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749|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合集WORD版.DOC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02:44: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套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合集WORD版.DOC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资源。转载请注明出处。
       教案下载方法:右键点击下面的教案附件,选择目标另存为,保存在桌面上或你的电脑上解压缩即可使用!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rar (70.15 KB, 下载次数: 5449)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02:44:51 | 只看该作者
数一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P2-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初步接触1~10各数,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并在数1~10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
能力目标:能正确数出图中的物体各数。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数一数,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
难点:从具体实物过度到抽象的点子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儿童乐园里玩吗?老师前几天就去了儿童乐园,还带回来一张图片呢,你们想看一看吗?(出示图片)
带领学生观察图片,进行教学。
二、        学习新课
1.让学生数图上的物体个数
同学们,儿童乐园里非常热闹,在照片中,你能看到什么?能告诉大家吗?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谁能告诉大家,照片中有些什么?(引导学生在表述的时候说清各种物体在图中的位置。)
总结: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阴,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唱着歌,花蝴蝶欢乐地飞舞着,小朋友们自由自在地在儿童乐园里尽情游玩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看!他们笑得多开心呀!学完今天的新本领,咱们也到儿童乐园去玩,好吗?
2.提问:图上画了滑梯、秋千、木马等东西,还画了人、鸟、花等,你能数出每一种有多少个吗? (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数,并指出在数较多的物体时,可以数一个轻轻地划掉一个,防止遗漏。)
师启发:小朋友,你能说出XXX有几个吗?(对于说的又快又准的小朋友进行表扬。学生喜欢先数什么就让他们说什么,不要限制先数哪一种,保持学习热情。对于比较难数的数目,要引导学生有次序的数,防止重复或遗漏。如果有学生数的角度与书上不同,只要合理教师也应该加以肯定。)
3.总结方法。
(1)开展讨论:怎样数数又对又快?
(2)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作一个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
我们再来数一数图上物体,看谁数的最快
4.用点子图表示个数。
提问: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哪些符号表示?
讨论:我们就先用点子来表示吧!有1个滑梯就用1个点子表示。(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木马、小飞机、蝴蝶、小鸟、气球的个数?(出示点子图)
探索:图中什么物体的个数可以用7个点子来表示?8个点子呢?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自己在书上画好)10个点子表示什么?(一个一个让学生完成)
三、        联系生活,进行实践
1.送小礼物
说明:只要完成纸上的题目就能得到一个小礼物。
题目: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
2.找数活动
(1)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和小朋友身上藏着多少个数?
(2)找一找我们教室里藏着多少个数?
过渡:不但在我们身边藏着很多很多数,其他地方也到处充满着数学。今天回家就请小朋友们找一找自己家里藏着多少个数。
三、        总结提升,激发学习责任感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能从现在起认真学习数学,与数学交朋友,长大后为祖国作贡献。
四、        作业设计
找一找自己家里藏着多少个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02:44:55 | 只看该作者


比长短、高矮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第4页的例题,第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        经历对客厅全景观察的过程,体会比较长短,高矮是生活中的数学。
2、        联系生活实际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了解长短、高矮是比较的结果。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较完整、正确地叙述比较的结果。
3、        初步运用简单的推理、判断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教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长和短也是比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小红家去作客,我们一起找一找,比一比物体的长短和高矮,好吗?)揭示课题。
二、        联系生活比一比。
1、        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知长短、高矮。
(1)、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说说客厅里有些什么东西。
(2)、指导学生比较两根吸管,两件衣服的长短,比较饮料瓶、玻璃杯的高矮。
(3)、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
(4)、交流反馈,说说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重点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比较两盆花草的高矮,通过学生间的相互汇报交流体会比较的方法,感受长短、高矮都是比较的结果。
(5)、以吸管为例,引导学生用谁与谁比长(高)或谁与谁比短(矮)表述两个物体比较的结果,其余3幅图请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2、        通过开放性地找一找,比一比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比长短,高矮的方法。
(1)、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
(2)、组织小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讲座,教师巡视指导,搜集讨论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导交流。
(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如桌子高,板凳矮;桌子比板凳矮;桌子比板凳高;板凳比桌子矮等等。
3、        组织讨论,加深学生对长短、高矮是比较结果的认识。出示一枝铅笔,组织学生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没有比较就没有长短、高矮之分。
三、        综合运用,发慌学生的比较意识。
1、“想想做做”第一题。
(1)、“爸爸和孩子好像一样高,”这种说法你有意见吗?
(2)、引导学生运用今天学到的比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正确意见。
(3)、适时进行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思想教育。
(4)、读题,指导学生在书本上完成练习。
2、“想想做做”第2题。
3、“想想做做”第3题。
(1)、读题,学生自主练习。
(2)、巡视,搜集学生的反馈的信息。
(3)、学生交流,说明自己的想法,发慌学生的推理能力。
4、“想想做做”第4题。
(1)、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按照要求在书上练习。
(3)、提问:为什么小鹿最高,小白兔最矮?
四、        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1)、提问:今天,在学习中,你比较了哪些物体,比的结果怎样?
(2)、学生自由交流。
(3)、要求学生回家在自己家里找一些物体,比一比他们的长短、高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02:45:00 | 只看该作者

