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02|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创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07: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创造能力是人的最高能力,创造性素质是人的最重要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



建设一个文明、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能担当重任的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首先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过去几代人才能完成的技术革命,今天,只要几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能完成。21世纪全球性的科技竞争和人才竞争更加激烈,谁抢占了科技制高点和人才制高点,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和主导地位。其次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国家的发展靠经济,经济的发展靠教育。邓小平同志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高瞻远瞩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指明了教育要按21世纪的要求培养人才的发展方向。在新世纪,我们不仅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也需要数以千万计的各领域的创新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绝不可能离开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并不仅仅是高等教育的任务。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需要从小学抓起,从小打好基础。因此,基础教育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做好启蒙教育,打好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能力和习惯等各方面的基础。



作为教师,我们要站在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高度,以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把以知识传授为主变为以智力开发为主,让学生掌握如何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学会怎样创造性地学习。



培养学生创造性素质的途径很多,课堂教学是最基本的途径。



我体会到,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造性教育,教师是关键,教材是媒介,教法是核心,活动是手段,氛围是条件。具体地说,就是树立一个思想,坚持两个原则,抓好四个方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07:48:00 | 只看该作者
一、树立相信学生的思想



自信、自强是创造型人才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的心理素质。每个人都有精神上的高级需要,希望自己有价值、有作为、有能力、有用处、有实力,希望自己的潜能得以实现;同时也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得到重视、关心、支持和赞许。这些需要得到了满足,就会使人产生自信心。让孩子建立对自身创造力的自信心是很重要的。教育实践表明,一个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是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的。若学生从教师那里经常获得被尊重、被信任的心理满足,进而产生自信心的体验,就能转化为创造性学习的内在动力。



相信学生,就是相信在他们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力。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创造能力,教师就要像地质勘探队员一样,细心勘探,才能发现深处的宝藏,把它们开发、挖掘出来。



相信学生,就是把学生真正当做学习的主人。因此,在学习中,越是重点处,越是难点处,越是关键处,我越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因为我相信学生愿意想办法,也能够有办法自己攻克学习的难关。比如,学习生字、书写生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感到不轻松的事。我教低年级时,每次学习生字,我都让学生把自己感到难记的、有困难的生字挑出来,自己想办法记住它们,或与同桌的同学一起讨论怎样记住它们。结果,学生想出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记字方法。如“碧”──王白坐在石头上,“溅”──浅滩里面有贝壳,等等。这比老师讲,效果要好得多。书写生字也一样,我不硬性规定学生把每个生字写一行,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写的数量:会的可以不写,容易的可以写一遍,难的则可以多写几遍。这样,学生写的生字的数量不一样,每个生字写的遍数也不相同,但最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每一次都又快又好地完成了。



有了相信学生的思想,就可以转变两个观念:其一,教师讲课要讲深讲透。而教师已讲满讲足,学生哪还有余地去探索、创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其二,教师要教懂教会。而这样教师又怎能将教学变为“导学”,变为“激学”,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呢?



有了相信学生的思想,就会真正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自学的时间、思考的时间、合作学习的时间、交流讨论的时间、动手操作的时间,也才能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度,给他们思维的自由、发挥的自由、选择学习方式的自由,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心理优势,产生“我愿意尝试”、“我能学会”、“我知道怎么学”的内在的学习动力。



也正因为如此,在课堂上,我不用“举手发言”的规定来制约学生随时产生的活跃的思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07:48:00 | 只看该作者
二、坚持两个原则



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要坚持两个原则:第一是师生平等的原则,第二是尊重个性的原则。



(一)师生平等的原则



在培养创造力方面,师生关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能促进或阻碍创造力的培养。



当师生关系处于平等、和谐的交往状态时,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境,思想就活跃,就容易激起创造思维的火花。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常常处于怕答不上问题或答得不对、不圆满而遭教师训斥、指责的畏惧的心理状态中,带着一种像走“沼泽地”似的谨慎感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恐怕就很难说有探求真知的激情了。另外,在以知识和智慧为底蕴的教学艺术中,由教师的人品、人格决定的人际交往水平,是影响创造性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在教学中,热爱、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正因为如此,教师可以纠正学生的错误,学生也可以指出教师的不妥之处;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更应该欢迎学生向教师发问。事实上,学生向教师学习,教师也应当向学生学习,学生身上是有很多东西值得教师学习的。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认可、相互补充,在课堂上创造出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在交融中进行创造性的教与学的活动,才是真正高水平的教学境界。



