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20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作文教学经验介绍讲座材料:谈教育写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11:2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交流材料  管建刚谈教育写作
江苏吴江实验小学 管建刚
再加10%,你就是卓越教师



教师的“10%”是什么



老婆劝我买一双“耐克”。比起“特步”、“李宁”,“耐克”会舒服一点,然而,为“一点”的舒服,要付出两倍、三倍的钱,我不干。说起来,名牌只是精细了一点,精致了一点,精美了一点。这“一点”,不得了,为商家赢来了“五倍”、“十倍”乃至“百倍”的利润!



乔恩?戈登写过一本书,《再加10%:从平凡到卓越》。按乔恩?戈登的算法,名牌比大众品牌,只是多了“10%”。所谓的成功人士,只不过比平常的人多做了一点,深入了一点,超前了一点,这“一点”,不得了,为他们赢得了一个卓越的人生。



每个行业,都有那“再加”的“10%”。有些行业的“10%”,一眼能看出来。举重的,举到极限了,再加上1公斤、2公斤,那“1公斤”“2公斤”,即乔恩说的“10%”;登山的,登到极限了,再往前走5米、10米,那“5米”“10米”,即乔恩说的“10%”。



有些行业的“10%”,一眼看不出来。营业员的“10%”是什么,护士的“10%”是什么,官员的“10%”是什么,作家的“10%”是什么,真不好说。那么一个老师要从“平凡”走向“卓越”的“10%”是什么?现在,我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两个字:记录。



一天工作以8小时计算,480分钟,你要能匀出10%的时间,或者多付出10%的时间,即48分钟,用在记录上,记录当天的教育喜悦、教育烦恼、教育小失败、教育小智慧,记上三年,你一定能从“平凡”走向“优秀”;再记五年,你一定能从“优秀”走向“卓越”。



叶澜教授曾提出这样的观点: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我只不过根据乔恩?戈登的公式,算出了每天记录的时间而已。就这么简单。就看你能不能沉住气,记录三年、五年。



他们只比你多做了“10%”



从“平凡”到“卓越”,没你想象的那么远,也没你想象的那么苦,不过“再加10%”。很多老师教了二三十年的书,退休了,两手空空。二三十年里,每个老师都会有很多的教育故事,成功的教育故事、感人的教育故事、失败的教育故事、至今无法解决的教育困惑……记录下来,它们会成为你我的成长宝典。



一位素未谋面的老师发给我短信:“管老师,你的书我都看过了,别人说你的点子多,我承认;不过,我的点子也很多啊,为什么你成了名师,我不能?”



这位老师很优秀,孩子到她班上,家长放心,校长放心。我想起了乔恩的“10%”,我回复:我只是比你多了“10%”。我把做的一个个零散的点子,记录下来,分类,分析,归纳,你没有。



著名教育记者、策划家李振村先生,说起山东淄博的常丽华老师,常老师每天让一个孩子带一张便条回家,几年下来,积了20多万字,几家出版社争着要出版。



常丽华老师能从优秀走向卓越,陈琴老师能从优秀走向卓越,韩兴娥老师能从优秀走向卓越,薛瑞萍老师能从优秀走向卓越,就是因为她们多了那“10%”,记录的“10%”。



身边的没有从优秀走向卓越的老师呢?仔细瞅瞅,他们都少了那“10%”,记录的10%。



举重的,到了上限,再加1公斤、2公斤,挺不起来,真挺不起来了;登山的,到了上限,再往上走5米、10米,走不动,真走不动了。做老师,“10%”的记录,只要你愿意,拿起钢笔,敲起键盘,写上三五百字,都能做到。



每天三五百字,一学年算200天,近10万字,两三年,二三十万字。中国教育缺真实的一线故事、一线声音。这些故事、声音,专家很难真正了解。专家到学校,看到的故事、听到的课,多多少少都化过了妆,浓一点、淡一点而已,自然一点、做作一点而已。校园里扫地的阿姨,能见到最真切的教育现场,专家、领导很难见到。领导、专家走过教室,对着学生发脾气的,自然会收敛一点;板着脸的,自然会亲切一点。



真正散发着泥土气息的一线状况,在我们一线老师的手里、眼里、笔里。常丽华老师随手写给孩子带回家的便条,它的价值在于真实、真切,带着新翻泥土的清新。类似的事儿,无数的一线教师做着、做了,又随风散了。有心记录、保存下来的,太少、太少了。



拉斐尔的灵感之道



有一句话,就记一句话;有一段话,就记一段话;这个事儿只能记200字,那就200字,但是千万不要等。灵感这东西,从来不是等出来的,灵感是写出来的,你记啊记,灵感就一个个冒出来了。



这是大画家拉斐尔的经验。



不少绘画艺术爱好者,拜拉斐尔为师。拉斐尔说:“对于一个画家来说,灵感最重要。”弟子们问:“那么,怎样才能获得灵感呢?”拉斐尔说:“你们快点将我的画笔、画板和颜料拿来吧。”弟子们惊问:“老师这么快就有灵感了?”拉斐尔摇了摇头:“我现在还没有灵感,但我相信,只要开始工作,我便有可能找到灵感。”



弟子们有些失望地给拉斐尔拿来了画笔、画板和颜料。拉斐尔手拿画笔,站在画板和颜料面前好几个小时也没落笔,显然,他根本没有找到灵感。弟子们累得快要打瞌睡了,拉斐尔终于兴奋地蘸上颜料,画了起来,很快,一幅美妙绝伦的画作便诞生了。



惊叹之余,弟子们问:“您画一幅画只用了几分钟,却在这里苦苦地站了几个小时,多辛苦啊!为什么不等有了灵感再画呢?苦站的几个小时,完全可以到外面玩,或躺在床上休息呀。”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大师都不是在灵感产生时工作的,而是在工作时产生灵感的。如果我不在画板面前苦站那几个小时,又怎么可能找到绘画的灵感呢?”



对于拉斐尔的回答,我们小语界的泰斗周一贯老先生也有过类似的阐述:



“很多时候,会觉得没有东西可写。那就老老实实坐下来,认认真真记上‘今天没有什么可写’。如是者三,你就会挖空心思去找到写作的素材,哪怕语无伦次,也要写上几句。如此坚持,总有一天,会越想越深刻,越写越流畅。”



周老的话,是过来人的话。当年,我也觉得没什么东西写。写着写着,敏感了,敏锐了,发觉能记的东西越来越多了。现在缺的不是内容,而是记录的时间,只要有时间,就有记的内容。



日本著名的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他的著作《没有国界的世界》《全球舞台大未来》《战略家的思想》享誉全球。他的《日本商业:障碍和机会》《民族国家的尽头》《看不见的新大陆》等书,也在西方引起巨大反响。关于中国经济的著作《中国,出租中》《力在中国》《中华联邦》,都在海内外经济学界,引发强烈震撼。



然而,大前研一是东京工业大学核工硕士,麻省理工学院核工博士,多年从事“核能开发”。无意中进入麦肯锡顾问公司后,不到三年,大前研一就出版了《企业参谋》,名震经济界。一个学核工业的人,一个从没接触经济学的人,所写的经济管理学著作,风靡全球,居然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



大前研一说,记录帮了他的大忙。每次有公司前来咨询,成也好,败也好,他都将整个过程记录下来,两年时间,积累了大量案例,稍加整理,便出版了。大概“企业咨询”这一行业,都守着“一根筋”,将“咨询过程”隐藏起来,生怕一公布,泄露天机,饭碗不保。大前研一的《企业参谋》,一下子为读者、为企业打开了一扇窗,看见了一个企业策划、企业发展的新世界。



记录,一味“普通”的药,谁都能用,你要能用,会用,不间断地用,就能出奇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11:28:44 | 只看该作者
丢失的记录带来的教训



