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126|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年级数学《加法的验算》教学反思及课后随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21:57: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年级数学《加法的验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在学习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

    在大家的帮助下,我重新修改了教学设计,然后在071、075班授课,效果比以前好很多,学生掌握情况大有好转。在这个上课、评课的过程中,我对小学数学教学感悟很多,现在谈谈我的几点反思:

    一、计算教学依赖于情境的片面认识。

    我片面认为,计算教学离不开情境,缺少了情境,似乎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符合新课程的新理念。可是有的课堂上情境设置是牵强附会的,有的纯粹是为了引出算式,经过一番不着边际的“看图说话”,等到从情境引出算式,已经花去了10多分钟时间,影响了教学的进程。

在最初上课时,我引入准备铺垫:

请看第一个算式,填写其他三个算式的得数。

45 + 56= 101       56 + 45=

101-56=            101-45=

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这个有效平台,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发现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后,又设计了小同学和妈妈去买运动服和运动鞋。学生本已调动了思维的积极性,又被我引入生活情景中去,导致思维的断层,降低了课堂的连贯性,导致教学效果不好。二次上课时,我去掉生活情景的创设,直接回归计算教学的本质,教学过程一气呵成,效果要好很多。

    二、数学教学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学生持续性发展。

   “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因此,教学是否有效,不是看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的认真不认真,而是看学生学得好不好或收获大不大”。

    在备课初期,我仅仅关注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思考《加法的验算》对于学生后续学习有什么密切联系,导致课堂设计处于第一层次教学,没有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修改之后,我就填括号里的数发展到方程的解法,还笑称带孩子们坐“坐飞机”,三年级的孩子就做五年级才学的内容。小家伙们很兴奋,一下就掌握了。数学学习很有成就感,课堂气氛热烈。看来,乏味的课堂往往是老师没有深钻教材,优化设计整堂课的教学而造成的。

    三、自身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如板书的工整性,教学语言组织…很多方面我还有待改进。

总而言之,纵观目前的计算教学,我们既要继承传统计算教学的扎实有效和发扬课改初期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更要冷静思考计算教学对学生后续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断改善教学方法,使计算教学在算理、算法、技能这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和提高,真正推崇扎实有效的理性计算教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21:58:21 | 只看该作者
《加法的验算》教学反思

教学三年级第二单元《加法和减法》中的验算这一部分。第一课时安排的是加法的验算,想象中这是非常简单明了的内容,目的应该是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理解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可一上课时,我发现在上完加法的验算时,有学生书写格式不对,“学生只写一个算式”。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对验算的目的不清楚。为了避免学生出现这个错误。教学前列出两道三位数加两位数或三位数的加法算式。让全班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第一道题,这是大家都会的,一个学生板演和全班同步。老师在这时提问“怎样知道他和同学们算的对不对呢?”让学生小组讨论方法。这个过程是加深学生对验算的目的更明确。不难得出两种验算方法。把同学们的方法用竖式表示出来,接着老师在同一个横式下面的右边又写了一个验算的竖式,由于右边是验算的竖式,在它的前边注明验算。同学们你们试试,验算一下,看你们算的对不对。这时,每个学生都有计算和验算的竖式。不会出现验算只写一道算式的可能。接着,黑板右边还有一道加法算式,请同学们“计算并验算”。并且把题目的要求写在本子上,说明这题是完成两个任务,第一是计算,第二是验算。学生在计算时也就不会只写一道算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21:58:42 | 只看该作者
《加法的验算》教学反思  
以往加减法的验算,是放在加法和减法的计算中分别学习的,现在采用加减法验算集中编排,加法和减法的集中验算方法集中出现,以利于学生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体现方法的多样化。本节课,我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掌握加法的验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的过程,能正确验算。2、引导学生感受加法验算方法的多样化,启发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有如下的感受。

1、计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根据《课标》中提出的要求,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将应用问题与计算有机结合。课始,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认真看主题图,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购买运动服和运动鞋的情境中学习。并在课后练习中也安排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不仅理解算理与掌握方法,而且巩固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益于他们的一生,但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要从小抓起,循序渐进。

①完整的表述题意。现在的教材和一些练习的片子中,很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题,都是图与文字配合出现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整的表述题意,有利于学生分析理解,而且坚持下来,能形成方法与习惯。本课中,我随着学生得出的信息和提出的问题,相机板书:一套运动服135元,一双运动鞋48元。一共多少元?让学生感受题意的完整。

