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8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优秀论文:备出味儿来,才能教出味儿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07: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有一段精彩的话:“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王安石的这番话,是他涉远探险的感悟,但给我们钻研教材也带来启示。在语文这个无边际的风景区,不知有多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在等待着我们。“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教课的“出奇”是和备课的“入深”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只要备课中肯于“深入”,不被困难和困惑所挡,思路就会豁然打开,就会在教课中出现不尽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当我们真正品到精妙处、探得精要处时,就会有心怦然一动,眼睛一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就会有与作者“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愉悦。



当我研读一篇篇课文时,常常为作者的理性与深刻所吸引,也为他们的灵性和独特动容,从中得到享受与陶冶。



首先教师要实现与文本的真正对话。精于梳理文本,真正理解文本的精义,理解独特的理路和话语风格。



读书是在读文化,备课也是在走进文化,理解文化,享受文化。



会喝茶的人,会品茶,茶越品越有味,越喝越香。备课何尝不是这样。一篇课文要读出味来,品出味来,才好设计教法。其实,就我的体会来讲,当课文嚼到心里的时候,“法”也随之生于心中。



老舍先生的《草原》语言优美,韵味悠远。备这篇课文,我不知道读了多少遍,几乎能够背诵下来。读到最后,只剩下四个字在头脑中清晰地立起来:美景深情。这就是初步备出感觉,品出味道了。头脑中展开两幅连绵的画卷:一幅是美丽的自然风光。你看,草原上天高气爽,一碧千里,草茂羊肥,辽阔柔美。多美!美在何处?美在境界。天、地、物组成一种境界。草原特有的天,草原特有的地,草原特有的物,它们组成草原特有的境界。进入境界了,感悟境界了,才会产生“高歌”一曲、“低吟”一首的冲动,才会有“舒服”、“愉快”的感受。另一幅是美好的蒙汉友情。你看,盛装迎接,盛情款待,盛大场面。只有对待最敬重的人、最亲的人,才会有“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的场面,才会有“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再举杯,再回敬”的情景,才会有“小伙子表演”、“姑娘们表演”的盛况。读到此,我感觉似乎和作者的心贴近了一些。再读,两幅画融合到一起,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处处是景,又处处是情。当我读懂了课文的内涵,品出了课文的韵味,理解了作者的心,教法的雏形已经出来了。



学习第一段:



初读,走进草原。多彩的草原,读出色彩,读出形态,读出动感。



再读,感受草原。诗意的草原,景色如诗,情感如诗,语言也如诗。



学生自选语言点,比赛读精彩。如: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三读,赞美草原。



学习第二段:



采用的方法:文线与情线结合,入手于事,落点于情。



采取的方式:创设情境,学生做随队小记者,汇报所见、所闻、所感。



盛装迎接,盛情款待,盛大场面,哪个场面、哪个情景给你的印象最深?感受相同的学生结成一组,读议结合。



最后是两个回读:一是回读全文。教师引读重点句段,将景与人、景与情融为一体。二是回读课题。教师引读重点句段后,充满感情地说:这就是蒙古族人民,这就是养育了这个可爱民族的──学生同声读题。



再如我教《怀念母亲》,正是在深备中自己读进去了,读懂了,动情了,才在讲课中引领学生入了境,动了情,受到了感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07:26:0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篇情感深沉的课文。“怀念母亲”本身就是一个触动情弦的主题。作为读者,我喜欢这篇文章。我认为这是一篇耐读耐品的好文章。没有热烈的抒情,没有华丽的语言,也没有大段的议论。作者那沉重的思念、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都是通过朴实得近乎平淡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但作为教者,我却觉得这是一篇学生难读难懂的课文。有很多表达作者深刻而独特的思念的句子是现时代的孩子们不能体会的。他们只知道作者怀念两个母亲,一个是自己的生母,一个是祖国母亲。但他们一定不能体会这种思念是“酸酸的”、“甜蜜的”、“浓浓地糊在心头”;是叫人“不能忍耐”;是白天“心潮腾涌”,夜晚“频来入梦”的那种思念。他们也不一定懂得为什么作者在国内只怀念一个母亲,到国外以后增添了祖国母亲,而且怀念得“异常强烈”。学生真正读懂它,至少存在着三个“距离”。一是“时空距离”,作者所处的时代,所生活的环境,是现在十一二岁的孩子所不了解的。二是“情感距离”,每个人都有祖国,都有自己的生母,但是对祖国、对母亲的感受和感情却不尽相同。三是“文化距离”,学生与作者的文化背景、文化修养都不同。



它的耐读耐品表现在它篇幅不长,容量却很大,容纳了一颗真真挚挚、浓浓烈烈的赤子之心,容纳了长长久久、绵绵延延的思念之情。而这些是在你反复品读、反复咀嚼之后,愈加体会到的。其中有很多是在文字背后的东西。那是什么?是生活,是经历,是文化,是精神。与其说是读,不如说是“靠近”,慢慢靠近作者的心,倾听他的心跳与心语。



作者对两个母亲的思念,分散地记叙在几篇日记中。看似散,其实不散。“怀念”是一根线,将它们串联起来。“敬意、爱慕”是文章的魂,阅读的时候既不能散读,也不能读散,否则韵味全无。



