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2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究高效课堂 构筑生态教学”关于“学困生”的讲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16:01: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探究高效课堂 构筑生态教学”全国小学数学名家名师教学观摩会

俞正强  关于“我在学困生方面的一些经历”的讲座



第二次听俞老师讲关于“我在学困生方面的一些经历”的讲座,还是很喜欢听。幽默、风趣、睿智。

“如果你能让他忘记吵,算你厉害!”——教书生涯的转折点。

孩子听不听不是孩子的事,是我的事!

让孩子忘记吵其实很容易,那就是把课上的新鲜、生动些!

数学课让题目变得简单,凸显思维,吸引学生。

学生不听课,老师有责任



“如果你能让他们忘记吵!”

  我刚工作的时侯,上课一遇到学生吵,就很生气。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不是上课学生要吵,要打断我上课吗?我就给他们立了一个规矩:上课讲话不要紧,但不要吵到让我停下来维持课堂纪律。让我停下来也不要紧,但不能让我一堂课上停三次,因为这样就没法上课了。如果停三次的话,那我就罚学生放学后在教室里静坐15分钟。我这是跟他们讲好的,他们也没办法。想想也是应该的,课堂上这么吵,那些想学习的学生也会感到很烦。
  有一天,真的有个小朋友让我停下来三次。我说:“好,第三次停下来了。今天放学后,大家都要留下来静坐。”到了下午,学生们就乖乖地留下来静坐了。那天我很得意,觉得自己的这个办法很聪明。
  等我让他们回家的时候,一个小朋友拿着一个作业本过来了。“咦?”我很惊讶:“你怎么把作业拿来了?我们今天又没留作业,你为什么把这个本子交给我?”她说:“俞老师,你看看,你看看。”说完,她就跑了。我打开作业本,一下子就看见她本子里写的话:“老师,您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
  这怎么会是浪费呢?我在这个孩子的作业上批复:“好的纪律是好好学习的前提,可爱的小姐!”可是,第二天我又看到了她写的回复:“俞老师,如果你能让他们忘记吵,算你厉害!”我当时看了这句话,马上就有一种很复杂的感觉,这种感觉是说不出来的。我觉得学生看不起我。她的潜台词好像是:“你是老师,有什么了不起?你有本领,就让学生忘记吵。”那天我想了很多。她给我的警示是:老师不要凭着自己的权威一味地要求学生“你要听,你要听”。老师应该思考自己的课到底上得好不好。如果上得不好,凭什么要求学生认真听?这对我的教育实在是太大了。我以前从来没这样反思过。我总是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不学都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反正我上课认真地讲,学生不听就是学生自己的责任,更是学生的损失。这种思想其实很不对。作为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忘记吵是他的一个重要任务。因为学生还是未成年人,不是大人。他们的自律能力很差,他们是要吵的、要动的。如果老师上课上得很精彩,学生就会在课堂上忘记吵,上得不精彩他们才会吵。
  像这种情况,有的老师可能把作业本一扔,说她两句也就过去了。我呢,可能就有这么一种素质,愿意接受学生的帮助。这个关键事件给我的影响是:以前我只想着应该怎样上课,现在我想的是应该怎样把课上好。所以,我总是说,是学生在帮助我长大。学生始终是我们的老师,他会在突然之中像一道闪电一般点亮了你的脑子,让你顿悟。这种感觉有点像佛教的“当头棒喝”,令人醍醐灌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16:01:42 | 只看该作者
老师也会经常犯错误






“我为什么要补课?”




  以前,在金华师范附小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做了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中心工作来抓。


  当时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每天放学之后,把学习困难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再学习半小时。因为学校比较大,每个班规定只能送6名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每个年级组织成一个班。


  有一天放学后,我听见自己班的教室里有哭声。我忙跑过去,看见一位本该去集中学习的学困生很伤心地在那里哭。我问他:被谁欺负了?哪里痛了?家里发生什么事情了?……问了很多我认为值得他哭的理由,可是我越问,他哭得越响。


  看看没效果,我只好拿出教师的架子来教育他:“五年级的学生了,不要一味地哭,要学会表达,好不好?”过了一会儿,这个孩子抬起头,眼里全是泪,几乎是愤怒地瞪着我:“你为什么要让我去补课?”我一听,觉得挺奇怪,问他:“补课有什么不好?你成绩还差着呢。”我一说完,他就对着我喊:“可是我不想,难道只有这样补课才能进步吗?”看着他一脸的委屈与愤怒,我再也说不出话了。


  至今我还记得那时的惊愕与迷惑,我让他先回家,让我好好想想。


  我发现,我们老师是经常犯错误的,而且很多错误犯得理直气壮。比如组织学生补课这件事,我们自以为是好事:学习有困难,学校安排免费补课,这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可我们并不了解,这样的好事往往是一件令学生伤心的事,因为在我们的思想中有一个误区,以为自己认为的好事对于学生一定是好事。于是,我们把自己的想法作为一种事实强加给学生,而没有去思考学生怎么想,这是一种多么霸道的错误啊!我们老师其实经常伤害学生,伤害了学生不说,还自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好。有了这个理由,教学中的很多错误便心安理得地发生着。


  事实上,学生的很多想法与成人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是大多数学生所不敢表达的,也是大多数成人所不曾体会的。所以,以后我在学生学习出现困难的时候,就会想起那位学生的质问:只有这样补课才能进步吗?


