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6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生挫折教育主题班队会活动方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09:2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活动目的:

1、使学生懂得人生免不了要经历挫折,人们的受挫能力不同,挫折所造成的后果也不同。挫折能磨练人,挫折孕育着成功。

2、使学生能勇敢地面对挫折的考验,培养学生具有积极进取、不畏困难的良好意志品质。

二、活动准备

1、课件《两只小兔》等

2、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等

3、名人的故事

4、心形纸片、《自我确认表》等

三、队会仪式、程序:

集合队列,整理队伍,以及报告出席人数。出队旗。宣布《阳光总在风雨后》主题队会开始。

四、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挫折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扳手劲比赛。

2、请胜利的同学做一个表情动作,请失败的同学也做一个表达你此刻心情的表情

3、小结:伤心、难过、遗憾、失落在我们生活中是一种很正常的情绪表现。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挫折"这个话题。(课件出示"挫折")

(二)认识挫折

1、在刚才的暖身活动中,我们有部分同学已感受到了失败,这就是挫折,在我们在生活中常会遇到。请你把学习中、生活中、人际交往等方面中遭遇的挫折用乌云的形式在心形纸片上画下来。

2、倾心交流:(小组讨论)

你遭受过哪个方面的挫折?

遭遇挫折以后有什么样的感受?

3、学生发言

过渡:同学们,你别小看这些挫折,如果没有解决,藏在心里,那就会越积越多,直接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我们怎样战胜挫折呢?请听故事《两只小兔》(课件出示)

(三)战胜挫折

1、故事天地

故事第一部分:两只小兔在森林快乐的玩耍,不小心掉进了路边的陷阱里,陷阱离地面还有一定距离,这足以让两只小兔体验到什么是灭顶之灾。

提问:如果你是那只掉进陷阱里的小兔,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故事第二部分:一只小兔想:"完了!完了!离地面这么高,我是永远也出不去了。唉!"另一只小兔却没有沮丧、放弃,而是不断地告诫自己:"上帝给了我坚强的意志和战胜困难的勇气,我一定能够跳出去。"它每时每刻都在鼓足勇气、鼓足力量,一次又一次奋起、跳跃―――生命的力量与美展现在它每一次的搏击与奋斗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09:27:01 | 只看该作者

故事第三部分:不知过了多久,勇敢的小兔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终于换来了自由的那一刻,它从陷阱里奋力地跳了出来,重新回到了地面,而那只悲观失望的小兔,却没有机会逃离险境,永远留在了陷阱里。

提问:听了这个故事后,你想对其中的哪一只小兔说什么呢?

小结:在故事里,我们要像那只逃生的小兔一样,勇敢面对挫折,面对失败。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应多动脑筋,想出最佳的解决困难的办法,并在挫折中振作起来。

2、心灵撞击

同学们,你知道有哪些人勇敢面对挫折,在挫折中奋起这样的事例吗?

讲名人遇到挫折奋起的故事

过渡:同学们,正因为他们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才会有后来的成就。你们呢?

3、同桌交流:说说自己遭遇了挫折后,你采用什么方法让自己快乐起来?

从古到今有许多人勇敢的面对挫折、战胜挫折、挑战自我,真让我们敬佩, 同学们,想想你应该在阴云上画什么呢?

4、小结

同学们,活动举行到这里,你心里最想对大家说什么?把它写在《自我确认表》上。(学生写话。)

同学们,你想把这里面的内容读给谁听呢?现在就请你走到他的面前大声读给他听,连同这颗诚挚的心一起送给他;想送给自己就大声读给自己听;想送给老师的就到老师面前读给老师听,也可以带出课堂,把它读给你的朋友、亲人听 。

(四)辅导员讲话:

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坦途,也有坎坷;有鲜花,也有荆棘。在你伸手摘取美丽的鲜花时,荆棘同时会刺伤你的手。如果因为怕痛,就不愿伸手,那么再美丽的鲜花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只要我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挫折,就没有登不上的山峰,也没有趟不过去的河流。最后让我们在《阳光总在风雨后》这歌声中结束这节课,让我们在歌声中勇敢的去迎接人生的风雨吧。

五、队会结束:

4、辅导员带领全体队员呼号。

2、退队旗(退旗曲伴奏,全体队员站立敬礼)。

3、宣布队会结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9 20: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