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06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展示课《加减混合》优秀教案及说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8 11:4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8-8 11:46 编辑

公开课《加减混合》电教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课程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5页及练习十二的第1~3题。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算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掌握计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教学图片、算式卡片、小天鹅图片、小黑板、双色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激趣导入

Χ2;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听过丑小鸭的故事吗?那故事里的丑小鸭开始是什么样的,后来又怎么样了呢?

师:那只可怜的丑小鸭历尽艰辛最后终于成为美丽的白天鹅,今天王老师要将这个故事带到我们的教室,请看黑板,这里有四只可怜的丑小鸭,他们也希望自己能变成美丽的天鹅,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师:只要能解决丑小鸭身上的数学问题,他们就能变成美丽的天鹅,谁愿意来帮助这些丑小鸭?

⒉出示算式:2+2+5  1+6+3  9-5-2  7-1-4

请学生说得数,并选择两道题请学生说说计算的顺序。(板书:从左到右)

(学生边说老师边将丑小鸭换成白天鹅)

(设计意图:把教材中的静态素材变成动态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丑小鸭变天鹅”:在复习时不是单调的口算练习,而是用帮助丑小鸭变天鹅的情境引入,复习连加连减的旧知识,让学生复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为学习新的知识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情境深入  探索新知

(一)教学4+3—2

Χ2;师:这四只天鹅非常感谢同学们的帮助,它要带我们出去看看,你们愿意吗?(课件展示:湖面上停着4只天鹅)小天鹅飞到一个美丽的湖上,被周围的景色吸引住了。(课件展示:又有3只天鹅飞过来的过程)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把你看到的用一句话说出来吗?(课件展示:飞走了2只天鹅的过程)师:这时天鹅的数量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⒉(课件展示:天鹅飞来了3只又飞走两只的连续过程)师:你能不能将看到的连续画面完整的说一说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  3  2)

⒊师:刚才我们看到的连续动画可以用这样的两幅图来表示(课件展示:静态的天鹅图)现在谁再来完整的说一说这两幅图的意思呢?(学生回答教师点击屏幕上相应的位置)

师:那么你能用一个数学算式将你看到的情景表示出来吗?

(学生回答,教师在原来的数字间板书成:4+3—2)

师:这里的4表示什么意思?+3表示什么?—2呢?

⒋全班同学齐读算式。教师将=5补充完整。

师:等于5,这么快就说出了答案,你是怎么算的,和同桌说一说。(学生小组交流后请学生说出计算的过程,教师板书)师:谁知道这个5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⒌反馈练习:小天鹅要来考一考大家,老师手中的算式该怎样计算,谁来说一说。

(出示卡片6+3—4、7+2—5请学生说出运算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表述图意,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加强了学生对加减混合算式的含义的理解。多媒体课件展示动态的过程,让学生能直观的感受到加减的含义,在新知识的建够过程中,通过说一说、想一想、议一议、比一比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明白意思弄懂算法,做到知识间的迁移。反复让学生说出你看到了什么,能不能用一句话说出来,让学生真正弄懂加减混合的含义;结合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想、议该怎么算,在学生懂得算法的基础之上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有效的较会学生进行知识的整合,学会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4-2+3

Χ2;师:小天鹅继续往前飞,又来到一个更美的湖面上,(课件展示:例2的画面)仔细看图,谁能说一说这两幅图的意思呢?(学生回答)

⒉师:那么你能把你看的情景用双色圆片摆一摆吗?那就请你们轻轻地拿出圆片在桌子上摆一摆,边摆边说。

(学生摆圆片教师巡回指导,摆完后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摆,并说出摆的过程。)

⒊师:谁能用一道数学算式来表示这个过程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3)师:4-2+3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⒋反馈练习:说一说8-6+3和10-7+5两道算式的运算顺序和结果。

(设计意图:放手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将具体形象转化为较为抽象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在教学例2时不是对例1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学习例1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双色圆片摆一摆,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感知画面上的动态过程,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三)比较归纳  总结算法

Χ2;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他们又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发现今天学习的算式中有加也有减,但无论是加在前还是减在前,他们的运算顺序都是一样的)

⒉师:那谁能发现我们今天学习的算式和前几天学习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呢?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让学生知道前面学习的算式不是连加就是连减,今天学习的算式中有加也有减。)

⒊师:前面学习的(教师指到黑板上的复习题)在一个算式中只有加号我们叫它连加,只有减号我们叫它连减,那么象我们今天学习的这样的算式,里面有加也有减,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加减混合”。(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⒋请小朋友再仔细的想一想,加减混合和连加连减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呢?(引导学生发现计算顺序都是从左到右的规律,从而记住算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操作和语言表述,使学生自己加深表象,感悟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拓展延伸

教科书做一做习题

Χ2;师:美丽的天鹅飞离了湖面,它们飞到了城市,原来这里有一所学校,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课件展示:教科书做一做习题)你们看到了什么?