我的一位校长朋友多年来为学校发展动了很多脑筋,学校也发展得很好,很快。五年里,学校出了4位特级教师,社会口碑也很不错。记者前来采访,朋友谈了他的治校方略,谈了他的管理哲学,谈了他的教育追求。询问到具体的故事、案例,我那校长朋友一时间说不上来,那些故事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记者说,不急不急,我给你讲个故事。记者讲的是一位校长尊重门卫,门卫是学校的第一张名片,门卫的名片打好了,对学校声誉大有好处。我那校长朋友大叫一声,说起了他和门卫的两个故事。



故事一,朋友去以前的学校,见了门卫,很自然地递上一支烟,门卫说:“校长啊,你走了之后,我再没抽到校长给的烟。”我那朋友在那里当校长,见了门卫,时不时掏出烟,递上一支。故事二,每年除夕,门卫要在传达室过,朋友叮嘱门卫,将老婆孩子接过来,除夕的下午,我那朋友就送去了年夜饭、年夜菜。



在场的人,都为这两个小故事感动。丢失的事的大概轮廓,从记忆库里调出来了,然而那些细节、当初的情绪、思考,难以复原了。朋友非常感慨,要记录,一定要记录。



李希贵之所以成为李希贵,正在于他的记录。你看他的《学生第二》《为了自由的呼吸》,那里的故事,有那么多点的细节,如果不记录,那些细节、那些零星的思考,早化为乌有。拿掉那记录的“10%”,李希贵就不是李希贵了。拿掉那记录的“10%”,我也敢说,于永正不再是于永正,贾志敏不再是贾志敏,魏书生不再是魏书生,李镇西不再是李镇西。



2003年9月,妻子调往市里,我还留在乡镇,住学校的宿舍。两年里,夫妻分居两地,女儿由妻子带着,空余的时间、精力,我几乎全投到教育中去。这个班,我从五年级带起,两年后毕业,学生跟我的感情很好。我不是他们的班主任,然而高考一结束,他们想到的小学老师,第一个便是我。



一次,我进教室上课,师生问好后,学生没有坐下,而是打出了“管老师您别走”的横幅,那“横幅”是一张又一张的白纸拼接起来的。原来,学生听说我要调往市里,想出了这个“招”。很多学生当场哭了起来。我也很受感动,记录了这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泪湿课堂》,发表在当年的《江苏教育》上。



两年里,我们之间发生的故事绝不只是这一个,要不然,学生不可能自发地以这样的方式来挽留一名小学语文老师。然而此刻,除了肚子里清楚那届学生和我的感情不错,我几乎想不起来其他的故事、其他的细节了。那时,我没有养成“记录”的习惯。没有了“记录”,所有的故事和细节,都随着时光一起流失了。



我为那两年的故事的流逝而惋惜。我要早有了记录的习惯,早知道再加“10%”,可以从“平凡”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我一定可以做到,我的成长也一定会更快、更好。



没有记录,从来就没有真正的研究



沃尔玛超市的记录



很多学校都会要求老师写反思、写随笔、写论文,不写不行,考核里有。不写?你不想评职称啦!很多老师抱怨,咱当老师的,真是命苦哇。



这话,真的不是太客观。任何一个行业,你想做点事情,你想做出点事情,都得要记录。气象站的工作人员,想把事情做好,每天都要记录气象情况;书店想把销售量提上去,每天要记录销售的情况;服装店想使服装的销售有进步,也要记录哪些销售好,哪些销售差。每一个行业,你想做得比别人好一点,你就要比别人多做一点:别人休息,你将你做的,记下来,因为没有记录,从来就没有真正的研究;没有研究,也就不会有真正的进步。



没有记录下来的实际的资料,你拿什么来研究呢?只能是空对空的假研究、空研究。为什么有那么多教师对研究反感,病症就在这里──他们从来不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进行记录,没有丰富的资料,强迫着去研究,东西没研究出来,只觉得“研究”不是回事,怎么看“研究”,怎么不顺眼,对着“研究”大光其火,大发牢骚,恨不得把它一刀戳死。



商业上有一个经典的案例。美国沃尔玛超市的货架上,尿片和啤酒赫然摆在一起出售。一个是日用品,一个是食品,两者风马牛不相及啊。原来,沃尔玛的工作人员在按周期统计产品的销售信息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逢周末,连锁超市里的啤酒和尿片的销量总是很大。他们派出工作人员进行调查。观察、走访中了解到,周末,美国有孩子的家庭中,太太经常嘱咐丈夫下班后为孩子买尿片,丈夫们买好尿片,顺手带回自己爱喝的啤酒,因此,啤酒和尿片销量一起增长。搞清原因,沃尔玛工作人员打破常规,尝试将啤酒和尿片摆在一起,结果,啤酒和尿片的销量双双激增,为商家带来了大量的利润。



如果没有销售的记录,就不可能有销售周期的统计,也就不会出现这个经典案例。商家要想把商业做好,要记录;教师要想把教育做好,要记录。这“记录”,不是写文章,它是随意的、随机的。一句话两句话,也可以;感触深,八句十句,不想构思,不求成篇,只要真实的事件和想法的记录。记录,要的是真实和及时。真实,才有研究的价值;及时,那是因为人都会遗忘,当初的一点感想,第二天会遗忘小半,第三天会遗忘大半,第四天会遗忘得所剩无几。五六年前,我花了近两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款多普达智能手机,为的是它有手写文档的功能,能随时随地地记录。



思想成熟前,大都处于漂浮状,你不去捕捉下来,过半天,再也想不起来了。文字能将漂浮的思想捕捉住,固定下来。你捕捉10个、20个属于自己的“思想”,还会怕文章没有思考力?经常这么捕捉,你会变得敏锐;经常这样捕捉,你会变得有思想。



分析“记录”的真研究



记录是研究的第一步。第一步走歪了,没走好,第二步、第三步会错得越来越离谱。研究的第二步是对记录的资料进行分析。没有分析的记录,是没有呼吸的,死的。沃尔玛公司不对啤酒和尿片的销售数据进行分析,就不会得出“尿片和啤酒摆在一起”的销售金点子。数据躺在电脑里,那是死数据;死数据经过人的大脑分析,会变成“活”的精彩。



经济学上有个词,叫“市场分析”。只有对市场做出敏锐的分析,才能在商战中获得胜利。朋友在大学附近开了爿手机店,平时来买手机的,大学生居多。朋友对手机市场做了调查,对调查来的数据做了分析,得出结论:直板手机占70%,翻盖手机占20%;手机颜色,黑色占33%,银色占21%,蓝色占15%,红、粉、紫占13%;手机价格,1000~2000元占50%,1000元以下占25%,2000~3000元占18%;智能手机48%,音乐手机30%。如此分析,再经营,生意自然不会差。



每天,我们写几句教育的记录,一个学期下来,再对这些记录进行分析,同类合并,异类分项,你就能从自己的教育行为里归纳出属于你的发现,属于你的规律性的东西。将这些写成一篇文章,必定是实实在在的好文章。不少老师,提到写教育论文,马上说:“我们一线教师,理论功底差,写不出来论文。”我始终认为,这世界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理论,你脑子里没有,书上有的是。我们缺属于我们自己的记录,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



你有10个有意思的记录,一定能写出一篇有意思的文章。你有1000个有意思的记录,一定能写出一本有意思的专著来。你拥有了足够的原生态的“记录”,再有针对性地买一些教育理论书,读着读着,你就会发现,教育理论和自己的教育实践有了相通点、共振点;你会发现,理论专著的阅读不枯燥嘛,时有会心的微笑嘛。



对记录的材料做分析,发现一些规律,得出一点结论,这个规律、这个结论,就不是写在“书上”的规律、结论,而是写在“心头”的规律、结论,能实实在在地、随时随地地指导以后的工作,改变以后的工作。分析了,得出规律和结论了,不一定要写成正儿八经的文章。分析的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改变自己的行为。然而,分析到这一步,写文章也只剩下水到渠成的最后一步,为什么不写一写呢?既能惠及他人,也能为自己赢得一点学术的资本,何乐而不为?



