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0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备课彰显个性化的三个要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8 07:2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钱正权



  
一篇课文一千个教师会演绎出一千种教学风景。这就是教学的魅力。备课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我觉得最为重要、最能彰显个性特点的有三:一是在课文中发现学生精神成长和语言发展的生长点;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活跃学生思维的空间;三是教学方法上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巧设悬念。



一、发现精神成长和语言发展的生长点



首先对课文要有自己的真体验。这是备课的基础。为什么真体验这么重要?因为真正好的教学是以教师的心灵为源泉的。只有自己体验过的东西才谈得上真正的获得和拥有,才能化为自己的血肉,体验是生命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独特享受。学生学习课文要切记体察,备课也一样,只不过是教师一种特殊形式的学习罢了。别人最好的教案拿来“照葫芦画瓢”,不管用,因为上课不是背人家编好的“台词”;一味照教学参考书也不行,即便“教参”编得好,那也是别人嚼过的馍,课文的真味自己没有品尝过,所以只能做点参考。



我认为教师要先读为快,做个认真的阅读者。应沉潜于文本中平心静气地阅读,有时放声朗读,真诚地与文本对话,先做文本的知音。此时的阅读没有功利,有的是真情的感动,深切的感悟。血浓于水。有了真感动、真感悟,教师在课堂上才有可能做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引导者。我常到学校去听课、评课,为了自己有真体验,事前常与课文进行对话。如《船长》一课,我细细默读再放声朗读。当读到“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时,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声音哽咽了。“这尊黑色的雕像”就矗立在我的眼前。他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在灾难降临的生死关头,毫无惧色,在下达命令,“妇女先走,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部救出去”,惟独没有想到自己。他坚守在船长的岗位上,沉着冷静地指挥着脱险,20分钟后轮船沉入了大海。这情景、这形象感人肺腑!



经历了一番情感的洗礼,教师自己变得神清气爽、情真意切。于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把自己阅读的喜悦和感触传递给学生,与他们分享,与他们共同探讨切磋的强烈愿望也就油然而生。



教学每一篇课文,教师所追求的应该是:使每一位学生得到一次新的精神滋养,得到一次语文知识和能力新的提高。从课文内容方面说,每一篇课文都有独特的价值存在,不管是赏景审美的,感知人物心灵的,还是启迪生活智慧的等等。教学,是让学生经受一次心灵润泽,受到情感熏陶和形象感染,又使学生在理性的殿堂里增添一份智慧与力量。在语言表达方面,每一篇课文中都有新的语汇和可举一反三作为“例子”的言语形式和表达思路。这些都是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在“情”“智”等方面新的生长点,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发现、去把握。



我读着课文常常作这样一些思考:(1)课文的基本意义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哪些地方内涵丰富、画龙点睛;哪些地方留有空间,可以让学生驰骋想象;(3)作者铺设了一条怎样的思路,语言有什么特色,哪些句式、段式可供学生揣摩;(4)课文的重点、难点在哪里,如何切入和突破,有哪些精练的词语,值得学生品味推敲,等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8 07:28:00 | 只看该作者
笔者难以在此一一列举课例,仅举一例。譬如《珍珠鸟》,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在课文最后的点睛之笔中:“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作者的“感受”内涵丰富。信赖是双方的,文中多处写了人与鸟相互信赖的关系,这些就是重点。其中有一个细节最让人感动:“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这里作者描写了一个人与鸟相亲相爱的温馨的“美好境界”。它是怎样创造出来的,给人以哪些丰富的联想和启迪呢?珍珠鸟原是一种“怕人的鸟”,这里的“居然”“竟”等词语耐人寻味,作者的观察和描写又是何其细致……这些都值得在备课时作一番钻研和思考。这样,课文中人文精神和语言发展的生长点在哪里,三维目标如何整合也就成竹在胸了。



二、创设活跃学生思维和多元解读的空间



理想的语文教学说来简单,应该是既实又活,即既扎实又灵动。扎实不易,灵动更难。所谓灵动,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他们学得积极主动,情绪饱满,思维活跃,散发着生命的潜能。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情”、根据课文资源、根据课标学段要求,根据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案。课标要求我们创造性地“用”教材。意思是说文本仅提供了教学素材,还不等于教学内容,用教材首要任务是确定教学内容。这就需要对文本素材作“二度创作”。这方面教师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难度最大、最为灵动的是,寻找或创设能活跃学生思维和多元解读文本的空间。



