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毫米 分米的认识 》教学反思教后随笔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1:31:08 | 只看该作者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实际测量能力。在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后,进行小组分工,学生兴趣盎然,他们用不同的形式测量自己喜欢的物品,或者是身体的某一部分,精心地做记录,在测量中体会了不同的长度。对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从模糊到清晰,实现了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在大量的实践中获取了新知,体会了测量不同的物体要用不同的单位。通过学生用手比划、数、画、量物体的长度,加深对分米的认识。测量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测量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1:31:33 | 只看该作者
认识分米毫米教学反思
教学中力求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努力实现新课程的理念,放手让学生观察、交流、操作、思考,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经历对分米、毫米地初步认识、感知体会、建构内化。

1.需要是学习是源泉,学习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长度单位时首先要引出单位,心理学告诉我们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新知的掌握。因此教学中在学生原有认知背景和新的认知冲突中引出分米和毫米,力求使学生产生比较清晰、深刻的第一印象,既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让学生初步感受分米、毫米与已认识的米、厘米之间的关系。如在引入分米时设计1只玩具手机长约1(   ),当学生发现用已有的知识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很自然地引入了分米的认识,又如在引出毫米时,用量数学书的厚是6(  ),发现不到1厘米,那就需要学习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通过以旧引新,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2、设计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会1分米和1毫米,逐步建立正确的概念。

    知道1分米、1毫米是多长,单凭听讲接受是不够的,一个长度单位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有效的环节,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感受,逐步地强化。通过让学生量一量、看一看、画一画、比一比、夹一夹、找一找、估一估、数一数等一系列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帮助学生比较清晰地建立了对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3、教学富于开放性,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体验学习的快乐。

在看直尺上的1分米时,承接前面的“10厘米是1分米”,放手让学生观察1分米到底犹有多长,为学生创设了自由选择的空间,学生找到了多种答案,在寻找分米的过程中体会到自主选择的轻松与快乐,开拓了思维的空间,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又如让学生在3把不同长度的尺上找最多有几分米?你是怎么想的?想一想几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长是1米?为什么?以及这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那大约多少张这样的纸厚1厘米呢?你是怎样想的?设计此类的问题情境,渗透方法策略的灵活性以及巧妙性,建立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学生在思考中对长度单位的表象以及关系得以进一步地理解与提升,充分感悟数学学习的价值之所在就是学会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获得满足,体验成为一个发现者、一个挑战者后的愉悦。

4、重视用手势比划1分米和1毫米,提高估测能力

用手势表示长度单位,是建立相关概念的重要活动。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把直尺上的、物体长度上的共同特征——1分米或1毫米提取出来,用手势比划这样的动作拉动了思维,形成了概念。先提供一定的参照物分米管和硬币来具体地感知1分米、1毫米的长度,接着经历“比划——在尺上验证——修正比划——再验证……”的过程,使1分米和1毫米的概念逐渐做到尽可能地准确。另外,估测能力既是生活实用的能力,也是建立分米意义的重要手段。学生掌握了用手势比划1分米、1毫米后,就好像随身带了一把尺,便于他们随时进行估测。让学生先依靠工具估一估数学书的长度、课桌的宽度目测手表、锻带的长度等,从借助工具到直接估测,逐渐加大难度,使学生一步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初步培养估计的能力和意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1:31:53 | 只看该作者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

今天上《认识分米和毫米》,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上课的流程是这样的:

一、回忆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和1米的长度)

二、引出分米

1、填单位:楼房高约6()。书本长约18()。米尺长1()。桌子高约7()。

    2、由最后一题引出分米。

    3、提问学生对于分米还有哪些了解。在对话中得出1分米=10厘米。

三、深入了解分米

    1、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并说说是怎么画的。

    2、用手比划1分米的长度,建立表象。

    3、想想周围哪些长度约为1分米。

    4、铅笔盒长大约是几分米,怎么知道的。

    5、画一条2分米长的线段,如果尺的长度不够,应该怎么办?

    6、10分米有多长呢?(米尺)引出1米=10分米。

四、深入了解毫米

    1、磁卡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动手量一量。

    2、不是整厘米应该怎么办?引出毫米。

    3、1毫米有多长?指给同桌看一看。

    4、数一数1厘米里有几个1毫米。得出:1厘米=10毫米。

5、哪些东西是1毫米长。(1分硬币的厚度,磁卡的厚度,10张纸的厚度)

    6、我们数学书的厚度是几毫米?除了用量的办法,还可以怎么得出来?

(因为页码是104,说明张数就是52张,10张纸是1毫米,所以大约推算出是5毫米。)

五、课堂总结

现在我们一共知道了几个长度单位?谁能给它们四兄弟从大到小排排队?仔细看看,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在准备这节课时,我认为这节课中首先要让孩子建立正确的长度表象,知道四个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并能用分米和毫米作单位来估计并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由于课前预习,加上以前的生活经验,大家其实对分米和毫米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我直接从复习米和厘米等旧知引出分米,让学生感受到分米介于米和厘米之间,从而对分米有一个大概的表象,再通过画一画、找一找1分米加深1分米在学生脑中的具体表象。在学习毫米这个单位时,我是通过测量磁卡的长度引入的,因为长度不是正好的整厘米数,很自然地让孩子感觉到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然后通过一系列大约1毫米长度的实物感知,让孩子建立1毫米的具体表象。用估的方法得出数学书的厚度是这节课上临时生成的想法,备课时没想到,但在让学生感受10张纸是1毫米时,突然灵机一动,让学生推算了一下,效果还是不错的。这节课中穿插着很多操作的活动,有的是要求学生单独完成的,有的是要求同桌合作完成的,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01: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