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教学反思课后随笔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7:37:56 | 只看该作者
《吨的认识》课后反思
偶尔听一个学生说:嗨!大家好!我是小马虎……过了那么多天他居然还能记得做的一个习题。这正是我所教学所要的,特别是一节公开课所要的。我觉得一节课特别是一节公开课不能给学生留下点什么,那是非常遗憾的。本节课学生有三个方面的印象是比较深的:1、学生搬运矿泉水的活动,小记者的采访。这一活动让他们体会1吨大约就是50桶矿泉水那么重,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我能搬起那桶水,我能做小记者等。2、估计体重,自己的和全班人的体重跟1吨的关系,学会了单位间的换算。3、“日记一则”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是我不能做小马虎。本节课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学得有味,教师教得有劲。不足之处是:课后的习题少了点,没到下课时间提早下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7:38:37 | 只看该作者
《吨的认识》教后反思

前两天,有幸在前辈们的指导下上了一堂《吨的认识》的课。吨的概念的建立不像千克的观念来的直接,要让学生体会到1吨到底有多重确实有点难度。但是学生对于吨的知识并不是完全空白,他们已经有了关于千克和克的知识经验,并能正确判断出称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在生活中也接触过关于吨的物品,应该说对于新的内容孩子们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基础、数学基础和生活基础。

    我以让学生猜测老师的体重开始新课,孩子们兴趣高涨,并引出:猜的数值有大有小,但都不约而同的用了千克作单位,并提问: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学生能够利用以前的知识回答。通过一些庞然动物的引用:鲨鱼、恐龙、蓝鲸等,认识到体重之前数值都很大,发现用千克做单位的麻烦。紧接着出示一组书中例题图:轮船、集装箱、火车等,引入新知的教学。基于此部分,在评课时,前辈支招:在介绍概念时(计量重的或大宗物品用吨作单位)教者应适当节食解释“大宗物品”的含义,学生对于重的物品的不难理解,但“大宗”一词较难理解。必要时还要让他们举些例子。

课的主体是让学生体验1吨的重量,教者事先在每组的旁边安置了4桶均是20千克的纯净水,学生按照次序上前来使劲的拎一拎、抱一抱,初次感受20千克的重量。学生畅谈完感受后,能很快回答出50桶这样的水刚好重一吨,并能借助想象:将50桶这样的水装在一个大桶里,是很重很重的。体验任务二是借助班级37名学生的体重,想想是否超过一吨,并推算一下大概需要多少名这样的学生是1吨。接着让班级学号是1—33号的学生起立,让他们用眼睛看看1吨的孩子有多重,在视觉上有个体验,教者认为这部分定能让学生记忆深刻。

课的练习部分设置了集说、想、谈、做与一体的练习,先是提供给孩子们1吨的物品,让他们能够说一说1吨的物品有哪些,各有多少;接着提供不同的图片让孩子们选择喜欢的说说需要多少个这样的物品才够1吨。这部分主任也及时的给了我精辟的建议:课件制作出来的效果应事先在幻灯片下放映,看看是否达到需求的效果;题目中数值的呈现要考虑到孩子的思维能力,要有坡度。在两部分的练习后,我让学生谈谈生活中哪些地方接触过“吨”,并安排了桥的限载量、电梯的载重量实物图片,加深孩子的认识。课的结尾以一篇漏洞百出的日记作为综合练习,让孩子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结束此课。前辈们提议到:课的结束宜让学生畅谈本堂课的收获,但不应仅仅停留在感受上,而要提到本堂课的重点,譬如谈到认识了1吨有多重,应引导他们利用练习中的问题说说1吨的物品有哪些,即介绍新知要有参照物,可以是两头500千克的奶牛,抑或是50桶20千克的纯净水,也可以是33个三年级的孩子……

时间的安排没有出现什么偏差,只是在课的伊始电脑出了些小故障,情绪波动了一会儿,整个课堂气氛没有想象的活跃,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没有适度的放开,一方面可能是平时较严的管理方式出现的弊端,另一方面在于教者课前的学情分析和课堂驾驭能力不到位。希望得到各位前辈和同行的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7:38:56 | 只看该作者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
“吨”在学生的头脑中是一个抽象的计量单位,如何让学生对“吨”又一个具体清晰的认识?在本课教学中我做了两点突破。