“甜蜜的”三个字,平常但不平凡。我想并不凄凉的“甜蜜的怀念”定是源于思念的内容。此时浮现在作者脑海里的可能是故乡的明山丽水、风土人情,可能是在故乡度过的美好的日子,可能是老朋友的亲切的影像、有趣的事情,也可能是与老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还有“真想哭”这三个字,简约而不简单,它包容的东西太多了,容纳的情感太丰富了。在我静静地反复地咀嚼后,似乎读懂了这三个字的内涵。是什么使他想哭?当他看到房东太太好几天以前就为儿子将从学校回家来,“高兴得不得了”;他又看到房东太太为儿子一直没有回来而“有点沮丧”;他也看到房东太太依然期待“晚上还有一趟车,说不定他会回来的”那种期盼。从房东太太的神情上,他完全读懂了自己的母亲,此时他才明白,他曾经让母亲多么牵挂,他曾经让母亲多么不安,他曾经让母亲多么焦急地等待,他曾经让母亲多少次希望,又多少次失望……而他在离开母亲后仅仅两次回家,也“只在母亲身边呆了几天”,留给母亲的是漫长的企盼和无尽的等待。这一刻,他深深领悟了母爱,他感动万分;也为自己失去母爱而痛苦万分,更为自己不能回报母爱而遗恨万分。所以“真想哭”。当我好像读懂了这些作者的语言,眼睛不由得也湿润了。



当我们真正领会这些语言的含义与韵味,真正懂得作者在说些什么,才能贴近他的情感世界。



《怀念母亲》中,“怀念”既是情感的聚合点,又是发散点。所有的情感都凝聚到“怀念”上,又从“怀念”这一点弥散开去。



《怀念母亲》处处让人感到“想念的滋味”难以言尽。



有人说,一个人在距离上离祖国越远的时候,在精神上离祖国越近。作者身在异国他乡,处处表现了“想念的程度”无以复加,“简直不能忍受”;处处流露了“想念的情绪”无时不在;处处彰显了“想念的品质”长久不衰。这种怀念会伴随作者终身。



然而虽处处“怀念”却又不止于“怀念”,因“敬”而怀念,因“爱”而怀念。



所以,作者以他对两位母亲的“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深深地感动了我的心。然后,我把我的感动交给课堂,交给学生。



所以,在课堂上,我引领学生走进他的故事,走进他的思念,走入他的语言,走入他的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07:26:00 | 只看该作者
走进他的故事



初读课文,我让学生试着把作者渗透在文章中的生活经历按年代顺序整理出小档案:六岁离开生母,十多年间,两次回故乡;大学二年级时,母亲去世,痛不欲生。后留学德国,在国外生活11年。



走进他的思念



细读课文,我启发学生将几则日记和《寻梦》连接成作者的“思念图”和“情感线”:



作者黄昏时站在窗前──“酸酸的有点凄凉”,“是甜蜜的,浓浓的”;



看到房东太太想儿子的神情,想起自己的母亲──“真想哭”;



白天──“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阴雨天仰躺在沙发上──思潮起伏;



夜里做梦见到母亲──哭着醒来。



学生从中体会到无论是黄昏时,还是阴雨天,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无时无刻都在思念。没有集中的表白,却比集中的表白更强烈。



走入他的语言



深读课文时,默读思考,细读画批,朗读入境,品读悟情。



学生用心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作者怀念母亲的语句,然后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生读句子谈感受。相机补充两段资料,以助理解。



资料一:



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理解“我的愿望没能实现”)



资料二:



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理解“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



从“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痛哭几天”,体会作者与母亲虽聚少离多,却感情深厚;母子各分两地,心却紧紧相连;母弃养,心欲碎,魂相随。为无法尽孝,抱恨。



然后逐一体会:



1.作者黄昏时站在窗前──“酸酸的有点凄凉”,“是甜蜜的,浓浓的”。



讨论:为什么感到“凄凉”又感到“甜蜜”?



“凄凉”是寂寞冷落。因为作者远离故国,孤身在外,所以感到寂寞冷落。但他想到故乡的明山丽水、风土人情,想到在故乡度过的美好的日子,想到亲人朋友的亲切的影像、有趣的事情,想到与亲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这些美好回忆,充满心怀,在孤寂时陪伴着他,使他感到甜蜜。



2.看到房东太太想儿子的神情,想起自己的母亲──“真想哭”。



作者看到了房东太太怎样盼子归的一系列表现?



将回来──高兴;未回来──沮丧;等回来──企盼。



他此时真正读懂了母亲。他读懂了什么?(师生对话交流)



3.白天──“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阴雨天仰躺在沙发上──思潮起伏。



他不能忍耐什么?



什么叫“思潮起伏”?你能用一些动词表示他此时的思想活动吗?



回忆,心中回忆什么?



浮现,脑中浮现什么?



涌现,什么涌现在脑海中?



盘旋,脑海中盘旋着什么?



走入他的思念



“想”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字,但是作者是那么频繁地使用它,每一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把每一处“想念”蕴涵的意思体会出来,朗读出来。



在品味中,我引领学生用比较读、删补读、插入读、抒情读等多种方法把理解融进去,把感悟读出来。



正是在这样的读、思、议中,学生体会到作者对两位母亲的怀念之情已嵌入他的生命,爱之愈深,怀念愈深。







教师备课备出情,才能讲出情。课文不备散,才会不讲散。



一篇好文章,犹如一只精美的花瓶,它的美在于语言文字的精妙和情感如歌的流淌。过碎的分析,无疑是把这只花瓶打碎了欣赏,成为碎片的花瓶又有何美之言;而没有对花瓶精要处的仔细品察,同样亦无法领略它别具一格的韵味。



所以,教师备课要从整体上准确地把握教材:一是一篇课文不能读散,二是一段话也不能读散。



教师备课的时候,要好好地研读原作,领会其精神主旨,对所教的课文就会把握准确和全面。例如《仙人掌》这篇课文,因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在那遥远的,历史上抗暴英雄辈出的墨西哥,国花却是仙人掌。”不少老师就把它当做是赞颂墨西哥人民的借物喻人的文章。其实,它是赞颂我国海岛建设者、保卫者。