儿童天性有爱动脑筋、爱想象的潜质,问题在于教师如何去唤醒。这里仅仅举个低段的课例,学生年段不同,要求有别,但教学方法基本相似。譬如《画家和牧童》的教学重点,是让孩子感知戴嵩是个大画家,他画的《斗牛图》受到人们的称赞,可是牧童小小年纪敢于指出大画家的画画错了。这对孩子培养自信、不盲目迷信权威,是很有教育意义的。课文中人们称赞《斗牛图》时留有空间,应创设情景让孩子想象。教师可出示一幅《斗牛图》,让学生读了课文以后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夸一夸这幅画。生1:“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生2:“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教师可以这样预设引导:课文中说“大家纷纷夸赞”,难道当时就只有两个人在夸赞吗?要是你也在场,你看了画会怎样夸赞呢?请你用同样的方法夸一夸。不过,人家夸过的你就不要再夸了,你要用上新的词语。(教师可提供一些夸赞词语供选用。如: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神来之笔大师之作)。



如学生可能会这样说:生3:“画得太棒了,画得太棒了,真不愧是大师的画!”我钻进人群夸奖道。生4:“画得太精彩了,画得太精彩了,真是画得活灵活现,像真的一样!”我大声喊道。让学生身临其境展开想象,这样,既丰富了课文内容,又巧妙地学习了课文的语言表达形式,学会了用赞词,而且懂得怎样具体地夸赞。这就把内容与形式,即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地统一起来了。



又如文本意义的解读。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教师可设计一个“采访”的场景:现在我来采访你(牧童),大家纷纷夸赞戴嵩的画画得好,可是你为什么说“画错啦”?生:……教师继而转向“大画家”:你是被大家公认的大画家,一个小孩说你画错了,你是怎么想的?生:……然后,教师可以就课文的题目《画家和牧童》预设让学生任选一个人物谈谈看法。师:我们先谈牧童吧──



生1:我认为他观察很仔细,平时和斗牛时牛尾巴的样子是不一样的……生2:他胆子大,要是别的孩子,即使看出画错了也不敢说,人家到底是大画家呢。生3:我认为他不迷信大画家,对是对,错是错,画错了就大胆提出来。师:小牧童在大画家面前,那么自信、勇敢地说“画错啦”,真了不起!──现在可以说说大画家戴嵩了。



生4:我认为大画家戴嵩也了不起,他画的《斗牛图》受到那么多人的夸赞。



生5:他是个诚实的人,画错了就承认画错了。生6:他是个很谦虚的人,他对小孩很好,慈祥,还虚心求教,不摆大画家的架子。师:到底是大画家,戴嵩不仅画画得好,而且谦虚,这也是了不起的。“大画家与小牧童”告诉我们,“大”与“小”有时是相对的,对牛的了解这一点上,小牧童有经验,观察又仔细,就是比大画家了解得多嘛。



这种交流是多角度、多层面的。为活跃学生思维,拓展和提升学生精神空间,为使课堂充满智慧,教师备课就得周密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8 07:28:00 | 只看该作者
三、为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而巧设悬念



阅读教学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形:学生初读课文时兴味盎然,因为课文、插图都是新的,还有新的字词需要学习,可是几遍读下来以后新奇感已消失,兴味锐减以致厌倦了。于是,克服学生“阅读疲倦”、保持持久的阅读好奇心,成了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目的。我觉得学生阅读课文也似“胜日寻芳”,教师备课就是踏青探路,要为学生渐入佳境设置重重悬念。



学生精读细读课文从何处进入?这是我近来经常思考的问题。找准切入口就是找准了在课文中登堂入室的门户。门户幽深,自然就激发起学生阅读的探究心理。譬如《灰雀》,初读课文以后,怎样做才能使学生进入列宁和小男孩的心灵世界?逐段讲读或者问答当然不行。按时下流行的教法,把写列宁和小男孩的语言和行动的句子找出来,一句一句脱离课文语境意境,零零散散地谈感受,又显得枯燥乏味,也不行。从哪儿切入课文能使阅读既突出重点又联系整体,又能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呢?问题是探究的向导,途径之一是让学生去寻找课文中最能使自己生疑的语句。课文倒数第2自然段有这么一句话:“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而问不会说话的灰雀?我们在课文中见到了一个怎样的列宁呢?



人物的内心世界是通过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的,语言和行动又是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展现的。问题并不急于回答,重要的是把学生引到课文中的白桦树下,进入列宁和小男孩对话的那个情景,在情景中进行情感体验。教师可让学生细读这部分内容:“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朗读是情感体验的最佳途径。教师可设计各种朗读,读出对话的语气,读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如男孩说:“没……我没看见。”小男孩说话犹豫,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愧疚;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列宁有意用一句叹息的话使孩子的内心受到震撼。“一定会飞回来!”小男孩肯定的语气,反映出内心因受到列宁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的教育,决心要改正自己的错误,把捉去的灰雀送回来。读好了,再回到中心问题上来,感悟列宁善于观察、善解人意,以问回到枝头上的灰雀来表达自己的惊喜,也体现了对小男孩的尊重和爱护。一篇课文从何处切入,怎样切入,没有定式,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来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8-11-28 09:49:00 | 只看该作者
把自己阅读的喜悦和感触传递给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07:0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