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5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怎样判定学生作文的离题、偏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07: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朱华贤



在评定学生作文时,对同一篇作文,往往会在是否离题、偏题的问题上产生分歧,有的说偏题了,有的说没有偏题,有的说不但没离题、偏题,而是还具有独创性。由于离题、偏题是衡量作文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教师在这个问题上产生分歧的话,其评定的结果就会相当悬殊。例如,一篇满分为40分的作文,在语言运用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如判定它为离题,那么得分就可能在20分以下,甚至在10以下;如认为是具有创意的,那么得分完全可能在35以上。由于离题、偏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见仁见智的认识问题,因此,它一直困扰着不少语文教师,同时妨碍着对学生作文的准确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这里想结合几篇学生作文,谈谈怎样鉴别学生作文的离题、偏题。



一、要分清离题与偏题的区别



把偏题看作是离题,这是残酷与苛刻;把离题看作是偏题,这是过分的纵容。要正确分辨离题与偏题的区别,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题?题应该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题目所规定的时间、范围或对象等,比如“沉默的父爱”,题中的“父爱”,就是范围上的限制;二是题目所显示的意义或性质,比如“都是粗心惹的祸”,这里的“粗心”就是意义和性质上的限制;三是题目以外所规定的附带要求。有些题目有文体、字数或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附带要求,比如“以‘镜子’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这里就有内容、文体、字数方面的明确要求。同时,还要明白离题、偏题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所谓离题,是指所写的与题目包含的内容完全不沾边;偏题是指所写的与题目的内容部分沾边,部分不沾边。离题比偏题要严重得多。一个题目,往往有几个要件,例如“沉默的父爱”就有三个要件:沉默、父、爱。如果有篇作文写的是邻居夫妻俩吵架的事,那就是离题,因为与题目中的三个要件都毫不相干;如果有篇文章写的是一个开朗的父亲对自己的深深的关爱,那就不能说离题,而应该说是偏题,因为至少有两个要件(“父”“爱”)是符合的,而且这个“父”“爱”又是关键性的两个要素。怎样看待题目外的附加要求呢?例如,要求写成记叙文,而作者却写了议论文,如果内容上也是围绕题目的话,可按偏题论处。还是举上面的“镜子”一题来说吧,假如作者是在写镜子的作用、意义及怎样运用好镜子的,以分析为主的,那可判断为偏题,不宜判为离题。离题,一般不能得分或很少得分,而偏题则可以视偏的程度适当给分。二、用关键词作为判断的主要依据



判断离题与偏题,可以用题目中直接呈现出来的要件,特别是其中的关键词作为主要依据。完全符合题目要件的叫切题,部分符合的叫偏题,全部不符合的叫离题。以“今天有人来听课”为例,这个题目有三个要件:一是时间,说的一定要是今天的事;二是人物,有不属于本班学生的人要来;三是事情,是听课,而不是别的。在这三个要件中,最关键的是“听课”。如果有人以此为题,写的内容是:上个星期,自己上课不专心,被老师批评了一顿,那就是离题;如果写的是上个月有人来自己班里听课的事,那就不是离题,而是偏题,因为没有偏离关键词“听课”。如果写的是今天有校外的人在操场上打球的事,虽然有两个要素符合:时间和人物,但只能算离题,因为没有表现最关键的“听课”。题目通常是由一个短句或短语组成的。关键词往往就是题目里的中心词。比如“当爸爸妈妈闹别扭时”,关键词是“闹别扭”;“我最爱去的地方”关键词是“地方”;“一次有趣的实验”,关键词是“实验”。修饰性和限制性语词一般不是关键词,如果习作不符合修饰性和限制性语词,作偏题处理比较恰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07:31:00 | 只看该作者
三、与离题、偏题相关的若干现象解析



作文的离题、偏题,在理论上阐述明白还是比较容易的,但作文的实际要比理论复杂得多,在集体评阅作文时,虽然总是先定下基调的,但评着评着,对某一篇作文,往往会意见不统一,这就是明证。尤其是独创性的要求,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优秀的作文应该具有创造性,应该写出与众不同来,应该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然而,有时,给人耳目一新的独创性与离题、偏题只有一步之遥,使人难以分辨。因此,这里只能以几篇具体作文或片段为例来说明。



(一)要灵活把握切题与富有创意的关系写作文要求切题,这是没错的。但更需要有创意,并要积极鼓励大胆创新。作文是丰富多彩的,往往出现连命题者根本想象不到的意外。当创意突破了命题的某些要求时,就应给予积极鼓励。请看“记一次争论”为题的作文──



“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抚摸着我们……”我哼着歌,连蹦带跳地上学去。



突然,我停住了脚步。嘿,一张破纸,我以为是什么呢?开路,开路,你竟敢挡住我老徐的去路。于是,我一脚跨了过去,一阵风呼地吹来,那张纸又飘到了我的眼前,好像在说:“把我捡起来吧。”这时,我的脑海里仿佛有两个人在激烈的争论着:



“把它捡起来吧。”



“不,还要弯下腰,伸出手,多麻烦!”