(二)尊重个性的原则



在教学中,尊重个性主要是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答案;一种知识的掌握,可以有多种途径;一个问题的解决,可以有多个方法;等等。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实行三个鼓励: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鼓励学生相互争辩;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见解。这时候,最需要做的是:倾听。不但老师倾听,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认真倾听。然后,再给予评价。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意见,要多从正面给予帮助、指点。这样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坚持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吸纳他人的智慧。



我的学生敢于在几百人的公开课上大胆发表并坚持自己的意见,敢于和同学争辩。因为他们平时在课上就经常发表不同意见,能得到教师、同学们的尊重,可以平等地探讨问题。这样就养成了思维活跃、敢想、敢说的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07:48:00 | 只看该作者
三、抓好四个方面



在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中,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至关重要。



(一)巧用教材,启迪创造智慧



语文学科包含了丰富的创造性因素,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能力的肥沃土壤。语文教材集中反映了人类优秀的科学文化成果,蕴涵着无穷的智慧资源,具有很强的开发智力的作用。



比如,有些课文讲述的是科学家成长和进行科学探索的故事:《一定要争气》可以教育学生要像童第周那样为民族振兴而自强不息、发奋努力;《做风车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像牛顿一样,从小树立创造的志向;《试航》可以使学生从富尔顿身上懂得科学研究要有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意志力;《红色的报春花》可以使学生从小达尔文身上悟出敢想敢做,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真谛。这些古今中外的伟大科学家的故事可以启示学生:一个人成才,要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



又比如,有些课文讲述的是斗智的故事:《晏子使楚》讲晏子与楚王斗智,晏子在受到楚王侮辱时,运用假言推理、类比推理,回击了楚王的侮辱,维护了国家尊严,表现出了过人的才智;《草船借箭》讲诸葛亮与周瑜斗智,诸葛亮神机妙算,他通天象、善识人、巧安排,击败了周瑜陷害他的计谋;《赤壁之战》讲周瑜与曹操斗智,周瑜知彼知己,扬己之长,克敌之短,最终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这些都赋予了学生智的启迪。



另外,像《赵州桥》、《詹天佑》、《埃及金字塔见闻》,表现了中外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非凡的智慧;而《捞铁牛》、《乌鸦喝水》则说明了自然科学的原理,提供了运用科学知识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事例;《黄河象》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惊弓之鸟》、《找骆驼》则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显然,这些语文教材是很好的培养创造思维的工具,是激发创造意识的媒体,因此,教师一定要认认真真地研究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思想,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素质和能力。



(二)精于施教,培养创造能力



要让学生创造性地学,教师就要创造性地教。



创造性的教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1.启发思维,打好创造能力的基础



创造离不开思维,创造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有机结合。思维是可以进行训练的,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思维训练,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想象力是智力的翅膀,是创造力的重要条件。丰富的想象力在创造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创造。



培养想象,一是培养学生再造想象,二是培养学生创造想象。前者通过描述,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对事物的表象;后者则不是通过现成的描述,而是让学生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的表象。再造想象娴熟、高超,就容易发展成为创造想象。



青少年较少保守思想,思维的自由度比成年人广阔,想象力的潜力也很大。教师要激活、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而不能使之减弱,甚至消失。



(1)通过阅读教学,发展思维。



阅读教学是教学的重要一环。我注意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独立地去解决实际问题。因为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懂了不一定会做,会做不一定有创造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出由易到难的各种问题,同时只提供素材、条件和要求,放手让学生去进行创造性的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摸索,自己去发现真知。这有助于调动学生更大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力得到更大的锻炼和提高。



