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36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年级下册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0:5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物质的变化。物质变化主要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这个单元着重探究的是物质的化学变化。《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这篇课文是学生学习了化学变化这一概念后,开始系统学习物质的化学变化的第一课。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在整个单元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后面学习《小苏打的白醋的变化》、《铁生锈了》等打下基础。本课教学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会变味的米饭,米饭、淀粉和碘酒,淀粉的踪迹,制作神秘的信件。主要通过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认识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之一——改变颜色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科学探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基础以及知识基础,对于米饭非常熟悉,对其味道了如指掌,有一部分的学生还有这样的经验,咀嚼米饭的时间长了,口腔内的米饭还会出现甜味,甚至于有些课外知识丰富的学生知道米饭里有淀粉,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色;并且学生已经熟悉了充分利用各种感官器官进行细致观察的探究方式。再加上本课的活动内容生动有趣,所以我认为只要教师组织合理,整堂课里学生自始至终会在比较轻松的情形之下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2、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二、过程与方法
1、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
2、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米饭、淀粉与碘酒发生化学变化的实验,并能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教学难点:探究米饭中淡淡甜味的原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1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1:01: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8-28 11:03 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二、授新课

(一)变味的米饭

(二)认识淀粉

(三)淀粉和碘酒的反应

(四)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三、首尾呼应,课外延伸


1、魔术表演(在一张白纸上喷上碘酒后出现祝福语)。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请学生品尝米饭,并注意米饭在不同时间的味道变化,说说米饭变味的原因。

3、米饭变甜是一种什么变化?

4、请学生观察淀粉


5、请学生观察碘酒(注意观察方法)

6、组织学生做淀粉和碘酒的反应的实验,提出实验注意事项。

7、请学生验证米饭中是否含有淀粉

8、出示一组食物,请学生预测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并说说这样预测的理由。

9、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提出实验要求)

10、总结实验结论

11、请学生分析魔术中祝福语出现的原因。

12、布置作业(制作神秘信件)



1、品尝米饭

2、交流米饭变味的原因

3、阅读教材30页内容“米饭是甜的吗?”

4、复习“化学变化”这一概念。

5、观察淀粉,汇报淀粉的特征



6、观察碘酒

7、做淀粉和碘酒的反应实验

8、说实验结果

9、做米饭和碘酒的反应实验,并汇报实验结果

10、小结两个实验的结论

11、预测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交流预测情况

12、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13、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并小结

14、分析魔术中祝福语出现的原因。

15、学生说作业的制作方法

16、整理实验器材


一、 通过学生对魔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通过品尝米饭,了解米饭变味的原因,引出淀粉。

三、通过淀粉和碘酒的反应实验得出这一变化伴随的现象

四、预测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并说预测理由,使学生学会有根据地预测。

五、让学生实验后整理实验器材,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六、作业的布置则将科学延伸至课外。




板书设计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米饭+唾液          甜味(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

米饭、淀粉+碘酒    蓝紫色(新的物质)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依据本节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念,主要采用表现性的评价方法,新课程教学中表现性评价是一种发展性学生评价,更能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下是具体评价的几个方面:
一、品尝米饭时是否用心品尝
二、探究米饭变味的原因是否能自主探索
三、实验分工是否明确在序
四、实验操作是否严谨、规范
五、实验现象的观察是否仔细、准确
六、对科学概念的掌握是否清楚
七、能否将观察到的现象转化为证据
八、是否认真参与小组交流
九、探索新事物的兴趣浓厚还是一般
十、是否有良好的实验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1:02:18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米饭、淀粉和碘酒》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我觉得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基础,另外六年级的学生思维应该比较开阔,会有自己的科学思想,所以整节课我都是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这一课的设计方案,是我在参加小学科学课赛中的教学设计,是经过试讲后多次修改后的设计方案。这节课中学生实验一共有四次:品尝米饭,淀粉遇碘酒的变化,米饭遇碘酒的变化,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通过四次实验我发现学生在实验中关注更多的是实验器材,对实验方法和步骤并不关注。于是我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做了很大的修改。
在前次教学中,由于学生感觉米饭在他们的生活中过于熟悉,所以在品尝过程中并不用心,所以在说出米饭的咀嚼后变成什么味时说不上来,而探究米饭中淡淡甜味的原因又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所以对品尝米饭这一环节,我的要求提得非常具体:不能说话,请你拿起筷子,把筷子伸到碗里,然后,夹起一小口米饭,把米饭送到嘴里先不要嚼,想想现在的米饭是什么味道?记在脑里。味道大体可以分为六味:酸、甜、苦、辣、咸、淡,是哪一味。现在开始慢慢嚼,慢慢嚼,味道是不是有发生一些变化?变成了什么味儿?感觉到味道变了的,请你咽下。由于有了这样具体的要求,学生品尝很用心,这个教学难点也轻易就突破了。
此外,每次的观察和实验,我都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学生在实验中没有出现第一次上这一课时所出现的乱现象。实验操作严谨规范,实验现象观察仔细,准确。
在课堂教学中一边授课,一边观察学生,时刻注意学生的行为,并对学生的行为及时做以评价,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给予学生一个指向性的评价,目的是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7 16:2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