十九第4题的填空。
    3.完成练习十九第5题:启发学生利用比所表示的份数关系进行思考,沟通比与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4.完成练习十九第6题。
(1)说一说题中5%和60%的具体意义。
(2)独立完成书中的填空。
(3)交流自己的想法。
二、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十九第7题。
(1)出示题目,说说题目中百分数的实际意义。题目中的百分数有什么特点?
(2)讨论:
在这几种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哪一种?最低的呢?脂肪含量最高和最低的呢?
100克黄豆中大约含蛋白质和脂肪各是多少克?其他食物呢?
2.完成练习十九第8题。
(1)出示示意图,理解图意。
(2)讨论:图中的65%表示什么?还有多少没有完成?如果把已经完成的和没有完成的相加,结果是多少?
3.完成练习十九第9题。
(1)独自看图填空。
(2)汇报交流,并使学生意识到:百分号前面的数可以小于或等于100,也可以大于100。
4.讨论练习十九第10题和11题。
(1)第10题,先说出男生占40%是实际意义。
(2)第12题,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情况下两个学校的女生人数相同,什么情况下不同。
三、全课总结。       
教学评价及反思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当精彩不期而至的时候,作为一个有“动态生成”意识的教师,不要让它擦肩而过,而要敏锐地捕捉这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使学生的思绪飞扬,使课堂更加鲜活。
今天我在教学《百分数的练习课》时,本想这节课很枯燥,只是在前一节课基础上进行巩固和练习,所以在上课的前几分钟都在想,怎么使这节课上“好”呢?谁知上到p101页的第10题时,(这题我提前上的)男生人数占40%,如果有100人参加表演,男生有(   )人;如果女生有200人参加,男生有(   )人。说说这里的百分数各表示什么?学生们众说纷纭:(1)这里的单位“1”发生了变化;(2)40%并不一定是40人;(3)两次的男生人数肯定不相同等等。看着学生们的讨论如此激烈,我抓住契机,顺其自然的讲解第11题,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虽然这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教学细节,但我坚信:“细节决定成败”。只有尊重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起点,通过自然的引导,才有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的精彩可遇而不可求,但有时,精彩可能就源于对学生更多一些的观察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01:47:26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内容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比较归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课前分析及准备        学生掌握了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方法及媒体运用        知识的拓展与迁移。知识归纳法。
教学预设        教学生成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需求
1.出示例2,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讨论:王红同学完成了指定个数的1.15倍,李芳完成了指定个数的110%,谁完成的多?
要比较两位同学完成仰卧起坐个数的多少,就需要比较什么?(1.15与110%的大小)
3.揭示课题:百分数与小数互化。
二、教学例2
    1.独立思考:你想怎么比较?
2.小组交流:自己是怎么比较的,结果怎么样?
3.汇报交流,优化比较的方法
(1)先把小数改写成百分数,再比较。
1.15=115/100=115%
因为115%>110%,所以1.15>110%,王红完成的多。
思考:将小数改写成百分数的方法是什么?
(2)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小数,再比较。
110%=110/100=1.1  
因为1.15>1.1,所以1.15>110%,王红完成的多。
思考:将百分数改写成小数的方法是什么?
4.小结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
第1题:练习后比较:把百分号前面的数与原来的小数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想一想:怎样将小数直接改写成小数?有怎样把百分数直接改写成小数呢?
第2题:运用上面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得数。
2.完成“练一练”: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3.完成练习二十第1题:独自练习后交流。
四、作业 完成练习二十第2、3题。       
       



教学内容        百分数与分数互化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2.利用已有知识迁移、类推,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3.通过合作交流、探索比较等数学学习活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优良品质。
课前分析及准备        学生掌握了小数与百分数之间互化的方法。
教学方法及媒体运用        知识迁移。
教学预设        教学生成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板书课题: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百分数化分数
1.创设学生体检的情境,出示例题,理解题目意思。
2.提出问题:你会用百分数表示出上面的分数吗?
3.你能把分数改用百分数表示吗?先独立思考,自己试一试。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3/5=3÷5=0.6=60%      
2/7=2÷70.286=28.6%
指出:如果遇到除不尽的情况,一般应保留三位小数,并要注意正确使用“≈”。
讨论:将分数化成百分数,还有什么方法?
