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表格式教案WORD

[复制链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2-8-27 01:14:59 | 只看该作者


课   题        时间与数学(二)                        课 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根据居民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岁数。
        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具体实例,让学生经历合作探究的过程。       
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创设“看身份证”的情境,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吗?她今年几岁了?
二、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1、请学生观察、交流从身份证上获得的信息。
2、全班交流根据居民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岁数的方法。
3、补充练习。
三、实践练习   拓展延伸
1、独立完成第78页的2、3两题,然后分别交流自己的结果是怎样想出来的。
2、(回家)做水的小实验,并进行相关的计算,然后交流实验后的想法。
四、课堂总结:在这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对本节课的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做书中的练习题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总结自己今天的收获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做练习



计                                   时间与数学(二)

教学反思        本节课推算人的生日及年龄是重点,让学生学会怎样根据出生日期推算年龄

课   题        八 可能性  摸球游戏                        课 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猜想——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过程与方法:
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猜想——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        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教学准备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建立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一个布袋、9个白球、1个黄球(白球、黄球的大小和轻重一样)。
2、将9个球放入袋内,创设摸球游戏的情境。小组内每个人依次轮流摸球,请想一想:摸到的球可能是什么球?摸到的什么球的可能性更大些?
二、探索研究,得出结论:
1、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测,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组内的同学。
2、实践探索。
(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摸球游戏,把每次摸得的结果记录再下表中,然后把球放回去再摸。
第几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颜色                                                                                          
第几次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颜色                                                                                          
(2)统计摸球的结果,看一看;摸到什么球的次数多?摸到什么球的次数少?
(3)各小组将摸球的结果进行交流,看一看是不是得到同样的结果。实际摸到的结果与原来的猜测是否吻合。初步感受到再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三、解释和应用:
1、下面三个地方的冬天下雪吗?请用“一定”“很少”“不可能”说一说。
海南
哈尔滨
武 汉
2、从下面的五个箱子里,分别摸出一个球,结果是哪个?连一连。

     8白2红       可能是白球
                   一定是白球               10红
      5白5红      一定不是白球
                   很可能是白球
8白2红     白球的可能性很小          10白       



对本节课的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做书中的练习题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课堂练习        数学小游戏
课后作业        练习题



计                                   摸球游戏
                      一定 很少 不可能
教学反思        通过摸球游戏等生活中概率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初次意外让学生学会用“一定、很少、不可能”这样的词语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2-8-27 01:15:03 | 只看该作者

课   题        生活中的推理                        课 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自己推理的过程和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        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
教学难点        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教学准备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做的是摸球游戏,有趣吗?今天我们继续做游戏。准备好了吗?让我们来比一比谁是小侦探,让我们开始吧!
二、探索新知:
1、请三名同学分别扮演淘气、笑笑、小明,约定他们三人分别参加了足球、航模、电脑兴趣小组中的一项。扮演绦子的同学说:“我喜欢航模。”扮演笑笑的同学说:“我不喜欢踢足球。”扮演小明的同学说:“我不是电脑兴趣小组的。”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可能再什么兴趣小组,并说一说理由。
2、小组内交流,让每一位同学都猜一次,都能经历一次推理、判断的过程。
3、引导学生利用表格,把知道的信息记录再表格中,进行判断。
        足球        航模        电脑
淘气                           
笑笑                           
小明                           
4、让学生把推理的过程说一说。
三、拓展应用:
1、学校开设了美术、音乐和体育三门课,王、李、张三位老师分别教其中一门课。王老师不是美术老师,李老师从不再操场上课,张老师上课要用钢琴。这三位老师分别教哪一科?
        美术        音乐        体育
王老师                           
李老师                           
张老师                           
王老师教:         李老师:         张老师:      
2、小红、小青、小芳、小丽四个人中,小青不是最高的,但比小红、小丽高;而小红又比小丽高。请在图中标出她们的名字       
对本节课的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做书中的练习题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课堂练习        数学小游戏
课后作业        做练习



计                                    生活中的推理
                            我是小小侦探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创设了“小侦探家”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巩固知识,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2-10-15 17:26:32 | 只看该作者
第七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14: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