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说完请一个学生说图的意思)

师:怎样列式怎样计算呢?(请学生在书上列式,并请学生说计算的过程)

⒉练习十二第1题

师:离开了学校,小天鹅继续往前飞,快看,它们找到了它们曾经住过的鸭群,看看这里又藏了什么数学问题呢?(请学生说图意,在书上列式,全班对答案)

⒊练习十二第2题

师:小天鹅告别了鸭群,又向前飞去,这次它们飞到了森林,咦,这里的小动物们怎么都不高兴呀,原来是它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没有关系,让我们来帮帮它们吧!(老师把小动物找家的图贴在黑板上,学生先在书上连线,将小动物手中钥匙上的算式得数与小房子连起来,再请学生到黑板上一个一个帮动物找家。)

⒋师:我们帮小动物找到了家,它们都很感谢大家,可是天鹅要和我们说再见了,天鹅还有一个问题要考考大家,你们能接受他们的考验吗?

师:你能在生活中找一个能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加减混合计算来解决的数学问题吗?先跟小伙伴说一说。(请学生说生活中的问题,再请其他学生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练习设计层层递进,讲求实效,落实教学常规。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反复练习,巩固新知,同时又设计有趣的游戏,使学生一直保持学习兴奋的状态,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四、总结延伸

课堂小结:今天和小天鹅一起学习开心吗?那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8 11:45:58 | 只看该作者
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8页的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学习笔算的书写格式,掌握简便写法。

2、发展初步的估算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积极的数学情感。

3、加强学生观察、分析、表达、计算、思维等数学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1、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及方法。

2、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32+40+7=        20+50+30=        15+40+3=

60-40-15=       16+5+10=         10+8-13=

2、竖式计算。

36+28+17=       65-25-21=

师:我们已经学过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连加、连减笔算有几种书写格式?哪种是简便写法?在计算过程中有口算的怎么办?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师:同学们,你们都坐过公交车吗?你瞧一瞧,一辆5路公交车缓缓地开过来了。

(1)课件出示主题图,出示例3。

师:请仔细观察,看完后要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

(2)描述理解:你看到了什么?先请个人说,再同桌两个互相说,从而在说的过程中理解题意。

(3)引导学生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图意:车上原有67人,下车25人,又上车28人,现在有多少人?

(4)师:你会列式吗?

生:67-25+28

教师说明:像这样有加法也有减法的运算,叫做加减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师:像这样有加法有减法的加减混合式题,你们能不能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试着来计算一下?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5)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指名小组汇报板演。

67-25+28=70(人)

67    42          67

-25   +28   或    -25



42    70          42

                  +28



70

师:请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简单一些?当然可以选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从中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领悟和体会百以内加减混合不同的计算方法及最简思想)

2、小结提升:

师:短短的时间,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实际的例题,建议为自己的努力而鼓掌!

小结:加减混合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在笔算过程中把两个竖式写成一个竖式比较简便,计算过程中能口算的要口算,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还要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

3、练习掌握:

出示56+34-20 =     78-24+39=

师:请用自己喜欢方法计算,比比谁做得又快又好。

让学生用简便写法独立完成,教师要注意巡视检查,并帮助个别计算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后,进行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能口算的怎么办?

4、课题总结:今天我们学的知识与前面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出示课题)加减混合,更要细心来做,要看清运算符号细心计算才会做得准确。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实际应用:二(1)班共31人,下课了,走出教室15人,又进来7人,现在教室里有多少人?

先让学生多种形式读题,明确题意,然后列式,自己计算,再与电脑的正确答案做一比较。

2、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要用今天的知识来解决?把自己的发现讲给大家听。

3、完成课本练习五第4、5、7、8题。

四、课堂总结,评价提升。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引导梳理。

五、布置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8-8 11:46:53 | 只看该作者
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说课稿

【说教材】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8页的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学习笔算的书写格式,掌握简便写法。

2、发展初步的估算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积极的数学情感。

3、加强学生观察、分析、表达、计算、思维等数学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1、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及方法。

2、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准备:课件

【说教法】

根据以上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选择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演示法。

当学生在口述例3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时,我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出示统计表。这样,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西瓜的个数。通过这样形象生动且富有动感的直观演示,一方面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在后面的分析题意寻找中间问题上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2)比较法。

