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1、导入
| 1、师:请你用力挤压桌上的矿泉水瓶。 2、师:请你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3、引导学生说出瓶子里有空气。 4、 你能看见它吗?(看不见)
5、 板书:看不见的空气
6、 你准备怎样证明有空气的存在呢?
| 1、学生分组活动,用力挤压桌上的矿泉水瓶。
2、学生分组讨论瓶子里有没空气,记录实验的方法。
3、汇报交流。
|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更直观地感受空气的存在。
|
2、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 1、引导学生说出证明有空气存在的方法:扇扇子、将泥块放入水中、等)
2、 你准备怎样做这些实验,需要什么材料,请你说一说。
3、 师强调在实验中,注意用自己的感官进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4、 指导学生做证明空气存在的实验。
| 1、 学生利用各种感官找纯水?
2、汇报。
3、 分组实验,并观察和记录。
| 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来感觉、认识空气。证明空气的存在。通过动手实验,更直观的感受空气的存在,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
3、讨论: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 1、 师:分小组讨论,空气是否像其他的物体一样占据空间呢?
2、 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呢?
| 1、 分组讨论。
2、汇报。
3、 学生上台演示。
| 让教学有个头尾呼应,让学生知道刚开始的实验是与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息息相关的。同时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
4、反思
|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 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 让学生再次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印象,同时,学会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小结。
|
板书设计
|
看不见的空气
物质
| 形态
| 颜色
| 味道
| 气味
| 是否占据空间
| 能否流动
| 能否被压缩
| 空气
|
|
|
|
|
|
|
| 概括空气的性质:1、无色、无味、有重量。
2、能占据空间。
3、能流动。
4、能被压缩。
|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
1、各组的实验好不好,是否能证明空气的存在?
2、 在实验的过程中是否分工合理,全组成员是否参与?
3、 讨论是否激烈,是否各抒己见,得出的结论是否新颖、扣题。
4、 在汇报过程中说得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