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33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公开课《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13:5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人们从你的劳动中得到了好处和快乐,你也就得到了幸福。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说说课文的中心思想,培养阅读能力。教学重点:
  3.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教学难点:
   理解智慧的女儿两次话语中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
  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认真想过幸福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幸福是什么”。(板书课题)
  二、指名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纠正不正确的字音
  三、自己出声读全文,思考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写三个牧童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女儿在小井旁边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说说课文的起因是什么?(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板书:挖小水井)
  四、分析课文的起因
  1.默读课文起因部分,思考三个牧童是怎么干的?
  2.指名几个学生说说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
  3.他们挖小水井时心情怎么样?把表现他们心情的语句划出来。
  4.读所划的语句,说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结合上下文说一说。
  (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有了成果并且给别人带来好处。)
  五、默读全文,想想三个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
   (学做医生,为人治病;勤恳工作,对人有用;耕地种麦,养活多人)(板书)
  六、十年后,三个牧童已经变成三个青年,回答
  他们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请你朗读课文后说说。说后再回答:这些体会是怎 么得到的?(通过劳动得到的。)
  七、朗读全文,把智慧的女儿两次说的话划下来
  读这两段话,结合三个青年的体会说说幸福是什么?
  (通过自己的劳动,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这就是幸福。)
  说说什么叫“有益”?(益就是好处。)
  八、朗读全文体会“幸福”的含义,并想想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1.自己思考;
  2.小组讨论;
  3.大家讨论得出:本文告诉我们幸福是靠劳动,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从而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
  九、总结深化
  今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幸福。我想同学们今后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这样,我们每个人都会尝到幸福和快乐。
板书设计                  幸福是什么
                 劳动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对人们有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13:59:17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1、再造想象,实现与文本的深层对话。
  我们在重视课本、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须酌情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想象中适当超越文本、适当超越课堂,即让学生利用一些课文留下的空白处展开想象,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在课外读物中得到的知识进行信息加工和再创造,探索课文的深层意蕴。例如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仅仅从三个青年自己的叙述中是很难体会到幸福的所在。于是我便引导他们去想象这里面具体的故事,从活生生的事例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感受。学生根据自己原来的经验和课外书上获得的知识,展开再想象,编出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引出了现实生活中的英雄事迹。在他们的脑海里,幸福已不再抽象,而是一些活生生的,可以触摸到的实体。
  2、多元感悟,体现语文的人文特征。
  童话的主题是幸福要靠劳动,要尽自己的职责,做对别人有益的事。这个主题很显然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很有意义。但事实上幸福的确有很多种含义,爱别人是一种幸福,被别人爱也是一种幸福,付出了是一种幸福,等待也是一种幸福。学生说不出这样概括的话,但他们说出自己的生活。我们应该去肯定它。在这一课的最后,许多学生包括家长都说了很多与课文中不一样的感受,这是真实的,是值得尊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15:2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