②引导认真审题,圈画重点的方法。学生对题率的高低,与是否认真审题密切相关,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让学生感受到,解题是从认真审题开始的。今天的审题我用的是圈画重点,并让学生们也仿效老师这样圈画。

③指导验算的书写。孩子是第一次接触加法的验算,验算书写的指导是必不可少,包括教师的板演,个别的巡视指导。

    这节课最大的不足:对学生的前期分析较弱,一些情况没有事先估计出来,如:加法的多种验算方法,小组没有讨论出来,没能有效经历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使教学目标1没能很好的落实。再有,验算的书写,在设计教学时,我也没作为重点来考虑,我想,只要点一点就可以了,课上一看,其实不然,我赶紧又重新板演与个别指导。这样,耽误了很多时间,使教学环节不完整,没有进行巩固练习,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切实的、扎扎实实的备学生、分析学生,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具实效性。再有,要向年轻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敢于放手,学习他们的用于创新,学习他们的信息技术的使用,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21:59:02 | 只看该作者
《加法的验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验算其实就是一二年级的时候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的理解。新教材采用加减法的验算方法集中出现,我在教学中则是把加法验算和减法验算分开教学,以利于学生跟好的理解和掌握加法的验算方法。我在教学中主要重视了以下几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疑设思。

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验算,所以我在正式引入例题之前做了不少铺垫。在讲例1前先出示算式25+8=33  8+25=( ) 33-8=()33-25=( )

让学生独立填写,通过几组算式,让学生发现“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等公式。这些练习都为学生归纳验算方法做了算理上的铺垫。

接着出示情景图,让学生看图提出问题并自己计算。组织学生讨论我们计算的到底对不对,也就是要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引出课题。这样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收集信息,提出问题,有主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合作学习,主动探究

怎样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我认为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你想用什么方法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再组织小组讨论和汇报。因为学生初次接触验算,可让学生边看书,边思考和讨论,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和提示。最后就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验算时学生第一次接触,安排让学生独立思考亲自试一试,目的是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独立创新的学习品质。由于学生在学习加法验算时已经了解了如何进行验算,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观察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关系,提出验算的方法。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适合自己发展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学生的方法对他自己来说就是最好的方法,我们必须尊重个体的数学现实,无须把自己认为最优化的算法强加于学生。反对绝对化的统一算法并不表示可以让学生法人自流,不加引导,可以给学生尝试计算、选择优化的时间,让学生在计算中读出最适合自己的最优化方法。

三、实践应用

先让学生用新学的验算方法计算基本的计算并验算的题目,反馈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并针对集中问题及时订正。然后出示独立做,再订正的题型。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受验算的意义,而且让学生体会验算的作用。

教学后,反思自己整个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我的感悟和收获:在这节课的中,我让学生们自己进行提问,根据已有的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并且为自己的方法找理由和根据,并且对探究出的验算方法进行验证,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学生获得是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是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他们主动地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的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21:59:25 | 只看该作者
《加法的验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的教学内容是“加法的验算”,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经过实践探索认识到加法验算方法的多样性并掌握加法验算的方法。重点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验算方法对加法进行验算。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本节课我抓住重点让学生通过主题情境得到疑问,由疑问引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再经过学生合作学习之后得到方法,最后用得出的方法完成练习。我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教学过程中重点、难点都有突破,但在细节的教学和练习的实效性上出了些问题.我逐一列下来,对自己起个警示作用。

      1. 准备不够充分。上这节课之前只在另一个班试教过一次,虽然很多不足的地方有所改正,但因为新设计的教学环节没有再试教过,在课堂上显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主要是练习环节,在试教时觉得给予学生的练习太死板,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后来便改成了比赛的形式,实际上学生虽然有兴趣,但是他们只求速度,完成的练习没有质量,没有达到练习的目的。董晓老师在这一点上说得很对:“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扎扎实实,一个萝卜一个坑地做到每个问题、每个练习都要有目的性,不要把课堂弄得太花哨。”

      2.老师的言传身教,细节很重要。教材上给出的东西很少,要求老师去挖教材,渗透教材的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学生刚学习完笔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后进入的新内容,但是在这个新内容里还是要不断去巩固复习刚学过的内容,要求学生笔算格式要标准,计算要正确,书写要漂亮。我要求学生用直尺画竖式的横线,自己在黑板上写反而没做到,反复强调学生在笔算时要标上进位1和退位点,自己因为着急讲解也忘记标出来了。