《乌鸦喝水》这篇课文讲的是一只乌鸦喝不着瓶子里的水,它衔来石子放到瓶子里,就喝着水了。由此告诉人们简单的科学道理。



我初次教这篇课文时,用道具演示给学生看,证实了这个科学道理。第二次再教这篇课文时,我改变了方法:学课文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不是单纯提前阅读,也不是自学生字,而是让学生做一个实验。我说:你们找一个小玻璃杯,倒上半杯水,再找一些小石块(不是小土块),一个个地放在杯子里,一边放一边想,看看有什么变化。动脑筋想一想,为什么?明天告诉我。学生对这个作业很感兴趣。第二天,学习课文时,我又让一个学生用我准备好的装着半杯水的小口玻璃杯和一堆小石头子演示了一遍。我让学生说说从昨天和今天的实验里都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是为什么?学生说,当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往瓶子里放的时候,水面慢慢地升高了,这是因为小石头子沉到瓶子底,占了水的地方的缘故。学生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自然明白了乌鸦为什么后来喝到水了。



这两节课的教学效果是一样的,都使学生懂得了一个简单的科学道理,但是获得知识的意义不同。前者是靠老师演示把科学道理证实给学生,学生是这一知识的接受者;后者是由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从中得到科学结论,学生自己成了知识的探索者。后者显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求知和探索的能力。



同样,教学《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等课文时,我也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实验,动脑想一想为什么,动口说一说在实验结果中蕴涵的道理。



启发思维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设问式教学能打开学生的思路,能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得到多种思维方法的训练。



在《秘密学习》一课里,有一句话是写藏书的过程的:“我马上跑到屋后,在一棵大树下,拨开杂草和枯叶,扒去浮土,掀开砖,把课本放进事先挖好的小坑,然后盖上砖,铺上浮土、杂草和枯叶,看上去像没有动过一样。”这句话详细写了作者藏书时前前后后的动作。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把写作者藏书动作的词找出来。学生找出:“拨开”、“扒去”、“掀”、“放”、“盖”、“铺”等。我设问引导学生讨论:把这些动词换成别的词可以吗?不按这些动作的顺序行不行?经过一番比较,学生觉得既不能改,也不能换,更不能打乱顺序,从而认识到课文叙述事物时用词的准确和有序。这就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07:49:00 | 只看该作者
《赶牛》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和小辰把偷吃队里稻秧的牛赶出秧田的事。学完课文以后,我让学生把修饰动词的形容词找出来。学生找出了:“连忙”、“急急忙忙”、“急忙”、“猛地”、“三步并作两步”、“立即”,等等。我让学生比一比这几个词语的意思一样不一样。学生说基本上一样,都表示“快”的意思。我又让学生把这几个词在句子中掉换一下,读一读,看看句子的意思变没变。学生这样做完后说,句子的意思没有变。这时,我设问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句子的意思没有变?学生说,因为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大致相同,所以句子的意思没变。我又问既然意思相同,就都用一个词好不好?学生想了想,回答:都用一个词不好,这样显得重复、单调。学生由此体会到: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这就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又如《关怀》中有一段写:“我没有想到周总理会到我们学校来视察,更没有想到周总理会跟我们一同上课。”我设问启发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没有想到?”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使学生深刻领会到了周总理关怀青少年的崇高品质。



课文里还有两个地方写到“周总理不住地点头”。一处是在第四节里写周总理听一位同学读书很流利,很有感情,不住地点头微笑。前后句子之间是因果关系,对周总理点头微笑的原因写得很清楚。而另一处是在第三小节里写周总理看墙上的“学生园地”,一边看,一边不住地点头,却并没有直接明了地写出周总理点头的原因。我就设问启发学生想:周总理会在“学习园地”里看到什么?周总理为什么会不住地点头?这说明了什么?这样,就把课文里没有写出来的事情让学生想象出来、说出来。学生如果只读书而不想,或只想而不读书,是不能回答这些问题的。学生读中有思、思中有读,培养了想象能力,训练了思维的深刻性。



