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年最新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教学设计秋季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01:22:25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一课时  连    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页例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连加的含义,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和迁移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课件,磁性小棒,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录音磁带。
学具准备:10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进行“画苹果比赛”,分男女两队,第一轮为双人赛,第二轮为三人赛。
每轮比赛结束后由学生列出算式,判断出胜方。
师:我们看到了一场激烈的比赛,老师还注意到了,同学们能计算出3个数相加的结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连加。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读。
二、新课
课件演示:先是1条鱼游出来,接着5条鱼一起游出来,又游来了2条鱼。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画面的意思,并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算式:1+5+2=8。
教读算式,学生跟读:1加5再加2等于8。
师:算式里的“1”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
指名答。
问:计算1+5+2=8,第一步先算什么?第二步再算什么?(指名说)
除了这方法以外,还有没有别的想法?
教师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加连加。在计算时,我们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把加得的结果再和第三个数相加;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把加得的结果再和第一个数相加;还可以先把第一个和第三个数相加,把加得的数再和第二个数相加。
三、教师教做课中操
四、联系生活实际
师:连加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比如说我们开学时买作业本,买了2本算术本,2本图画本,4本生字本,一共买了多少本作业本,算式是2+2+3=7(可由学生说)。平时你们在哪里用过连加?谁能说一说?(指名说)
五、动手摆小棒
让学生按照教师要求摆小棒,同时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
学生根据摆小棒的情况列出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个别汇报。
六、游戏:出手指
学生以六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其中三名学生出手指,另外三名学生根据
对方所出手指数写连加算式,游戏轮换进行。
教师宣布游戏开始后,巡视并进行指导。
游戏结束,投影出学生写的算式,集体讲评。
七、小结
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还记得连加算式怎么读吗?
怎样计算连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01:22:29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课时  连   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页例二,练习十一第5、6、7、8题。
教学目标
4.使学生初步理解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减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5.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3.渗透“事物普遍联系”的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连减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图意,正确列出算式。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口算卡片,10根小棒(或花片、狮子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口算减法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快速进行口算,并出手指表示结果。
二、新课
小黑板出示图:
师:谁能根据这幅图说一说图的意思?(老师一共有8个篮球,分给男生2个。再分给女生2个,还剩下多少个篮球?)
学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8-2-2=4
教师板书算式,学生跟读算式:8减2再减2等于4。
师:算式里的“8”表示什么?第一个“2”表示什么?第二个“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
指名答。
问:计算8-2-2=4时,第一步先算什么?第二步再算什么?
指名说,教师板书: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这是一道什么题?
学生回答:连减。教师板书课题:连减。
师:大家想一想,计算连减的方法是什么?(引导学生用连加和连减相比较,小组讨论,指名说)
教师小结:计算连减,要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计算,先算前两个数,再用他们的得数减去第三个数。
三、联系生活实际
师:平时你在哪里用过连减?(指名说)
四、动手摆学具
师:请拿出你喜欢的学具,我们一起来动手摆学具。
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
学生根据教师要求摆学具,并列出算式,4人小组交流计算方法,派代表汇报。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01:22:33 | 只看该作者

加减混合(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5页例一、例二,“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比较、判断和迁移能力。
3.渗透“变与不变”思想,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练习本,10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连加、连减口算(小黑板出示)
师:说一说连加、连减的计算题应当怎样计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加法、减法口算:4+3=    7-2=      3+7=      10-4=
4-2=      2+3=        8-1=      7+3=
学生口算出得数,并观察每组中的两题有什么特点。
小组讨论、汇报。(第一个算式的得数是第二个算式中的第一个加数或者是被减数)
二、学习新知
1.初步感知加减混合运算,发现加减混合运算的特点
师:利用这个特点能不能把每组中的两道题合成一道题?
学生说组合题,教师板书:4+3-2=    3+7-4=    4-2+3=    8-1+3=           师:这些题有什么特点?(这些题有加法计算,也有减法计算)给它们起个合适的名字。
学生交流,教师归纳:这些题就是加减混合运算题。
教师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2.探讨计算方法
师:想一想这些题应当怎样计算?4人小组讨论一下,试着算一算。
学生交流后说说个人方法。
教师让学生结合课本的两幅图说图意并正确进行计算。
学生说出4+3-2,3+7-4,4-2+3,8-1+3的计算顺序:第一步先算……第二步再算……  
教师板书出计算过程。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刚刚我们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计算的?谁能用一句话把这种顺序总结起来?
归纳:加减混合运算先算前两个数,用得数再与第三个数进行计算,也就是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学生说一说第75页“做一做”的图意并玩成填空。
2.同桌互相摆小棒,列出加减混合的算式并计算。
五、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01:22:37 | 只看该作者