  是的,应该有更多好的办法,需要我们用心去寻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16:01:52 | 只看该作者
4 老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思维



“我早上从来不吃大饼!”



  有一个关键事件,影响了我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理解。


  我有一个学生,人长得很漂亮,就是数学老也学不好。一天,我让这个学生做一道题。这道题很简单,题目是这样的:××牌52型拖拉机一天耕地150公亩,问12天耕地多少公亩?就这么个题目,她不会做。她先是把52乘以150乘以12这样乘起来。我说:“你错了。”她就订正,把乘法变成除法。我说:“你又错了。”她又订正,把除法变成加法。我一看就觉得这个学生是在瞎猜,她不会思考。很多小学生都是这样的,今天课堂上讲了乘法,就认为今天的题目肯定用乘法;要是讲了除法呢,就用除法,完全不思考的。


  我说:“你过来,我给你打个比方。”相对来说,我还是比较有耐心的,有些老师可能觉得蒙对了也就算了。“比方说,你每天早上吃两个大饼,5天吃几个大饼啊?”这和那个题目的性质是一样,再把她的学号也算作一个条件。我问她:“你是几号?”“我16号。”“哦,那就是16号同学每天吃两个大饼,5天吃几个大饼?”16号,这个数字在这里是没用的,是个干扰条件而已。这个小朋友很滑稽的,她很认真地对我说:“俞老师,我早上从来不吃大饼!”


  当时我还以为她是开玩笑呢。本来很可能就一句话丢过去:“你开什么玩笑,我现在叫你做数学,是跟你聊吃大饼吗?”但我没有这样做,而是接着问她:“那你早上喜欢吃什么?”她说:“我都是吃粽子的。”我说:“那好,这很简单啊,我问你,你每天早上吃两个粽子,5天吃几个粽子啊?”嗬嗬,这个小家伙,她又很认真地想了一想。我想,你这么认真,应该把问题解决了吧。她说:“俞老师。”我说:“唉,你说。”“俞老师,我有点生气了,我两个粽子吃不下去的呀!”这个时候,我觉得她在“耍”我。我问她数学,她却老是跟我讨论吃什么的问题。我只好问:“那你每天能吃几个粽子?”她说:“一般都是妈妈给我买一个,我只吃半个,剩下的我都扔掉了,我不喜欢吃。”我说:“好的。”看来这个题目算是做不下去了。为什么呢?因为半个是0.5,0.5乘以5,这是小数乘法啊,这个知识点还没学呢。我试探性地问:“你每天吃半个,那你5天吃几个粽子?”她说:“吃两个半。”“怎么算出来的?”“两天一个,5天不就两个半了嘛!”你说这个学生笨不笨?一点都不笨,聪明着呢!然后我就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其实这个学生不笨啊,但她为什么又这么“笨”呢?


  我觉得,主要是她的思维还不是数学思维。因此,后来我就开始思考学生的学习准备问题,从此这成为了我的一个兴趣点。我现在的观点是:当一个小学生的思维发生困难的时候,不一定是他的智力有问题,可能是在学习准备上出问题了。我就再接着思考一个问题:这个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呢?数学学得好的学生,你问他一个问题:每天吃两个大饼,5天吃几个大饼?他绝不会去思考这两个大饼是不是我吃的。他不会陷进去。在他的眼里,不管这两个大饼是谁吃的,他马上就能抽象出来。而这个学生为什么这么“笨”呢?她没抽象出来,陷进去了:“我不吃大饼的啊!我怎么能吃得下两个大饼呢?”她把数学忘记了,这就是问题所在。


  其实,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就没进入数学思维状态。这个小朋友是把自己陷进去了,而我只是举个例子而已。题目中的那个“你”不是你本人啊!换成甲可以,乙也可以,丙或丁都可以,怎么就是你呢?她就认为是自己,老是想“我每次两个大饼吃不下”这样的问题。这些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的时候,往往被非本质的东西迷惑了。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就是她对信息的捕捉和别人不一样。数学学得好的学生,能马上把非本质的无关信息过滤掉。数学就是数学,数学是讲量,有时与常理关系不大。而有些学生就不知道,老是琢磨“大饼好吃吗,两个吃得下吗”这类非数学的问题。后来,我告诉这个学生,她的毛病在哪里。她为什么数学学不好?因为她不是用数学的方式去想问题。她老是用自己的方式去想数学问题,这是不对的。两个大饼拿来了,这只是一个比方啊,两个大饼可以,两个粽子也可以,两根油条也可以呀!你要“刷”地一下子把这个“2”从中提取出来,这就是数学。我很耐心地给她补课,就补这个东西,其他的都不补。这个东西补好了之后呢,其他的东西也就慢慢地通了。这个事件让我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17:2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