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07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年级数学《6的乘法口诀》优秀案例及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10 10:07: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教学二年级上册《6的乘法口诀》时,课前我认真研究了教材,阅读了教学参考书。知道这节课可以向孩子们提供实物图,引导他们观察得出乘法算式,再得出与6有关的乘法口诀,最终把6的乘法口诀填完整。本着这样的认识,我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走进了教室……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6的乘法口诀,”

谁料!话音未落,便听见了那爱表现的声音:

“我知道!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

“嘘!老师在看你呢!”一旁学生连连提醒。

当我的目光与他的目光相遇的一刻,他下意识地吐吐舌头,停止了继续讲话,

金财————他是班上同学们公认的“调皮大王”,他读过二年级,这内容肯定早就学过了。此时我发现:孩子脸上的神情变得那么无奈。轻轻的,我有点于心不忍。

“都会了?”带着一丝疑惑,我开始问道,“哪些同学已经会背6的乘法口诀了?”

孩子们的眼睛一亮,一双双小手如雨后春笋“刷刷刷”地举起来。

我一数!“哇,超过一半”“这可怎么办?讲,还是不讲?”心底升起一串长长的问号。

“讲,多数会了,不讲,又不合适。怎么办?”我的脑海里思索这样一个问题。

几秒钟后,我稍稍思索,问道:“有谁愿意站起来大声背一次6的乘法口诀?”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声音虽然不大,但却足以让每一个人都听见。其他的孩子似乎也跃跃欲试。

见此情形,新的疑惑又慢慢产生:“这么熟练的背诵,是否是真正的理解了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亲切地问。

“是我爸爸教我的”“我以前学过了”“我和妈妈预习过了。”

看来早有准备,这是个好现象,“不错,能提前预习,是个很好的习惯。可是你们知道每一句口诀的含义吗?”一时间,教室里变得十分安静,许多同学纷纷变得一脸茫然。

“比如二六十二,就是二个六是十二。”有一个同学举手了。
   “你们都是这样想的吗?还是请王新月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吧?”

“我觉得,二六十二就是2个6相加得12,三六十八就是3个6相加得18,四六二十四就是4个6相加得24……”不愧是“学习大王”。看着有些同学似懂非懂的表情,我鼓励着说:“你们能听懂吗?这样吧,我们一起用学具摆摆,再次证明一下吧。”

于是我让他们以组为单位,数出6根小棒来摆图形,想摆什么就摆什么。

话音未落,一个个就兴致勃勃地忙活开了,互相交流着:

“我摆的是田字。”

“我用小棒摆了小雪花。”

“我摆了一座小房子。”

……

孩子稚嫩的声音中充满了自信,充满了骄傲。

“大家摆得很好,你们刚才摆的图形都用了几根小棒?”“6个”“对呀,一幅美丽的图案要用6根小棒,也就是1个6,那么两个这样的图案呢?”“12根。”“也就是二六十二。”性急的同学脱口而出。“你怎么知道的?”“6+6=12。”“2个6相加是12”,他们一个个抢答似的。

接下来,我问道:“那三个、四个……呢?你能把这表填写完整吗?”

图案
1
2
3
4
5
6

小棒
6
12
  
  
  
  


通过这一操作,逐渐使孩子们明白到:一个6是6,两个6是12,三个6是18,四个6是24,五个6是30,六个6是36。这时我说:“同学们,想想每一句乘法口诀,现在知道每一句口诀的意义了吗?谁愿意来说一说?“

“老师,我来!我来!”看着那一争先恐后的双双小手,我相信他们是真理解了……

紧接着,孩子们能根据口诀顺利写出每一句口诀的两个乘法算式。而对于“六六三十六”这一句下面怎么只有一个填空,他们都已经能够心领神会了。正如他们所说的“6×6=36反过来还是6×6=36嘛。”

“现在谁把我们学过的乘法口诀背出来呢?”