《仙人掌》这篇课文节选自秦牧于1961年写的散文《在仙人掌丛生的地方》。这篇散文3 700多字,而选入课文的《仙人掌》仅500字左右,是节选自散文的开头部分。教学这样的节选文章,就要阅读原作,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写作目的。那时候新中国成立刚十年多一点,社会主义建设正在起步,秦牧登上海南岛以南的一些小岛上去访问,他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建设者是十年前从冰天雪地的东北来到这个热得岩石和草莽都冒着轻烟的小岛上。当时这暗绿色的小岛上,没有淡水、没有房屋、没有道路,有的是毒蛇、猛兽,有的是一山一山的仙人掌。经过无法想象的艰苦奋斗,他们把一个贫瘠荒芜的小岛建成了美丽的家园、富饶的家园。面对这些可爱的无私奉献的建设者、创业者,他无比激动、无限感慨。他讲到,我始终忘不了离开海岛那天的情景:初升的太阳在湛蓝的海面上镀上一层璀璨的色彩,看着海水冲击的岩石,岩石屹立不动;看着亲爱的军官和战士们站在海滩上,那里的一簇簇仙人掌,我想起了坚强、勇敢、无畏和魄力,我总是忘不了那墨绿色的岛屿,那簇生着仙人掌的海滩,那迎着海风微笑、屹立着的战士们坚毅的形象,是我们新中国的南海前哨,是国防前哨。于是他要歌颂这些征服困难的创业者,要歌颂热爱海岛的建设者,同时也要歌颂维护祖国主权的捍卫者。这是他写《在仙人掌丛生的地方》这篇散文的最根本的目的。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看出秦牧是以介绍并赞美仙人掌生命力的顽强和奇特作为切入点,来表达对战士们的歌颂和敬慕。在文中,仙人掌就有了鲜明的象征意义,它象征小岛的建设者,对仙人掌的赞颂,就是对小岛的建设者的赞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阅读了原文,把自己读的收获融入到讲课中来,让学生把物品与人品结合起来感悟,然后激发学生去读原文。这样就不会在理解上偏颇,就不会产生是赞美墨西哥人的精神的误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07:26:00 | 只看该作者
本篇课文在表现形式上也有鲜明的结构特点。开篇一句“仙人掌,嘿,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奇特的植物!”是画龙点睛之语。然后作者从性格坚韧、抗敌自卫、再生力强、花朵鲜艳这四个方面具体叙述。对于这样的概括句,不能仅停留在“总分关系”的表层理解上,而要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它是全文内容和情感的凝聚点、联系点。教学时,要紧紧围绕课文的中心句,从整体的初步感受入手展开教学。抓住中心句对比读,体会其中蕴涵的丰富情感。这种体会不求一次到位,不急于让学生在开头学的时候去透彻地品悟它的内涵、分析它的作用,而是在学习下面四个方面的过程中,每学完一个方面都让学生带着获得的一种感受再回读课文的中心句,在反复读中发展和提升。这样就没有把课文学散,学生就在反复读中逐步加深感悟课文重点句统领全文的作用,逐步体会出只有用这样的语言,才能够表达作者对像仙人掌一样的战士的热爱与赞美的强烈情感。



下面是这课书具体的教学设计:







一、开篇议物,渗透借物喻人



教师:有不少植物,人们一看到它就会联想到一种精神、一种品格,看到这些植物你会联想到什么精神、什么品格?可以就一种植物来谈。(展示青松、菊花、荷花、竹、兰花等植物的图片)



二、点明作者,暗示写作立意



教师:是的,她们已经成为一种精神和品格的象征。我国著名散文家秦牧,他在海南岛的一个小岛上望着这仙人掌丛生的地方,看到守卫海岛的战士们,写下了关于仙人掌的散文。



(板书:仙人掌)



三、扣题联想,激发探究动机



教师:看到这个题目会引发你们怎样的问题呢?(作者为什么写仙人掌?作者写了仙人掌哪些方面?仙人掌有什么特点?)老师和你们一起交流,我也有一个疑问:作者在对仙人掌的描写中渗透了怎样的感情啊?



四、阅读全文,体察作者情感



教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再来轻声地读一读课文。读后说一说作者在对仙人掌的描写中渗透了怎样的感情呢?(学生读课文)



──欣赏仙人掌的坚韧的性格和顽强的生命力,赞叹它,赞美它。



(一)抓中心句,初感表达特点



教师:在作者的眼中,仙人掌是一种怎样的植物?(预设意图:学生能够捕捉住全文的精要句:仙人掌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奇特的植物。)



1.对比引读,初步感悟情感表达特点



教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出示课文第一句:“仙人掌,嘿,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奇特的植物!”)



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出示没有“嘿”字的句子:“仙人掌,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奇特的植物!”)



读完这两句话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吗?从中我们又可以感受到什么呢?