一线教师要想做好研究,必须记录,必须对记录的材料进行分析。然而,有一个问题,记录的材料要是同质、同一的,没有差异的,你的记录会失去分析的价值。看第1个记录和看第100个记录是一回事,还分析什么呢。只有从不同中找到相同,才有眼光,才有价值。“教育分析”,需要变化的、差异的记录,变化的、差异的记录,才是丰富的、活的记录。记录,要忠实于自己的教育行为,胡编乱造,那是伪研究,害人害己。也只有不断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记录才会丰富、多元、鲜活。



像老中医那样记自己的“处方”



都说“中医老的好”,为什么?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这“四样”,非经验丰富不可。中医开的方,千变万化,同样的药,不同的量有不同的用处,多一味和少一味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张宗歧的“千人千方”,同样的病,不同体质的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开的方、下的药也不同。一个中医,一辈子抱着几个“方”,像西医那样给人看病,那是杀人不见血的庸医。不能不遗憾地说,不少教师,一辈子就开那几个“方”──10年前的学生,10年后的学生,五年级的学生,四年级的学生,用的“方”、开的“药”,几乎一个样。



你要像有经验的老中医一样吃香,一定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方式,积累出“千人千方”的教育经验。有的学生吃“软”不吃“硬”,有的学生吃“硬”不吃“软”;有的学生得“软硬兼施”。“软硬兼施”,要注意配比,二八开,三七开,四六开,五五开,六四开……谁也不能教你,得你自个儿摸索。记录你的摸索、调整,以及摸索、调整后的效果,再分析,这样做3年,你成了骨干教师;这么做30年,你成了越老越吃香的“老中医”。



我的朋友谈永康先生说,好的医生一定在城市,不在农村;好的老师却不一定。大城市,求医问药的人多,四方来的疑难杂症多,越多越锤炼医生的能耐。教育的问题,只要你有一个班,一样多。教师的成长,最需要教育问题,最欢迎教育问题,一个个新问题,逼迫你产生一个个新的教育行为,获得新的记录,从而产生精彩的分析和精彩的结论。



记录一次、两次、三次,这是谁都能咬咬牙坚持下来的;记录一个月、一个学期、一学年,就要困难得多。教育研究、教育写作,必须要坚持不断地记录。这,不光是能够积累大量的一手教育研究资料,还有更深的价值和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11:29:09 | 只看该作者
持久的记录与写作的灵感



杰克是一家化妆品公司的推销员,为了打开产品销路,他奉命到欧洲出差。杰克带了一些样品,登上飞机,途中,他感到有点疲惫,打了个盹,做了一个梦:好多欧洲客户被他说动,纷纷签下订单……



机舱里突然一阵骚乱,杰克从美梦中醒来,才发觉噩梦来了──遭遇劫机。经过十几个小时的煎熬,匪徒与警方达成妥协,同意在附近的机场迫降。乘客们获救了,机场内一片欢腾,妇女和儿童激动地号啕大哭。杰克悬着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他抱紧怀里的化妆品,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一架被劫持的飞机安全降落后,必然会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他迅速掏出一张白纸,在上面写了几行大字。



机门打开,无数摄像机蜂拥而至,一张张惊魂未定的面孔展现在全世界观众的面前。在杰克走出飞机的一刹那,他出人意料地举起一张白纸,各路媒体的镜头立刻聚焦过来,纸上写道:我是莱曼公司的推销员,我和公司的化妆品安然无恙,感谢大家的英勇救援。通过多家电视台的直播,莱曼公司的化妆品顿时声名远播。就在杰克归国的途中,订单如雪片般飘向莱曼公司。



当他回国走下飞机的一刻,看见董事长正率领全体高层领导列队迎接。董事长当众宣布,任命杰克为公司负责营销的副总裁。



表面看来,杰克抓住了一次成就自己的机遇。背后呢,注意杰克在飞机上做的梦,你就知道杰克是一个把推销时刻放在心上的推销员。也正因为他时刻牵挂着自己的工作、自己的推销,他才会在那一瞬间,想到了绝妙的营销主意。他的偶然的成功里带着巨大的必然。世上至少99%的偶然成功背后都有必然的付出。



事后,杰克感慨道:“只要有一颗有准备的头脑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任何时候都存在机会。”你天天记录,那就说明你每天都牵挂着教育,惦念着教育,思考着教育,你就一定能成为杰克,教育的杰克。每天都记录,要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痴狂,没有牵肠挂肚的全心投入,就不可能有刹那的智慧灵光。



记录,教育写作的基点。记录的伟大在于它的持久力,它是世上最伟大的力量之一。教育研究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行动,持久的行动。赶快拿起笔来,记录,记录,再记录。



写作,最经济、也是最普适的成长方式



有“纸”和“笔”就够了



“穷读书,富练武。”想练武,要有不错的家底。没有家底,练着练着,腿瘸了,胳膊断了,谁帮你治,谁给做饭吃?练武的人,每天折腾那么多气力,饭量不一般,谁来养你?



读书的本钱,不大。请个教书先生,便宜,“穷教书”的名号由来已久呐。认了字,买不起书,那就借,借来的书,读起来劲儿足。人家只借两天,那两天,一边吃饭一边看书,一边拉屎一边看书,恨不得睡觉也能睁一只眼,一边睡觉一边看书。



好的书,还了,怕没机会看,只好背,背出来,啥时候想看,脑子一转,出来了;书厚,背不下来,只能抄,抄书,多好的学习!复制、粘贴,哪能跟“抄”相提并论。“书非借不能读也”,对真正想读书的人来说,袁枚的话,至理。



学武,师父要教你剑术,总不能说,师父师父,我没剑,明天借一把去。一把好剑,价格不低呢。读书,要练字,得纸和笔,没事,有人想出办法了,枯枝当“笔”,沙地当“纸”。练剑拿根枯枝,你倒给我试试看。



笔、纸,我们买得起。真买不起,少布置一道作业,一学期一个学生省半个练习本,一个班好几十本,够你一学期的。至于笔,我就不说了。读书,就这么经济;写作,就这么经济,有纸、有笔就好。以前投稿要寄信,一稿多投,也是个开支。电脑普及了,学校上网了,轻轻一点,伊妹儿出去了,邮票都给咱省了。



都说老师的成长,要“三个顶呱呱”:课上得顶呱呱,研究做得顶呱呱,辅导学生顶呱呱。做好其中哪一条,都能立足,都能走向“优秀”。但是,一个卓越的老师,三条都要做得顶呱呱。



起步的时候,多管齐下不好,要选好一个切入点。我以为,最经济、最大众化的,就是“研究”。研究可不是让你去胡乱吹牛,你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工作:记录。



最经济的、也是最普适的



本事还没叫得响,学生不会来找你,学校也不放心把学生交给你。给你的,也不是好苗子。没有好苗子,又没有叫得响的本事,辅导不出成果,干着干着,别人看扁,自己看糗,干劲灭了,精神头少了。



上课,想出人头地,大都要参加比赛。行政部门要搞一次课堂教学评比,操心事一大坨。兴师动众,要场地,要评委,要招待,偌大的活动,轮到学校,名额不过一个。你有没有资格去,还真是个问题。



教书没几年,对不起,学校哪敢把那么重要的机会扔给没经验的你。后面排队的人多着呢,也摆不平啊。最有干劲、最有精神头的那几年,看着雾样的渺茫,几年无望的期盼,兴起的热望,只好自燃,成灰。



或许几经努力,你得到了赛课机会。“课”这玩意,“好”或者“不好”,还得看你抽到的班,还得看评课的人,还得看临场发挥。人,总有喜好。评委有喜好,正常。你喜欢骨感美女,评委大人偏喜欢丰腴美人,好容易逮住的机会,打了个水漂,下次学校有了机会,会不会再给你?给了你,后面的人咋办,会不会跟你急?