5.完成“练一练”第1题。
(二)教学“试一试”:分数化百分数
    1.把下面的百分数改写成分数。
    23%=    75%= =    12.5%= = =
2.想一想:把分数改写成百分数要注意什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呢?
3.完成“练一练”第2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第4题,填后交流。
2.完成练习二十第7题,填后校对,提醒:写出的分数能化简的要化简。
四、作业 练习二十第5、6、8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01:47:31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内容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1)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法。培养学生迁移推理能力,引导学生揭示分数应用题与百分数应用题和整数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受到事物间存在着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课前分析及准备       
教学方法及媒体运用       
教学预设        教学生成
一、复习引入
1.什么是百分数?
2.把下列各数改写成百分数
0.6  7/10  3.5  5/8  1  1
3.出示例4的统计图,提问: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几分之几?
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4.百分数也表示倍比关系,能否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题,改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题呢?
改问题引入: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例4
1.怎么求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
(1)各自解答。
(2)交流:你是怎么解答的?
指出:列出除法算式后,再改写成百分数。
2.比较: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教学“试一试”:根据图中的数据,还可以提出哪些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1)提出问题。
(2)逐题解答。
(3)指出,遇到除不尽的,与先前的要求一样,保留三位小数。
4.小结方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直接用一个数去除以另一个数。
5.完成“练一练“第1题。
三、教学例5
1.出示例5:学校田径队有40人,下表是田径队某周每天早晨参加训练的人数统计。(出示统计图)
你认为哪天的出勤率高?(小组交流一下)
2.讨论:
(1)什么是出勤率?
(2)获奖率用什么数来表示?(百分数)
(3)那么怎样求出勤率呢?
3.算一算:周一的出勤率是多少?
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呢?
4.比较:哪天的出勤率最高?哪天的出勤率最低?
5.讨论:求百分率有什么好处呢?
指出:为了便于分析比较数据人们经常用到百分率(板书:便于分析比较),再比如。(出示以下例子)
   (1)花生榨油——出油率  (2)学生考试——优秀率
(3)产品检验——合格率  (4)制作盐水——含盐率
(5)种子试验——发芽率  (6)射击测试——命中率
交流:选择喜欢的百分率,说出计算方法。
6.比较各百分率的共同点:
(1)意义:都是一部分的数量与总数量相比。
(2)题意:把总数作为单位“1”的量;“**率”指出了比较量的关键词。
(3)列式规律:
把总数作为单位“1”的量做分母(除数);
**率提示的比较量做分子(被除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2题、第3题。
各自独立完成,再指名汇报。
2.一种收音机,原价60元,现价48元,降价了百分之几?
四、作业:练习二十一1~3题。       
教学评价及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01:47:34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内容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2)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百分数问题的含义,掌握解答的方法。
2.通过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提高应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分析及准备       
教学方法及媒体运用       
教学预设        教学生成
一、复习
   1.完成练习二十一4题。
       2.只列式不计算
(1)甲数是20,乙数是18,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乙数是甲数的百分之几?(可灵活地让学生进行自由编题说,然后再出示问题,让形式多样些。)
(2)快车每小时行68km,慢车每小时行50km,快车的速度是慢车的百分之几?慢车的速度是快车的百分之几?
3.根据下列问题找单位“1”,说数量关系。
发芽的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百分之几?
成活的棵数占植树总棵数的百分之几?
出油的重量占菜籽总重量的百分之几?
合格的产品数占产品总数的百分之几?
实际出勤的人数占应出勤人数的百分之几?
磨出面粉的重量占小麦重量的百分之几?
银行付给的利息占存款总数的百分之几?
应纳税的钱数占征税对象的钱数的百分之几?
学生说过程:如发芽的种子数÷种子总数
二、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一第5题:让学生说清楚题目中每个百分数表示的分别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
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6题:引导学生联系“近视率”的含义来判断。
3.讨论练习二十一第9题。
第(2)题注意使学生明白:发芽率高,种子发芽的粒数不一定多,种子发芽的粒数的多少还与试验种子总数的多少有关。
讨论:有没有超过100%的百分率?为什么?
三、作业
练习二十一第7、8、10题。       
教学评价及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9 14: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