2.采用对比读,在读中感受



女生先读没有“嘿”的句子,男生接着读有“嘿”的句子。



教师:从“嘿”字当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是呀,一个“嘿”字传达出作者多少感情啊!(学生初步感受到作者是在赞叹仙人掌,老师暗点这当中传达了作者多少感情啊!至于是“多少感情”,此时不急于让学生立即说出,有待在对后面的内容反复读中逐渐加深体会)



(二)细读课文,深悟作者情感



教师:作者通过对仙人掌哪些方面的了解使他产生了这样的感情呢?(预设意图:学生能够把握文脉,了解作者是从仙人掌性格坚韧、自卫和再生力强、花朵鲜艳这几方面来表达的。学生谈,学生板书。)



1.从“坚韧”中,悟情感



教师:仙人掌的性格是怎样的呢?作者在讲仙人掌性格时把自己的全部情感都浓缩在一个词里,你们能捕捉到吗?请你们静下心来默读这部分,把令你有感触的地方画下来。(坚韧)



采用多种形式读,感悟“坚韧”:



(1)师生问答读,体会“坚韧”的表达顺序。



教师:仙人掌的性格是怎样的坚韧呀?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读这部分。老师在读一部分的时候会提出一个问题,请你们用读来回答我,好吗?(师生问答读)同学们,从刚才的读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可以结合你画的词语来谈。(学生谈自己的感悟)你就把这种感悟读出来好吗?



(2)师生删补读,体会“坚韧”的表达特点。



教师:同学们,刚才咱们就是通过读书产生了这些感悟,我们再换一种方式读书,看看你又会产生什么感悟。这次,老师读时请你注意听,哪些词语没有读到,请你们补读出来,在补读时想一想有这些词和没有这些词有什么不同?(师生读)



读后让学生说说从刚才补读的这些词语中又感悟到了什么。(学生发表见解)



教师:这就是对生活环境和条件无所求的仙人掌,你们知道吗?它不仅能在硗瘠的泥土中生长,甚至在岩石间、沙石堆积的地方生长,在腐烂的树桩中生长,而且长得欣欣向荣。



(3)学生发散读,体会“坚韧”的乐观精神。



教师:同学们,假如你就是仙人掌,你是怎样快乐地叫喊?(学生读)



对生长在恶劣环境中,却乐观向上、充满自信的仙人掌,你的内心产生了什么样的感受呀?(学生说)



(4)回读中心句,再悟情感。



教师:是啊,同学们,就把你们内心产生的这种情感通过你们的朗读表达出来。(回读课文第一句:“仙人掌,嘿,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奇特的植物!”)



2.采用多种形式读,感悟“再生和自卫能力强”



(1)引读过渡。就是这样的一种植物,“它遍身是刺”,──学生接读。



(2)同桌合作读。请同桌两个人一起合作读,读后汇报为什么这样分工读。(设计意图:学生补充板书)



(3)回读中心句,三悟情感。



教师:让我们一起通过自己的朗读再来表达出你的感悟吧!(学生齐读课文第一句:“仙人掌,嘿,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奇特的植物!”)



3.采用多种形式读,感悟“花朵鲜艳”



(1)利用声像,激发感情。



教师:同学们,就是这样一种植物,你们见过它的花朵吗?这雄赳赳、硬邦邦的长满刺的茎上却开着奇异的花朵。(播放图片,以填补教材中的空缺。师配解说)有的洁白如雪,有的红艳似火,有的粉似锦霞,有的黄如琥珀,还有的薄如蝉翼。(同学们在欣赏时都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



教师:快告诉大家你惊叹些什么?就把你们内心的惊叹通过朗读传达出来吧。



(2)小组分工合作读,表达感悟。



(3)回读中心句,四悟情感。



教师:让我们一起通过自己的朗读再来表达出你的感悟吧!(学生齐读课文第一句:“仙人掌,嘿,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奇特的植物!”)



(三)欣赏积累佳句



教师:融刚强和美丽、朴实和高贵为一体的仙人掌让我们感受到它的生命力是多么的顽强而又奇特。散文家秦牧就是这样将自己的情感渗透在了这字字句句中。同学们,让这美好的语言永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当中,请你背出让你欣赏的句子。



教师:仙人掌在硗瘠泥土里扎根,它在酷暑严寒中成长,它在艰难困苦下历练,它与野兽害虫抗争,它经历多少磨炼,而成为生命力顽强而又奇特的强者。



(四)拓展读,深悟作者情感



1.激情引读



教师:当秦牧踏上这东望洲,望着这傲然屹立于海滩之上的仙人掌,听着守岛战士们讲述十年来的经历,怎能不深有感触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这十年来的情景吧!



(出示文字片。设计意图:弥补教材中节选的不足,把仙人掌的象征意义与人的精神自然地连在一起,使学生由对仙人掌顽强生命力的赞美自然地过渡到对具有这样品格的战士的赞美。)



2.畅谈感受



教师:同学们,读了这段话,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畅谈感受)



是啊,这坚强、勇敢而又无畏的战士们不正像这生命力顽强而又奇特的仙人掌吗!请同学们饱含着这份情感读一读这句话吧。(教师引读“历代的人们”,学生接读。)



3.回读中心句,五悟情感



教师:同学们,仙人掌以什么享有人们的赞美呢?就让我们满怀感情再来赞美这仙人掌吧!(学生齐读课文第一句:“仙人掌,嘿,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奇特的植物!”)