从“一一得一”到“六六三十六”,看着他们投入的表情,我伴随着他们的背诵将它们一一在电脑上显示出来。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电脑上的乘法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我发现‘几的口诀就有几句。’”

“我发现是几的口诀,第二个字就是几。”

“每一句口诀都是从一几开始,一直到几几为止。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是几的口诀,最后一句都是几几得几。”

“小于10的都有‘得’字,大于10的就没有。”

……

就这样,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回答着,那一双双小手不停地挥动着,仿佛生怕我看不到它的存在。不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6的乘法口诀中,后一句比前一句多6。”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后一句比前一句多一个6。”答得多好呀!

“那为什么积小于10的口诀中都有‘得’字,而积大于10的都没有呢?”

“因为那样读起来不顺口。”

“那样好记,也方便。”

“下面老师想请你们用刚才的规律编一编7的乘法口诀,能行吗?”

“好的,没问题。”

当孩子们的小手再次高高举起时,我忽然觉得:当老师的感觉真好!尤其是当我看见那么多双眼睛期盼着,那么多双小手跃跃欲试时!



反思:

回顾这一节课,原有的教学设计并未能如期进行,但如果不曾有过这样的体验,我就不会对这一句话有深刻的理解:孩子的潜力如同空气,即可压缩于斗室,也可充斥于天地,老师把他们放在多大的空间,它就有多大的发挥!这对于我们一线的老师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一、“备教材”,尤其要“备学生”。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以人为本,要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一个个发展中的人,并不能把他们看成一张白纸,应在尊重他们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引导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在本课的教学中,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口诀的得来,熟记并能灵活运用。起初的精心预设,在课堂实境中却出人意料:很多孩子都会背6的乘法口诀。怎么办?如果按部就班,没有必要。此时需要透过表面看本质,了解学生每句口诀的含义,恰到好处地利用个别优秀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通过学具操作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口诀的得来,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奠定了有利的基础。课堂教学并不等同于机械兑现教案,它可以是个因意外收获而出彩的地方!

二、课堂中教师应勇于“让位”给学生!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此教师应改变“一言堂”的讲课方式,要勇敢地让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课中,在与学生的共同探索中,并不是把知识讲给学生,而是注意引导学生一起观察口诀,探求口诀的奥秘。从而发现了“几的口诀就有几句”“是几的口诀,第二个字就是几”等诸多的规律,并相互质疑、启发着。紧接着,鼓励学生运用已发现的口诀规律尝试着编7、8、9的乘法口诀,这里,努力以最少的知识去唤起学生最多的思考与探索,以自己的思维去探索,以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语言去交流。这才能算是教师真正地让位!这样的课堂才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课堂!

三、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一个人在内心深处都强烈渴望着被欣赏、被发现。小学生更是如此。在课伊始时,老师刚说:今天我们学习6的乘法口诀。话音未落,便有孩子迫不及待地背诵了,如果教师因课前预设而制止,那么教育只成了纸上谈兵。这一切都要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要,为他们的自我展示和认可提供安全愉悦的空间,才能使课堂成为一个有魅力的地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10 10:08:05 | 只看该作者
《6的乘法口诀》案例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熟记6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运用6的乘法口诀求积。

2.通过观察、讨论、尝试、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

3.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6的乘法口诀的验证过程。

2. 运用6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6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课前谈话:

我们学了1——5的乘法口诀,跟老师一起来做对口令的游戏好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李咏叔叔砸金蛋的画面。

你们瞧,今天谁来到我们的课堂?让我们来看看他在金蛋里给我们准备了什么礼物?我们倒数三个数来开始砸金蛋,好吗?3、2、1,砸!哇!李咏叔叔给我们送来这么多的星星,你想提一个什么数学问题?生:一共有多少颗星星?

二、合作探究,感受新知。

1、这么多的星星,请你们估计一下有多少颗。

2、要想知道这里到底有多少颗星,你有什么好办法?

3、把这些星星排成队,你们看这样是不是更整齐了?

现在,我们来一排一排地数一数,一排有几个?是几个6,列乘法算式,口诀是什么?

2排是几个6,列乘法算式,口诀是什么?