比大小、轻重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第6页的例题,第7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物体的大小,轻重,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
2、        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场景引入,激发兴趣。
有一位可爱的小姑娘,非常好客,有一天,她家来了一些客人,怎么招待呢?这个小姑娘非常着急,大家能帮她想想办法吗?
二、        尝试比较,主动探索。
叙述:小姑娘采用大家的好办法,现在正在和妈妈在厨房里忙呢?
1、        看一看。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场景,小组内互相说说你看到什么,看谁观察得最仔细,看得多,说得好。
2、        比一比。
提问: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真好,那么我们能不能把看到的比一比?(学生讨论,在小组长内自由发言,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比较交流。)
提问:茄子老师也从图中找到两种物体进行比较,你能帮它比一比大小吗?请打开课本第6页,在大的下面画    ,小的下面画    。并说说你是怎样比较大小的。
老师也从图中找出了一些物体,请同学们也帮老师比一比,谁累谁重。再请一两个同学上来亲自操作,两手掂一掂比较轻重。
出示土豆和萝卜(重量相差不大)、让学生想想用掂一掂的办法是不是能比较出土豆和萝卜的轻重。介绍支架。完成第6页,在重的下面画   ,轻的下面画   。
小结:用掂一掂的办法或借助支架等工具可比较出物体的轻重。
三、        活动深化,拓展应用。
1、        题目一、谈话:瞧,小花猫和一群小鸡在争论什么呢?小花猫说:“我重!”四只小鸡说“我们和你一样重。”汇报结果,完成第7页相应练习。
2、        题目二:狐狸想考一考小鸡和小花猫,狐狸说:我这儿有一个气球和一个小皮球,小花猫重,应拿重的,小鸡轻,应拿轻的,同学们你们说应该怎样拿呢?
3、        题目四:在大象伯伯说话了,你们懂得了这么多的知识,我给你们买些水果吃,你们得说出谁轻谁重?并说说是怎样想的,再把自己的想法填在书上。
四、        总结评价。
提问:你们能说一说这节课我们都知道了什么吗?回家后,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再找一找实物,比一比,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02:45:04 | 只看该作者

分一分(1)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第8页例题,第8――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        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
3、        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
教学教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小朋友,你们的星期天一般是怎样过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小兰的星期天是怎样过的。
出示动画,提问:哪些东西应该放在文具盒里,哪些东西又应该放在学龄盒里呢?你能把它们分出来 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把东西有规律地分一分。
二、        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        寻求“分类”的策略。
(1)、同桌讨论,你准备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2)、交流分的方法,相互评价。
2、        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同桌合作把这此物品分别放入文具盒和学具盒中,并说说每盒中的东西有什么不同?
3、        反馈分类的结果。
在你们的帮助下,小兰把东西整理好了,你们和她分得一样吗?
4、        小结。刚才我们按这些物品的用途把它们分成学具和文具两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一些物品分一分,这样东西的摆放就显得更整齐了,我们用起来也更方便。
5、        练一练
“想想做做”第1题。
想一想,下面的动物哪些生活在水里?
圈一圈,你认为哪些动物生活在水里?
说一说,你认为哪些动物生活在水里?
三、        巩固深化,再次体验。
1、        想想做做第2题。
小兰在小朋友的帮助下,顺利整理好了自己的书包。 这时电话响了,妈妈在电话里说,有客人来,她要上街去买菜让小兰做妈妈的帮手,收拾一下家里,小兰高兴地答应了,客厅的桌子上摆着许多东西,把它们放在两个袋子里,该怎样放才合适呢?我们一起和小兰来比一比,看谁分得又快又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课前准备的物品进行分类,选2-3个小组上台演示,说说分类的依据。
2、        想想做做第3题。
3、        整理好客厅后,小兰来到弟弟的房间,瞧,调皮的小弟弟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
(1)、说说它们各有哪里行驶。
(2)、客人就快来了,我们来帮帮小兰好吗。就根据刚才那些玩具在哪里行驶的特点来分一分。
(3)、同桌互相检查。
(4)、你还能按别的特点来分一分吗?
4、        想想做第4题。当小兰刚把房间整理好,妈妈就回来了,她买了什么呢?
哟,红红绿绿的多新鲜多好看呀!这些又可以怎样分呢?
(1)、小组讨论可以按什么特点来分。
(2)、小组活动:把分类的结果展示在小黑板上。
(3)、评价每组的分类结果。
5、        这时客人来了,在这些客人中你发现藏着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可以根据客人的年龄、性别、穿着、身高等多种标准来分类。
四、        全课总结,拓展思维。
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谈感想及收获,老师再作概括总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02:45:08 | 只看该作者