在语言训练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和体味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领悟情感表达的特点和方法,将思想教育、情感熏陶寓于语言文字之中。由花的品格到人的品格这个过程的提升、深化,不是说出来的。“借物喻人”不是用语言概括出来的,而是在读中悟出来的。







二是一段话不能读散。有的一段话层次较多,内容复杂。越是内涵丰富的、层次多的,越不能读散读碎。



例如,《神奇的鸟岛》是一篇极有情趣的课文。鸟岛的“神奇”是从平时鸟的欢乐生活、战时鸟的勇敢斗敌两方面来表现的。全文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喜爱鸟岛、赞美鸟岛的思想感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07:26: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段,写平时鸟的欢乐生活,表达作者爱鸟美、赞鸟多的情感。作者从天上、地上、湖里这三个方面写鸟多、鸟美。天空飞的色彩多──红的、蓝的、白的、花的;湖里游的种类多──斑头大雁、燕鸥、环嘴鹬、黑颈鹤、天鹅、凤头潜鸭,“一百多种”;地上的鸟巢鸟蛋多;还有数量多──“一群群”、“十万多只”;姿态多──飞的、走的、游的;这么多鸟相处十分融洽。这三个方面是不能拆散的。



第二段,重点写“鸟岛保卫战”。爱鸟心齐,赞鸟智勇。从防守、回击、反击这三个层次表现。它们团结一心:大雁放哨,“所有鸟纷纷起飞迎敌”:斑头雁用翅膀和身体组成一道铜墙铁壁;鸬鹳群奋起回击;鱼鸥带领群鸟发起冲锋。它们智勇双全。你看,黑鹰凶恶,猛烈俯冲,冲击群鸟;黑鹰狡猾,“忽地”一只“俯冲”,“另一只却从那一边向地面冲击”。而鸟以勇敢对凶恶:大雁“迎着黑鹰冲”;斑头雁“用翅膀和身体挡”;群鸟“发起冲锋”“围住”。鸟儿多么无畏。以机智对狡猾:黑鹰“高高盘旋”──群鸟“低飞”;黑鹰“俯冲”──鸟“挡住”;黑鹰从侧面冲击──鸟“回击”,“时而上、时而下、时而疏、时而密,叫着、啄着”。战术多么灵活。



这段话里角色多,场面复杂,过程细致,有战斗的起因、战斗的经过、战斗的结果。教学时不能拆成一句一句地讲读,要使学生在头脑里形成立体的画面。



不讲散,就要做到意境不散,要抓住“凝聚点”──内容的凝聚点,情感的凝聚点。以抓“凝聚点”来辐射读,带动读,要阅读面大,思维空间广。



第一段通过抓“眼花缭乱”来整合读。怎么抓?不能以词解词,要联系生活经验来理解。启发学生“你有过眼花缭乱的感觉吗?是在什么情况下?”“登上鸟岛为什么让人眼花缭乱?”引出鸟多。由鸟多再引出鸟的种类多、数量多、姿态多、颜色多,而这些“多”,是由“一群群”、“一幅幅”、“满岛”、“各种各样”、“几乎没有我们插足的空地”、“100多种”、“天上飞的是鸟”、“地上跑的是鸟”、“湖里游的是鸟”来具体体现的。如何不因“多”而碎,不因“多”而散呢?那就要不仅仅是抽象出几个概括的词语,而要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每个“多”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含义。这些“多”组合起来,才会令人眼花缭乱,才使人感到“神奇”。这样理解认识了,我就围绕着“眼花缭乱”引导学生来读书、想象,在“眼花缭乱”中体会“多”,在“多”中感悟“神奇”。



第二段以“鸟岛保卫战”为线来整体读。把知战因、理战事、抓战术、晓战果、明战理这五个小目标整合为三个问题:(1)初读。什么原因发生了这场战斗,战斗的结果怎样?(2)细读。鸟儿们用什么办法打败黑鹰的?(3)深读。为什么弱小的鸟儿能打败强大的黑鹰?采用对比读、分角色读、分层次读和重点句子反复读的方法,使学生从“鸟岛保卫战”中感受到鸟岛令人惊异的奇妙的“神奇”。



我体会,语文备出味儿来,才能教出味儿来。







【附】



我的“四研四备”



上好课,首要的是备好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课备得充分、周密,上课的信心就足;课备得深入、细致,课上得就有深度;备课下的功夫深,课堂上的办法就多,上课才能游刃有余,遇“险”不惊,随机应变,驾驭课堂,得心应手。



就教学而言,我们教师应该把主要精力用到备好课、上好课上,而不是用到留作业、判作业上。上课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的准备。不备课或没充分备好课,与认真精细地备课,其反映出的课堂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如果,课备得不好,那么,自己的教学水平就决定了学生的学科水平。因此,教师在备课上是应该,也必须肯下功夫、肯用力气。



常言道:“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常流水。”这“水”从何而来?很大部分是从备课中获得。如果说教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备课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我体会,备课也是不断丰富教学经验的一个必要途径。



备课不是只为教书,不能只备“知识点”。要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以培养学生健康身心、健全人格为目标的质量观,以培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的教学观的指导下来备课。



备课也不能只孤立地备每一节课,而应该从全局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部分、从面到点,进行认真充分的准备。



我的做法是:“四研四备”。



“四研”即钻研大纲、钻研教材、钻研学生、钻研教法。



“四备”即备语言、备教具、备板书、备作业。



一、“四研”



(一)钻研教学大纲(现在是课程标准)



备课首先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教师备课的总指导和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钻研大纲就是要领会本学科教学的指导思想,了解总的教学目的、任务,明确教学法上的要求。



每学期开学前的备课,我都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先是通读,了解大纲对学科教学的总的目的要求,理解内容、精神,有个整体认识。再是细读,深入体会大纲对所授年级的具体要求,并把它抄写在备课笔记本的扉页上,以便随时对照大纲的要求自查教学活动和检验教学质量。我还认真阅读大纲对相邻年级段的要求,分析所授年级与相邻年级之间在教学内容、要求上的联系点和不同点,以及各自在整体教学中的地位、作用。这样对学生在各年级、各年段知识能力方面的前后衔接,能够心中有数。



