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8-12 10:58:23
|
只看该作者
《认识分米、毫米》评课稿
1、 首先,侯老师抓住了知识的生长点。在课一开始,侯老师就让学生用手比划
1米和1厘米的长度,这样的复习回顾唤起了学生的记。接着让学生估计课本有多宽,而通过实际测量得到课本的宽不是整厘米数,从而很自然地引出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这样找准了知识的生长点,加强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2、 以活动为主线,帮助学生形成表象,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知识的建构。
在本节课中,在引出毫米、分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之后,通过让学生用两个手指夹住小棒和捏住一张信用卡来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和1分米长度的表象;之后,又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毫米或1分米,接着教师又出示一些长度是1毫米和1厘米实物,进一步加深体验1毫米和1分米的实际长度。通过小节让学生比较让学生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以及填合适长度单位的练习,让学生对于长度单位的知识进行整体建构。
3、 注重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教给学生估测的方法。估测贯穿了整节课。
侯老师让学生对很多物体进行测量,这样做首先帮助学生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同时为估测搭好脚手架。我们都知道估测并不是随心所欲的猜想,所有的估测都是在与参照物比较和计算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而这些参照物就是学生进行估测的脚手架。而侯老师在这节课上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建立一些1毫米和1分米的表象,以及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有了这些参照物,孩子的估测就有了尺子,就不会把估测变成胡乱猜测,孩子的估测就会有理有据。更可贵的是侯老师在让学生说出估测结果之后还要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这样的设计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让教师的教学有的放矢。估测的第二层次是通过实际测量来修正自己估测结果。对于学生的估测结果,侯老师处理得非常好,没有直接评价,而上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际测量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反思修正估测策略。
4、在这节课上,侯老师运用课件给学生演示了很多实物,但这些课件上的实物的长度远远大于1分米。我认为,如果能带一些实物让学生观察,是不是更有利于学生1分米表象的建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