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66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甜甜的泥土》阅读题答案课后练习一课一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01:26: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甜甜的泥土》阅读题答案课后练习一课一练
第一部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w僜plainn   如  y擻plainn   色  m怽plain   地  气势    xi峔plainngxi峔plainng
2.本文很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在文中找出形成对比的语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对比的句子:
这样写的好处:
3.仔细阅读课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3分)
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无力地垂下脑袋,慢慢松开手,从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

4.阅读文句,回答下列问题。(4分)
①“知……道……”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无力地垂下脑袋,慢慢松开手,从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大伯,麻烦……给孩子。”
这里为什么用省略号?你觉得“她”知道些什么?

②下午,这包糖终于传到二年级二班王小亮手中。孩子惊喜极了,这最喜欢吃的奶糖好久没尝过了。
孩子为什么这么惊喜?是不是因为这种糖他最喜欢吃?还会不会有其他的原因呢?

第二部分:
(一)
西北风呼啸着,残雪在马路上翻卷。虽已立春了,天还是很冷。
她,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杨树,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
一阵电铃的急响。她黯淡的眼神里,射出热切的光。
一群唱着歌儿的孩子,跨出了校门,没有她的儿子;又一群说说笑笑的孩子,踏上了马路,也没有她的儿子……人影稀疏了,零落了,没有了。
吱呀呀的大铁门,锁住了沉寂的校园。
她一阵晕眩,几乎站立不住,跌跌撞撞地扑过去,双手紧抓铁栏使劲地摇着。
“干什么?”传达室的老头面带愠色走了出来。
“亮!我的小亮!”像喘息,又似哭泣。
“都放学了。”
“知……道……”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无力地垂下脑袋,慢慢松开手,从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大伯,麻烦……给孩子。”
“叫什么?”
“王小亮。”
“几年级几班?”
“今天,刚过,八个生日。”
“我是问几年级几班!”老头显然有点不耐烦了。
“哦……大概……”她又惶然地摇摇头。
老奇怪地打量着这神经质的女人:“你到底是什么人?”
回答他的是夺眶而出的泪水和踉跄而去的背影。老头在疑惑中叹了口气,似乎明白了什么。
5.“‘哦……大概……’她又惶然地摇摇头。”试想一下她这时到底在想什么呢?(3分)

6.下面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段一开始通过静态描写将小亮妈妈苦苦等候的样子表现出来。
B.“宛如一座雪雕”,不失时机地暗示着天气的寒冷,与后面妈妈热切的眼神形成对比,一冷一热,更加突出母亲为了孩子不顾一切的心态。
C.写其他孩子的活动,是为了让这样寒冷的雪天中能增添一丝活力。
D.这段文字通过动静的结合,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一个母亲寻找儿子的过程,一个由期望到焦急再到失望的过程。
7.“回答他的是夺眶而出的泪水和踉跄而去的背影。”你觉得她出于什么心理而没有把事实说出来呢?(2分)

8.“老头在疑惑中叹了口气,似乎明白了什么。”你觉得老头明白了什么?请说说你的理由。(2分)

9、“她,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杨树,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一句写得好不好?请说说理由。(2分)

10、文章以优美的文字、细腻的笔法表达了一个离异母亲对孩子的爱,你能从选文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这种爱?(2分)

11.这一段描写真实细腻,请选取你喜欢的一句话或一个词语进行赏析。(2分)

(二)
大约我的出生与水有关,于是颇懂斯文的外公顺口给我起名叫“森儿”。在“森儿、森儿”的呼唤中我慢慢长大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便为我取了个挺大众化的名字,可家里人还是“森儿、森儿”的叫。特别是妈妈叫得犹为响亮频繁。
不知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唤我小名竟有些不舒服了,好像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终于有一天,我在听到妈妈又一声“森儿”的呼唤后,郑重地对她说:“妈妈,我有大名的,别叫我小名好吗?”然后在妈妈惊愕的表情里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但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
那天是我16岁生日聚会,好多同学都跑来了,家里的小客厅里挤得满满的,我一边给大家分发糖果,一边忙不迭地说着谢谢。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菜,当一碟碟香气四溢的(   )[甲]小菜端上餐桌时,同学萍将送给我的大蛋糕端了上来。我立刻连声称谢打开了蛋糕盒,我喊道:“妈妈,拿刀子来!”
妈妈一边递过来把瓜刀,一边叮咛:“森儿,小心点!”
“咦?你原来叫森儿呀,挺好玩的名字!”
萍欢快地叫着,同时在空中打了一个别致地手势,朋友们也善意地哄笑起来,我的脸刷地红到了耳根。
晚上,临睡觉前,我推开了妈妈的房门。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妈妈,我不是说过嘛,别叫我小名!”语气里已有了几分不(   )[乙]了。①妈妈的脸上呈现了一种复杂的表情,看了走进来的爸爸一眼:叹了口气:“对不起!高翔。”可我听出来我的名字在她的口中却变得十分生硬,似乎很拗口。没多久,我要离开家到数百里外的一座城市去读书。②不知怎的,妈妈竞在短短的几天内学会了很有味地叫我的大名,而且同以前叫我小名时那样顺口熟练。我自然很高兴。
分别的那一天爸妈一齐送我去车站,爸爸一直喋喋地叮三嘱四,妈妈则沉默着,显得有些伤感。我大人似的笑笑,反过来抚慰着他们:“放心吧,没事的,我已不是孩子了。”
火车开动的刹那,我从车窗探出头,同他们挥手告别,一直不言不语的妈妈突然抬起了头,眼里竟有了泪。她紧跑着,挥动着手,脱口喊了出来……
“写信回来,森儿!”
我稍微一愣,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泪水夺眶而出。
12.给文中甲、乙两个空白处选择正确的词语。(2分)
甲:精致  精巧  精心
乙:耐烦  情愿  满足
13.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人家喊自己的小名,作者会有一种不舒服甚至不被尊重的感觉?(2分)

