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泰山日出》阅读题答案课课练习题集
【语言基础知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无数蜿蜒的鱼龙,爬进了苍白色的云堆。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层累( ) 横亘( ) 宛似( ) 雾霭( )
祈祷( )( ) 雀屏( ) 催促( )
3、给下列形似字注音组词。
毳( )______________
⑴ 淼( )______________
焱( )______________
鑫( )______________
砌( )______________
⑵ 彻( )______________
沏( )______________
切( )______________
辨( )______________
⑶ 辩( )______________
瓣( )______________
辫( )______________
4、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而且我个人是曾饱饫过红海与印度洋无比的日彩的。
饱饫:
⑵他的身影横亘在无边的云海上,已经渐渐地消翳在普遍的欢欣里。
横亘:
消翳:
5、根据语境,把备选词语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我由衷地感谢造物主设计了冬。没有冬的 (1) ,或许我们永远痧受不到春的温柔妩媚;没有冬的(2) ,或许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夏的多姿多彩;没有冬的 (3) ,或许我们永远摆脱不了秋的虚无怅然。
(真实 肃杀 单凋)
【语言表达训练】
6、《泰山日出》紧扣_________的壮丽景观,尤其是前面_______________的描写,以及结尾时写巨人消翳在普遍的欢欣里,叫人产生许多想像和联想,最能体现作者徐志摩的才情和创造性。
7、“云海也活了;眠熟了兽形的涛澜”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8、下列句子有语病,并改正。
⑴随着沪杭磁悬浮线路的建成,使“上海有个西湖,杭州有个外滩”的梦想变为现实。
⑵如何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9、2006年5月,滨海市开展了以“感思母亲”为主题的活动。请你以该市一名中学生的身份参与这项活动,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很好。
⑴请结合活动的主题,用简练的语言拟一条宜传标语以营造气氛。(不超过20字)
⑵如果你所认识的一位母亲在教育子女方面感到困惑,请向她推荐一本相关的名著,并说说你推荐的理由。
10、阅读下面材料,参照示例,为殷顺民写一段颁奖词。
殷顺民,男,60岁,浙江省荣军(荣军,荣誉军人的简称)医院休养区护理员。自1971年5月参加工作以来,他把当好一名荣军男护理员作为一辈子的理想与追求,日复一日地为瘫痪的荣军洗脸刷牙,喂饭送水,翻身擦澡,端屎倒尿,不怕脏,不怕累,一干就是35年。这么多年来,几乎每一位去世的荣军临终时都是由殷顺民来陪伴着走完最后人生的。2005年,殷顺民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颁奖词:
示例:
洪战辉,湖南怀化学院的一名在读大学生。在12岁那年,家庭里发重大变故:父亲疯了,亲妹妹死了,父亲又捡回一个遗弃女婴,母亲和弟弟后来也相继离家出走。洪战辉稚嫩的肩膀过早地压上了生活的重担。从读高中起,他就把这个和自己并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他谢绝一切捐助,靠做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并把妹妹带到自己上大学的异地他乡上学,如今已经整整12年!2005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颁奖词: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仍然文弱,但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
10、答案示例: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却铸就了不平凡的人生和事业,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祟高和伟大。不求名,不为利,荣军的需要成了他工作的理由。三十五年如一日,谱写了男护理员工作的华丽篇章。在他身上闪耀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11-13题。
我们在泰山顶上看出太阳。在航过海的人,看太阳从地平线下爬上来,本不是奇事;而且我个人是曾饱饫过江海与印度洋无比的日彩的。但在高山顶上看日出,尤其在泰山顶上,我们无餍的好奇心,当然盼望一种特异的境界,与平原或海上不同的。果然,我们初起时,天还暗沉沉的,西方是一片的铁青,东方些微有些白意,宇宙只是——如用旧词形容——一体莽莽苍苍的。但这是我一面感觉劲烈的晓寒,一面睡眼不曾十分醒豁时约略的印象。等到留心回览时,我不由得大声的狂叫——因为眼前只是一个见所未见的境界。原来昨夜整夜暴风的工程,却砌成一座普遍的云海。除了日观峰与我们所在的玉皇顶以外,东西南北只是平铺着弥漫的云气,在朝旭未露前,宛似无量数厚毳长绒的绵羊,交颈接背地眠着,卷耳与弯角都依稀辨认得出。那时候在这茫茫的云海中,我独自站在雾霭溟蒙的小岛上,发生了奇异的幻想——
11、给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在朝( )旭未露( )前,宛似无量( )数厚毳长绒的绵羊,交颈接背( )地眠着,卷( )耳与弯角( )都依稀辨认得出。
12、“宇宙只是——如用旧词形容——一体莽莽苍苍的。”一句中“如用旧词形容”前后的破折号可以用哪种标点符号代替而句子的意思不变?
