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詹天佑》评课谈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前些日子,听杨老师讲了一节公开课,引发了我关于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思考。以下就是我的评课:
很愿意听杨老师讲课。自开学以来,我已经听了杨老师四节课了,每一节都给我很深的感触和启发。总体感觉,杨老师的课条理清晰,教学目标落实扎实、到位,诗一样的课堂语言时刻吸引着也熏陶着我和学生们,听杨老师讲课真的是一种享受。
杨老师对《詹天佑》这节课的课堂效果不太满意,我也觉得这节课不如她前几篇课文讲得好,恰恰在条理方面有点乱。可能杨老师在备课时想得过多,要体现的目标过多所造成的吧。不过,没有关系,大家都在反思中进步、成长嘛!
以上老师们所讨论的问题,正是我自开学以来就一直思索的一个问题。到底应该怎样把握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关系呢?
回想自己的语文教学生涯深有感触。刚下学的我懵懵懂懂,在实践与摸索中度过了四、五年,虽然也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没有理论指导的教学,完全是机械地应付,毫无思想的劳动没有给我留下丝毫印象。
一次出去听课的机会彻底改变了我,噢,原来语文课是这样美妙的,孩子们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是可以这样幸福的。我决定也好好研究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我告诉自己:上一节好课不是在作秀,而是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
近五年来,我很幸运地由一年级一直任教到五年级,对小学阶段语文教材有了一个整体地序列地认知和了解。对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的理解,人文性是指教师通过带领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给学生带来深刻的情感体验的过程;工具性是指教师通过课文等实例,教学生怎样谴词造句,怎样阅读文章以及怎样学写作文等。可是,在课堂教学中到底怎样处理两者的关系,我也一直在迷惘着,探索着。自己的思想总是在矛盾中挣扎,可能我这一阶段的课堂教学完全侧重于人文性,正当我和孩子们陶醉在那文本带给我们的美妙意境里的时候,过一段时间,考试的压力感就会向我袭来,我又会很自责地想,这样怎么行,学生拿什么去考试?所以,马上又会转回来,向语文课的工具性倾斜。现在想来,印象比较深的是三年级段,我侧重的就是其人文性,还记得我讲过一节公开课《秋天的雨》吗,那是那时我课堂教学侧重点的一个很好的体现,也是我当时对人文性、工具性关系的一个属于自己的诠释。到四年级下学期,我的越来越觉得语文课工具性的重要性。在我看来,语文课不是思想品德课,我们没有必要带领学生费那么大的气力,去学习主人公的什么什么品质,而就应当把课文当成例子,学习怎样作者用词,怎样构段,怎样布篇,怎样描写等等等等。还记得在这个阶段我也讲过一节公开课《尊严》,课堂上,我没有带领学生细致地分析课文,而是教学生学习人物语言的描写,这又是我在那个阶段对二者关系的另一种诠释。
可到了五年级段,经过一个多周的困惑,我忽然豁然开朗。以前自己的做法多么片面。其实,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语文的最基本的特性,两者缺一不可,唇齿相依。要处理好两者关系,关键看执教者怎么安排。我认为,大部分课文,应以其人文性为主,工具性为次。只有一小部分课文可以其工具性为主。一节课的时间,首先以落实人文性为主,落实应扎实到位。而不能我又要分析课文的思想内容,还要兼顾这个词怎么读,那个字怎么写等,眉毛胡子一把抓。这个问题,楼上的老师谈的很好,我就不多说了。但,是不是顾及了人文性就完全丢掉了工具性呢?不是的。我的语文课不仅仅是我们新授课文的那几节课,还有很多的练习课,我们可以把其工具性的目标落实在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学生温习巩固课文的过程中。相信学生在有了前面人文性的感情积淀的基础上,对课文会倍感亲切和熟识,落实其工具性来,肯定是水到渠成的了。
以上只是我自己的一点感悟,有不对的地方还望多多给予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