从解答一步计算应用题到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有一个质的“飞跃”,为了减缓这个学习的“坡度”。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我着重让学生观察、比较例1与复习题的异同点。由于低年级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以及概括能力都比较低,因此这时我没有让学生独立进行比较,而是这样引导他们进行观察的:“同学们,从题目的意思看,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如果从已知条件的个数来比,他们又有什么不同呢?”“而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看,在复习题里,根据所给的两个已知条件,能不能一步算出还剩多少个西瓜?而在例1里,能吗?为什么不能,”这样,学生通过比较系统的观察、分析、比较就能较快地了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同时也促进学生循着一步计算应用题的思路进一步去分析数量关系,从而能较轻松地找出需要解决的中间问题。这样的教学,不仅分散了本课的教学难点,符合学生学习的循序渐进原则,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3)谈话法。

在把例1和复习题做了比较以后,接着我通过谈话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运出的40个皮球,是从哪些西瓜里运出的?”“该怎样算?”算出一共有多少个西瓜,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种从条件入手进行分析的方法正好适应本班学生中、差生居多的实际情况,学生易于理解,而本课的教学难点也就得以解决了。

(4)讨论法。

由于考虑到那些学习较好的学生可能会从问题入手去分析数量关系,进行逆向思考,为了让优生“吃得饱”,于是我便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还有没有别的分析方法?在讨论中,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表达机会,都能感受到自己是学习主人,因而大家都能积极地参与,所以课堂气氛显得十分活跃。同时,通过讨论你说给我听,我说给你听,又能互相帮助,相互指正。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5)练习法。

练习环节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的迁移练习重视发挥课本习题的导向作用,即让学生完成第26页的“做一做”,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着眼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在练习时,我还注意侧重训练学生能按教师的问话说明分析思路,对于能独立说明分析思路的学生我就通过“说得真好!”“真棒!”“掌声表扬他!”等激励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练习的第2层次则是以竞赛的形式进行深化应用。即组织全班4个学习小组进行自编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竞赛。每组先给基础分100分,然后再对每组轮流提问,每编对一道题再由其他组的学生进行抢答说出具体的解答方法。编对、抢答对就加10分,编得特别好就加20分,编错、抢答错或犯规则扣10分。这种竞赛游戏不仅把新知识的教学推向了更高一个层次,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都能达到各自的最佳发展水平,而且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与创造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说学法】

我们都知道教法和学法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而当今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给方法,达到自主学习。因此,针对以上教法的选用和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主要采用“扶放结合法”来进行学法的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揭示课题后,我便“放”手让学生自己说说:看到课题后,你想学什么?通过提问再归纳提出教学目标,这样,使学生一开始就有了自主意识,初步学会如何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2)而在比较例1与复习题的异同点时,我主要侧重于“扶”。因为二年级小学生经常找不到比较的标准,观察时又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所以我要“扶”着他们分别从3个不同的角度去进行有序的观察、分析、比较,从而使学生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比较,还学会了学法的迁移。

(3)同样的,在学习从条件入手去寻找中间问题时,也表现为“扶”,即由教师通过谈话一步步启发学生思考、理解,使学生学会如何有目的、有根据地去思考问题,掌握思维的策略,为后面进行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而后我便“放”手让学生通过讨论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从问题入手的逆向思考方法,使学生学会如何自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学完新课后,我又“放”手让学生进行质疑问难使学生学会如何自能提出问题。

(6)最后的练习环节也体现了“扶放结合”的原则。比如,在订正时,对于中、差生,我着重“扶着引导他们说出分析思路,而对于优生则“放”手上他们独立说明分析思路。再比如,在编题竞赛中,要求差生可以参照例题编或是由老师“扶”着编,而优生则“放”手独立编,而且要编得快、编得好。

这样一放一扶、一扶一放地指导学生学习,改变以往“一讲到底”、“一刀切”的学习模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落实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32+40+7=        20+50+30=        15+40+3=

60-40-15=       16+5+10=         10+8-13=

2、竖式计算。

36+28+17=       65-25-21=

师:我们已经学过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连加、连减笔算有几种书写格式?哪种是简便写法?在计算过程中有口算的怎么办?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师:同学们,你们都坐过公交车吗?你瞧一瞧,一辆5路公交车缓缓地开过来了。

(1)课件出示主题图,出示例3。

师:请仔细观察,看完后要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

(2)描述理解:你看到了什么?先请个人说,再同桌两个互相说,从而在说的过程中理解题意。

(3)引导学生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图意:车上原有67人,下车25人,又上车28人,现在有多少人?

(4)师:你会列式吗?