(二)钻研教材



课本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凭借。我采用由“面”到“点”的方法钻研教材。先是备全套教材,然后备全册教材,再备一组,最后备一课。做到“三个熟悉”、“三个了解”,即熟悉所教学科教学的总要求、总内容,了解所教学科教材纵横相交的训练网络和整体的结构体系;熟悉所教年段的教学内容、要求、重点,了解年段教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作用;熟悉所授年级的教学内容、要求、重点,了解它在学科体系和年段教学中的地位、作用。比如教低年级,要了解低年级应在听说读写等方面为中、高年级初步打好哪些基础。教中年级,要了解如何巩固低年级学到的知识、技能,如何为高年级的学习过渡、铺垫。教高年级,要知道如何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能力,达到小学阶段的教学要求,为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只有精通全部教材,才能真正搞好所教年级的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



1.备全册



备全册,目的是理解教材编排意图,理清训练网络。我从思想教育、双基训练、能力培养三大块作全盘分析,列出一览表,横向体现德、知、能三者的“面”,纵向显示德、知、能三者训练的“线”。



比如,思想教育方面,统计出全册教材对学生进行哪些思想教育,教育的“度”有哪些层次。双基训练分为阅读和写作两方面,分析统计出训练的内容、形式及要求。阅读方面又分为字、词、句、段、篇、听、说、朗读、背诵、默写、标点、查字典、修辞、逻辑、答题等门类。各类下面再分细项。如字一类里又分为难字、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易错字等。词一类,按词的结构分为动宾、偏正、动补,按词的种类分为叠词、象声词、成语以及反义词、近义词等词语。段,按照常见的结构形式,归纳为总分段式、因果段式、顺承段式、并列段式、转折段式、概括与具体段式等。答题分为回答是什么,回答怎么样,回答哪几方面,回答为什么,理解句子含义,体会句子思想感情等。写作方面,我按习作的题目范围、体裁、要求进行统计分析。能力和习惯培养方面,分为智力和非智力两方面来分析,所做的分类分项,都不是人为地去编,而是依据教材提供的训练形式进行分析统计。列好一览表后,横看,可以掌握全册教材的知识总量;纵看,可以把握能力培养的“序”。同一种知识或技能在全册中出现了几次,每次练习的形式及要求有什么不同。一种技能哪课是渗透,哪课是明明白白地教,以后又如何使其巩固、熟练。我还在这张表上标上重点、难点、新授等标记。



这样备全册,虽然费时、费力,但都是很必要和有益的。教者能胸中有全局,掌握全面情况,居高临下地进行教学。既知每节课的重点,也知全册教材的重点,全册的知识在头脑中系统起来、条理起来,不是一盘散沙,而是立在心中的一棵“知识树”。不然,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



2.备一组



现行的教材,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系统,以训练项目为核心,组成一个个训练组,体现训练过程,加强能力培养。每一训练组的结构基本相同。这一组教材对全册而言,它是一个部分,对一课而言,它又是一个整体。因此在钻研全册书的基础上,我还进一步钻研每一组教材。在钻研一组教材上,我采用“上挂下联”的方法。



上挂,就是联系全册教材去找其位置,弄明白它在全册中的地位、作用。做到“三个明白”:一明白它应完成全册教材中哪些训练项目,培养学生哪些技能,应训练的主要技能是什么;二明白知识技能应掌握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要求;三明白它与其他各组之间的内在联系。



下联,即一组课文之间在文道上的共性是什么,每篇课文的特点是什么,听说读写训练的侧重点是什么。承担训练点的重点课文与其他课文是什么关系,如何相互配合,实行训练的整体优化。



3.备一课



如果说钻研大纲,钻研全册教材,心中有了这学期的教学蓝图、教学框架,那么这每一课书就是这座“教学大楼上的一砖一瓦”。要保证这座“教学大楼”的质量,这垒砖砌瓦工作就要一丝不苟。因此,对每一课书要备得精细、缜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07:27:00 | 只看该作者
怎样备好一课书呢?我的做法是“一个定准”、“三个理清”。



一个定准,就是定准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是学科总的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是一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制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既要依纲据本,又要以教和学是否能保证和促进学生身心获得主动的、生动的、活泼的发展为标准,不仅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还要发展良好个性,培养健全人格。教学目标应该有: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德育渗透和情感陶冶目标。在确定具体教学目标时,要明了学生已掌握了哪些,哪些是模糊的,哪些还没有掌握,要从使学生掌握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角度去定目标。我认为树立目标意识,更深的意义是:我们教师不光要笔下有教学目标,脑中还要有课程目标,心中更要有教育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



三个理清,即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理清学生学习思路,理清教师教学思路。



首先,理清作者写作思路,就是领会文章的立意,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重点,了解写作特点。我采用“四读”的方法来备课文。



一是通读。主要是疏通文字,正音正字,读准每个字音,读顺每个句子。同时体会文章立意,看看作者通过语言文字表达什么观点,说明什么道理或抒发什么感情。



二是朗读。主要是体会文章内在的感情。朗读不仅是学生的事,对于教师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首先能正确地朗读所讲授的课文。朗读的过程中,需要分析句子的含义、词语的意义、标点的使用;需要把握节奏的快慢、语调的高低、语音的轻重、语气的变化,而这些都是作者情感的综合表现。为什么要这么读,而不能那么读?边朗读,边分析,边推敲,边揣摩,才能准确地深入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



三是细读。逐节仔细阅读,理清成文思路。边阅读边列出各小段的要点。然后进行分析归纳,把同一内容的要点合并,这样文章的段落层次就理清楚了。在此基础上,理解作者这样安排结构的方法,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还是空间的转换,或是时间的推移,从中体会布局谋篇的妙处。