我们天天都要进教室上课,然而,你要从“课堂教学”上,杀出一条路来,那路委实太窄了,一不留神,挤了下去,爬上来、再上路的机会,太少了。



教育写作,没有名额的限制,官方的色彩也少,你的文章,A编辑不欣赏,B编辑说不定喜欢;A杂志不发表,B报纸说不定发表了。写了个东西,你敝帚自珍,横看横好,竖看竖棒,投省级、国家级的杂志;你自知自明,一般一般,真的一般,那投市级、县级的报刊;实在不咋的,投地方行政部门的内刊,也行。



水平没到那份上,A编辑把它给枪毙了,B编辑把它扔进废纸篓了,C编辑看了小标题,也全没了兴趣。没事,笔在你的手里,电脑在你身边,你照样人模人样地,坐在电脑前,打开文档。“写”的权利,没有人能剥夺,除了你自己。赛课,过了35周岁,你要想参加,机会少得赛过凤凰的毛了。写,从没有行政的规定,35岁以后,你要封笔。写,人人都可以,不讲资历,不论长幼。



上课,遇到一根好苗子,学校要请专家来听课,号脉,出方向。不说别的,光招待费、讲课费、车程费,都能自费出一本专著了。还是“写”来得经济。经济的东西,适合大众群体,咱教师可算不上什么富有。



无师自通的成长方式



一位老师参加省级赛课,上了一遍又一遍,大专家提了点意见,小专家提了点意见,洋专家提了点意见,土专家提了点意见,中国那么大,专家那么多,改了一次又一次,到后来,那究竟是谁的课,谁也说不清了。



那老师说,后来一年级上册那课,他直反胃。“反”的不真是“胃”,反的是,一次又一次猴子上台的“味”。赛课的折磨,你要没几分心理承受力,迟早得崩溃:“我不要再赛课了。”



写,绝对不会给你难堪。你在家里偷偷地写,写了,发个电子邮件,谁也不知道。编辑们都忙着搞活动、搞发行去了,没工夫给你写退稿信。你投一次石沉大海,投两次,大海石沉,没事,谁也不知道,你没事人一样上班去。



哪天你的文章发表了,见报了,人家看到了,说:“哎哟,身边的才子、才女,我怎么没看出来啊。”别人当然看不出来,他们看不到你暗地里较劲的功夫,也看不到你暗地里失落的时光。



实在写得迷惘,拿着稿子去见编辑、见名家,请前辈指点一二,那也可以悄悄地进行,不用像上课那样,抛头露面的,一旦砸了,满面羞惭啊。是的,上课,就得抛头露面,就得有人来听课、评课,没法暗地里较劲。学校请专家来给你会诊,福气哩你。绝大多数的老师,哪轮得到专家来听你的课、评你的课、诊断你的课?凭良心说,上课要长进,真要人来,旁观者清,少有人能无师自通的。



十多年前,我在村小,别说专家不来听课、评课,连中心校的教导主任来也要“千年等一回”。村小里,清一色的民办老师。民办老师听民办老师的课,好比萝卜炒萝卜,炒出来的,除了萝卜味还是萝卜味。



幸好,我见“上课”那扇门关了,拿起笔,开了另外一扇门。写啊写,写出感觉来了,写出认识来了,写出自己的主见来了。写,能“无师自通”。无师自通的例子,多着呢。



4岁死了父亲的高尔基,才上过两年学,认了几个字,稍有点个子,出去干活挣钱,学徒、装卸工、面包房工人。就这么个人,成了大作家。狄更斯命苦,摊上一个嗜酒如命、挥霍无度的老爸,搞得入不敷出,欠了不少外债,全家进了“负债者”监狱,11岁就承担起家庭重担,在皮鞋作坊里当学徒,16岁才谋了个“抄写员”的差事。就这么个人,写的《匹克威克外传》《双城记》《雾都孤儿》,至今畅销不衰。



大仲马、高占祥、罗广斌、黄愿坚……都没怎么上过学,都写出了那么好的作品。写,连“老师”都可以免去的。



赛课,要专家,要活动,要运作。某日,天降鸿运,我成为评委。朋友来电,某老师的课,照应点。像我,那么公正无私的人,也扛不住啊。咱们是人情大国,它不可能来适应我,只可能我去适应它。搞定评委,不只教育部门,很多部门都懂。有红灯的地方就有违规;有比赛的地方就有被搞定的评委。一个国家级的机构,评比什么“魅力城市”“宜居城市”,房地产那么火,官员们都想得这么个好名头。好,谁能把评委搞定,谁立功。娱乐圈里,人家搞定的招,多着呢,对不对。



写东西,比的不是“运作”,“运作”出来的,人家不读,读了也没印象,发了也只是“发了”。写东西,比谁有耐心,谁能静下来,坐下来。这个“比”,经济,不花钱。物质越丰富,社会越浮躁,静下来的人越少。物以稀为贵,只要你能静下来,坐下来,迟早有一天,你静能生慧,慧光四射。



写作是最好的展示舞台



一节好课,要展示,你可以再上一次,也可以写出来,发表出来。一个不错的班队会,要展示,你可以再搞一次,也可以写出来,发表出来。然而,教育工作中的很多精彩与智慧,不能用班队、课堂来展示,不信,你看──



一次,我在教室里批改作业,有同学报告,W和M在走廊里玩着玩着,打起来了。出去一看,两人扭在一起,左边的同学说,W不好。右边的同学说,M也不好。同学打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法律不能解决道德上的事,学生间鸡毛蒜皮的事,很多时候,连道德都谈不上,你怎么仲裁?



两人见我来,依然不屈不挠地扭在一起,毫不将我放眼里。我不动声色,拿出手机,说:“别急,等我打开摄像功能,给你们拍一段武打片。”两人怒气冲冲,你爱拍就拍,我只要打赢。天正下着雨,地上滑,真打起来,准摔倒。我说:“你们到干的地方,打起来也精彩些。”



到了干的地方,两人怒目圆睁,你盯着我,我盯着你,正要开打,我说:“慢着,给你们请个武术指导。”大家起哄着,叫来两个“指导”,“指导”摆什么动作。一同学又喊:“还要请个导演。”



“导演不就是管老师嘛。”



“管老师是摄像。”



真缺了个导演,大家推荐“大嘴巴”。打架的W和M,也笑着嚷:“好好,‘大嘴巴’做导演。”



导演有了,武术指导有了,两人上场了。谁都想有好的表现。这个抡起拳头,那个提起了腿。我说:“对不起,管老师的手机比较蹩脚,打的速度不能快,不然,拍不清楚。不信,W你来看。”



W过来看,果然,要慢镜头,才拍得清楚。M过来看,果真。我说:“你们只能用慢镜头来‘打’。”这样子,怎么打得起来呢?再说,一时冲动的火气、怒气、怨气、恨气,此刻也没了。恰好,上课铃响了,大家笑着回教室去了。



一个观战的某男生,边走边回头,对我说:“管老师,高,实在高。”



小故事发在网上,网友们忍俊不住。不是我吹,这事解决得挺好玩,挺有效,挺智慧的。然而,我怎么展示呢?你来我的学校,我让学生再“打”一次,我再“拍”一次?那是毛病。除了“写”出来,几乎没有更好的法子了。写作的展示,能够渗透到你的教育、你的教育人生的角角落落──写,老师最好的展示方式。



写,便宜,经济,偷偷地干,不用当众出丑,不用请专家,不用交学费,什么事,都能用它来展示,你再不拿起笔来,我可要开骂了:傻不傻啊,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11:29:34 | 只看该作者
所有的麻烦,都能化为幸福的故事



周老师的麻烦事



前脚刚踏进学校大门,后脚跟还没来得及从大门里提进来,周老师的手机响了──班上C同学的家长打来的。



A同学的家境好,父母给他一个高级手机,据说能X光拍摄。一向自制力不错的A同学,忍不住带到班里,在同学面前炫耀了一下。B同学见了,心里发痒。他家也有,朋友送给老爸的,老爸没用,放着。一回家,B同学就将老爸的手机取出来,留下个空包装盒,放在那儿唱“空城计”。