“老师不是说过,好事应该从身边做起,要是都像你这样,那我们的城市不就都成了垃圾堆了?”



“这你就别担心,我们有专门扫马路的人。这是他们的活,用不着我们插手。”



“但是,你看,他们每天从早忙到晚,一刻也不停地工作着,难道你连这么一张纸都不肯捡吗?”



“不捡就是不捡,用不着你来管!”



“你……你……”



怎么办?怎么办?听谁的呢?



又一阵风迎面吹来,鲜艳的红领巾飘了起来。对,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捡一张废纸,真是举手之劳。于是,我弯下腰,伸出手,拾起了那张纸,并把它扔进了附近的垃圾桶。



我仿佛看见了一个小人惭愧地低下了头,另一个却高兴地笑了。



天更蓝了,阳光更灿烂了,花儿也在不停地点头。



这是一篇考场作文,题目前有一段引语:“在生活和学习中,常常会有争论,与同学、与老师、与父母等,请你以‘记一场争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写清争论的内容,写好对话。”正是因为这段引语,使阅卷老师产生了分歧:有的说严重偏题了,理由是一个人怎么争论,引语中明明写清“与同学、与老师、与父母等”;有的则说文章具有独创性,它避开了一般的此人与彼人的面对面争论,而别出心裁地写了自己的内心争论,是一篇既切题又有新意的好文章。笔者认为,培养创新能力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使命,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有一个非常宽松的评价环境,更要有一种敏锐的眼光,要善于从一般中发现特殊,我们不能死抠题目或导语中的某些词句,更不能机械地理解和苛刻地要求。鉴别是不是切题,可以从是否围绕关键词来判断,像上面的作文题,关键词是“争论”,因而不管写什么争论,都应该视作切题。宽松的评价环境,对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和自信心的培养都是非常有利的。由此可以作出判断:这是一篇有创意的好文章。



(二)要关注材料与立意是否统一



优秀的作文,材料和主题必须是一致的,材料所包含的意义就是作者所想表达的意思,两者和谐统一,没有矛盾。如果有了裂缝或矛盾,那就意味离题或偏题。有一篇题为“我的好奶奶”的习作,其中有这样几个片段──



奶奶今年62岁,她总是一天到晚地跟我说要节约。如果我被奶奶发现有不节约的地方,她就跟我唠叨个没完没了,弄得我头都要“炸”了。



上个星期天,妈妈从菜场上买来两条活蹦乱跳的鲜鱼,准备给全家尝尝鲜。奶奶见了,便皱起眉头唠叨起来:“又浪费钱,不是有青菜吗?青菜萝卜营养好,不吃鱼照样过日子。挣几个钱多不容易啊!”



中午香喷喷的红烧鱼上桌了。我刚想吃,奶奶又开始唠叨了:“中午吃一条算了,留一条晚上吃吃。”



“晚上还有别的菜呢!就会省、省,又不要你掏钱!”我一边说着,一边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谁知奶奶真的拿来了一只空盘子,小心翼翼地把那条没吃过的鱼拨到了空盘子里,一边拨一边唠叨着:“这条鱼还是明天吃吧,省得明天再买荤菜。”拨好,便把它拿到菜橱里藏好,生怕被人偷吃。



第二天吃晚饭时,奶奶又端出了这些剩菜,那条剩下的鱼已经有点变质了。我说:“奶奶,这些菜都馊了,怎么吃呀?”“哪儿馊了?是臭豆腐的味道,不碍事,好吃的,吃吧,吃。”



这时,妈妈也发觉剩菜的味道不对劲,便走过来拿掉了剩菜准备倒掉。谁知奶奶大步抢了上去,拦住妈妈:“唉,我要吃的呀,你怎么拿走了,还给我!”



“妈,这菜已经馊了,吃下去要生病的。”



奶奶板起脸:“放下,这么好的鱼谁肯倒掉?我要吃的!”



这就是我的好奶奶,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奶奶。



这篇习作,题目是“我的好奶奶”,文章的开头有“这就是我那俭朴的奶奶”一句,结尾处也有类似的点题,从这几方面都可以看出,作者的立意是想肯定和赞扬奶奶的勤俭节约的。但是,作者通过具体材料表现的却不是这个意思。字里行间,我们觉得作者颇有点讨厌和反对奶奶的意味。你看:“晚上还有别的菜呢!就会省、省,又不要你掏钱!”原文还有:“啊呀!奶奶,你能不能少说几句,好不好?我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呀!”这些话语,都表现了作者不喜欢奶奶这种所谓的“勤俭节约”。这里,关于吃鱼的材料实际上也不能作为题目中“好”字的注脚,立意和材料在此产生了偏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偏离呢?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作者对材料所包含的真实意义没有完全把握准。像上文中,好端端的鲜鱼不吃,偏要到变了质才吃,这实际上已经不是勤俭节约了,而是近于吝啬和愚蠢的行为了,作者尽管在感情上接受不了,但在认识上却认为是勤俭节约。二是立意与材料的矛盾。像“我的好奶奶”中的一个“好”字,它明确决定了立意必须是赞扬和肯定的。文中“吃鱼”的材料,虽然也有些可以肯定的成分,但从整体上看,这个材料让人无法认可是一个好奶奶的表现。尽管作者在开头和结尾两处点题,但总显得回天乏力。这样的作文,可以判为偏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07:31:00 | 只看该作者
(三)要避免将原事物特性转移或改变