四是精读。就是在文章的重点处、难点处、关键处深入品味。弄懂课文写的什么,怎样表达的,为什么这样表达。从语言到内容,再从内容到语言,反复体会。



在备课的过程中随时记下不解之处,查找资料和工具书,然后将自己备课所得与教学参考书对照,看看哪些地方人家有,我没有考虑到,取长补短。



其次,理清学生学习思路。我通过一了解、二预测、三研究来备学生的学习思路。学生在预习本上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或与课文有不同看法的问题,我收上来进行统计分析:哪些问题带有普遍性,哪些是个别问题,哪些有探讨的价值,哪些问题是读书不认真或受阅读能力的制约造成的,哪些能触及事物的本质,比较深刻,哪些停留在表面,哪些问题属于理解内容的,哪些问题涉及表达方法的,哪些需要教师讲解的,哪些需要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的,哪些需要扶一扶、帮一帮的。



预测是根据教材重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力,预先估测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在哪里,疑惑点在哪里,哪里容易吸收、理解,哪里容易出枝杈,哪里可以深化,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有哪些困难,采取什么态度。进而制定出学生答对了怎么办,答错了怎么办,答得有对有错怎么办的应对办法。



备学生学习思路,很重要的一点,要研究学生如何去学。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如何掌握会学的方法和技能,包括熟知学习过程,运用方法,克服学习中的障碍。学生在学习中有了问题,不能等待教师给答案。教师要启发、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使他们不但能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还能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最后,理清教师教学思路。备课中教师自己弄懂的理解的问题,不一定完全教给学生,自己要心中有数。需要让学生理解掌握的,要考虑如何变自己的理解为学生的理解,设计好启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一步步程序、一个个环节。讲授的知识不是杂乱无章地“撒”给学生,填鸭式地“灌”给学生,而要有顺序、有条理地输出知识的信息,让教学活动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尤其是阅读教学,不能把课文讲散讲碎,讲成一大片。要纵向有条“线”,横着出“画面”。这需要设计好两个思路,一个是教学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大思路,另一个是各部分、各阶段教学的小思路。备课还要备读法,编写好读书活动的脚本。



(三)钻研学生



作战讲“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教学也如此。教师不仅要精通教材,知道自己教些什么,也要深知学生,了解学生需要什么。研究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掌握学生的知、难、疑、错、趣。知:学生已经会的是什么,现有的认知水平是怎样的。难:学生学习中感到困难的地方是什么。疑:学习中疑惑不解的地方是哪里。错:学生错误的概念是什么,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哪里。趣:学生感兴趣的地方是什么,没有兴趣的地方是什么。



钻研学生,就是研究怎么让学生爱学、会学。



(四)钻研教法



优化改革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教育界有句名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钻研教法,就是研究教与学的策略,研究如何构建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探索的教学结构和过程。



钻研教法,从“教”而言,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善做主导,表现为“四有”、“四导”、“两优”。



四有:有情──爱本职、爱本科、爱学生;



有功──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有技──方法巧、手段活;



有形──教容亲切、教态民主、教风严谨。



四导:导思、导学、导趣、导法(方法、规律)。



两优:一优化教学过程──做到要求实、训练活、设问精、方法新;二优化教学结构──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从“学”而言,就是培养学生会做主体。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思想集中地学,能思维活跃地学,能思路清楚地学;会质疑发问,会读书思考,会与人合作学习,会创造学习方法。



研究教法就是考虑如何把教材的知识、学生的认知、教师的教学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二、“四备”



一节课中,教师需要讲解、提问,需要用直观教具配合教学,需要将学习中的重点、要点写在黑板上,需要布置练习内容,都要做到“四备”:备语言──说什么,怎么说;备板书──写什么,怎么写;备教具──用什么,怎么用;备作业──练什么,怎么练。



(一)备语言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出的任何知识信息,对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作出反应评价,都离不开应用语言。当问则问,当讲则讲,该概括时要概括,该小结时要小结。教学时,教学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精练,富于感情色彩,儿童就乐于接受,就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我精心地备好五种语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07:27:00 | 只看该作者
其一,设计好激情诱趣的“入课语”。



好的入课语能一下子“抓住”学生,调动起学生的情绪,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的方法不能千篇一律,多次重复的东西,学生会产生厌烦心理。要为不同的课文设计不同的入课语。



以情见长的课文,可以情入课。



《麻雀》是一篇赞扬感人至深的母爱的课文,为了使学生一上课就能动情入境,我这样设计了导入新课的环节:我先板书了课文里的生字词“拯救”。理解了词语字面意思后,请学生听我讲一个小故事,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在音乐的伴奏下,我有感情地朗诵,同时配上图画,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音乐、图画、朗读共同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听觉,在他们内心掀起情感的波澜。他们被作品表现的伟大的母爱感动了,立刻喜爱上这个故事。这时,我才揭示课题:这个感人的故事选入了我们的课本,题目叫《麻雀》。课,就在这样良好的情绪状态下开始了。



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课文,可以趣入课。



讲《雨》这篇课文时,我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一上课,我对学生说:“我说个谜语,你们猜猜是什么。”学生一听猜谜语,情绪立刻活跃起来。我说到:“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话音刚落,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是雨!”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雨”字。我接着问: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雨呢?学生说了很多:暴风雨、雷雨、毛毛细雨、瓢泼大雨、沥沥小雨、春雨、秋雨……我说:“一个小朋友把他看到的一场雨生动地描述出来,你们看看他描述的是哪个季节的雨,又是一场什么样的雨呢?”由此把学生领入了课文的意境里。