14.作者曾两次抗议妈妈喊他小名,这两次抗议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妈妈的表情如何?(摘引原文回答)(4分)
第一次抗议的语气        ,妈妈的表情           。
第二次抗议的语气        ,妈妈的表情           。
15.分析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说说分别体现了妈妈怎样的心理?(2分)
第①句
第②句
16.为什么妈妈在送别“我”的时候又脱口而出“我”的小名?(2分)

17.文章结尾“心理似乎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一句中,“撞”字揭示了作者怎样的心理状态?(2分)

(三)
雨伞
我的一幅画《雨伞》竟在一家有名的博物馆的画展里展出。人们的评论是:构思新颖,线条勾勒有力,描写细腻,人物栩栩如生,场景十分逼真。作为一个业余美术爱好者,我也为自己的崭露头角而欣喜。
我这幅画的主题是母爱。画面是一个雨天,天黑沉沉的,墨云翻滚,向大地压下来,雨脚如麻,倾盆滂沱,地上坑坑洼洼注满了雨水,水面浅起了无数小泡。在这灰暗的背景下,浮动着彩色明丽的雨伞,遮着一稚气未脱、花枝招展的十一二岁俊秀姑娘。母亲全身都在雨中,淋得像个落汤鸡,而女孩,在母亲的大伞的保护下,滴水不沾,衣服仍的棱有角。小女孩仰头望着母亲,一手抚着母亲湿漉的衣服裹着的手臂,面部表情激动,口角张开,像是说:“妈妈,您还在发烧呢,您自己为什么不张伞呢?”母亲病态恹恹,却含着笑,张着嘴,像是在安慰女儿:“傻孩子,妈妈是大人,不要紧,你人小,挡不了这冷雨的浇淋……”
画展的一天,我在自己的画前呆了许久许久,听着观众的赞誉,我眼睛模糊了,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顺着面颊滚焉。我的心里在呼喊:“妈妈,妈妈,我多么希望您现在在我的身边同我一起欣赏这幅画呀!”
这是一幅我构思了半生的画。画中的姑娘便是幼年的我,画中的母亲便是我母亲的写照。记得当年,我还是一个小学生。妈妈早晨看到天气预报说可能下雨,要我带伞,我指指红红的东方,哈哈笑着逃走了。下午,天公竟发起怒来,大雨瓢泼,放学时下得更起劲,铺天盖地,从屋檐上,从树林上,从天空间,哗哗哗下个不停。这时,妈妈像救星一样出现了。她原来发烧在床,一看天下大雨,她支撑着,步行两里多路来接我。她把家里仅有的一顶伞全遮在我的身上,而自己却在春寒料峭中淋着雨。妈妈回家大病了一场,在她说胡话的时候,她还在叫:“撑好伞,顶住风雨的方向……”在她的病榻旁边,我用了稚气的笔,画了一幅“母女春雨中”。当我给她看的时候,她绽开了笑容,说:“妈妈盼你早日成才。你很有艺术天分,将来学画吧!”
妈妈的期待一直激励着我。我大半生辛苦恣睢,转辗奔劳,但母亲的爱,一直是我精神的支柱,使我经得起生活的风风雨雨。我终于用自己的笔画出了蕴藏在心头的感激。然而,回忆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我知道一幅画怎能画得尽呢?有个唐朝诗人说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啊,母亲的伟大又怎能用一幅画表述呢?更何况我今天虽身处异国他乡,可母亲的爱仍像雨伞一样保护着我。
“爸爸,爸爸,来看中国地图!”一个天真幼稚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看到一个小孩拉着爸爸的手向我的画走来。“别胡说!”作父亲的呵止他,大约是怕贬了我的作品。但当他仔细端详我的画,指着由伞组成的“中国地图”感慨地说:“您的构思真巧啊!还是孩子懂得您的心呢!”
望着《雨伞》,我的眼睛模糊了。“妈妈,我思念您!”
18、结合文章回答问题:
⑴“我的一幅国画《雨伞》竟在一家有名的博物馆的画展里展出了”一句中的“竟”的含义是什么?(1分)