1、在生活的大背景中认识“吨”。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的数学是鲜活的,生动的。本课运用了大量的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创设了生动的生活背景,让学生在此背景中感受“吨”,认识“吨”,运用 “吨”,不仅深刻地建立了1吨的观念,也深深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在直接与间接的体验中想象“吨”。

        “吨”是一个用来计量重量的单位,必须以体验为基础方可清晰地把握。本课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对常见物品重量的经验,另一方面,安排学生在课堂上对25千克的重量进行现场体验,以获取丰富的直接感受。在这些感受的支撑下,再借助想象与推理,学生理解1吨到底有多重也就比较轻松而深刻了。而且,因体验的存在,也使课堂显的生动而富有张力。

          应该说,在生活的背景中通过学生的体验让学生清晰地建立1吨的观念这一设计思路还是很成功的。

1.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学生喜爱的小动物在去游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入,很自然地将学生吸引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2.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机会。问题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提出,再由学生自主解决,使学生能充分体验“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探索研究——解决生活问题”的完整过程。学生可以在比较广阔的空间和较为充裕的时间中,以学习主人的姿态展现自我、发展自我。

3.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体验数学价值。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数学。课堂教学应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为此在学生建立1吨有多重的概念之后,再让他们解决主题图的问题“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有几种过桥的方法?”在练习中设计开放题及课外拓展题,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可见,数学从来就不是书本上的枯燥学问,它的“身影”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它的价值就来自你我的生活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7:39:19 | 只看该作者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



1吨的重量是非常抽象的。如何让学生准确感知1吨的重量,一向是教师们冥思苦想的一个问题。我在设计《吨的认识》这节课时,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吨的观念。以“认识吨、感知吨、运用吨”为主线,以学生“体验”为主的总体思路。根据课堂实况反思如下:

1、认识“吨”

    通过展示学生调查体重的结果导入,估算出4个组同学的总体重大约在1000千克。揭示1吨=1000千克。使学生知道30多个同学的体重总和大约重1吨。初步建立了吨的概念。

2、感知“吨”

(1)出示课件:一头成年犀牛大约重一吨,一列装满货物的火车、一节就能装50吨货物,一艘轮船能装6000多吨货物,一辆坦克重30多吨,一头成年的蓝鲸体重能超过150吨。使学生感知到在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时通常要用“吨”做单位。

(2)再让学说说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吨的知识?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感受“吨”。

(3)出示课件,一座桥头上的标志(20t)一辆汽车上的标志(载重6吨)让学生讨论这些标志的含义,从而感知“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4)将人体资源作为课堂资源,让同桌的同学互相背一背,算一算要多少个这样的同学才能达到一吨?使学生在的游戏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吨”。

3、运用“吨”

创设动物过桥的情境:围绕“哪些动物能过桥?哪些动物不能过桥?哪些动物能一同过桥?”等问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快乐判断”:在判断时,要求学生说出理由,在判断过程中学会了运用吨。在判断电梯里的人是否比一吨重时,适当对学生进行了乘坐电梯时安全教育。

“小小邮递员”,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感受“吨”,运用“吨”。

在“我是小小检查员”这个活动中,不但使孩子们学会了运用“吨”,还培养了他们从小做事认真的好习惯。在活动中学生还受到了交通安全教育。

最后设计了两篇与质量单位有关的日记。一篇质量单位运用的很好,一篇出现了很多错误,在学生找出这些错误的过程中,更加深了对“吨”的认识。

在“我是小小检查员”里,一道“李师傅的车装载6吨7000千克的大米”,设计的不够严谨。应该改成“李师傅的车装载了6吨大米和7000千克面粉”。

变革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方式,体验学习也是最幸福的学习。课堂是学习的平台,也是学生展示的平台,在教学中,学生将课堂变成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快乐。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在学校得到全校老师的帮助,在网上得到了外校老师的帮助,我对教学设计修改了几次,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里我对给予指导和提出宝贵意见的老师表示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7:39:30 | 只看该作者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