那么3排,是几个6,列乘法算式,口诀是什么?

大家认真观察一下,第二个算式的得数比第一个算式的得数多几,比第三个算式的得数少几。根据这个规律你们能不能把下面的算式和口诀编完整,和更多的星星交上好朋友。

每位小朋友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然后把想好的乘法口诀写在数学书第72页,,如果有困难的话,可以数一数这些星星。

4、学生活动编口诀。

5、学生汇报订正。

6、在读的过程当中,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口诀中还藏着许多规律呢?

(1)每句口诀的第一个字依次是一、二、三、四、五、六;

(2)每句口诀都有一个六字;

(3)得数一个比一个多六(相邻的两句口诀相差6);

这是从上往下,那从下往上呢?我们以前学过的2—5的口诀中有没有这样的律?举例说明。

我们班的同学真是善于观察又善于动脑,发现了这么多规律!

现在请你们根据所发现的规律想一想: 6×8=6×7+?=6×9-?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如果背口诀时背到“六七四十二”,忘记了六八是多少,可以怎么想?看来,利用这个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口诀。

请大家轻声地把这些口诀读一读,运用规律背一背

在背的时候大家感觉哪几句容易记,哪几句难记呢?细心的同学就会发现前五句我们已经学过了,后四句是今天刚学的,要多用些时间,你们再把后四句背一背.

(全班背)

看来同学们的记性真好,下面我们来做个对口令的游戏.同桌之间想不想也来对对口令。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四、回顾整课,进行总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8-10 10:08:57 | 只看该作者
简约 真实 有效——《6的乘法口诀》教学案例与反思
《6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页、第73页。  

教学目标:1、编制6的乘法口诀,并理解口诀的意义。

               2、初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正确求积。

               3、结合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整理和应用6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应用6的乘法口诀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表格图等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齐背2——5的乘法口诀

2.出示卡片口答

3. 导入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景 导向

  1.小狗的问题

2. 完成表格

3、发现规律 交流

1)观察表格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观察、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2)写乘法算式师:那么求几个6相加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你们能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写出乘法算式吗?(出示小猫咪咪图)

4、编制口诀

(1)、学生同桌合作编制口诀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编出6的乘法口诀吗?

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师:哪组愿意来汇报一下你们编出的口诀?教师板书

(3)齐读口诀

师:大家真了不起,自己动脑筋编的口诀与数学家们想的一样,让我们自豪地读读这些口诀。

(4)观察口诀 发现规律

师:读了这些口诀,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5)齐背乘法口决(比赛)

三、学生互动  变式练习

1、师生对口令

2、口算练习

3、做游戏(找朋友)

4、算一算

学生用6根木棒摆六边形

师:摆1个六边形用6根小棒。摆2个六边形用多少根?摆6个呢?

5、回归生活

师:在实际生活中,你发现那些问题可以用6的乘法口诀很快算出来?(一只蜻蜓有6只脚,2只蜻蜓就有12只脚、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相邻两句有什么关系?你能背出6的乘法口诀吗?有了乘法口诀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所以我们要学好它用好它。

五、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72、73页的练习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8-10 10:09:35 | 只看该作者
《6的乘法口诀》案例与反思

     《6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理解乘法的初步意义,掌握2和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计算乘法的基础,也是用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前提。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以下几点: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6的乘法口决的来源和意义。

2、熟记口诀,能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片断: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出示鱼在水中游的情景图,仔细观察画面,你们发现了什么了?让学生说一说。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出示表格,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填表格,我们进行比赛:

(1)、填表格    (2)、根据表写乘法算式      (3)、根据算式编口诀

2、讨论交流,总结比赛情况

3、熟记6的乘法口诀:谁能说一说怎么才能记得快?

4、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摆一个6边形,说说一共用了几根小棒?是几个几?乘法算式怎么写?用的哪一句口诀?让学生摆出2个、3个、4个分别说说乘法算式和用的哪一句口诀?

       反思:本课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学生已经具备了推导、编写口诀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探讨6的乘法口诀,培养了学生合作的精神与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0 14: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