原想玩上三两天,再神不知、鬼不觉地放回手机。哪料,伙伴C缠着B,要借回去研究。C向他借,而不向A借,B很开心,借给了C。



天有不测风云。C玩着、弄着,一不小心,手机掉地上,机壳上有了小裂缝。B闻听,脸色大变,这么放回去,老爸会追问,到时候,吃不了不说,连兜着走也难。



B要C赔。C理亏,也不好说什么。好几千的手机,C赔不出来,哭丧着脸回家了。这不,C的家长找周老师询问。C的家长说:“学校怎么可以让学生带手机呢?还是那么高档的手机。搞得学生小小年纪就要攀比。”



教室里不可能安装摄像头,老师也不是千里眼、顺风耳。周老师只好耐着性子跟C的家长说:“等会儿我去调查一下,一定妥善解决好。”周老师到了教室,找了几个同学了解情况。A来了,B来了,C来了,周老师一一谈话。弄清楚了原委,再打电话给B的家长。



B的家长尚蒙在鼓里,吃了一惊。周老师了解那家长的脾气,连忙安抚,说:“你不要对B大发雷霆,他现在很不安,认识到错了,你点到为止就可以了。”好在B的家长比较大度,说:“不要紧,换个壳子,没几块钱的。”



这事总算过去了。周老师一脸疲惫,说:“唉,做班主任真是累啊。”是啊,家里一个个“小皇帝”、“小公主”就够你操心的了,这个与那个起了摩擦,此个与彼个有了纠纷,按了这个瓢,起了那个葫芦,此起彼伏,活泼的班级,都这样。那种规规矩矩、按部就班的班级,已经不是“班级”了,差不多能叫“班房”了。走进这样的教室,儿童不再是儿童,只能叫“学生”了。



烦恼那么多,你要再为那些“烦恼”而烦恼,烦恼会呈几何级地往上长。“凡人”,也可以叫“烦人”,你要没有了烦恼,你就不是“人”了,你是“神”,你是“仙”,你是“活佛”了。



我安慰周老师:“我有一个秘笈,能够把你做班主任的烦恼,转化为快乐。”周老师一脸不相信,急急地问:“什么秘笈啊?我不付费的哦。”



“免费免费。”我对周老师说,“你把这个事写下来,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故事吗?学校不是每个月都要交一个随笔吗?”



的确,又到月底,要交随笔了,周老师听了我的话,把那故事写了出来。刚经历的事,历历在目,当初汹涌的烦恼奔涌而出,一两千字的故事,一点也没觉着“挤”,好了。



后来,校刊登了这则故事。走廊上,周老师遇到我,笑道:“谢谢你啊,管老师。”



寻找“麻烦”里的价值



人都不喜欢麻烦。不喜欢麻烦,不表示麻烦不来了。麻烦这东西,时常不请自到。有的人见麻烦来了,转过身,给“麻烦”一个冷屁股。你以为“麻烦”没办法了,谁想,“麻烦”不认得那个圆鼓鼓的东西是人的“冷屁股”,还是人的“热脸蛋”,它一脚踩着“冷屁股”,照样爬进你的心思里。



麻烦来了,不要躲,不要怨。对着麻烦,瞪大眼睛,找“麻烦”里的价值。所有的“麻烦”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点:曲折。不“曲折”,事儿一下解决了,麻烦就“不麻烦”了。



谁喜欢“曲折”呢?──故事。所有的故事都喜欢“曲折”。一个“曲折”的故事,仿若一个天然的、清水出芙蓉的美女,不用任何的化妆,就能写出一则打动人心的文章。



不是我吹,我发现了一个伟大的真理:只要你拿起笔来,将你教育中的“麻烦”事写出来,你的一件件“麻烦”事,都会转化为一个个曲折的、吸引人的“好故事”。于是,所有工作上的“烦恼”,都转化为了写作上的“快乐”。



从“魔鬼”到“天使”,写作,让“麻烦”彻底“转身”。



写作,最怕平淡、无奇,写作要的就是麻烦、曲折。有了“写”的习惯,遇到麻烦事儿,内心有担心,也有喜悦:一个好故事即将发生了。处理的时候,你不再追求“短、平、快”,你不再追求工业社会的“速度”、“效率”,你回到了教育的农耕社会,你有了“慢”的艺术,啰嗦一点,费劲一点,然而,你一点也不急,一点也不恼,处理得“慢”一点,“曲折”一点,写起来就能“快”一点,“兴奋”一点,“精彩”一点。



处理学生间的纠纷,你不再机械、粗暴,不再力求简单、速战速决,你会选择策略的、迂回的处理方式,你不只在做一个工作,也在“生长”着一个艺术品,每一个好故事都是一个艺术品,每一个“艺术品”都在你的心灵的智慧中诞生。



班上的两个男生,为发泄心中的怨气,敲打同学的椅子背,那椅子背用螺丝拧的,一敲一砸,松了、掉了,不见了。按说,事情明摆着,好处理,该赔的赔,该批评的批评。



这样处理,不曲折,不麻烦,写下来,多没意思啊。我找到那两个男生:“管老师请你们帮我做一件事,统计其他班级,各自损坏几把椅子。”两人怀着将功赎罪的心,很快统计出了结果,其他班的椅子都完好无损,就我们班损坏了。



我找到总务处,总务处说,马上派人来修,我说不用,只要给我几个螺丝就行。那两个男生主动修理了椅子。修理中,我拍了照,表扬了。该批评的事,成了表扬,他俩不好意思了。



这么一处理,曲折了点,麻烦了点;动起笔来,却轻松了,精彩了。你说呢。



好故事就是这么干出来的,好故事几乎不需要涂脂抹粉,“写”,使你工作中的曲折、麻烦,变成了欢快、跳跃、一波三折的文字。



每天上班,我常会想:今天又有什么故事呢?一天下来,没有什么故事,有点失落,有点郁闷,没活出滋味来,总想着去创造点故事。实在没故事,看见学生来了,我躲在走廊的转角,要是在办公室,我就匍匐在地,躲到桌子后,学生大失所望地走了,我哈哈大笑,逗他们来找。



学生开心了,老师幸福了,故事诞生了。



投稿:给你一份幸福的期待



写了东西,一定要投稿。以前担心一稿多投,编辑说你不道德。现在我担心,你一稿也不投,编辑说,看不见你的东西,怎么发你的文章。



投稿,以前要买邮票,要塞进邮筒里,一稿多投,信封、邮票也心疼。现在多好,电子邮箱,不花钱。别担心有人找你打官司,普通老百姓,一稿三发,谁来注意你。真注意了,也不会举报;真举报了,恭喜你,那说明你的文字产生影响力了,或者你这个人产生影响力了。普通小民,吵个架,离个婚,哪个报社愿意给你一个版面爆你的料,阿锋哥和柏芝妹,拌个嘴都得躲在“拆弹房”,不小心引来了“狗仔队”,能把邻居震得想跳楼。对不对?



石沉大海也要投,精卫填海、锲而不舍。咱的水平不好,不能以质量来取胜,那咱就以数量来取胜。每周,我都会把学生的作文投出去。学生看见自己的作文发表了、见报了,拿到自己有生以来的第一笔稿费,那个兴奋啊,开心啊。真的,发表是对“写”的最好奖赏,也是对“写”的人的最好奖赏。



全国小学生那么多,小学生的报纸杂志,理事单位又那么多,自由来稿想发表,难度不小。我拿着学生作文,给编辑部第一次投稿,邮件标题写:“尊敬的编辑,管建刚第一次给学生投稿,敬请审阅。”第二次投稿,邮件标题写:“尊敬的编辑,管建刚第二次给学生投稿,敬请审阅。”第十次投稿,邮件标题写:“尊敬的编辑,管建刚第十次给学生投稿,敬请审阅。”第二十次投稿,邮件标题写:“尊敬的编辑,管建刚第二十次给学生投稿,敬请审阅。”



当我写到“尊敬的编辑,管建刚第一百次给学生投稿,敬请审阅”,我就不信那编辑不给我的学生发一篇,再不发,他情感内疚,非生病不可。全国的报刊社那么多,每个报刊社都给我的学生发表一篇,数量也不少了,对不对?实际上,一旦你敲开了编辑部的门,以后你就能“常来常往”。



写了东西,投了一次不中,不要紧;投了十次不中,不要紧。要紧的是,你要有“屡败屡战”的勇气。敲啊敲,一次次地敲,不看功劳看苦劳,说不定也会给你发一篇。于永正老师说,他的退稿信,多得堆成一大摞。投啊投,投到40岁,于老师才发表了第一篇文章。你才几岁啊?