当学习到最后一节扣到本课的课题时,我又启发大家思考:课题用“关心”行不行?咱们同学之间相互的友爱和帮助说成“关怀”行不行?通过分析、讨论,学生懂得“关怀”含有庄重的色彩,可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关心、爱护,这一课描述的是周总理对青少年的关心、爱护,所以课题应该用“关怀”,而不适合用“关心”;而班上同学之间因不分辈分、级别,所以相互间的友爱和帮助用“关心”即可。在这个基础上,学生们还总结出老师、家长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一般应用“关心”,只是在需要特别强调是长辈对晚辈的关心、爱护时,才用“关怀”。这样一设问、一比较,使学生分清了近义词的用法,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在学习《珊瑚》一课时,我在学生理解了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是写珊瑚的颜色美丽和形状多样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不写“大海退潮了”这句话行不行?学生思考后回答“不行”。因为只有大海退潮了,珊瑚才能露出海面,人们也才能看到珊瑚的各种颜色和形状。学完第三节,我又提出:“为什么大海退潮了就能看见美丽的珊瑚呢?”学生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回答说因为第三小节的第一句话告诉我们,珊瑚虫是浅海里的小动物,那么,它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珊瑚也就在浅海里,所以大海退潮了,人们就能看到美丽的珊瑚。这样设问、引导学生,使他们不仅认识了句与句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了解了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训练了思维的逻辑性。



教《骄傲的孔雀》,随着学习的进程,我不断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在总结课文阶段,我启发学生讨论这样一些问题:美丽好不好?骄傲好不好?美丽就应该骄傲吗?学生答说:“美丽好,骄傲不好,美丽也不应该骄傲,应该谦虚。”我接着问:那么又美丽又谦虚的孔雀应该怎么做呢?学生纷纷说:“又美丽又谦虚的孔雀,见了别人就应该主动问好;当别的动物问它好时,它要说谢谢。”“它不炫耀自己的美丽,别人夸它时,它不洋洋得意。”有的说:“又美丽又谦虚的孔雀看到别的动物跟它一样,它不生气;看到不如自己美丽的动物也不会嘲笑人家。”还有的补充说:“又美丽又谦虚的孔雀走起路来不大摇大摆的。”



最后,我说:“课文里写骄傲的孔雀这句话是这样的:‘孔雀很美丽,可是很骄傲。’如果我们写一只不骄傲的孔雀,这句话应该怎样说呢?”在我的启发下,学生说了这样几种:“孔雀很美丽,可是一点也不骄傲。”“孔雀美丽,也很谦虚。”“孔雀不光美丽,还很谦虚。”“孔雀又美丽,又谦虚。”通过这样的设问引导,开拓了学生思路,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07:49:00 | 只看该作者
(2)通过练习,训练思维。



要使学生从理解概念、掌握理论到运用知识于实际,并形成技能、技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除了需要教授外,还需要指导学生进行实际的练习。指导学生练习,不仅仅是使学生知道如何获得知识,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在训练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



在学习“这头大象又高又大……”的句子时,我提出几条线索让学生用“又……又……”说词语。一是你喜欢什么人,做什么样的人?学生可积极了,说:“又勤劳又善良”,“又机智又勇敢”,“又聪明又好学”,“又有学问又谦虚”等。二是说出一些食品、水果的颜色、味道或形状等,学生抢着说:“苹果又圆又红”,“梨又香又甜”,“橘子又甜又酸”,“香蕉又香又面”,“冰棍又凉又甜”等。接着我进一步提高要求,用“又……又……”来说各种事物的两种情况。这时,学生思考的面更广了,他们纷纷说:“我们的教室又干净又明亮”,“小红写的字又端正又清楚”,“敌人又狡猾又凶恶”,“猴子又灵活又淘气”,“茉莉花又白又香”,“王刚长得又胖又白”,等等。



在指导学生做填上合适的词──“这是一本()的书”这项练习时,我拿着几本各式各样的书,先启发学生从外观上说出了“厚厚的书”,“崭新的书”,“薄薄的书”,“破旧的书”,又启发学生从内容上说出了“有趣的书”,“惊险的书”,“引人入胜的书”,还从其他方面说出了“珍贵的书”,“来之不易的书”,“图文并茂的书”等。