认位置(上下、前后)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第10页的例题,第10-1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观察:小朋友们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调疑:它们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呢?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
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出示主题―――教室。
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里有些什么?
讨论交流。
(1)、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
(2)、小组汇报。
(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
分组讨论。
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讨论后汇报。
联系教室内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______在______的前面。
______在______的后面。
______在______的上面。
______在______的下面。
简要归纳小结。
游戏。
(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
(2)、拍手(儿歌):上拍手,下拍手,前拍手,后拍手,你拍手,我拍手,上、下、前、后认得准。
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一题。  先让学生说说,指指前后左右的小朋友,再让学生转换位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后、左、右的小朋友分别是谁。
2、“想想做做”第2题。
(1)、按照指定的要求,学生独立摆一摆。
(2)、小组内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
(3)、小组采取互帮活动,把小朋友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
3、“想想做做”第3、4、5题。
情境1:有几只小动物,看到小朋友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也高兴地赶来了。小朋友,你能说说这些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讨论后汇报。
情境2:小动物们为了答谢小朋友们说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想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它们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来排排队。(上来排队的小朋友分别说一说,我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
情境3:小朋友,你能根据冰箱里物品的摆放的位置,用上、下说一句话吗?
总结评价。
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哪些本领。
回家以后,把家里的各种物品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02:45:13 | 只看该作者

认位置(左右)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第12页的例题,第12-13页的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在确定物体所在的左右位置。
能按左右的方位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采用左、右等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在熟悉的情境中酷爱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敏锐地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多媒体演示小朋友在教室画画的场景)。
让学生初步认识左右方位。
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画画吗?画的时候是用哪一只手画的,请把它举起来,好吗?你们知道举的这只手是什么手吗?说明:这只手在身体的右边,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右手,接着举起左手问:“你能猜一猜在身体的左边的这只手叫什么手吗?
引导学生认识左耳,右耳,左脚、右脚等,进一步认识和巩固左、右的方位。
通过 的座位关系,进一步理解左右相对的位置关系。
提问:小朋友的手、脚、眼睛、耳朵都有左右之分,那么我们坐的位置有没有左右之分呢?我们一起看画面中的小明和小红是同桌,你能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同桌讨论,尝试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
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边,小红坐在小明的右边。
提问:小芳说“小明坐在左边。”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讨论使学生明确: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二、通过练习强化左右的位置关系。
想想做做的第1题,让每一个学生说一说自己左边是谁,左边是谁?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回答。
同桌两个不朋友,请其他小朋友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选横排的三个小朋友,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摆一摆(想想做做的第2题)
说一说。
(1)、想想做做第3题,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先由学生任选一物体,说说它的上,下,左,右各是什么?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个物体的位置。
(2)、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说法可以不同,说对就行。
(3)、站一站
 请一个小朋友(1号)站到讲台前,2号小朋友站在他的左边,3号小朋友站在他的右边,4号站在3号的后面,5号站在2号的前面,6号站在3号的右边,7号站在6号的左边等。
4、听口令,做动作。  如:举左手,放下左手,举右手,举左手,两手都放下。瘵右手,用右手摸鼻子,用左手摸右眼,用左手摸左耳等。
考考你。
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的图,让学生说说“都是靠右走,谁走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6 22: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