再如,《谁也不能少》这篇课文,是引导学生懂得团结协作很重要,树立与人合作的意识。我特意找了一些蕴涵着团结协作之意的字和格言来建构入课环节,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一个情境里,从知识的本身而不是从空洞的说教中来初步感知团结的重要。



有一定的难度,能引发探索之趣的课文,可以疑入课。



我在讲《珊瑚》一课时,考虑到大多数学生对这个由生活在浅海里的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聚集而成的东西没有见过,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来导入新课:一上课,我手里举着珊瑚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如我所料,多数学生愣住了,不知是什么。有几个学生举起手来,我叫其中的一个学生回答,说是珊瑚。我接着问:这个珊瑚的形状像什么?学生回答:像树枝。我告诉学生,珊瑚的形状和颜色是多种多样的,这是其中的一种。然后我请前边的学生上前摸一摸,把触摸的感觉告诉大家。摸的四位同学都说很硬,使劲摸还有点扎手呢!这时我启发学生:刚才大家看了珊瑚,用手摸一摸很坚硬,你们还想知道珊瑚什么呢?学生纷纷举手说,想知道珊瑚都有什么颜色和形状,它为什么这么硬,它是怎样形成的,等等。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正是这课教材所要讲授的重点内容,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和积极求知的愿望,也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还有解题入课、介绍时代背景入课等方法。



其二,设计好启发思维的“设问语”。



按照新课标的精神,设问、练习要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少而精并不等于简单,而是要抓准切入点,具有启发性。少而精也不等于单调。设问也应有丰富的内涵,要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起来,使其不仅具有启发思维、引导探究的功能,也包含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情感、引领学生入情入境的作用。



一个问题的提出,要求问题本身能够成为问题,不是伪问题、假问题;不是简单地从课文中寻找出答案,缺乏探究的启示性。



设问需要精心制作。设问的精当源于对教材的精心钻研。首先教师要真正走进文本,透彻地理解文本。再根据文本自身的特点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更好地与文本对话。如果解读文本不到位,设问就容易出现简单粗糙的问题。简单粗糙表现为:一是形式单一。比如每篇课文都问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读了课文,我们从文中受到什么启示。二是问题大而空,学生很难把握。如结合课文,说说你对天赋和勤奋的理解。三是问题脱离文本的特点,设问随意。经过精心设计的问题,质量就会比较高。



设问的目标取向要全面。设问不仅要重思想内容和人生感悟,亦要重培养语感,丰富语言的积累。每次备好教案,我都要对设问进行检索:



全课共设计了多少个问题,直接指向课文内容和对课文内容延伸的约占多少;朗读、默读、背诵约占多少;引导欣赏领悟品味句意,感悟句子约占多少。教学取向是否符合新课标中引导学生欣赏感悟语言的要求。



设问要有亲和性。教师要努力实现文本与学生间的一种亲和,要使学习内容切入学生的生活当中,要充分调动儿童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和想象世界,要展现精美的文字、文学、文化,唤出文本中鲜活的典范人生,给儿童以激励、感召。对儿童生活,提供健康的指导,开启儿童的心智。



教学中问题的提出,教师都应是以朋友的口气,用商量的语气提出,体现亲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比如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方面,教师不是生硬地给予指令,而是引导学生在感悟作品情感的基础上,练习朗读。又如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时,老师用学习伙伴的口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我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注意做到四个“有利于”和“五要”。



四个有利于: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有利于促使学生认真读书,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求得之。



五要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



一要创造问题的情境,提出富于思考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人的思维活动常常是由问题引起的,课堂提问要能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



二要围绕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设问。教学中,不要一分析起课文来,每句话都提问,从第一句问到最后一句。繁杂琐碎的提问,会减少学生读书和思考的机会。提问要少而精,覆盖的阅读面要大,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要广。多提有助于理解本质意义的问题,少提直述表面意思的问题。例如《麻雀》一课,在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时,是这样写的:“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蓬起了全身的羽毛,样子很难看,绝望地尖叫着。”这一段文字是教学的重点,它体现了母爱子深于爱自己的中心思想。它也是教学上的难点,比喻句的内涵学生不易理解。我紧扣重难点,设计了三个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问题:(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石头落地?(2)按理说,小鸟飞下来是很轻快的,为什么像石头落地呢?(3)为什么说,像石头似的落在地上,而不说“掉”在地上呢?引导学生从老麻雀不畏强暴的行为中体会母爱的思想感情。



三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设计有一定难度、深度的问题。问题过易,学生不用思考,脱口而出,时间长了,学生就感到索然无味,不爱回答问题;若问题过难,学生感到深不可测,久而久之,就畏惧回答问题。这些都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问题有一定难度,让学生动一番脑筋,深入读书,深入思考,才能求得答案,从中体验钻研的乐趣。当学生的思维在“爬坡”中感到困惑时,教师可以用辅助性的问题给以点拨。



四要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适时提出难易不同的问题。初读课文阶段,提问要比较浅显。如课文写谁?什么事?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等。细读、精读阶段,设计的提问就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涵的思想感情。如词句的含义及所表达的感情,段篇的内在联系等。在概括总结阶段,提问要能够把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如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件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等。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理解课文,领会文意,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五要善于提出促使学生自己解疑、答疑的问题。学习《麻雀》一课时,学生提出了十几个问题。



例如,课文里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使老麻雀从高高的树上飞下来保护小麻雀,这强大的力量是什么力量?



课文里用了两次“呆”字,是不是重复?



“风猛烈地摇着路旁的白桦树”这句话与主要内容没关系,为什么要写上?



课文开始说“老麻雀绝望地尖叫”,后来为什么又说发出“嘶哑的声音”?



作者怎么知道猎狗可能没有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0 15:3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