要投不同层次的杂志。先盯着低一级的报刊,投高一级的,权当闹着玩。高一级的报刊发表不了,低一级的可能发表得了。踩着已经成功的低一级的发表,再往高一级的报刊投,越投越有信心,越投越有心得,这“信心”、“心得”,别人无法替代,别人的“心得”也难以成为你的“心得”,“心得”必须用自己的“心”去“得”。



稿子投出去了,期待产生了;投稿,给我们的教育生活,带来一份美好的期待。



投稿不要忘记“礼貌问候”



每次将学生的作文发给报刊社的编辑,我都会写上礼貌的问候。春天了,我写:江南,莺歌燕舞,春光明媚,愿您看到孩子的作文,也有此刻的春色。冬天了,我写:冬天,有了您的关心和鼓励,孩子们的心里便有了明媚的阳光。国庆了,圣诞了,春节了,投稿之际,别忘了留一句祝福的话。



编辑每天都会收到很多的信,少有回复的,但我始终会留言。



我办“班级作文周报”,学生发电子稿给我。有的学生只一个附件,什么话也没有。有的学生写“管老师,祝你工作顺利、万事开心”的话,我会复制下来,给大家看。我说:“我来不及给你回信,不表示你也可以省略礼貌的问候。”



语文高考,阅卷老师心情好,作文成绩自然高一点;心情孬,考生只能自认晦气。编辑的心情的好坏,自然也影响到你的稿件。尽管不会很大,然而,有的时候,一根头发可以吊死一个人的。



当年,阿庆编辑不经意的发表,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编辑不经意的、一次可用可不用的发表,或许也会彻底改变你的一生。



附带说,不能乱投稿,要熟悉杂志的用稿取向。《小学语文教师》的用稿方向,和《语文教学通讯》的用稿方向,不太一样的。投稿,必先读要投的报刊,这个“读”,不是一般的读。写,要求你有不一样的读,这个部分,留待下一节再讲。



写,给你带来最好的“读”



现在开始,马上写



常有老师说:“我读的书不多,写文章,那不是给人家看笑话嘛。”“我也想写,只是肚子里没什么理论,写不出像样的东西。”不少老师认为,自己不会写文章、写不出好文章,一个重要原因,读的书少,理论书更少。好像只有大把大把的理论书装进肚子里了,才能拿起笔来写。



很多老师的写作才华,就此被绑住了,一辈子也没挣脱出来。读书不多,为什么就不能写?理论不多,为什么就不能写?为什么一定要等到“条件成熟”,才能动笔?



好几年前,一个同事手头有10万块钱,要买100平米的房,那房要20万,差了整一半。同事说,再挣一年,亲朋那里借一点,不用贷款了。一年里,同事一家三口挣了5万,手里有15万了,房子却涨到了30万,又差了整一半,一半的基数还变大了。很多事情,不是要等到所有的条件成熟了才能去做。等你心中的所谓的条件都成熟了,“条件”本身又涨价了,你又得去等“条件”了。



英国青年科莱特,考入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个常和他坐在一起听课的青年,叫比尔·盖茨。一天,盖茨找科莱特商议,咱们退学吧,开发32Bit财务软件去。科莱特摸了摸比尔的额头,说:“你没发烧吧,开发Bit财务软件,不学完大学的全部课程,那怎么可能?”



十年后,科莱特成为Bit领域的博士,比尔·盖茨则进入了《福布斯》杂志亿万富豪排行榜。又过了几年,科莱特成为博士后,比尔·盖茨成为美国第二富豪。几年又过去了,科莱特认为自己能够开发32Bit财务软件了,比尔·盖茨已经绕过Bit软件,开发出Eip财务软件,速度比Bit快1500倍,两周内占领了全球市场,比尔·盖茨成了世界首富。



作家刘燕敏看到这个故事,感慨道:“在这个世界上,似乎存在着这么一个真理:对一件事,如果等所有的条件都成熟才去行动,那么他也许得永远等下去。”我读了这个故事,也想说一句:“一边做一边学,效果最好,速度最快。”



不会写,不要紧,写起来,写着写着就会写了。游泳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理论、技巧全装进肚子里,再去学“游泳”的人,那叫书呆子。那样的“书呆子”去学“游泳”,比没看过什么“游泳”理论、技巧的人,学起来未必快;搞不好,淹死的那个,就是满肚子“游泳理论”的仁兄。



写自己的,不东施效颦



费老师是一个常喊“缺理论”的人。我对费老师讲,没有理论不要紧,要紧的是,你有没有故事,教学故事、教育故事。费老师又说:“我没什么教育故事,我觉得自己做得不好,老是有很多教育问题解决不了,或者解决得很不满意。”



“干嘛要写成功的故事呢?”我纠正费老师的错误观念,“不要老盯着你做得好的教育故事,完全可以写你的教育失误、教育失败呀,那也很有价值。”



一次,于漪应邀谈她的成长。于老师从头到尾,谈的是自己从教以来的教育失败,在场的人都很震撼。哪天我是不是也要写一本书,专门讲我的教育失败的故事,书名就叫《我的教育失败》,那将是本很好读、很好卖的书。



一线老师的教育写作,和大学教授的教育写作不一样,和教科院的专家的写作不一样。在大学教授、教科院专家那里,或许理论很重要;在我们一线教师这里,重要的不是理论,重要的是每天发生的成功的、失败的、快乐的、烦恼的教育故事。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重要的不是理论,重要的是思考,对自己的教育故事有自己的见解,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不要理论的“武装”。大白话,大实话,心里话,有什么不好?我就喜欢读,身边的一线朋友,都喜欢读。倒是那些满脸严肃的理论文章,一线朋友大都丢在一边,懒得去碰。



别跟我说“我没有思考”。只要你拿起笔来“写”,“写”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思考的姿态。换句话说,只要你拿起笔来“写”,你就已经进入了“思考”。



我对费老师说:“不要丢了我们的长处──故事,不要东施效颦学人家的理论。”



费老师依然不服:“评职称要论文,教育故事不算。管老师你老讲故事,我的论文怎么办?”



我看过老师们的职称论文,很震惊,震惊于老师们论文八股气息的严重。腐尸般的八股论文,我读得很难受。以为这是真正的教育写作的话,那真的完蛋了。前不久,应邀担任小学生作文大赛的评委,十一二岁的孩子,满口的老气横秋,满口的哲学话语,那个难受!我说:“为什么要让孩子去说这样的话呢?为什么不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说自己的故事呢?”同样,我们一线教师,为什么不把教育写作的重心,转向写自己的教育故事,用故事来说话,用教育故事代替教育论文呢?