加减混合(2)
教学内容:教科书练习十二。
教学目标
1.能够比较熟练的进行加减混合的计算,并且计算结果正确。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能比较熟练的计算加减混合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数字卡片,1角、2角、5角的人民币若干,练习本。
教学过程设计
一、口算练习
教师出示一步计算的加、减法口算卡片,要求学生快速进行口算并出手指表示计算结果。
二、加减混合运算练习
1.完成第1、5题。
此题除了要求学生根据画面正确计算外,还要重视学生在方框里填加数和减数的过程,为学生以后更好的学习看图列式计算,特别是看图写两步算式做准备。
2.完成第2题
这是一道连线题,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连线的理由,起到巩
固连加、连减计算的作用。
3.完成第3题
让学生先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教科书上练习写加减混合算式,教师可多出几道题让学生在
生字本上写。
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完成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名回答,并要求说出计算过程。
5.完成第6题
此题要求学生计算出横行、竖行上的三个数相加的得数,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连加的方法
(先算前两个数,再和第三个数相加;先算后两个数,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先把第一和第三个数相加,再加第二个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集体讲评。
6.在(   )里填上正确的数(发展性练习):
5+3-2+4-5+3=(   )    8-6+2+5-3-4=(   )   9-5+4+2-10=(   )    2+6+2-7-1=(   )
此题算式的计算步骤比学生学习过的两步计算要求高一些,一些学生可能感到困难,教师
可先和学生一起做第1题,让学生明确计算时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7.完成第7题
这是一道游戏性质的习题,练习时可设计成一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际感受连加、连
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的过程,提高计算能力。
  课前先让学生按照课本做一张同样的卡片,4人小组轮流用棋子进行“下棋”游戏,每走一步都要说出计算的得数,其他学生当裁判,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8.完成思考题
这道题有助于学生实际经历应用连加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
时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练习时先引导学生明确题意,然后让他们自己独立思考想办法解决。可把学生想出的拿法一一列出,要鼓励想出多种不同的拿法。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01:22:41 | 只看该作者



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85页的内容,练习十四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在11到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数序和大小,能够正确地读出11到20各数。
2、在日常生活中发现11-12各数。
教具、学具准备:20支小棒和一把尺子,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8-4   4+3  7+3  3+6  9-4  9-6  
10-7  8+2  10-8  5+5  3+5  7-4
二、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今天我们要开始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
1.数小棒
(1)让学生数小棒,一根一根地数,从1数到20。
(2)出示例1的幻灯,演示:一根一根地数,从1数到10,把10根捆成一捆,接着一根一根地数到20,再把10根捆成一捆。使学生看到1捆是1个十,2捆是2个十。然后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用小棒数一遍。
2.让学生用小棒分别摆出11根、13根、15根、20根,让学生分别说出是怎样摆的,所摆的小棒里有几个十,几个一,再把这个数读出来。
3.让学生拿出直尺,从0数到20;从8数到14;从6数以17。
问:13后面的一个数是多少?16前面的一个数是多少?11比13大还是小?17比14大还是小?
三、练习:
1.让学生齐说1-20,再让学生数。
2.让学生(指名)从7数到18,然后全班学生从7数到18。
3.读数练习。
4.根据数摆小棒。说一说每一个数是如何摆的,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5.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
6.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数和读20以内的数,知道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还掌握了20以内数的数序和大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01:22:46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页的例5、例6,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并为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同时使学生既学了加减法,也看到了加减法的关系。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想象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数字卡片11—19,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3”,提问:这是多少?谁能很快在桌面摆出13根
小棒,让老师能一眼看出是13根。
学生摆,教师巡视。
师:看着自己摆的小棒图,说一说可以列出什么算式?
指名说。
二、小组合作学习: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数字卡片,想请小朋友们摆一摆小棒、写写算式
好吗?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每组四个小伙伴讨论一下,找出你们最喜欢的数,派代表来把数字卡片和汇报卡拿回去,然后大家先按卡片上的数字摆小棒,再根据小棒图写出四个算式,写完后把数字卡片和汇报卡贴在黑板上。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并作辅导。
展示评议汇报卡。
师:我们看一看这些算式都有什么特点?
生:都有10。
师:这就是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板书课题)
三、总结归纳,再次引入新知:
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算式往往们还可以分一分,可以怎样
分?
生:可以分两类,一类是加法算式,一类是减法算式。
师:说得真棒!我们一起来看加法,科学家给加法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都起了名字,加号前面的数叫加数,加号后面的数也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教师边说边板书)谁愿意向老师刚才那样再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加法家庭里的成员?
指名说。
师:减法家庭里的成员也应该有自己的名字呀,谁想给大家介绍?
让已经具备这一知识的学生来介绍: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教师板书:被减数、减数、差。
同桌互相介绍加、减法里各数的名称。
四、解决计算问题:
师:今天,加法家庭和减法家庭的成员要向我们小朋友挑战了,大家有
没有准备好接受挑战?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快速口答(可指名答、开小火车、小组间互相一问一答等)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01:22:50 | 只看该作者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第一课时 认识整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92页,及练习十六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会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钟表模型、闹钟学具(学生人手一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表演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小品:一是早上妈妈再三叫起床还是不肯起来的小朋友,二是闹钟一响,自己就会起来的小朋友。
2、学生评价这两个小朋友谁的表现好?你要学习哪个小朋友?
3、提问:你们早晨都在什么时间起床?(指名答)我们要向第二位小朋友学习,听到闹钟响了就要马上起床,不要睡懒觉。那么你们会看钟表吗?
二、教学新课:
1、初步认识钟面:
学生观察手上的钟表,钟面上都有什么?
这两根针有什么特点?
教师拿实物钟,边演示边说: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看,这根又细又长得针叫分针,又短又粗得针叫时针;钟面上有1到12这12个数,还有12个格。
2、认识整时:
(1)学生观察教科书P91最上面的钟表,所指示的时刻时多少?四人小组讨论,你时怎样认识整时的?7时的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什么?
(2)学生再观察几个时间,小组讨论出这几个时间的时针和分针都有什么相同点?指名小组总结。
(3)教师再次小结: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请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钟表模型,拨出7时。让大家每四人小组互相检查拨对了没有。
(4)怎样表示时间:用数字表示整时,冒号右边是2个“0”,冒号左边是几就是几时。然后放手让学生独自做练习拨3时和6时,并指名上来板演写法,全面订正,最后认读下面数字表示的整时。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独立做P92的练习
2、做练习十六的第1-3题
四、小结:几时半的时候,分针总是指向6,时针总是指在两个数的中间。
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半时的写法:电子表的半时用“30”表示,点左边是几,点右边是“30”,就表示几时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1 12:0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