13、请用一句话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14-17题。
泰山很大
①泰即太,太的本字是大。
②因此写泰山是很困难的。它太大了,写起来没有抓挠。三千年来,写泰山的诗里最好的,我以为是诗经的《鲁颂》:“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岩岩”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很难捉摸,但是登上泰山,似乎可以体会到泰山是有那么一股劲儿。詹即瞻。说是在鲁国,不论在哪里,抬起头来就能看见泰山。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对泰山简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好发出一连串的感叹:“高矣!极矣!大矣!物矣!壮矣!赫矣!感矣!”完全没说出个所以然。这倒也是一种办法,人到了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就只好狗一样的乱叫。杜甫诗《望岳》,自是绝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一句话就把泰山概括了。杜甫真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者,这一句表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的忠悃。相比之下,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就有点洒狗血,李白写了很多好诗,很有气势,但有时底气不足,便只好洒狗血,装疯。他写泰山的几首诗都让人有底气不足之感。杜甫的诗当然受了《鲁颂》的影响,“齐鲁青未了”,当自“鲁邦所詹”出。张岱说:“泰山元气浑厚,绝不以玲珑小巧示人。”这句话是对的。大概写泰山,只能从宏观处着笔。郦道元写三峡可以取法。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刻琢精深,以其法写泰山即不大适用。
③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徐志摩写泰山日出,用了那么多华丽鲜明的颜色,真是“浓得化不开”。但我有点怀疑,这是写泰山日出,还是写徐志摩自己?我想周作人就不会这样写。周作人大概根本不会去写日出。
④我是写不了泰山的,因为泰山太大,我对泰山不能认同。我对一切伟大的东西总有点格格不入。我十年间两登泰山,可谓了不相干。泰山既不能进入我的内部,我也不能外化为泰山。山自山,我自我,不能达到物我同一,山即是我,我即是山,泰山是强者之山,我自以为这个提法很合适,我不是强者,不论是登山还是处世。我是生长在水边的人,一个平常的、平和的人。我已经过了七十岁,对于高山,只好仰止。我是个安于竹篱茅舍、小桥流水的人。以惯写小桥流水之笔而写高大雄奇之山,殆矣。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要“小鸡吃绿豆——强努”。
⑤同样,我对一切伟大的人物也只能以常人视之。泰山的出名,一半由于封禅。封禅史上最突出的两个人物是秦皇、汉武。唐玄宗作《纪泰山铭》,文词华缛而空洞无物。宋真宗更是个沐猴而冠的小丑。对于秦始皇,我对他统一中国的丰功,不大感兴趣。他是不是“千古一帝”,与我无关。我只从人的角度来看他,对他的“蜂目豺声”印象很深。我认为汉武帝是个极不正常的人。是个妄想型精神病患者,一个变态心理的难得的标本。这两位大人物的封禅,可以说是他们的人格的夸大。看起来这两位伟大人物的封禅实际效果都不怎么样。秦始皇上山,上了一半,遇到暴风雨,吓得退下来了。按照秦始皇的性格,暴风雨算什么呢?他横下心来,是可以不顾一切地上到山顶的。然而他害怕了,退下来了。于此可以看出,伟大人物也有虚弱的一面。汉武帝要封禅,召集群臣讨论封禅的制度。因无旧典可循,大家七嘴八舌瞎说一气。汉武帝恼了,自己规定了照祭东皇太乙的仪式,上山了。却谁也不让同去,只带了霍去病的儿子一个人。霍去病的儿子不久即得暴病而死。他的死因很可疑。于是汉武帝究竟在山顶上鼓捣了什么名堂,谁也不知道。封禅是大典,为什么要这样保密?看来汉武帝心里也有鬼,很怕他的那一套名堂并不灵验,为人所讥。
⑥但是,又一次登了泰山,看了秦刻石和无字碑(无字碑是一个了不起的杰作),在乱云密雾中坐下来,冷静地想想,我的心态比较透亮了。我承认泰山很雄伟,尽管我和它不能水乳交融,打成一片。承认伟大的人物确实是伟大的,尽管他们所做的许多事不近人情。他们是人里头的强者,这是毫无办法的事。在山上呆了七天,我对名山大川,伟大人物的偏激情绪有所平息。
⑦同时我也更清楚地认识到我的微小。我的平常,更进一步安于微小,安于平常。
⑧这是我在泰山受到的一次教育。
⑨从某个意义上说,泰山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的价值。
(选自汪曾祺散文集《逝水》,有删节)
14、文中说,同样写泰山,李白的诗却让人感觉“底气不足”,为什么?请用一句话概述其原因。
15、⑴第④段讲他对泰山的不敢认同,第⑥段又承认泰山的雄伟,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⑵文中说“我对泰山不能认同”,对这句话的意思该如何理解?有什么潜台词?
16、文章第⑨段说:“泰山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的价值”。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7、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