又比如,在做“()的妹妹,()的教室,()的猴子”的练习时,学生先填出了(活泼可爱)的妹妹,(顽皮的)猴子,(明亮的)教室。接着,我又启发学生把形容词的前后位置颠倒一下,变成句子。于是,学生说出了“小妹妹活泼可爱”,“猴子很顽皮”,“教室很明亮”,使学生从练习中体会到形容词在前和在后的不同作用,以及词组和句子的区别与联系。这样一题多练,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到了中、高年级,多是划分段篇和判断逻辑关系等形式的练习,我就注意启发、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练习的过程,培养他们自己安排练习的步骤和自我检查练习结果的能力。如给段分层、概括段意是中高年级训练的一个重点和经常练习的内容,我就启发学生总结出练习的过程是“一读、二想、三检查”。一读,读全段,了解写了什么内容;二想,想想全段主要写了什么意思,哪几句话说的是一个意思,一共说了几个意思;三检查,再读全段,确定主要写了什么意思,最后想一想作者是按照什么思路写下来的,这样分层是否有道理(是否和作者的写作思路一致)。



由于掌握了练习的步骤和思维的程序,就提高了学生分段分层的能力,也养成了他们自我检查的习惯。



(3)通过评价,点拨思维。



精当的提问可以启发思维,这是毫无疑问的,而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评价,也同样具有点拨思维的作用。



如在形容什么样的校园时,有的学生说:“美丽的校园。”我就评价说:“你这是从环境美去说的。”有的学生说:“安静的校园。”我说:“你这是从环境静去说的。上课时和净校后的校园就是你形容的这样。”有的学生说:“热闹的校园。”我说:“你这是形容的课间和课外活动时的校园。”这种评价式的启发,使学生懂得了一个事物可以从各个方面去形容描述,而且知道自己形容描述的是哪一方面。以后再做此项练习时,学生的思维就活跃多了。比如在形容什么样的田野时,有的学生说“绿油油的田野”,并说明“我形容的是春天的田野”。有的学生补充说:“春天的田野还可以说‘碧绿的田野’。”有的学生说“金黄的田野”,“我说的是秋天的田野”。有的学生说“白茫茫的田野”,“我说的是雪后的田野”。还有的学生从面积上去形容田野,如“宽广的田野”、“一望无际的田野”等。



讲读《飞夺泸定桥》一课时,在学生理解了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后,我让学生试着用一组关联词语来说明红军夺桥的重要性。



经过思考,有的学生说:“因为红军要北上抗日,所以必须夺取泸定桥。”我评价说:“你用的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有的说:“红军只有夺取泸定桥,才能北上抗日。”我评价说:“你用的是表示条件的关联词,而且还是表示必要条件的,这更能说明夺桥的重要。”有的说:“如果红军夺下泸定桥,就可以北上抗日。”我评价说:“你这是用的表示假设的关联词,而且是从正面说的。”我特别将“正面”加重语气且停顿了一下。学生一下就会意了,站起来说:“如果红军不夺下泸定桥,就不能北上抗日。”“我这是从反面说的。”有的学生说:“既然红军要北上抗日,就必须夺下泸定桥。”我评价说:“你这是运用了假言推理来说的。”



这时,学生已经说了四种句子,我又启发他们:“《赤壁之战》里讲曹军坐船过江的重要性时怎么说的?”学生被点悟了,立即说出:“红军要北上抗日,非夺下泸定桥不可。”



2.教给方法启发创造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一代新人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知识,而且必须具备独立探索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取或是能力的培养,都不能完全依靠教师的讲授,而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去主动地获取知识,自觉地培养能力。我们常说“教师‘讲’是为了达到不‘讲’,‘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教会学生理解学习的过程,认识学习的途径,掌握学习的方法,才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掌握能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1)以教法导学法。



教师要用教的思路引导学的思路,用教的智慧启迪学的智慧,用教的情感激发学的情感。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不是把方法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念念那么简单,它有一个渗透、归纳的过程。以教导学,虽然没有定法,但要得法。