      3.鼓励语言不够丰富,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计算类的数学课会使学生或多或少地觉得枯燥无味,这需要老师不停地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在鼓励语言这方面我还需要多积累,向有经验的老师们多学习。

      4. 导向语言不够明确,不够精练。教学环节之间的链接全靠教师的导向语言,在突破本节课重点----讲解验算的方法时,因为我的导向语言不够明确,致使回答问题的那名同学开始紧张,都忘了自己本来要说什么了。有时我的教学语言成了哆嗦的重复,影响了整个课堂的流畅性。

      5.课堂的宏观调控,时间的掌握不准确。因为没有准确地计算好各个环节的时间,本节课最后的比赛练习我没能好好讲解,全课总结也显得有些仓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21:59:43 | 只看该作者


《加法的验算》教学反思


为了响应市区“课外比家访,课内比教学”的活动,根据学校安排,本周二我讲了一节数学比武课,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我仔细的研读了教材,领略了课标精神,定位了教学目标,把握了重难点。课后,我对自己整个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了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精心设计了复习题,通过复习题的引导再加上有生活中检验的经验做积累,有少部分学生通过观察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很快找到加法验算的三种方法。(1)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2)用和减一个加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验算方法,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想法。这样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仅仅摘到了自己想要的“苹果”,同时也发展了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由于是学生自主发现,自我总结,学生们很快掌握验算方法,并很快理解了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我觉得,让学生参与学习,自己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为自己的方法找理由和根据。在这样的开放的、动态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仅是获得了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是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他们主动地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的理解。教学不是简单地告诉,教学更重要的是创设机会,让学生经历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究的过程。只有将“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经验,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创新性”作为学生学习的支点,让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再发现”“再创造”,学生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积极生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切实的、扎扎实实的备学生、分析学生,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具实效性。如对学生书写格式的指导这一环节,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加法的验算,验算书写的规范很重要,为了节省时间我特意拿出事先板书好了的书写格式,然后通过讲解强调书写的规范,这样安排没有让学生亲身经历这个板书过程,导致有少数学生在做巩固练习时,书写格式出现了问题,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在教学处理中,我也发现了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如巩固练习应该形式多样,可以展开男女生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时间安排也不合理,巩固练习安排应该少而精,这样就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另外要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大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今后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有意识训练说完整的话,注意语言的规范。


    总之,在每次上完课后,要不断总结,不断反思,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才能建构有效课堂,提高学生成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22:00:13 | 只看该作者
《加法的验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掌握加法的验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的过程,能正确验算。2、引导学生感受加法验算方法的多样化,启发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有如下的感受。

1、计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根据《课标》中提出的要求,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将应用问题与计算有机结合。课始,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认真看主题图,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购买运动服和运动鞋的情境中学习。并在课后练习中也安排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不仅理解算理与掌握方法,而且巩固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益于他们的一生,但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要从小抓起,循序渐进。

①完整的表述题意。现在的教材和一些练习的片子中,很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题,都是图与文字配合出现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整的表述题意,有利于学生分析理解,而且坚持下来,能形成方法与习惯。本课中,我随着学生得出的信息和提出的问题,相机板书:一套运动服135元,一双运动鞋48元。一共多少元?让学生感受题意的完整。

②引导认真审题,圈画重点的方法。学生对题率的高低,与是否认真审题密切相关,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让学生感受到,解题是从认真审题开始的。今天的审题我用的是圈画重点,并让学生们也仿效老师这样圈画。

③指导验算的书写。孩子是第一次接触加法的验算,验算书写的指导是必不可少,包括教师的板演,个别的巡视指导。

    这节课最大的不足:对学生的前期分析较弱,一些情况没有事先估计出来,如:加法的多种验算方法,小组没有讨论出来,没能有效经历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使教学目标1没能很好的落实。再有,验算的书写,在设计教学时,我也没作为重点来考虑,我想,只要点一点就可以了,课上一看,其实不然,我赶紧又重新板演与个别指导。这样,耽误了很多时间,使教学环节不完整,没有进行巩固练习,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切实的、扎扎实实的备学生、分析学生,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具实效性。再有,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8 14: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