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24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年级数学《加减法估算》教学反思教后随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14:35: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后记 《加减法估算》教学反思
    《加减法的估算》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材在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教学中安排了“加减法的估算”一小节,这是估算正式教学的开始。                       

     笔算、口算、心算和估算是小学生计算的几种主要方式,从计算结果的角度来看,笔算、口算、心算可归入精确计算,而估算则可看作是一种近似计算方法。估算是对事物的数量或计算的结果做出粗略的推断或预测的过程,也是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注重学生笔算、口算能力的培养,对估算的要求较低。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又离不开估算,比如:从家到学校估计有2千米,步行上学估计要用15分钟;带了10元钱去买菜,估计只能买一斤猪肉和2斤西红柿,18+23经估算知结果应是40左右……所以《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
     我思考这个内容时,是反复考虑要不要讲“四舍五入”法;要不要讲“约等号”;估算如何用算式来表示。因为人教版二上第31页首次出现估算专项学习内容“加减法的估算”,但近似数的概念、约等号还没出现,只要求用语言叙述估算的过程。《标准》提出了加强估算的要求,在第一学段要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一年级上、下册教材的相关内容中,已经进行了估计和估算的渗透,在这一册教材中第一次正式出现估算的教学内容,但还没有出现约等号。这块知识讲到什么程度,很难把握。后来我反复学习了教参,又请教了一些老师,老师们说在考试中会涉及估 算 并且要写过程,所以我教给学生书写格式和“约等于号 ”的写法,“四舍五入”法 没有讲,因为只要学生会把题中的数转化成与之接近的整十数就可以啦,出现个别问题再个别解决。                 

     在进行练习时又碰到了一个难题。P32练习六第一题“先估算一下,下面哪些算式的得数比80大”这里有两个指令,先估算,再比较。我先让学生写出估算的过程,来巩固估算的方法,但是解决第二个问题,又不能只看估算的结果,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只能让学生把精确计算的过程也写出来,来帮助解决第二个问题。我是这样处理的。                       

     我想如果在复习这部分知识时,我会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1)创设一个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要用到估算的情景,知道生活中有时只需要知道一个大概,不需要了解准确数时,我们就需要估算。在平时计算时判断结果是否正确也可以用估算来判断,如43+18=51 对吗?
    (2)让学生学会估数,因为在估算中,估数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3)一定要明确在二年级上册的教学中,应选用整十数相加减的方法来估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14:36:29 | 只看该作者
《加减法估算》教学反思

《加减法估算》是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估算,但近似数的概念、约等号还没出现,只要求用语言叙述估算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同时数学课程标准中又提到:学生应“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估算是数学学习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有重要意义,在数学计算的检验中很有用,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本节课,为了让学生更直接的学习估算,感受它与精算的不同,我先向学生介绍了估算的作用,即:在现实生活中有时用笔算很不方便,我们就需要用到估算。课前设计了猜猜这些数“最接近的整十数”是多少,意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估算的基本策略,知道估算就是把两位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这两个练习为后面解决妈妈买三样东西,100元够吗?打下较好基础。学生在前面的基础上会把三种物品的价格的近似数加起来,但对于其它方法想到的不多。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估算,或者将估算与笔算弄混淆。那么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充分感知估算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况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多举一些生活中关于估算的例子,并发动学生也来说说生活哪些地方用估算比较合适,切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验到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功和快乐。

二、教学过程生活化,提高教学效率。

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过程,应把学生看作是有主观能动性的真正意义上的“人”,而非被动接受知识、机械计算的“物”。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中真正体现生命价值,满足孩子的发展与成功的需要,在教学中我发现有学生先用笔算:28+43=71(元),71接近70元,所以100元减70元等于30元,30元买24元的一玻璃杯够。这样,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提出了一个指向性学习策略的问题,促进学生做深层次的思考,这时提出那带的钱就不够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最后使估算的多样化与最优化得到了和谐统一。课堂上学生的课堂行为得到尊重、肯定与鼓励,进一步拉进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延伸练习生活化,发展学生思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获取知识还要有真切的体验。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我精心地设计了一系列让学生感兴趣的习题,让学生的思维有了挑战的机会.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比较,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到数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

总之,估算必须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产生估算的需要,没有需要,教学估算意义无法体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14:37:01 | 只看该作者
《加减法估算》教学反思  
二年级是初次接触估算问题,因此对于所学内容我进行了精心设计。但近似数的概念、约等号还没出现,只要求用语言叙述估算的过程。

本节课,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的学会估算,感受它与精算的不同,复习时我特意设计了整十数的加减口算,意在让他们感受到整十数比较好算。同时还设计了猜猜“最接近的整十数”,用意在于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估算的基本策略,知道如何估。学习估算的现实意义对于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只有联系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才能让学生有所体会。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产生估算的需要,没有需要,教学估算意义无法体现。因此,教学中我以老师去书店购书为内容,导入学习情境,先猜老师买的一本大约30元的书,准确价格有可能是多少等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估算的现实意义。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生应“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解决妈妈带100元给我买了一双鞋,钱够吗?如果够,大约还剩多少元?”这个问题时,孩子们很快发现老师不出的题少了鞋的价格,无法判断钱够还是不够。当我让孩子们自己补上价格再判断、估算时,孩子们的热情非常的高,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让我很惊讶。教学中我强调的是估算意识的培养,不强求方法的固定性,学生的估算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会各不相同,即使估算的结果相同,所采取的估算策略也可能是不同。对于不同的估算方法,我都积极的给予肯定,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这节课也有不少不足之处,1、因学生做操耽搁了上课时间,而领导们的突然到来让我有点慌了手脚,连前面的口算和最接近的整十数的铺垫都忘了。2、在后面的补救性练习“最接近哪个整十数”中放手得不够,还可以让学生互相出题,估一估生活中的数。3、在体现估算的作用时,我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当我问到:你认为估算有什么好处时,学生虽然说出了:“算起来比较快,应用方便。”但是我发现还有很多的学生还是没有真正领会到估算的作用,所以接下去的应用也是不太自觉地能去运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估算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自觉地在我们的教学当中,鼓励学生自己发现有关估算的方法,很好地去培养学生的这种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才能很好地去发展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14:37:28 | 只看该作者
加减法估算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里的估算有两种学习方法:一是整十估算,二是整百估算。本学期的学习是整十的估算为主。就二年级的加减法估算里我有以下的反思:

一,    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根据儿童的心理需求和教育教学的规律,想让学生学习的轻松,知识掌握的牢固,可让数学学习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再加之与生活紧密联系,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创设一些生动,鲜活的生活情境,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事物入手,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那么枯燥,无味,课堂就显得生动,有趣了。

二,    满足学生需要,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使用的估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我尽量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让每个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进行估算。这样就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    回归生活,巩固提升。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还必须学会应用。应用的过程既是巩固提升所学知识的过程,又能够体现学习的价值。

但在本节课的教学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是学生很不习惯于估算,习惯直接精算。所以在培养学生估算意识方面还有待于注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0 16: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