⑵“下午,天公竟发起怒来,大雨瓢泼……”中的“竟”有什么作用?(1分)

⑶“听着观众的赞誉,我眼睛模糊了”;“望着《雨伞》,我的眼睛模糊了”。眼睛两次“模糊”的原因和表达的感情是否完全相同?(2分)

19、“这是一幅我构思了半生的画。”这句话怎么理解?(2分)

20、“母亲的爱,一直是我的精神支柱”,从文中找出表现母亲的爱的具体内容。(2分)

21、文中既介绍了《雨伞》的画面,又回忆了当年“母女春雨中”的情景,比较这两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⑴两处都描述了自然环境,环境的特点是 ,描写环境的作用是 。(2分)
⑵两处都从     、     、     等方面刻画人物,既表现了母亲的 之情,也表现了儿女的 之情。(2分)
⑶有人说,这两处文字是不必要的重复。有人说,这两处文字有内在联系,在文中各有其作用。你同意哪种说法?简要说明理由。(2分)

22、文中说,《雨伞》“这幅画的主题是母爱”。文中又说:“母爱的伟大又怎能用一幅画表述呢?”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请用有关的文学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2分)

23、片断写作练习:(40分)
“他好像又看到:现在的妈妈扬起细眉在爸爸的耳边嘀咕什么,爸爸抓起一根柴棍,气势汹汹地向他走来。”文章对这段描写比喻抽象,你能把它写得更具体些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01:26:37 | 只看该作者

1.略 2.如:王小亮“过去的妈妈”在学校门口前后的不同;传达室老头前后态度的变化;新旧妈妈的不同;小亮挖糖前后的不同等。这样写的好处是:可围绕表现母爱的珍贵、伟大及其巨大的感染力来认识。 3.说明这包糖她放在口袋里已经很久了,表现了她对儿子深切的爱。 4.①用省略号就给人以无限的想像空间,使人能联想到“她”当时低声喃喃的神态。再从上下文来看,“她”应该知道放学了,她的儿子小亮也走了。②从小亮好久没吃过这种奶糖,和下文说小亮藏糖和做梦的情节来看,王小亮应该能意识到是自己的生母买了自己最喜欢吃的奶糖,所以他特别惊喜,不仅因为糖喜欢吃,更因为这糖令他感受到了母爱。 5.略(言之有理即可) 6.C 7.略(言之有理即可) 8.略(言之有理即可) 9、生动地写出了她专心致志等候着放学儿子的出现。 10、略 11.略 12.精致;耐烦 13.作者认为叫他小名就意味着还把他当作不懂事的小孩看待,幼稚,不成熟,而且他觉得长大了应该有一个体面的名字。 14.第一次:郑重;惊;愕第二次:震惊;意外 15.①没想到叫儿子小名会让他如此反感;②理解儿子的态度,觉得应该顺应儿子的要求。 16.因为在妈妈心目中,孩子永远是孩子,不管他有多大,可怜天下慈母心啊。 17.受到了震撼,被母亲那份爱子之心所感动,也为自己以前的任性而愧疚。 18.⑴作为业余美术爱好者,没有想到自己的作品获得这样的成功。⑵引出母亲带病冒雨送伞的故事。⑶前一个“模糊”,为作品的成功而高兴,为完成构思了半生的画而实现了自己的心愿而欣慰,因怀念母爱而激动。后一个“模糊”,因怀念而进下步感到母爱的伟大,对母爱更感激更怀念;也从内心真正懂得作品构思所蕴含的感情而高兴。(意近即可) 19.母爱一直深深地留在“我”心中,“我”一直酝酿用画来表现母爱,表达歌颂感激母爱的感情。 20.冒雨带病送伞、鼓励孩子学画、盼望孩子成才。 21.⑴风狂雨猛、天气恶劣;表现母爱的无私、温暖。⑵动作、神态、语言;关心呵护孩子;感激敬爱⑶略(言之成理既可) 22.可用“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典型环境和事例”等简要说明两者联系。 23.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2 03: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