每个事物都有自己明确的属性,当我们决定表现它时,就应该明确其性质,不能随意转移和变化,也不要夸大和扭曲,否则,就可能出现离题偏题。有一篇题为“特殊的‘闹钟’”的习作,就犯了这样一个错误。



我们家还有一只特殊的“闹钟”,这就是我的妈妈。



这闹钟的用处可大啦!寒冷的冬天到了,每当清晨天蒙蒙亮,公鸡闹钟就会准时唤醒我,可我躲在暖和的被窝里哪里肯起来啊!这时,特殊的闹钟就会走来,轻轻地掀起被子,耐心地催我起床。于是,我只好乖乖地穿好衣服,吃好妈妈早已准备好的热腾腾的早点上学去。我还记得有一个星期天,我和小伙伴们玩得正开心,可这时,那特殊的“闹钟”又叫起来了:“炯炯……,你的作业做好了吗?”我一听,心里猛地一惊:呀,我的语文作业只写了一半呢!我只好听从“闹钟”的命令去做作业了。



这“闹钟”还能帮我学习呢!当老师布置听写词语的作业,不管有多忙,有多累,“闹钟”都会帮我听写。记得有一次要听写的词语特别多,已经快9点钟了,妈妈还坐在我身边,双手捧着语文书,一边用略带嘶哑的声音为我报着词语,一边还焦急而关切地看着我。一直到了9点半,才听写好。这时,妈妈轻轻地舒了一口气,并亲切地对我说:“炯炯,以后学习要认真才是啊!”



应该说,这篇习作的题目很好,形象而又有特色,材料基本上也都围绕“闹钟”展开,可读起来总觉得不是一篇好文章。主要原因何在呢?就在于无限扩大和扭曲了事物的基本属性。闹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是时间上的提醒。作为母亲这只特殊的“闹钟”,其内涵就丰富了,不只是写时间上的提醒,也可以写别的提醒,这样才能显示出这只“闹钟”的特殊性。比如,冷空气马上就要来了,可你还穿着单薄的衣服去上学,母亲及时提醒你多穿一点;比如,你准备去参加一次体育比赛,跑800米,母亲提醒你不要吃得太饱;再比如对某一件事的处理,幸亏母亲的及时提醒,要不就会误了大事,等等。因为题目中有了“特殊”二字,就不要只围绕闹钟提醒时间的功能去考虑了,完全可以从时间以外的角度去考虑,只要围绕“提醒”就是了。但是,不要以为有了“特殊”二字,就什么都可以写了。作文的倒数第二段,妈妈帮我报词语,就偏离闹钟的功能,就是对事物性质的转移和扭曲。因而,是部分离题。



四、要坚持能宽则宽、能活则活的评判原则



为了减少学生在作文时的心理压力,鼓励学习大胆创新,大胆实践,我们要坚持能宽则宽、能活则活的原则。命题时,不能卡得太死,要给学生充分选择的余地,作文时,不要过于强调偏题、离题的问题;评判时,也不要一发现有点偏题,就毫不留情地封杀。能宽则宽,就是要尽可能对题目中的关键词作广义的理解。例如,在“发生在我家的一件事”的题目下,有位学生写了这样一件事:我家门口的小路上,有一块石板被人弄断了,母亲回来自行车骑不过,她知道是村里人弄断的,于是,她要父亲向他们索赔。可父亲不愿意,他认为都是乡里乡亲的,这么一点事也要索赔,讲不过去。于是父母俩争吵起来了。对这篇作文,有的老师认为离题了,因为题目是发生在我“家”的一件事,而作文写的是家门口的路上。这样理解,显然是过于狭窄了。这里“家”应该从广义来理解,凡是与“家”有关的人、事、物相关的都可以。能活则活,就是要有灵活性,不能死抠题目中的个别字眼,而是要尽量寻找内容与题目的相关性,相通性。例如,在“我终于服了”的题目下,有篇作文写的内容是:肖敏和石玉下棋,我在一旁观看。以前我和石玉、肖敏也经常下棋,和石玉下棋时,各有输赢;和肖敏下棋时,我几乎都是输的,因此我不服石玉,只服肖敏。今天肖敏在石玉面前节节败退,毫无招架之力。于是,对石玉,我也终于服了。有的老师在评判时,认为不切题,理由是文章中的“我”只是一个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下棋,怎么会服呢?这样的理解显然过于死板。服不服是一种心理现象,直接较量后会产生这种现象,没有直接较量也完全可能产生这种心理。像这样的内容,当然不能算离题、偏题。在一般情况下,要给学生申辩的权利。学生为什么要这样构思?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材料?作为评定的教师觉得不可思议,认为离题、偏题了,但学生或许有他自己的想法,他的这个想法也许还是挺有道理的,因此,不妨让他说说。尽可能让作者申辩,这对正确评价作文,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21: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