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楼主 |
发表于 2012-8-24 18:30:32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包括: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常见的数量关系——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以及乘法的估算。
关于乘法知识,学生最初是在二年级学习了表内乘法,再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然后又在三年级下册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这些内容为本单元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类推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熟练掌握并应用三位数乘两位的笔算。
2、理解“速度×时间=路程”,并应用其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及应用意识的培养。
三、教材编写特点
1、创设与教学内容相融的学习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学计算。
P45本单元教材提供的情境都与交通有关:马车、自行车、汽车、火车以及飞机等等。对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它涉及到的知识背景十分广阔,在这广阔的知识背景中为什么要选择交通工具呢?这是因为一方面学生对交通工具比较熟悉,每天的上学回家、出门旅游等都会见到、用到。另一方面,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抽象关系是以不同交通工具的运动为载体的。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又为学生更好的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背景资源。
2、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本单元学习的乘法运算,不论是口算还是笔算,估算还是用计算器计算,其基本原理和运算方法学生都不陌生。当学生学完两位数乘两位数后,学生便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从这个角度上看,本单元知识属于旧知,所不同的仅仅是数据的扩大。因此,教材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将旧知迁移到新知,再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自行总结出口算、笔算、估算的一般方法。
如笔算乘法的P49例1:145×12,让学生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独立思考、尝试计算,在自主运算的过程中概括出一般性的通法;再如P58例4,先让学生计算两组算式,再通过因数和相应积的变化,发现因数和积之间变与不变的变化规律。在这些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重在学生的自主探索。
3、加强估算,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在本套教材中不时安排一些估算内容,不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本单元P60单列一个例题组织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让学生在应用中进一步理解估算是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与以前的估算内容不同的是,在本单元中明确提出估算必须符合两个要求:1、符合实际;2、四舍五入。
如P60例5的购票问题: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这种问题不同与纯数字的计算,只要计算方便就可以,而是要考虑到实际情况的。估少了,票买不到是要误事的,而估多了,买了票还有钱多余是可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当让学生知道需要多估一些。另外,教材在练习十中还安排了一些需要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的简单问题,使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理解什么时候应将因数估大一些,什么时候应将因数估小一结,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观点。
4、适当加大练习量,同时体现弹性要求。
由于三位数乘两位数是整数运算中有关乘法学习的最后一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总结性和概括性,为了让学生切实掌握好这最基本的运算知识,本单元的练习量与以前的计算课相比稍有增加(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再增加一些练习量)。同时,教材中带“*”的题与思考题的数量也有所增加,本着“让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课改理念,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更广阔的学习内容。
四、教学建议
1、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前面分析到本单元的知识基础是比较扎实的,因此在整个教学中教师应该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不同算法中的特点,尽可能选择多种算法中较优化的一种,同时在这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2、重视数量关系的探索,初步学习模型化的数学方法。
P54的“速度×时间=路程”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中的一种。教学时应注重让学生通过解决例3的具体问题,感悟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经历将运动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的全过程,经历将抽象的数学模型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解释并说明模型——再用模型解决问题”这样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建立初步的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认识估算作用,培养应用意识。
前面已经知道,估算时要考虑实际情况再决定是多估一些还是少估一些,以适合生活的需要。在一般的的问题中、不需要进行估算的问题中,估算是不是就没有作用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估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检验得数、结果,通过估算可以很方便的发现明显的计算错误。如新学期到市场里采购新本子:一本本子要8元,要买53本,一共需要多少钱?通过估算一下知道大约是500元,而且肯定有个4元,要是对方偏离500太远或没有4元,则肯定是错了。
另外,教材中好多题中出现了“大约”两个字,是不是就要估算呢?如例[1],其实这里的数有些是没有办法用准确值的,如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这些数据在计算中不需要估算,应按照准确值的方法计算。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会辩认哪些情况下需要估算,哪些情况下不需要估算。又如P47第二题。
五、课时划分
本单元可以划分为9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口算乘法 P46例[1]及练习六第1、2题
第二课时:口算乘法练习 P47、47练习六第3—8题
第三课时:笔算乘法 P49例[1]及练习七第1—5题
第四课时:笔算乘法练习 P51、52练习七第6—13题
第五课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P53例[2]及练习八第1—4题
第六课时: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P54例[3]及练习八第5—10题
第七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P58例[4]及练习九
第八课时:乘法估算 P60例[5]及练习十第1—6题
第九课时:练习 P62、62练习十第7—12题
六、教学反思
1、口算乘法的教学反思
——有效的应用文本素材
出示教材情境图:介绍各种交通工具的速度,选择: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6千米,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骑5小时共行多少千米?(这是我所想要的)学生独立进行解答16×5=96(千米)。“说说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想的?”“你又是怎样算的呢?”学生兴趣盎然,得出多种想法:1、10×5=50 6×5=30 50+30=80 2、 1 6
× 5
8 0
3、2×8×5=2×5×8=80
在3种方法中,学生还是比较喜欢第一种的方法。继而出示特快列车的车速是160千米/小时,“如果特快列车也行5小时,又能行多少千米呢?”160*5=800,生:100×5=500 60×5=300 500+300=800,生:16个十乘5个得80个十,也就是800,生:160的0不看,看作16×5=80,再在80的后面添上1个0。为了让学生更能明白为什么添0的道理,我又问:为什么可以添上一个0呢?其实学生的思维又转到方法二上,真正明白了算理。为了使情境中素材用的充分,出示:如果人骑自行车也行800千米,又需要多少时间呢?猜一猜。此时已有三、四个学生脱口而出是50小时,我等了一会儿,举手的人就更多了,都说是50小时。“你能否验证一下,真的需要50小时吗?”学生个个动手做了起来,16×50=800千米。
针对板书:(1)16×5=80
(2)160×5=800
(3)16×50=800
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生:(1)是(2)(3)口算想的过程。
生:(1)(2)(3)都可以看成16×5=80,(2)(3)只要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生:(2)(3)因数末尾的0位置换了一下,积不变。
生: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只要把0前面的数相乘。
好的孩子啊!我不由的从心底里称赞他们。
本节新知通过对文本例题进行了有效的应用和适当的补充,使教学的重难点得以突破,学生的学习效率高,兴趣浓,效果好,学的灵活、实在!
2、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无奈的计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学生在三年级就已学会了,而且到期终时掌握的也较好。三位数乘两位数学生也接触过一点点,刚看到本单元的计算,我以为学生一定会学的很好,可事与愿违,学生错误率非常高,不是进位忘记就是算错,特别是计算能力弱的学生,真是错误百出,哎!真是不知如何是好!想想,这也急不来,计算技能肯定是要过关的,只有加强训练,适时的进行强化训练,如每天做4道或6道笔算题,经过一个星期,可能会有进展,只好试试啰!
3、在学了P53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学生对于160×30等的题目不易出错,而对于580×12这类题目易出错,主要是竖式的书写,学生易出现的是: 580 580
× 12 12
1160 1160
58 58
1740 69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