当然,我没有力量改变体制下的“官样论文”,我只是对费老师说:“只要你有10个精彩的教育故事,我确保你能提炼出一篇精彩的、真正意义上的一线教师的论文。只要你有100个精彩的教育故事,我确保你能出版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属于一线教师的专著。”



教育故事,我们的长处,每个人都能立马上手。写着写着,你或许发现,自己的思考好像总停在这个水平线上,总在皮上挠,挠不到里面去;写着写着,你或许发现,自己讲故事的能力还有缺陷,还得往前走一步。那我要恭喜你,你已经有了大的进步,你已经自动自发地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



注意,是你“自己”在“写”的时候,“自己”发现的,这比专家看了你的东西,指出你的问题所在,要宝贵很多、很多。



“写”,然后“知不足”



“写”,然后知“不足”,更可贵的是,知道“不足”的具体位置。不写,只知道自己有“不足”,永远不知道“不足”的具体的方位、具体的“点”。所谓的“缺理论”,只是你的想当然。君不见,好多发表出来的文章,没有多大的理论;君不见,好多发表出来的故事,我们身上也有,只是没有写出来,或者写出来了,没那么好读。



哦,你的问题在于,写得“不好读”。



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你再去阅读,你会发现,你的阅读好像“水滴到了海绵上”,而不像以前那样,胡乱地翻翻,“水滴到了蜡油上”。



为了写好《不做教书匠》,我查阅了大量的励志类书籍;翻阅杂志,只要是与我所写的内容搭边的故事、警句,我都会摘录下来。写作《不做教书匠》的一年里,我读了上百本励志书。写作,大大提高了我的阅读效率;阅读呢,大大丰富了我的写作,加快了我的写作。



写《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我知道,不能光把做法罗列,还得把“做法”背后的东西讲出来。我讲不清楚,写不明白,只好去读“作文教学”的理论书,哎呀,这里有一句和我的做法相吻合的“理论”;哈哈,那里也有一句和我的做法相吻合的“理论”。一边读,一边找,一边乐,嘿嘿,读“理论”也可以如此快乐!“读”的背后有着那个“写”的等待,再枯燥的书,你也能“读”下去。



很多老师读“理论”,枯燥,晦涩,读不下去,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用”上,枯燥地去“读”可能一辈子也“用”不上的东西,越读越泄气,越读越烦心,只好对不起那本书,拜拜了。



一线的我们,不是要有了一肚子的理论,才能写作;写的时候,遇到不明白的,去寻找相支撑、相呼应的理论,这样,一边写,一边读,“读”的东西,很快和“写”的东西,调和起来。这么“读”,有很强的“功利性”,可这里的“功利”是个中性词,不是贬义词。因为“功利”能激发我们内心的原动力,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成长。



我以为,工作后的阅读,绝大多数就该有指向,有目的,有“功利”。套用“二八定律”:二分自由散读,八分目的性阅读。



求学时代的阅读,可以漫无目的,可以遍地开花,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工作之后,我们已经失去了漫无目的、自由漫步的时光。工作需要时间,谈恋爱需要时间,结婚了,照顾家庭需要时间,所剩的时间,不允许我们胡天乱地。



“写”而后“读”,它针对困惑的、需要的,从而节省出大量的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讲,“写”给了我们最好的“读”的指南。



这样的阅读,不只发生在老师身上,各行各业都有。从事营销的人,营销中看了很多“营销书”,一边做“营销”,一边读“营销”,书里的“营销智慧”转化为自己的“营销行动”,越读越有滋味。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的人,看的大都是网络编程、计算机原理,一边读,一边应用,“读”“用”结合。



人过中年的吕老师,民办教师出身,人踏实,肯干,学校要他管后勤,电脑维修一块,也带着“管”了。某人的电脑坏了,他自己琢磨,琢磨不过来,上网查,看书学,一年下来,所有的人都惊奇地发现,他已经把“电脑维修”做得挺专业了。



前面有个“用”牵着,“读”的效率高了。“用”了,有成效了,“读”的兴趣也高了。



“写”,带来的另一种“读”



“写”而后的“读”,“读”的不只是人家讲了什么,不只是拿一点人家的“招”。前头有个“写”,你的“读”,会琢磨人家怎么“写”的,怎么“讲”故事的,怎么归纳的,怎么提炼的,为什么“故事”到了他们的笔下,编辑青睐,读者喜欢?



我称这样的“读”,叫“专业的读”。我们去看摄影展,看出照片上的意思、意境,可以了,不错了。然而,作为一名摄影师去看,还要琢磨人家是怎么把“意思”“意境”,用“光”和“影”表现出来的。摄影师的“阅读”,就是“专业的读”。摄影师为什么能“专业的读”?他一直在“摄影”,有了“摄影”的实践,再“读”人家的作品,你的心眼就发生了“质”的变化。



“写”里,还藏有另外一种“阅读”,“阅读”自己的教学实践。



一部好电影,第一遍,你关注的是电影的整体的故事,关注的是起伏的情节,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纠纷,以及后来的结局;第二遍,你会关注起细节来,你会关注到第一遍没有关注的东西,第一遍“没”看到的东西;第三遍,你或许会关注起电影的表现手法,或许会领悟到导演别出心裁、匠心独运的地方。读文章也是。第一遍,主要关注内容、情节;第二遍,或许会关注细节;第三遍,或许关注语言、关注表达。



多次的“阅读”,才能“读”出其中的“味”,其中的精华。我们的教育实践,也需要几次的“阅读”。第一次的“阅读”,我们处在教育事件、教育实践、教育故事之中,往往没法看清自己的行为高明在哪里,不高明在哪里。



“写”的时候,大脑的放映机慢慢“回放”现场,你或许发现了自己的教育智慧,这些教育智慧经由笔的传递,在你的大脑皮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智慧由此深入你心;或许你发现了自己的教育缺陷,这些教育缺陷经由文字的剖析,在你的大脑皮层留下了深深的遗憾,教育缺陷由此转化为“教育经验”,你由此知道了教育的“沟”和“坎”。



有的时候,写着写着,又把前面写好的东西,删除了,从头再写,从头再“读”自己的教育行为。写好一个故事,要多次“读”自己的教育行为,从而将自己的教育行为里的纹理,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种阅读,谁也无法替代,只有你才能“读”到自己脑子里的“书”。正是这个意义上的“读”,让教育写作充满了唯一性,谁经常出入于这个“唯一”,谁就能变得清楚起来,敏锐起来。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提到教师发展,就要提到教育反思、教育写作的一大内在的、隐秘的原因吧。



点线面:教育写作的三个阶段



由“点”起步的我



我是农民的儿子,母亲不识字,父亲只上过两年学,家里没人看书、读报,也没有一本课外书。小学里,除了连环画,不知道世上还有报纸、杂志和课外书。读师范,数学一直顶呱呱。师范毕业,一心想当数学老师的我,阴差阳错地成了语文老师。



转眼,二十个年头过去,一个从小怕作文、怕语文的人,竟在语文的海洋里成长起来,先后在《人民教育》《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研究》《教师博览》等发表论文、随笔200来篇。



2011年4月,《小学语文教学人物》出了管建刚专辑;2011年10月,《小学语文教师》出了“管建刚作文教学艺术专辑”。2005年起,几乎每年出版一本书,《不做教书匠》《一线教师》在教育界还卖得不错,“管建刚作文教学系列”5本,也在小学作文教学界引起了一点反响。



以我当年的臭水平,要是有人对我说:“嗯,管建刚,将来你能写好几本书啊。”我一定以为,那人在讥讽我。



起初,我的“写”,小小的,一“点”“点”的,逮到什么“点”,就写什么,哪一“点”有感觉,就写哪一“点”。只要有东西写,笔不停着,隔几天,就能写出一个小东西。内容很庞杂,教育故事、课堂反思、教育批判、教育争鸣、教育理想,每天工作中、工作时、工作后,常想,今天能逮住个什么,写一个小东西。小东西不管长短,都力求成“篇”,能向各大教育报刊投稿的“篇”。



德育的,教学的;阅读的,作文的,写字的──当时我在一所“写字特色学校”工作,一个“中国字不中国”的人,居然是学校里唯一将“写字”论文发到《小学语文教师》上的人。



现在看来,这个逮住什么就写什么的,这里一个“点”、那里一个“点”的杂乱的“写”,对我的作用很不小。我由此每天都动了笔,磨了笔,磨“快”了我的笔,磨“尖”了我的笔,我的发现素材的敏锐的触角,我的语言的基本功,就是在这个时候,“磨”出来的。



