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29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公开课《夜莺的歌声》优秀案例及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1 01:25: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夜莺的歌声》是长春版小学六年级第七板块的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称为“夜莺”的小男孩把德国官兵引入游击队的伏击圈,使德国法西斯强盗被歼灭的故事。一个机智、活泼、勇敢的小男孩形象跃然纸上。
学情分析
学生阅读感悟能力较强,搜集和存贮的好词、佳句、文段较多,能灵活运用所积累材料。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4、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品质,受到热爱祖国,仇恨法西斯的教育。
2、学习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9-1 01:25: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9-1 01:26 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导入 ,揭示课题。

1、 简介背景:夜莺的歌声。
2、听录音。

学生了解课文背景,带着好奇心和疑问学习课文

播放录音使学生了解夜莺的叫声。

二、复习字词

指名默写生字词

学生板演

抽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以便轻松的学课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2、既然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你能找出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吗?

生读课文,逐一解决问题。

了解故事情节,训练总结能力。

四、精读课文

读罢课文,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夜莺形象便清晰的跃入我们的脑海中。那么,你是从课文的那些地方捕捉到他的机智勇敢的呢?
1、指名读找到的句子,遇到相应的句
2、敌人在小夜莺的带领下,一步一步走进了游击队的埋伏圈,他是如何配合游击队消灭敌人的?
3、指导朗读。

1、学生细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并同桌交流。
2、了解故事情节,回答相应的问题。
3、学生朗读课文。

通过学习,锻炼学生自读自学和概括能力。

五、拓展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机智勇敢的小夜莺,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中,我们怎样表现我们的爱国精神呢?
同学们自由说一说,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的精神。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板书设计

夜莺的歌声
起因:引诱敌人            
经过:引敌人入包围圈    机智勇敢
结果:全歼敌人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课堂提问、书面练习、达标测试、学生自主网上测试、合作完成作品、其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9-1 01:25:53 | 只看该作者
《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时抓住了课文中五处写到的“夜莺的歌声”,突出地反映了男孩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敌的品质。我让学生紧扣“歌”字来读课文。
首先,课文开头在写到德国法西斯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时,“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这里的“歌声”是小男孩有意吸引敌人的注意。接着,在小男孩给敌人带路时,他“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学杜鹃叫”,似乎把身边的军官给忘了,取得了敌人的信任,为游击队巧送情报,为后面把敌人领入埋伏圈作伏笔。在小男孩把敌人引到树林深处,进入游击队的埋伏圈时,“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继而“夜莺的叫声停止了”,“接着传来两声杜鹃叫”,游击队员们知道其中的意思。于是,游击队员向德国兵开火,不多时,全部歼灭了敌人,取得了胜利。这里表现出小男孩为协助游击队歼灭敌人,冒着生命危险把敌人领进埋伏圈,突出了他机智勇敢的精神。最后,小男孩完成了任务,又坐在河边执行新的任务,“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生动地表现出他胜利后的喜悦。 
我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地独立学习、思考的时间,在学生默读、划批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全班交流,鼓励他们谈理解说体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15: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