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89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优质课《什么是周长》教案与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21:0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44—45页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教材结合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与操作认识周长,然后在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中,探索掌握周长,最后,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重点应放在让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和感悟中体会周长含义,从而自然的获得求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交流、合作和动手操作的意识。要引导好学生获得更深刻、更准确的理解和体验。理解周长的含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视野比较开阔,知识丰富,而且可以通过家长、书籍、网络等了解到一些数学知识。从“数学学习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潜能,都有一种与生俱来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而且学生已经了解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城市的孩子通过美术课也理解了“边线”“轮廓”这些词的含义,因此教材让学生在“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想一想”“算一算”的基础上来理解周长的含义,更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动感十足的教学情境,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班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已经很出色,学生明白什么时候独立学习,什么时候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中更懂得怎样合理分工才能完成任务。因而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动”起来,使他们学会使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尝试和验证,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学流程:创设情境(认识一周)——动手操作(认识周长、测量周长)——小组合作(测量圆的周长)——巩固提高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周长的过程,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物体的面和简单图形的周长。

2.通过观察、测量、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

3.通过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操作中分析问题,又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数学思想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出周长。

资源开发:从周长联系到用皮尺测量腰围头围,体现数学的生活价值。

教学媒体:线、直尺、皮尺、树叶、小篇子、课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21:09:56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过程:
活动内容
活动组织与实施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一、            创设情境 二、            动手操作 三小组合作 三、            巩固提高 五、总结
观看动画的形式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吗?(喜欢)今天张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小段动画,请你仔细观察大屏幕。(课件:一只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周)跟大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如果学生用了“一圈”这个词,老师提示:一圈也可说是一周) 淘气的小蚂蚁又爬了一次,你们看。(课件:小蚂蚁爬到一半就停了下来)这次是一周吗?为什么呢?你们看这次呢?(课件:小蚂蚁爬过了一周)到底什么是一周呢?(引导学生说出从那出发还回到哪,就是一周)你们看是这样吗?(课件:一点一点显示树叶一周边线的轨迹,然后闪边线)1、描一描课前你们每人也都准备了一片漂亮的叶子,请你学着小蚂蚁的方法,用彩笔在白纸上描出它一周的边线。把你描的展示给同学们看,再说说你是怎样描的。出示老师提前描好的叶子,问:你们看,这是它的一周吗?师总结:这一周的长度,其实就是树叶的周长(让学生试着接出“周长”二字)请同学完整的说一说什么是树叶的周长听听小蚂蚁说得跟你们一样吗?(课件放录音:我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2、摸一摸请同学拿起数学书,摸摸它封面一周的边线。再摸摸课桌面一周的边线出示三棱柱,请你来摸一摸它一个面一周的边线如果我把你们摸的地方画到黑板上,会是什么图形呢?学生边说,老师边描图形通过刚才我们描图形的活动,你能说说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吗?(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再找两三名重复揭示课题,知道咱们今天研究的是什么了吗?板书周长出示角,谁来指指它的周长指的是那的长度(尽量能让学生在碰撞中得出角没有周长的结论)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才有周长呢?师总结: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周长刚才我们描下的这些图形的周长到底是多少?你们知道吗?怎样才能知道?(引导学生说出需要量一量,再加起来算一算)独立完成小篇子(小篇子上有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请你只选一个喜欢的图形进行测量计算,汇报方法,课件出示算式。观察,这些求周长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发现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是把它所有的边的长度相加)今天同学们表现的都不错,张老师课前发给每个组一张小奖状,拿出来,看看是什么形状的?(圆、椭圆)上面写着什么了?(团结合作奖)如果你们能得到它的周长,你们小组就能得到这个奖,有信心吗?师:刚才大家介绍了……的测量方法,为什么不能直接用直尺测量了?无论是哪种方法,大家都是想办法把弯曲的转化为直的,这样就可以测量了。师:怎么样?你们可以得到“团结合作奖”吗?刚才我们在活动中掌握了许多本领,小蚂蚁想知道咱们同学谁的本领最大,它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有信心解决吗?(课件出示书P45  3 的第二组图,放录音:我想围着这两个图形各走一周,走的路程一样吗?独立思考1分钟汇报(课件:演示验证学生说法)师生共同谈收获
学生仔细观看动画。 学生描述看到的内容,应该能够说出,小蚂蚁围着树叶爬了一圈。学生描述,应该很容易看出没有爬完。 学生描述过程 学生试着总结 学生开始认真地描树叶一周的边线 学生展示并说一说是怎样描的。 学生试着总结 学生摸一摸 学生很容易看出是什么图形 学生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 学生试着总结 学生说出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方法学生试着谈发现 学生合作完成并汇报方法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方法:①用皮尺测量②用线绳绕圆或椭圆一周,测量线绳的长③将圆或椭圆沿直尺滚动一周④将圆或椭圆的边线均分成若干份,用直尺量一份,算出周长 学生独立思考,并能够回报方法
(由动画引入本节课,正投学生之所好,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给整节课起了个好头。通过观察小蜗牛三次爬树叶的过程,学生清楚的辨析出什么才是完整的一周,给后面理解周长做好生活经验的蕴伏。 通过描一描的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什么叫一周。在汇报的过程中,由学生再次辨析出什么才是完整的一周 通过摸一摸的活动,让学生再次感受一周 通过测算图形的周长,让学生体会到周长的含义,就是一周的长度。 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体会方法的多样化,并让学生感受到除了规则图形,各种曲线或不规则图形也是有周长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21:10:06 | 只看该作者
板书设计:

周长

树叶的边线图                         各种图形

作业设计:

必做:练习册相关内容

选作:从周长联系到用皮尺测量腰围头围。(资源开发)



课后反思:

“什么是周长”一课的教学,遵循了课改的新理念,采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意识、教学思路、教学实施都立足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本节课突出了以下的特点:
1.联系生活实际学数学。
本节课以学生熟知的生活素材为载体。新课开始又创设了小蚂蚁绕树叶的边缘爬一周的情境,找身边物体的周长等活动,从多角度让学生建立“一周”的空间概念。能够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设计了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尤其是让学生描树叶的周长、量圆的周长让学生在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创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教学方式真正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由教师提问题,指名个别学生回答,教师牵着学生走的现象。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广阔空间,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新课伊始创设各种情境,不但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机会,也提供了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互相学习,培养合作意识与探究能力。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学得轻松愉悦,积极主动。
3、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指导。
“不仅重结果,更要重过程”是课程标准的又一新理念。我在引入“周长”这一概念时,没有过早地给出什么是周长,而是让学生通过眼、口、手、脑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逐步认识“周长”的含义。每个知识点的学习都是让学生亲自去参与,亲自去体验,亲自去经历,充分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11-8 20:52: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11-8 20:52:49 | 只看该作者
飞发的发的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12-8 09:35:11 | 只看该作者
在哪下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9 07: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