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2-8-30 11:14:32
|
只看该作者
9、学生实验后交流。
10、刚才我们所做的一系列实验,都证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我们有时去摩擦、敲打一个物体,是为了让它更好地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假如我们要让这面锣停止发声,那该怎么办?(学生回答后,让一个学生上来一起做实验)
四、巩固深化,总结延伸。
1、同学们,今天的课堂我们做了很多实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研究,你知道了什么?
2、是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研究,我们知道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际上,不只物体是这样,我们人发出声音也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让我们一起来感觉一下吧。(手摸在声带部位,一起说:“我们爱科学”)我们人是这样,动物发出声音也是振动产生的,有的是声带振动,有的是其它部位的振动,如……(利用课件介绍几种动物发声时的振动)
3、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我们人又是怎样听到物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呢?这个问题,让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教学反思:
本次科学教研课,我上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课。自从上周四接到上教研课的任务后到本周三正式上课,我对教案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并精心准备教具。上过以后,我认为本课有这么一些成功之处:
一、注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实验习惯。
科学课中,孩子们纷乱的分组实验一直是困惑教师的一个问题。良好的实验习惯一直是教师们追求的教学目标。本节课中,我将学生分成十组,并对每组中的四个人进行分工,即分为组长、实验员、材料员和记录员。从本节课来看,学生的探究活动以组长为核心,成员积极配合、分工、合作,教学井然有序。这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我把学生的分组实验分成了有一定“梯度”的三次:第一、二次实验,把重点放在正面探究上,选择了牛皮筋和直尺做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物体发声时的规律。第三次实验,选择了瓶子和塑料泡沫做材料,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从而让学生懂得了物体发声时是否在振动,还可以借助一些辅助材料来观察。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达到了预定的教学设想,能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创新教学方式,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为了达到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的目的,我在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又设计了音叉、队鼓和锣三个演示实验,其中怎样让发出声音的铜锣立即停止发声这一教学活动,以一种逆向思维验证了学生的探究结果,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设计独特新颖。这对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然,本课的教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在县教研室三位小学科学教学专家点评以后,我感觉本课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有:
一、层次还不够分明。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三个分组实验,实际上,用直尺和牛皮筋这两种材料做实验,它们的作用是一样,实验方法也很简单,实验现象也很明显,它们应该属于同一层次的两个实验,因此,从课堂的教学效率来看,可以把这两个实验合并为一个实验。
二、实验材料的结构还有待优化。
正如课后县教研员点评的那样,本课的实验有固体的振动,有气体的振动,可是看不到液体振动的实验。这需要优化。
三、学生对气体振动产生声音的理解还不够深刻。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用瓶子和塑料泡沫的分组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实验现象很明显,可是从学生在实验后填写的记录卡上基本上是填写“塑料泡沫振动产生声音”的。这种明显的实验现象却给了学生以错觉,这是我课前始料不及的。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该做怎样的铺垫才不会让学生产生错觉呢?这也是县教研员在点评时提出的一个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