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活动一:导入
| 1、同学们都乘坐过公共汽车,乘车时有什么规则吗?
2、乘车时要按顺序排队,要先下后上,要遵守乘车秩序。乘车时也有关于数学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研究乘车中的数学问题。
| 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自由发言。
| 通过这样的引入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
活动二:乘车
| (一)教学主题图1
1、出示图片:乘车图1
教师说明:6路公共汽车驶来了,驶向陈仓园站。
2、教师提问。
(1)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3)你们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二)教学主题图2
1、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6路公共汽车上现在有7人。
2、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车继续向前开,到火车站.后门下去3人,前门上去2人。
(三)教学主题图3
1、出示图片:乘车图4
教师说明:6路公共汽车继续向前开,到总站陈仓园站前门和后门都下去3人。
2、小组讨论:现在车上还有乘客吗?你会解决吗?
3、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6-3-3=0
小结:通过乘车活动,我们计算了乘车中的几个问题,你知道先算什么了吗?
| 1、小组讨论。
2、集体反馈。
2+1+4=7 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3、小组讨论:看了刚才的演示,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
4、集体反馈
7-3+2=6 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 采用小组学习的教学形式,发挥集体力量,以强带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使学生在探究过程及汇报成果中享受合作的欢乐和成功的愉悦。
|
活动三:动手摆
| 摆圆片列式
5个红圆片、再摆两个蓝圆片、拿走3个。列式:
| 1、根据列式动手摆:4+1+5=
2、同桌互相出题摆圆片、列式。
| 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学生人人都动手操作,相互交流,去感悟、去体验、去认知,从具体操作中深化新知。
|
活动四:日常生活
| 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你能提出哪些与今天所学的知识有关的问题?怎样解决?
| 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同时增进友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以学习的本来面目。
|
五、课堂小结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对同学和老师说些什么?
| 学生谈自己的体会与收获。
| 让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的总结。
|
六、布置作业
| 教师布置作业。
| 学生完成。
| 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本节的知识,以达到牢固掌握的目的。
|
板书设计
|
乘车
2+1+4=7 7-3+2=6 6-3-3=0
|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
自我评价:( )( )
小组评价:( )( )
老师评价:( )( )
评价说明:根据自己本节课的表现,在相应选项内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