生:67-25+28

教师说明:像这样有加法也有减法的运算,叫做加减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师:像这样有加法有减法的加减混合式题,你们能不能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试着来计算一下?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5)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指名小组汇报板演。

67-25+28=70(人)

67    42          67

-25   +28   或    -25



42    70          42

                  +28



70

师:请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简单一些?当然可以选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从中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领悟和体会百以内加减混合不同的计算方法及最简思想)

2、小结提升:

师:短短的时间,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实际的例题,建议为自己的努力而鼓掌!

小结:加减混合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在笔算过程中把两个竖式写成一个竖式比较简便,计算过程中能口算的要口算,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还要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

3、练习掌握:

出示56+34-20 =     78-24+39=

师:请用自己喜欢方法计算,比比谁做得又快又好。

让学生用简便写法独立完成,教师要注意巡视检查,并帮助个别计算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后,进行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能口算的怎么办?

4、课题总结:今天我们学的知识与前面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出示课题)加减混合,更要细心来做,要看清运算符号细心计算才会做得准确。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实际应用:二(1)班共31人,下课了,走出教室15人,又进来7人,现在教室里有多少人?

先让学生多种形式读题,明确题意,然后列式,自己计算,再与电脑的正确答案做一比较。

2、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要用今天的知识来解决?把自己的发现讲给大家听。

3、完成课本练习五第4、5、7、8题。

四、课堂总结,评价提升。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引导梳理。

五、布置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8-8 11:47:40 | 只看该作者
《加减混合》说课稿
                                                        习   莲
一、课标解读
“加减混合”是在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和三个数的连加连减的基础上编排的。新课标认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趣,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由于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与连加、连减相同,所以可以要求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类推来掌握。
二、内容分析
本内容在教科书第28页,教材以公共汽车上乘客人数的增减变化为背景安排了一道例题。学生一般都有乘车和亲身经历,容易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计算方法。教材在全面反映加减混合计算过程的基础上给出了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这样安排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二步计算中第一个加数是怎么来的,从而更好地理解加减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
三、学情认识
    在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2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因此他们对于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已有所了解。而且,通过上节课对连加连减的学习,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已有了很好的学习基础。本堂课要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利用旧知带新知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类比推理,主动学习新知。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实际,虽然是计算的学习也不能局限于规律的探索而忽略学习的趣味性。因此,教学时还应采用活泼多变的形式,如实践体验、游戏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
2、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竖式的写法。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类推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充分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算理,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体验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加减混合计算在生活中运用的广泛性,并初步学会表达问题解决的过程。
教学关键:加强生活实践与数学知识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
1、25+28+36=    78-59-11=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笔算?
2、小华有4支铅笔,他又买了3支,后来用去了5支,他还有多少支?
  小青有6支铅笔,用了4支后,他又买了2支,他现在有多少支铅笔?
   学生列式后,说明这是加减混合运算。问:怎样计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师:同学们,你们都乘过公交车吗?你瞧,一辆5路公交车缓缓地开过来了。
   出示例3,引导学生观察,说出图意: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28人,现在又多少人?
   师:你会列式吗?
   学生列出算式:67—25+28
   教师说明:像这样有加法也有减法的运算,叫做加减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加减混合运算
师:像这样有加法也有减法的加减混合式题,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自己学习这部分的知识吗?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指名小组汇报板演。
(1)     6  7       4  2      (2)  6  7
        —2  5      +2  8           —2  5
          4  2       7  0             4  2
                                    + 2  8
                                      7  0
比较两种计算方法,哪种方法更简便?为什么?
小结:加减混合的运算题,在笔算过程中把两个竖式写成一个竖式比较简便,计算过程中能口算的要口算,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还要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
2、指导完成课本第28页“做一做”。
   让学生用简便写法独立完成,教师要注意巡视检查,并帮助个别计算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后,进行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能口算的怎么办?
(三)巩固练习
指导完成练习五第4至9题。
1、第4题和第5题。
   这两道题,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比赛完成。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每道题的计算方法。
2、第6题。
   出示题目后,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你了解了哪些信息?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一听。怎样求应找多少元?指名回答。板书算式:50—25,独立思考并说计算方法。
3、第7题和第8题。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看哪一组同学做得又快又正确,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计算方法。
4、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帮助理解什么是横行、竖行和斜行。计算时要求学生能口算要使用口算。
5、思考题。
  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进行尝试练习,在里圈找出与外圈对应的数,使它们的差得62。本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口算能力。同时渗透对应的数学思想。答案如下:71—9=62,91—29=62。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加减混合的运算题,在笔算过程中把两个竖式写成一个竖式比较简便,计算过程中能口算的要口算,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还要养成细心认真地的好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0 16:1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