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新课导入 | 提问:寒假快到了,今年寒假老师打算去海南旅行,可视为带衣服发了愁,同学们可以帮老师出出主意吗?你知道海南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吗? | 快速进入课堂, 根据问题回答。 | 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启发学生的好奇心。 | |
合作探究 | 板书一、天气 1、提问: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昨天和今天一样吗?“东边日出西边雨”怎么理解? 2、归纳总结天气的特点。 3、讲解:天气是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段时段内的具体状况。具有多变性。 4、讨论: ①、天气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②、晴天、雨天、雪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又有那些不变?什么事必须在晴天做?③、大风能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和害处? ④、大雾、冰雹、霜冻、雷电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害处? 5、通过上述讨论,我们知道了天气的变化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观察天气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 1、思考并回答提问。 2、明确天气的概念和特点。 3、小组合作,讨论天气对人类的影响。 4、比赛识别常用天气符号。 | 让地理贴近生活。 结合实际举例,加强学生印象,帮助理解,激发兴趣。 | |
过渡:了解天气对我们的实际生活、工作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来了解。列举途径。 板书二、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1、多媒体展示一段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内容。 2、识别天气符号。 3、在天气预报开始时是卫星云图,如何根据卫星云图来判断天气状况呢? 4、讲解:在卫星云图中,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越浓,表示降水的可能性越大。 5、练习:教材活动P58 | 观看视频,了解卫星云图上的三种颜色所表示的事物,能根据卫星云图粗略的判断各地的天气情况。学做天气预报员。 | 知道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天气预报。为学生更好的收听天气天气预报做好准备。 | ||
过渡: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会提到“气候”,比如:夏季气候炎热,冬季气候寒冷等。那么,什么是气候呢,它又有什么特点? 板书三、气候 1、多媒体展示不同的自然景观,学生说出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2、归纳总结气候的特点。 3、练习:教材P59活动题3. 4、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大气环境监测”。 | 观察不同自然景观的图片,了解当地的气候特点。 概括出气候的概念和特点。 练习掌握气候稳定的特点。 | 质疑承转,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总结的能力。 了解大气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 ||
板书设计 | ||||
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 一、天气二、天气预报和常用的天气符号 三、气候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