那段时间,我处于强迫自己“写”的状态,强迫自己每天去发现“写”的东西,渐渐地,又是自然地,“写”,从工作之余的外在的附加,成为和生活中刷牙、洗脸一样自然的习惯。小孩学刷牙,你逼着他刷牙,他躲猫猫似的,能少刷一次是一次。刷牙成了习惯,哪天没刷牙,他“噌”地从床上爬起来,刷了牙,嘴里有了清新的口气,他才睡得着。“写”的习惯,也是这么回事。



写作辛苦吗?你去问打球的,打球辛苦吗?你去问打牌的,打牌辛苦吗?你去问拍戏的,拍戏辛苦吗?你要把一个事情做好,没有辛苦那不可能。然而,辛苦的背后,有一个幸福在等着你,那么,任何辛苦你都会觉得值。写作的辛苦的背后,有什么幸福?我以为,是“发表”。



每一次的发表,都会有人说,“管老师,你又发表文章啦!”“管老师,你好厉害啊,什么时候教教我!”我知道,那老师并没有真的要我教的意思,不过,你听着就是觉得舒服,自豪。大多数的写作者,都是在不断“发表”中获得了“写”的勇气和底气。若没有发表带给人的刺激,恐怕会有很多人在第一阶段就坚持不下来,被淘汰,被淹没。



进入“线”的写作的我



“点”的写作,大都是豆腐干,“豆腐干”的味道也很不错,哪怕是“臭豆腐”,也有人喜欢得要死。我一次又一次品尝到了“豆腐干”,给我的教育人生带来的美好的味蕾享受。



我也写自己的教育困惑、教育迷惘和教育失败。笔,仿佛一个钻头,带着我从教育的表层,进入教育的里层。我以这样一种对教育现象的敏锐的观察、批判和发现的状态去做教育,我发现,教育的失败不只是失败,失败也能淘出“金子”来,至少能淘出一块块的“豆腐干”来:我为什么失败?失败的原因在哪里?这种失败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吗?它的共性在哪里?克服失败的策略又是什么?



“点”的写作,我经历了六年。六年里,老在同一个水平柱上绕圈子呀,我进入了“高原期”了。那个时候,我依然不停地写,也发表了不少文章,然而,我清晰地感到,我的反思能力、实践能力都停在一个地方,上不了。



我反思了“反思”本身,哦,制约我、让我停滞不前的,恰恰是“反思”本身。



我的“写”一直处于“点”的写作,有什么写什么,这些“点”没有形成“线”,实践也好,反思也好,没有形成大的冲击波、冲击力。我明白了,我要进入“线”的反思,“线”的写作。



所谓“线”的写作,相对于以往的“点”的写作而言,着重的是实践、反思一个主题,进行“专题化”的反思性写作。我的第一个“专题性”反思写作的主题是“这一年,我当班主任”,为了不给自己偷懒,我在“教育在线”开了一个专帖。这个时候,我不再期望每天写的东西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篇”,只是忠实地记录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这一年,我写了十多万字的班主任工作笔记。双休日、假期,我再将“笔记”里的内容、主题相一致的文字,糅合在一起,于是,《期盼点燃希望》《别样的教育》《秋风沉醉的晚上》等长文在《江苏教育》《教师之友》等杂志上发表,《黑龙江教育》的编辑见了我的专帖,给我来信,请我编辑自己的文字,传给她。不久,《黑龙江教育》一下编发了四则主题相近的日记,并作如下“编者按”: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管建刚老师所记下的“班级工作手记”。在那一刻,我被深深地感动了。管老师用教育的艺术和艺术的教育感染着他身边的学生,可以说他所记下的篇篇感染至深、篇篇值得回味。由于版面有限,我只好忍痛割爱,在其中选摘了四篇,希望它能给工作在一线的班主任们带来一些启迪。



我的第二个“主题性”写作是“我的作文教学故事”。那时,“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实验正进入“攻坚战”,我将反思的精力全部投注到这一根“线”上,陆续写了几十个作文教学故事,后来,福建教育出版社将之结集出版为作文教学故事集《魔法作文营》。



我的第三个“主题性”写作是“我和五(1)班的故事”。一个老师每天上的课,所占去的时间并不是太多,一线的我们,课堂之外,究竟在忙碌什么呢?我们所忙碌的,又有怎样的教育价值呢?我记录了课堂之外我和学生的交往故事,两年后,整理出版了《一线教师》,很受一线老师的欢迎。



“线”的写作,突破了“点”的零乱、无序,能针对一个教育研究的“点”,作深入、“线”性的实践与思考,从而有效地突破了“点”所带来的“瓶颈效应”。X老师,跟我差不多时间拿起笔来,至今X老师还处于“点”的写作阶段,我很为他惋惜。



什么是“面”的写作



如果说,从“点”到“线”是一种突破,那么,从“线”到“面”则更是一种飞跃。“线”到“面”,缺少“高”,高度的“高”。缺少反思、审视的高度,是我们一线教师的文字飞不起来的重要原因。



反思性写作中的“高”是什么?──宽阔的教育视野、深厚的理论视野。你不能仅仅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看现象,不能只停留于对实践的记录和零星的思考,要从理论的高度去审视自己的实践,提炼自己的实践。



那个时候,我以文字的方式,记录“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的操作、点子。这样的“写”依然是“面”。我不满足于此,于是边记录,边大量阅读,阅读跟作文教学相关的文章、著作。带着我的作文教学实践走进叶圣陶、张志公、夏丏尊、朱光潜、钱理群等先生的世界里;带着我的作文教学实践阅读了潘新和教授的《语文:表现与存在》,阅读了李海林先生的《言语教学论》,阅读了孙有康教授的《文章是怎样写成的》,阅读了李白坚教授的“快乐大作文”、储晋的《从此不怕写作文》、丁有宽先生的《丁有宽读写结合教例与经验》、袁浩老师与戴潜汝先生的《袁浩小学作文教学心理研究与实践》,这些阅读,使我站在了一个较为开阔的作文教学实践的经验舞台上,也使我站在了一个具有一定高度的作文教学思考的理论瞻台上。



有了实践,有了记录,有了“写”的冲动,我的阅读时常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美妙。带着那些“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美妙,再看自己的记录,再对“记录”进行反思,于是有了《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书一出版,《江南时报》《小学语文教师》《教师博览》都做了报道。中国写作教学学会副会长、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教授评说:“经验主义、实用主义思维,是教师科研的死结,他(管建刚)解开了,尝试超越,终于探出头去,见着了天边的曙光。对理论品格的追求,将使他逐渐甩掉许多前辈,和原来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同伴,进入到更高的学术方阵。”



后来的《我的作文教学主张》《我的作文训练系统》的写作,都以“面”的方式去“写”。与“线”的反思不同,“面”的写作,在“专题实践”的基础上注入了“专题阅读”的活水,进行的是“专题实践”加“专题阅读”的“写”。



走向“立体”的写作



多年前,读过一个故事,某位青年教师每天都写教学反思,校长见了,预言青年教师必有出息。果然,青年教师成了骨干教师,成了特级教师。我的成长经历似乎也在证明这个故事。又想,这个故事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准”。像前面我提到的X老师,一直停留于“点”的写作,掉进了“有限度、没高度”的陷阱。或许,不是每位教师都必须经历我所说的“点”“线”“面”;或许,前面那位青年教师一抬脚,走的便是“面”的写作的路。那当然可喜可贺。



“点”“线”“面”后,有没有第四个东西呢?应该有。我的看法是“立体”。“面”到“立体”,缺了个“高”。“面”的写作,借的是专家的“高”,也就是所谓的“理论”,那“理论”的“高”,本质上是“借”来的,不是自己的。



真正的“立体”的写作,那个“高”,是自己的,自己有了独特的、犀利的、自成一家的思想;是思想,不是思考。这正是我和你,一辈子要努力的。



请允许我回到最初:重要的是每天的“记录”。



一老师问我:“管老师,照你这么说,人人都可以干出一番事业来。”问题在于,很多人不相信,写作如此简单,也不屑于去做简单的事。这是件好事,别人不相信、做不到,你的机会就来了。



拿起笔,记录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15: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