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24 07:41:00
|
只看该作者
应用性文章的分析同样是一不小心就被“套”住了。教说明文,动辄就是“四大要素”: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方法有哪几种,说明顺序如何,说明语言怎样;教议论文,绝对离不开“三大块”,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至于说文章中心思想的归纳,更是天下文章一个“模”。无非是:文章通过记叙或描写什么,表达了什么,赞美了什么,批判了什么。就像套用数理化中的公式、定理一样,“无往而不胜”。
写作教学中的“话语套子”的“神通”则更加广大。别的不说,只看看作文本上的评语就知道了。随便翻开一本学生作文,或许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写下中心突出、层次清楚、结构严谨、首尾呼应、用词准确、语言生动之类的评语,或者说是这些语言的否定式。就像以前给学生写操行评语一样,总是内容上大同小异的几句套话。
恩格斯说过,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语文课上的这些“话语套子”反映的问题是思维的模式化和师生对这种思维方式存在的不自觉的依赖心理。这种“话语套子”不仅无益于课文的理解,而且影响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这些都与以人为本的阅读教学和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格格不入的。不管是阅读还是写作,我们应该强调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强调话语形式的自由、开放和创造。虽然语文老师可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性格气质、生活经历、审美情趣、话语习惯选择最佳“话语方式”,这并不是说语文课的话语就没有共性。笔者以为,语文课堂话语应有“三种味道”。
一曰文学味。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多少文学素养、没有“书卷味”的语文老师能够把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如果一堂课上只听到语文老师在絮絮叨叨地提问,在对所谓的知识点作“匠气十足”的诠释,那样的语文课肯定无法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无法唤起他们对文学的激情。富有文学味的话语,往往讲究比喻、排比、设问、反问、夸张等修辞格的灵活运用,讲究意境的营造,讲究诗意的捕捉和哲理的提炼,讲究话语的音律和节奏,讲究语气语调的轻重变化。这些优美的文学话语会让学生的心灵沐浴着明媚的文学之光,激起他们对语言文学由衷的热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