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2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捆小棒》优秀教案和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09:5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题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捆小棒》

作者及工作单位
西光实验小学    王莉

教材分析

“捆小棒”这个教学内容,其实主要是学习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学生在这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10以内数的认识及有关10以内的加减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加减法的含义,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顺序及大小,会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并对20以内数及运算有一些初步认识。但是,要让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知识,并能熟练正确地完成20以内的计算,还必须经过必要的学习,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还允许他们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地数、认、读、写11-20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体验数位的含义,建立数位的概念,并培养合作意识。

3、 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的趣味性,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数的意义和组成。

难点:明确不同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教学过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09:57: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8-28 09:59 编辑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1 猜测。
(教师拿出一捆10小棒)同学们能猜出有多少根小棒吗?
2 思考。
要得出准确的根数,我们应怎么办?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较快地数出整捆的根数?
3 探索
给每个小组提供一捆小棒,
4 交流
选择有代表性的数数方法在全班汇报,可能有:
5 说说
1捆是()个十,10个一就是()10

学生估计的数板书在黑板上
(数一数)
各小组数小棒
方法一:一根一根数
方法二:二根二根数
1捆是(1)个十,10个一就是(1)个10

交流数数方法时,学生采用的策略可能是多样的,应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尽量把更多的策略展示出来。

动手操作,感知数的组成。

1 11的认识
1) 数一数
同学们都有了一捆小棒,再拿出1根小棒,你们知道这表示多少吗?
2) 说一说
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看出是11呢?怎么看的?可能出现:
3) 讨论
11当中有两个“1”,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是一样吗?
4) 认识计数器,
看一看自己手中的计数器,玩一玩,说一说你知道了些什么?并在计数器上拔出11

(学生马上就回答出11。)
a 因为我本来就知道10上面是11
b 101就是11
c 一捆是10,再加旁边的1根,就是11
学生边听边认

要给学生足够思考讨论的时间,要尊重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计数器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是一种新事物,因此按排学生自己玩一玩,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如果学生对计数器的有关知识理解的不是很透彻教师可以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切实领悟,

动手操作,感知数的组成

2 摆一摆、拔一拔
1)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摆一摆1519,并告诉你们组的同学为什么这么摆?
2) 在计数器上拔出这两个数,说说含义。
3) 20的认识。刚才认识了1519,知道191个十和9个一组成,9根再数上1根,是几根呢?
我们也把这10根捆成1捆,现在是多少?为什么?
在计数器上拔出2个十,并说含义。所表示的意义。

学生边说边摆小棒。
同桌说含义拨计数器。
2个十就是20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组的力量。

3、 拔数练习。

4人小组,1人说,另3人拔。

4、 看直尺,感知数的顺序、大小。

1) 读一读各自准备好的直尺,读一读。
2) 看看尺子上的数,你能提一些数学问题吗?

从身边的事物看起,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5、找一找。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见到过11-20各数?

抽生说

应用新知,巩固提高。

1、看图写数。
2、找朋友。
3、我会说。
1) 19的前面是( ),后面是( )。
2) 比14多1的是( )。
3) 17的邻居是( )和( )。
4) 比16大,又比19小的数有( )。

学生完成

加深印象,巩固练习

总结

师总结

生总结

回顾全课内容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捆小棒
1个十和1个一就是11,1个十5个一就是15
10 + 1 = 11     10 + 5 = 15
1个十和9个一就是19,      2个十就是20
10 + 9 = 19       10 + 10 = 20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自我评价:2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儿童在入学前已初步会数,但对于数的概念却未必都清楚,同时一年级的小朋友参与数学活动,很少是因为认识上的需要,而只是对数学活动本身感兴趣。因此,在本设计中除了落实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外,更关注学生的态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学数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09:58:24 | 只看该作者
《生活中的比》教学反思

西光实验小学  王莉

在设计前,我首先对教材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已学过的相关知识基础“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相关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比的认识》的起始课。教材安排了“图片的放大缩小”“速度”“水果价格”等生活情境去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并在次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深深体会到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性。

其次对学生也进行了前测: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学习基础以及学习方式方法我都有较全面的了解,他们喜欢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六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的阅读、理解和自学能力。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有意识去设计一些生活中具有趣味性的、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有趣的学习情境中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

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的认真分析,本课我设定的三个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会求比值;

3、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感受不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比的意义;正确读写比;比各部分名称;求比值。

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解比的意义;区分“比”的两种情况—相差关系与倍数关系。

备课时我并没有按照教材的情景顺序进行教学活动,而是在“速度”“水果价格”两个情境里,让生会初步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存在,然后在教学时,猜测照片放大或缩小后像与不像与长、宽的变化规律有直接的关系。学生带着问题分组去探究照片A与B、C、D、E之间的长与宽的变化关系,给足学生时间和空间,反馈交流各种可能的情况,最后引导学生发现A、B、D三张照片的长与宽的倍数关系。引导学生、并让学生阅读课本初步了解“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让学生理解长与宽相除又叫做长与宽的比;宽与长相除又叫做宽与长的比,感知学习比的必要性。  

接着反馈路程与时间相除,也就是路程与时间的比;求单价就是求总价与数量相除,也就是总价与数量的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再次感知比在生活中的广泛性。

课后我认为:设计教学时认真解读教材,确定课的教学起点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关键。如何做到对教材背后知识的深挖,让自己站在一个高层次的角度去思考、设计自己的教学?例如对本节课,如果在备课对 “为什么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比的后续价值在哪里?” 等问题加以深入思考研究,那么我们所设计出来的教案会更有利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会更有实效性。一节课下来,学生走出课堂到底学会了什么?是为数学内容而教还是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而教?答案是肯定的。学生上课前知道些什么?也就是需要我们做好课前预测和课堂预测工作,在关注每一位学生工作中要落到实处,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是把握课堂的关键,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应该是有效为教学服务的。另外,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还应该考虑到两个方面:共性目标和提高性目标,立足长远,设计立体的教学结构,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有实效、有生机的课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8 01: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