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复习提问:
| 区域地理分析方法
| 从自然条件和经济特点等方面作答
|
明确区域地理学习思路
|
引入新课:
| 我们今天学习东南亚的区域地理
|
|
|
一、范围、地理位置及国家
| 提问东南亚位置并简单介绍
| 读《东西半球图》,明确东南亚范围,找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 得出“十字路口”及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
| 介绍马六甲海峡并提问日本把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这是为什么?
| 读“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看“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
| 掌握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
| 引导学生思考,东南亚地区和东亚地区所占纬度有什么不同?哪些国家位于赤道两旁?指导学生从图上找出东南亚包括的国家和地区,
| 读《东南亚政区图》参看课本附表,东南亚国家概况,做总结归纳。
| 得出东南亚以热带气候为主和主要的国家
|
过渡
| 东南亚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其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呢?
|
| 引入东南亚的自然环境
|
二、讲地形
| 提问并归纳东南亚地形特点
绘中南半岛山河示意图
| 读《东南亚地形图》并思考地形有什么特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有什么区别?从图上找出主要山脉及河流名称
| 培养分层设色地形图阅读能力
|
| 提问这种山河大势给当地居民生产活动带来什么影响呢?
| 学生作答
| 地形对水能、农业的影响
|
| 提问中南半岛上五个国家的首都及位置共同点?为什么?
| 看图并做标记首都,找出位置共同点,分析与河流关系
| 分析河流对农业及聚落影响,明确地理要素间的联系
|
| 比较马来群岛与中南半岛地形有区别
提问马来群岛原因,(注意与日本比)。
提问火山爆发会给当地带来什么影响
[教师归纳]
| 读《东南亚地形图》看课本“坦博腊火山大爆发”图。
看《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图》
| 培养读图习惯,掌握利用板块思想来分析火山和地震
|
过渡
| 东南亚的多山地形影响了东南亚的气候,我们来分析一下本区气候特征。
|
| 引入东南亚气候
|
三、气候
| 提问东南亚属于哪个气候带?
提问这里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讲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气候分布及特点成因
| 看“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图看《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
| 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图分析气候类型
|
课堂总结
|
| 说本节课收获
|
|
作业
|
|
|
|
板书设计
|
东南亚 一、自然特征
1、范围、地理位置及国家:“十字路口”位置重要。
2、地形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印尼多火山地震
3、气候
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有旱雨两季
马来半岛南部及马来群岛: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
|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
1、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认知特点,以图导课,以图析文和巧用板图,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读图和用图的能力。
2、知识的横向与纵向联系不仅让学生学到了本节课的知识,而且让这些知识得到了延伸和拓展,培养了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