以教导学,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定。



低年级学生感性认识强些,可以一步一步引导,点拨得细一些;高年级学生有了一些学习的基础和经验,则可以在重点处、难点处引导,点拨得精一些。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听读说写等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它以课文为凭借,来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在理解能力的训练中既要使学生能够从语言文字中获得知识,又要使学生能够掌握语言文字应该怎么读,怎么写,这就需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不需要教师指导而能独立阅读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07:49:00 | 只看该作者
在教低年级学生学习《向日葵笑了》这篇课文时,板书课题后,我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们从课题上能够看出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吗?”学生说:“这篇课文是写关于向日葵的事。”我又启发学生:“这篇课文是向我们介绍向日葵这个植物呢,还是写和向日葵有关的事?你们看看题目是怎么说的?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学生提出:“人才会笑,向日葵不会笑。可这里为什么说向日葵笑了呢?”我鼓励学生想得好。接下来,把学生导入学习课文的方法步骤上来。我问:“你们看到课题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下面应该做什么?”学生说:“我们应该带着这个问题读一遍课文。”初读课文后,我引导学生:“我们读了一遍课文,初步知道课文写的是王敏和志良抢救向日葵的事。但是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抢救的,是怎么抢救的,在抢救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问题,我们知道得并不详细。看来,有些内容我们只读一遍还不能很好地理解。要了解更具体的内容、深入地理解课文,同学们还要怎么做呢?”学生回答:“要一小节一小节地仔细阅读。”读小节的时候,我又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先把整个小节认真地读一读,看看讲了什么内容;再一句一句地读,懂得一句话一句话的意思;有的句子要联系上下文才能读懂,一边读一边想,哪几句话写的是一个意思,写了几个意思。这样一步一步读下去、一层意思一层意思理解下去。小节读完了,回过头再想一想,这一小节主要写的什么意思。学习完每一小节之后,我再引导学生看看这篇课文怎么写下来的,理清课文的层次,把写同一个意思的小节合并起来。学完课文,我又让学生想一下阅读的过程,说一说我们刚才是怎么一步一步学下来的。这样,学生就了解了学习的步骤,初步掌握了一些阅读的方法,加强了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减少盲目性。



到了高年级,我教给学生阅读三步法:①审读“题”:解题意,抓题眼;②细读“文”:理文线,抓情线;③精读“点”(点,即文章中重点的词句段):品意味,悟含义。



我还教给学生分段、概括主要内容、概括中心思想等方法。



以教导学,有时是暗引,有时是明教。比如教学《草船借箭》,我是这样导学的:课文写了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尤其对借箭的经过写得很详细。如果学生仅仅知道诸葛亮是怎么做的,而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就得不到智的启迪。对于诸葛亮“怎么想”的,课文里并没有写。备课中,我心里已有了教学的思路:由“果”探“因”,由“做”求“思”。但在教学时,我并未明说,而是启发学生去探索。



我问:“诸葛亮借箭是怎么做的,课文里讲得很详细,一读就明白,除此之外,你们还想知道什么呢?”学生说:“我们想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是怎么想的。”我说:“课文里没有写,怎么办?”学生说:“可以根据他做的,推出他想的。”我说:“那我们可以试试,看看行不行。”于是,学生们分成小组,先将诸葛亮在借箭中做的每一步用词语概括出来:“大雾漫天”、“绳索连船”、“靠近曹营”、“一字儿摆开”、“擂鼓呐喊”、“掉转船向”等,然后讨论他为什么这样做,他是怎么考虑的。学生思维很活跃。他们说:选择“大雾漫天”,是因为诸葛亮了解曹操用兵谨慎,不明虚实时,不会轻易出兵;“绳索连船”是因为诸葛亮看到雾大,船队容易走散,船散空当就大,失箭就多,连船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受箭;“靠近曹营”和“一字摆开”是因为诸葛亮想到一要箭能射到,离太远不行,二要受箭面大,船排成“一”字,受箭面最大;“擂鼓呐喊”是因为诸葛亮想到:雾大,对自己有利也有弊,利是敌人不明虚实,不敢出动,只能放箭,弊是看不清就射不准,擂鼓呐喊既可以造声势,又可以用声音提示射箭方向;“掉转船向”,是要两面受箭,一保船体平衡,二保受箭数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07: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