吨的认识”重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吨的观念。教学之前,学生已有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学生对1千克=1000克的进率也比较清楚。他们对生活中比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用什么单位表示,也能说出是用“吨”作单位,但是对1吨到底有多重,学生并没有感性的认识和直观的参照。课堂上通过搬运矿泉水的实践活动,探究得知, 50桶20千克的矿泉水是1吨,把全班同学平均每人的体重看作是25千克,40个这样的好朋友合抱在一起才会有1吨……。探究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吨的概念。整堂课在知识呈现的方式中,激活了孩子们的思维。基于课前的反思,通过掂、提、抱等体验活动,初步建立了“吨”的表象,初次感受到“吨”。
   教学完后,我注意到吨有多重的感性认识。很难说学生的体验有多明显。因为学生毕竟没有实际生活体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7:39:55 | 只看该作者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课题: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A、知识教学点:

1.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

B、能力训练点:

1.能正确运用吨表示物体的重量。

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C、情感渗透点:

数学知识来源与生活,并服务与生活,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A、 重点:知道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B、 难点: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形成表象。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老师的体重。

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老师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
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

3、教师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设计意图:从猜老师的体重和蓝鲸这一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吨是一个大计量单位,并通过让学生举例、教师图片展示等途径,初步建立吨的观念。】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1、初步认识吨。

师:你们看谁来了?这一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到河边去玩。它们走到一座小桥边,小马提议:“这里有桥,咱们一起过吧。”小熊说:“等等,这里有个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呢!”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师:谁知道1吨等于多少千克?

学生凭生活经验可以说出:1吨=1000千克。

师:那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学情预设:因为学生知道了1吨=1000千克,很可能会想到把几个数加起来试一试的方法。接着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它们可以怎样过桥?启发学生思考:它们可以一个过去后,另一个再过;也可以一次过两个,还可以……通过学生相互间的交流、补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现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围绕小精灵的“能同时过桥吗?”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动物们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

400+300+500+100=1300(千克)

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1吨重,从而得出结论。

2、充分感受吨。

(1)学生抬每袋重25千克的大米感受1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用力抱一抱一袋大米,感受25千克大米有多重,力气小的同学也可以两个人抬一抬。

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的感受。

自己推算:1袋大米重25千克,多少袋大米重1吨?(40袋)

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每次呈现4袋大米(因为4袋为100千克),学生一边看一边数: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400千克……1000千克。当40袋大米占满整个屏幕时,学生会感叹:哇!1吨有这么重呀!

(2)再次感受1吨。

师:课前你们都自己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多少千克?再互相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最后再算一算或估一估,多少个同桌这样体重的小朋友质量才是1吨。

3、举例: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教科书中的例子,可以说“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40个同学的体重就是1吨。”也可以说“两头牛大约重1吨。”还可以说“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更应该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实例。

4.感受1吨水的质量。

(1)学生汇报自己家上个月或几个月用水数量(由学生课前去了解)。

(2)师:1吨水到底有多少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把1吨水装在一个正方体的水箱里,这个正方体该有多大?

(3)出示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在这个正方体里装满水,水的质量就是1吨。

【设计意图:设计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这些教学环节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较好的学习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验,建立起1吨的观念。同时一些环节的设计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又将数学知识的教学蕴涵其中,较好地整合了数学的三维目标。】

5、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师出示例:3吨=()千克6000千克=()吨

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不难,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说理、说方法。

【设计意图:进率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反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做一做”中的题目。

(1)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设计意图: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学生在教科书中独立完成练习题。

2、改错(小明的数学日记)。

今天是星期日,早上,我吃了两个100千克的肉包子,然后就和妈妈一起去市场买菜。

市场上的物品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和妈妈转了一大圈,一共买了1克香菜,2吨西红柿,3千克鸡蛋,1千克白菜和500千克肉。我和妈妈拎着这些东西累得满头大汗。

四、课堂总结

教师指导: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会经常用到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及时反思,整理所学的知识。】

五、拓展作业

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教学反思:

能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中然后呈现给学生,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活跃,参与热情高,也培养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是小组讨论时没有组织学生进行合理分工,注意纪律,使得小组讨论时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可实际上,有的同学积极参与,有的同学好像事不关己,在一边玩,没有做到使每一个同学都参与,每一个同学都得到发展提高,使得小组讨论流与形式。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组织学生有目的、纪律的讨论,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和与伙伴协同合作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8 14:3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